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記憶需要不斷復習才能鞏固的道理就可以從物質和技巧兩方面著手掌握增強記憶力的訣竅了。物質方面,要多吃有利記憶的食品,如富有含鋅、磷酯、某些不飽和脂肪酸的芹菜、核桃、芝麻、瘦肉等。
技巧方面實際上就是按記憶的生理規律去做。
其一,課堂上要專心聽講、思考吸收,取得較深的短期記憶。
下課后當天復習;過幾天當記憶開始淡漠時再鞏固一次并加以條理化。"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以后每隔一兩個月復習一次。這樣就可以把短期記憶變成中長期記憶,花最少的時間取得最佳的記憶效果。
其二,復習要記憶的功課最好在早晨或夜里的安靜環境中進行。
試驗證明,晚上6--10點和早晨6--8點是記憶功能最佳時候。同時要專心,不要被其它干擾或打斷。切忌一邊聽walkman一邊背書。 這是因為大腦工作時只允許一個中樞于興奮狀態,如果同時有幾個興奮點,必定會心不在焉或三心二意,結果大大降低記憶效果。
其三,記東西時要舒心不要緊張。
緊張時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它是損害精神集中功能和記憶力的大敵。反之,在寬松環境中,垂體后葉分泌加壓素,它對增強記憶功能大有好處。
其四,可以編一些順口溜將知識條理化、提綱化,使知識形成記憶的系統和網絡,這樣便可通過聯想來增加記憶效果。
例如要記"唐宋八大家"姓名時,可以先記住"韓、柳、'三蘇'、歐(陽)、王、曾"八個姓,然后便于推想出全部姓名等等。其五,盡量理解要記憶的內容。所謂理解,從生理上說就是把你的知識納入記憶網絡中,并且建立深一層的固定聯系。死記硬背不理解的東西是浪費記憶力,也記不牢。
記憶,是獲取知識的必要手段和重要手段。對于學生而言,學習的最大障礙莫過于記憶力差。怎樣克服記憶力差的困難,提高識記和學習的效果,是每一個學生都盼望解決的問題。的確,學生成天學習大量沒有親身實踐過的理論知識,沒有一定的記憶力是不行的。記憶力強的學生,能夠迅速地、準確地、持久地掌握學習過的知識和技能,也能比較好理解、運用這些知識和技能。因此,在求知的時候,掌握一定的記憶規律和記憶方法,培養科學的記憶習慣,發展自己的理解力、記憶力是非常必要的。提高記憶力,有規律可循嗎,有科學的方法可借鑒嗎?答案是肯定的。
提高記憶力的方法,中外學者都歸納出了若干種。但哪種方法適合于自己,還得靠自己在學習實踐中摸索和總結。要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和要求,正確采用不同的記憶方法,是保證按時完成學習任務和學習質量的前提,F在,我介紹如下一些記憶方法,供廣大學生參考,以期幫助提高記憶力。
抓重點記憶法。要立足于全面、系統地學習知識,要突出重點,抓“牛鼻子”,起到以點帶面,“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
機械記憶法。學習英語單詞、外文字母、元素符號等,用這種方法就比較湊效。機械記憶法,就是采用單純的反復記憶來達到鞏固和掌握學習內容的目的。
“體操式”記憶法。馬克思有超常的記憶力,但其超常的記憶力也不是天生的,這與他堅持強記的習慣分不開。他從少年時代起,堅持用自己不太熟悉的外語去背誦詩歌,天長日久,他的記憶力越來越強。列夫·托爾斯泰稱這種方法“是記憶力的體操”。
理解記憶法。俗話說,如要記得,先要懂得。在看書或聽課時,理論聯系實際,把科學概念或定理等通過聯想來幫助理解,這樣就容易鞏固、記住新知識。有人曾做過試驗,一篇百字文,理解之后大概用15—20分鐘就可以把它記住了,如若不是這樣,則要花費近一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
覆蓋關鍵部分記憶法。先用紙蓋住你認為難以記住的內容,暫時不讓自己看見,然后再讀余下內容,想象被覆蓋部分的內容,實在想不出來,才移開蓋紙,如此反復幾次,就可以記住了。
歸類記憶法。為了系統地、牢固地掌握科學的知識,可以把繁多的內容按意義不同、性質不同、用途不同、結構不同、形式不同等進行分類。分類以后,內容就顯得簡單明了,就減輕了記憶的負擔,縮短了記憶的時間,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交談記憶法。和同學在一起散步或閑聊時,可以就學習中的疑難問題作為交談的話題,你一言,我一語,或許就能把疑難問題解決了。這種活動,不但能鼓勵大家主動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通過交談,會使自己尚未扎根的記憶和沒有自信的記憶,變成確定實在的記憶,牢牢地印在腦海里。
重復記憶法。重復是學習之母,重復是同遺忘作斗爭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規律告訴我們,遺忘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因此要及時復習。艾賓浩斯還告訴我們,學習、記憶的程度應達到150%,將會使記憶得到強化,這種“過度學習”的方法,可以使學習過的內容經久不忘。重復不僅有修補、鞏固記憶的作用,還有加深理解的作用。
對比記憶法。它的特點是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復習和鞏固舊知識。即學習新知識時,對照聯系舊知識,找出新舊知識之間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進行記憶。在反復對照比較過程中,就加深了對舊知識的記憶,對新知識的理解,而理解之后就容易記憶了。
列表記憶法。這種方法使用范圍十分廣泛,就是把有關材料分類集中起來,列入表中適當的位置上。往往是一張表整理出來了,條理也清楚了,內容也記住了。列表的類型比較多,常用的有一覽表、系統表、關系表、比較表等。
概括記憶法。為了便于記憶,我們要把所學的東西加以歸納、概括,找出它的重點和主要內容。這種記憶法,還能培養我們的思維能力、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
“五到”記憶法。在記憶時,要做到眼、耳、口、手、腦配合使用,比使用單一人體器官效率高得多。這其中的“手”,就是要求多動筆,因為“好記性不如爛筆尖”,手腦并用,學思結合,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這比單純地口讀目記效果要好得多。
以上介紹了一些值得借鑒的提高記憶力的方法,當然還可以羅列出許多方法來,但既無全部羅列的必要,又無全部羅列的可能。關鍵還要結合自己的實際,要有強烈的求知欲望,這才可以摸索和總結出一套或幾套適合自己的科學的記憶方法,有效地提高記憶力。
據《新科學家》雜志報道,具有超常記憶力的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他們的記憶方法與眾不同。倫敦大學研究小組發現,具有非凡記憶力的人并不是因為他們的智商高,也不是大腦結構有什么特別,他們記憶力好的原因是經常使用正確的記憶方法來記住要記住的內容。
研究小組讓被試者記憶人的面部、雪花和三位數字。這些志愿者不僅僅要記所看見的事物,還須記住它們的順序。在測試過程中,科學家使用一種叫“磁性感應成像”儀器來檢測自愿者的大腦。這些記憶非凡的人在數字測試中表現出色,而且他們大腦中的空間掃描活動非;钴S。但是在雪花記憶的測驗中,記憶非凡的人與普通人沒有什么區別。馬桂利認為,這說明雪花記憶不是通過學習能夠獲得的,因為將雪花轉化為文字系統特別困難。
美國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巴里·格登說:“這足以說明人們以前懷疑的假設——具有非凡記憶力的人是因為他們記憶策略比其他人高明!眰惗卮髮W的額里諾·馬桂利說:“其實人們記憶時使用一種好的方法就可以成功!”
實用價值特別高
斯坦福大學的麥克爾·安德森評價說:“將所有的記憶術都紀錄在案,對于我們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例如:由于大腦受損而喪失記憶力的人不會浪費他們的時間來恢復自己受損的記憶力。雖然這一研究發現,人們的大腦結構并不存在什么差別,但是一旦通過這種訓練后,人的大腦結構就會不同,倫敦街頭的出租車司機的大腦就是一個明證。以上的研究為普通人提高記憶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持,有心人不妨試試以下記憶方法。
要想記憶好,多交朋友勤用腦
美國研究發現:成年斑胸草雀和大象群居時比獨個悶在窩里的鳥或大象相比,群居動物比獨居動物記憶力更強。社會交往可能有助于人的大腦神經細胞存活,進而可能提高記憶力。除了多交友之外,勤動腦也可以提高記憶力。美國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神經生物學家鮑博·雅各布斯研究發現,大腦使用程度越高,神經細胞上長出的樹突就越長;反之,則樹突逐漸萎縮。神經細胞上的樹突越多,記憶功能也就越強。
要想記憶好,合理飲食是法寶
科學家發現很多食品和飲料能提高記憶力。2000年,以色列的科學家證實,喝咖啡有助增強記憶。與咖啡有著異曲同工作用的是日本米酒,因為科學家發現米酒中含有一種增強記憶的酶。雖然飲食與記憶關系的研究剛剛起步,但是,科學家發現合理飲食是關鍵。
要想記憶好,多嚼東西睡好覺
2002年,英國諾森布里亞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咀嚼口香糖有助記憶,因為嚼口香糖時不斷的咀嚼動作加快了心臟的運動,增加心臟向頭部供應的血液量,從而促進大腦活動,提高人的思維能力。同時,咀嚼促使人分泌唾液,而大腦中負責分泌唾液的區域與記憶和學習有密切關系。
哈佛大學醫學院發現,考試之前熬通宵的人第二天記不住應試內容,而學習和練習完新東西后好好睡一覺的人,第二天所能記起的東西要多于那些學習完同樣的東西后整夜不睡覺的人?磥肀3中那槠届o、沉著,保持精神集中,使大腦獲得良好的休息,有助于提高記憶力。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3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