作者:易發久
1、 我是最棒的
2、 我是一切的根源
3、 我是我認為的我
4、 成功是因為態度
5、 過去不等于未來
6、 人,因夢想而偉大
7、 不是不可能,只是暫時還沒有找到方法
8、 成功一定有方法
9、 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借口
10、 命運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別人的嘴里
11、 天助自助者
12、 你越努力,你的運氣就會越好
13、 我要,我就能
14、 決心決定成功
15、 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16、 每天進步一點點
17、 沒有失敗,只是暫時沒有成功
18、 只要不服輸,失敗就不會是定局
19、 堅持到底,永不放棄
20、 人人都能成功
21、 立即行動 走路比平時快30%,肢體語言健康有力,不懶散、萎靡;
1、我是最棒的,我一定會成功!
有位科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往一個玻璃杯里放進一只跳蚤,發現跳蚤立即輕易地跳了出來。再重復幾遍,結果還是一樣。根據測試,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達它身體的400倍左右,所以說跳蚤可以稱得上是動物界的跳高冠軍。
接下來實驗者再把這只跳蚤放進杯子里,不過這次是立即同時在杯子上加一個玻璃蓋,“嘣”的一聲,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蓋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會停下來,因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被撞,跳蚤開始變得聰明起來了,它開始根據蓋了的高度來調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再一陣子以后呢,發現這只跳蚤再也沒有撞擊到這個蓋子,而是在蓋子下面自由地跳動。
一天后,實驗者開始把這個蓋子輕輕拿掉,跳蚤不知道蓋子已經去掉了,它還是在原來的這個高度繼續地跳。
三天以后,他發現這只跳蚤還在那里跳。
一周以后發現,這只可憐的跳蚤還在這個玻璃杯里不停地跳著——其實它已經無法跳出這個玻璃杯了。
現實生活中,是否有許多人也過著這樣的“跳蚤人生”年輕時意氣風發,屢屢去嘗試成功,但是往往事與愿違,屢屢失敗以后,他們便開始不是抱怨這個世界的不公平,就是懷疑自己的能力,他們不是不惜一切代價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標準——即使原有的一切限制已取消。就像剛才的“玻璃蓋”雖然被取掉,但他們早已經被撞怕了,不敢再跳,或者已習慣了,不想再跳了。人們往往因為害怕去追求成功,而甘愿忍受失敗者的生活。
難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這個杯子嗎?絕對不是。只是它的心里已經默認了這個杯子的高度是自己無法逾越的。
讓這只跳蚤再次跳出這個玻璃杯子的方法十分簡單,只需拿一根小棒子突然重重地敲一下杯子;或者拿一盞酒精燈在杯底下加熱,當跳蚤熱得受不了的時候,它就會“嘣”的一下,跳了出去。
人有些時候也是這樣。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時因為他們的心里面也默認了一個“高度”,這個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潛意識:成功不是可能的,這個是沒有辦法做到的。
“心理高度”是人無法取得偉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
要不要跳?能不能跳過這個高度?我能不能成功?能有多大的成功?這一切問題的答案,并不需要等到事實結果的出現,而只要看看一開始每個人對這些問題是如何思考的,就已經知道答案了。
不要自我設限。每天都大聲地告訴自己:我是最棒的,我一定會成功!
2、我是一切的根源
“ABC情緒理論”:我們的情緒主要根源于我們的信念,以及我們對生活情境的評價與解釋。
叔本華名言:事物的本身并不影響人,人們只受對事物看法的影響。
我們可能無法左右事情,但我們至少可以調整心情。
無數事實告訴我們:一切結果的根源常常不是事物4的本身,而是有權對該 事物做出不同評價與解釋的我們自己——我是一切根源!
讓我們不再抱怨,因為我是一切根源。
3、我是我認為的我
有什么樣的自我期望,自然就會選擇什么樣的信念;
有什么樣的信念,你就選擇什么樣的態度;
有什么樣的態度,你就會什么樣的行為;
有什么樣的行為,就會有什么樣的結果。
因此,要想結果變得更好,先讓行為變得更好;
要想行為變得更好,先讓態度變得更好;
要想態度變得更好,先讓信念變得更好;
要想信念變得更好,先讓自己選擇更好的自我期望。
在自己的心目當中,你認為自己是什么,最終你就會是什么。
因為,正如《自我意向心理學》的核心結論:
我是我認為的我,我們是我們認為的我們!
4、成功是因為態度
“影響力訓練”機構曾經作過上萬次的調查。結果顯示,決定一個人成為成功者的最關鍵要素中,80%屬于個人自我價值取向陽花的“態度”類因素,如各種能力;7%屬于運氣、機遇、環境、時間、天賦、背景等所謂的客觀因素。
能否駕馭客觀的因素,還是因為你的態度,因為它根源于我們對待客觀因素的態度,以及把握客觀因素的技巧。
成功100%都是因為態度 !
讓我們記住這一令人吮指回味的結論,讓我們用這樣的思維方式來思考成功,用這樣的思維方式來分析過去,把握今天,準備未來。
5、過去不等于未來
正如決定今天“技巧”高低的不是今天,而是昨天對待技巧的態度;決定明天“技巧”好壞的也不是明天,而時今天對待技巧的態度。我們的今天是由過去所決定的。而我們的明天由過去決定,由今天所決定的。
過去不等于未來。
過去的成敗,只代表過去,未來要靠現在。過去成功了,不等于未來還會成功,過去失敗了,也不等于未來就要失敗。成敗都不是結果,它只是人生過程的一個事件。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從哪里來,而是你要到哪里去。不論過去怎么不幸,如何平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對未來必須充滿希望。只要你對未來保持希望,你現在就會充滿力量。
現在就作一個決定:明天,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6、人,因夢想而偉大
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成就了一個偉大的夢想
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在實踐一個偉大的夢想
偉從之所以偉大,根源于他有一個偉大的夢想。
有哲人云;人,因夢想而偉大。
美國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夢想黑人與白人一們平等、自由;孫中山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畢生都在實踐推翻禁錮中國人民幾千年的封建帝國的夢想;鄧小平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親手設計的強國夢真的讓十幾億中國人強大起來。
人,因夢想而偉大!
幾千年的封建文明,曾經為中華民族創造過輝煌,但同時傳統文化中許許多多消極的思想與行為,也不幸地禁錮著人們的頭腦。消極,也是一種愚昧;愚昧,就會貧窮;貧窮就會落后,落后就得挨打。近代史上的屈辱,使用我們不得不接受別人強加給我們的烙印。我們由盲目的自大一下子雙跌入盲目自卑的泥潭。時至今日,悲觀情緒、消極觀念仍然在禁錮著無數計的中國人民。
我就有一個夢,夢想12億中國人都能積極地生活著,不再消極,不再悲觀。不再抱怨。為自己設計一個偉大的夢想,我們的人生便開始變得不平凡起來。用自己畢生的精力去實踐那個偉大而光榮的使命,我們一樣可以成為一個偉大的人。
7、不是不可能,只是暫時沒有找到方法
以前的人一定認為“水不可倒流”,我們知道,那是因為他們還沒有找到發明抽水的方法;現在的人一定認為“太陽不可能從西邊出來”未來的人可能會說,那是因為我們還沒有找到讓人類能居住在另一個“太陽正好從西邊出來”有星球上的方法而已。
是不可能,只是暫時沒有找到方法,讓我們不要給自己太多的框框,不要總是“自我設限”。
假使“不可能”已成為一個人或一個企業的“口頭禪”,他們已習慣對自己說“這不可能,那不可能”這樣的氛圍,也許就注定他們在競爭的大潮中難有輝煌,并最終被那些不說“不可能”只專注找方法的人所淘汰。
失敗一定有原因,成功一定有方法。
讓我們調整好自己的注意焦點,把,“不可能”這個消極的字眼從我們的“私人詞典”或“企業詞典”中永遠刪去,因為即使真的遇到難題,我們至少還可以說:不是不可能,只是暫時還沒有找到方法。
8、成功一定有方法
在“創造力”訓練中,有一個著名的訓練案例:回形針有多少用途?
第一反應你也許只能說出:夾文件。
打開思路,你也許就能有更多的用途:做繩子、釘子、導線、鈕扣、手飾、發夾、魚鉤、牙簽……
日本有一個科學家,宣稱已列出回形針2400種用途。
南京有一位學者宣稱,他能列出3萬種!
回形針到底有多少用途?
只要你愿意去找,你是否同意答案是:無數種!
一根小小的回形針既然能有無數種用途,那解決一個難題,怎么就不會有“無數種”方法呢?
打破思維框框,絕不自我設限。
失敗一定有原因,成功一定有方法。
有一項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記錄:90秒鐘記憶100個隨機的0到9的數字。包括順背、倒背、任意定位背。如果你看到現場表演,你一定會為表演者“非凡的”技藝所折服。
經過系統的研究,我發現其中的方法極其簡單,幾乎你人皆可同樣做到。為了證明這一點,我經常在訓練課程中給學員做表演,并且讓我的助教,乃至學員都能做到。
目前,我正準備申請一項新的吉尼斯記錄:5~10分鐘內記憶300位隨機數字。其中的方法同樣簡單,而且我相信同樣人人皆可做到。
具體方法是右腦記憶,即圖形記憶。比如說將“1”記成“一棵林樹”,“2”是“一只鵝”,“15”是“一輪月亮”,“79”是“一串氣球”等等。這些被稱為“數字標簽”,然后針對某一串具體的100位數或200位數,將其中每兩位數當成一個對應的固定的“數字標簽”,再將這些標簽按順序“放在”你熟悉的預先設定的“位置圖中”比如你的房間里、辦公室、或人體上某些特定位置。此時,你只需要記住這些圖形,你就相當于記住這串數字。
按照上述方法,熟練后,你就可以輕易做到我能做到同樣的結果。
所有看似復雜的事情,或看似難以解決問題皆可找到簡單易行的解決方
成功一定有方法,正如記憶一定有方法 。
9、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借口
要成功,絕對有借口;有借口,絕不會成功。
只有失敗者才會為粉飾自己失敗的行為而四處尋找借口。
成功者,永遠只會專注于找方法。
10、命運在自己手里,而不是在別人的嘴里
我有過一次十分有趣,同時也是影響我一生的經歷。
一次,我去拜會一位事業上頗有成就的朋友,閑聊中談起了命運。
二次,
我問: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命運?
他說:當然有啊。
我再問:命運究竟是怎么回事?既然命中注定,那奮斗又有什么用?
他沒有回答我的問題,但笑著抓起我的左手,說不妨先看看手相,我算算命。他給我講了一通生命線,愛情線、事業線等諸如此類的話,突然,對我說:
把手伸好,照我的樣子做一個動作。他的動作就是:舉起左手,慢慢地且越來越緊地抓起拳頭。
他問:抓緊了沒有?
我有些迷惑,答道:抓緊啦。
他又問:那些命運線在哪里?
我機械在回答:在我的手里呀。
他再追問:請問,命運在哪里?
我如當頭棒喝,恍然大悟:
命運在自己的手里!
他很平靜地繼續說道:不管別人怎么跟你說,不管“算命先生們”如何給你算,記住,命運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別人的嘴里!這就是命運。
當然,你再看看你自己的拳頭,你還會發現你的生命線有一部分還留在外面,沒有被抓住,它又能給你什么啟示?命運大部分掌握在自己手里,但還有一部分掌握在“上天”的手里。古往今來,凡成大業者,“奮斗”的意義就在天用其一生的努力,去換取在“上天”手里的那一部分“命運”。
我靜靜地坐著,半晌,只覺得心扉如泉流過……
命運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別人的嘴里!
后來,有一位學員跟我談到她的戀愛問題,向我求助。她已年屆30了,還沒有男朋友。不過不是沒有交過男朋友,而是在她23歲那年,有一位傳聞很靈的算命先生曾對她說過,她要等到33歲才會有婚姻緣。之后,有幾次談朋友機會,但每到談婚論嫁的關鍵時刻,她就想起算命先生的這句話,于是,她就會對自己說:我要到33歲才能結婚,現在結婚也不會長久,與其長痛割愛,還是早點分手吧!就這樣,長此以往,直到今天,搞得自己精神痛苦不堪。
我想起了這則故事,于是就講給她聽,當然是照著“原版”邊講邊做了一遍。過程中,我發現她的感覺與我當初驚人的相似。完畢,只見她站起來大叫一聲:哎呀,原來我被那該死的算命先生給害了!
說完,我們不約而同,哈哈大笑。
命運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別人的嘴里,這個信念幾乎改變了我的一生。
1995年我就開始講成功學,做成功訓練,那時不知道有多少人給我潑冷水,甚至直接嘲諷說你自己都不成功,憑什么教別人如何成功?我的人生中確實有過不少低潮:曾破產過兩次,大學以后,大概做過十幾種不同的工作,當過大學教師,做過公務員,做過歌廳串場歌手,當過小畫匠,管理過菜場,下過農村,開過餐館,做過流水線工人,搞過裝修,搞過房地產,當過推銷員……因為珠海創業失利,而來到上海,剛來上海的頭兩年,五次嘗試白手創業均告失敗……
每當低潮來臨,每當再遭挫折,我幾乎都會暗暗抓緊自己的左手,暗暗對自己說:命運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別人的嘴里。真的,很奇怪,每當我把手抓起來的那一剎那,我幾乎立即能感覺到內心無限的信心與動力。
這一信念一直幫助我走到今天,對我如此重要的東西,對你也應該同樣有用,不妨試試?
現在就抓住自己的手,對自己的潛意識大聲說一句:命運在自己的手里,而不在別人的嘴里!
11、天助自助者
一生當中,我們都在渴求機遇,然而我們卻常常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機遇,或不知道它長成什么樣子。即使知道,當機遇降臨時,又常常沒有準備好,偶爾真的很有運氣抓住一次機遇,然而又因抓不住下一次運氣而以失敗告終;蛞驔]有足夠的能力和耐力將其不斷放大,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直到成功。
真正的機遇,絕不是機遇的本身,而來源于我們對機遇的定義,對機遇的認識、準備與把握。
每個人都會有好運氣,機遇面前人人平等,但是能否抓住機遇,也許并不是平等的,因為,要想一天助,必須自助。
這是一切都在印證中國的一條古訓:天助自助者!
12、你越努力,你的運氣就會越好
機遇是可以預見的,運氣是可以 被計劃的。
人人都會有好運氣,條件是你必須不懈地努力去創造運氣,努力準備自己。因為運氣永遠照顧有準備的人。
記住:你越努力,你的運氣就會越好。
13、我要,我就能
成功來源于“我要”。我要,我就能: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
不是能力在決定你的成功,而是“你一定要成功”決定“你一定會去準備相應的能力”;不是現有的方法在決定你的成功,而是“你一定要成功”決定“你一定能找到成功的方法
”。
14、決心決定成功
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曾對一位求學者說過一句名言:要想向我學知識,你必須先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強烈的求生欲望一樣。
追求成功亦是如此。要成功,必須先有強烈的成功欲望,就像我們有強烈的求生欲望一樣。
成功來源于我要,我要,我就能;我一定盯,我就一定能。
是決心,而不是環境在決定我們成功。
只有決心,才最終決定我們的成功。
15、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在追求成功的過程當中,我們十有八九不會一帆風順,一定會遇到困難,一定會碰到瓶頸,也一定有“頭撞南墻”的時候。
回教的《古蘭經》上有一個經典故事,有一位大師,幾十年來練就一身“移山大法”,他先當眾表演移山,然后故事的結局足可讓你回味三日不止——
世上本無什么移山之術,惟一能移山的方法就是: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現實世界中有太多的事情就像“大山”一樣,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或至少是暫時無法改變的!耙粕酱蠓ā眴⑹救藗儯喝绻虑闊o法改變,我們就改變自己。
如果別人不喜歡自己,是因為自己還不夠讓人喜歡;
如果無法說服他人,是因為自己還不具備足夠的說服能力;
如果顧客不愿意購買我們的產品,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生產出足以令顧客愿意購買的產品;
如果我們還無法成功,是因為自己暫時沒有找到成功的方法;
要想事情改變,首先得改變自己;只的借由改變自己,才會最終改變別人;只有借由改變自己,才可以最終改變屬于自己的世界。
山,如果不過來,那就讓我們過去吧!
16、每天進步一點點
我曾經有近兩年的時間,每天都做俯臥撐。也許你敢想象,到最后,我一次要做600多下,而且每天早晚各一次!
做這項運動的起因,是因為我只身一人來上!爸\生”時舉目無親,而且各方面生活條件又很差,我自知身體不能垮掉,不能生病同志們開始了這項最簡單的體育運動。在當時的情況下,我除了身體不能垮以外,最要緊的就是面對巨大的生存壓力,我的意志更不能垮。每天堅持做俯臥撐,尤其是每一次要做好幾百個,它真的非常能磨練我的耐力與意志。果然,我一舉兩得。
能將俯臥撐練到一次能做到600個的方法,其實再簡單不過,那就是:每天進步一點點。
第一天,我做到10個就開始喘氣。從10個開始,以后每兩天增加1個,后來每天增加1個,再后來每天增加2個、5個,最后,我能以每天增加10個的速度遞增。
成功就是每天進步一點點!
成功來源于諸多要素的幾何疊加。正如數學乘式中每次只增加了0、1,乘積將很快會成倍增長。
比如:每天笑容比昨天多一點點,每天行動比昨天多一點點,每天創新比昨天多一點點,每天的效率比昨天高一點點……假以時日,我們的明天與昨天相比,將會有天壤之別。
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重復著去做;成功就是需要每天進步一點點。
一個人,如果每天進步一點點,哪怕是1%的進步,試想,有什么能阻擋得了他最終的成功?一個企業,如果“每天進步一點點”,成為其企業文化的一部分,當其中的每個人每天
都能進步一點點時,試想,還有什么障礙能阻擋得住它最終的輝煌?
競爭對手常常不是我們打敗的,是他們自己忘記了每天進步一點點。
成功者不是比我們聰明,而是他比我們每天進步一點點。
17、沒有失敗,只是暫時沒有成功
一部片酬高達3000萬美金的好萊塢巨星席維斯、史泰龍,年輕的時候在好萊塢跑龍套,一天只掙1美金。為了生活后來又到拳擊館去當陪練,每次都被打得鼻青臉腫。后來,他立志要當影星,于是四處自我推銷,居然被人拒絕了1850次還沒有放棄。最后,他終于在電影《洛基》中擔任主角!堵寤返膭”臼鞘诽堊约壕帉懙模瑒≈心兄鹘堑纳钤途褪撬约。從此,他一炮而紅,并成為“自我超越、頑強拼搏、個人奮斗”的美國精神象征。
在史泰龍的眼里,這個世界沒有失敗,只是暫時沒有成功。
肯德基快餐店老板是山德士上校,65歲開始創業。起初他是向人推銷他的炸雞秘方,目的是為了拿點現金創業資本或占點股份賺份收入,沒想到,伯樂了1029次都沒賣出去!最后,被逼無奈,只好干脆自己創業。因此,就有了今天的肯德基神話。
在山德士上校的腦海里,這個世界上也沒有失敗,只是暫時沒有成功。
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在成功者的字典里,沒有“失敗”二字,只有“暫時還沒有成功”。
18、只要不服輸,失敗就不會是定局
西部“牛仔大王”李維斯的西部發跡史同樣充滿坎坷,充滿傳奇。他的致勝“法寶”是:每當受到挫折,遭受打擊時,絕不抱怨,并且非常興奮地對自己說:太棒了!這樣的事竟然發生在我的身上,又給了我一次成長的機會。凡事的發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于我。
成功者都有是“精神勝利”大師,古往今來,愈是成大業者,其精神的力量愈是強大。
成功旅途,失意難免,挫折難免。成功者不是沒有低潮,而是他們絕不會讓自己在低潮中“呆”得太久。
在追求成功的旅程中。如果說我們真的遇到挫折、失意,乃至失敗時,讓我們像永遠積極思維的“牛仔大王”李維斯一樣,立即大聲地對自己的潛意識說一句:太棒了!這樣的事情竟然發生在我的身上,又給了我一次成長的機會。凡事的發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于我。
偉大和平庸之間只有一步之遙。
他們人生的過程都是一樣的,跌倒了,爬起來,再跌倒,再爬起來,只不過成功者跌倒的次數比爬起來的次數要少一次,而平庸者跌倒的次數只不過比爬起來的次數多了一次而已。最后一次爬起來的人,人們就把他們叫做“成功者”。最后一次爬不起來,或不愿爬起來,不敢爬起來的人,人們就把他們定義成“失敗者”。
面對失敗時,請永遠記住一個信念:失敗的本質就是這世界根本就沒有失敗,只是暫時沒有成功;只要不服輸,失敗永遠不會是定局!
信念乃人生巨大的能量供應站。在這里我要再重復一次,有什么樣的信念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人生本身就是一連串的選擇,因此,為了成功,為了快樂,為了你的家人、朋友、同事、公司、團隊的成功,請認真選擇你的信念。
19、堅持到底,永不放棄
二戰的三巨頭之一,英國首相邱吉爾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演說家。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演講是在一所大學的結業典禮上,也許是邱吉爾太過年邁,演講的全過程大約持續了20分鐘,但全程他只講了兩句話,而且都是相同的:
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為場演講成為演講史上的經典之作。并非邱吉爾故弄玄虛,臺下的學生早已被這位世紀偉人的生命之音所深深震撼。邱吉爾用他一生的成功經驗告訴人們:成功根本沒有秘訣。如果有的話,就只有兩個,第一個就是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第二個就是當你想放棄的時候,請回頭再照著第一個秘訣去做:堅持到底,永不放棄!
20、人人都能成功
許多人都在不知不覺中秉持一個信念:成功是少數人的事情。
你也在其中之列,也這么認為嗎?
如果你認為成功是少數人的事情,你的潛意識中,十有八九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劃歸到“多數人”當中。
如果你認為,成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你可能就會表面上也會去努力爭取一番,但內心深處對“成功”的恐懼會使你不敢全力以赴,不敢奢望,最后可能干脆就不去做了。
如果本書你能瀏覽至此,是否不用我再解釋,你都已堅信這一信念:
人人都通能成功!果真如此,表明你已正在加入那些“少數的”成功者之列了。
21、立即行動
人生最昂貴的代價之一就是:凡事等待明天。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明天永遠都不會來,因為來的時候已經是今天。
只有今天才是我們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一天;只有今天才是我們生命惟一可以把握的一天;只有今天才是我們可以用來超越對手,坡越自己的一天。
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明天,希望永遠都在今天,希望就在現在。
立即行動!只有行動才會讓我們的夢想變成現實。
立即行動!只有大量的行動,才會讓我們不斷超越對手,超越自己。
立即行動!立即行動。×⒓葱袆樱。!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3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