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折紙造型鍛煉法。折紙造型是培養立體感的好方法,它可一邊動手一邊在腦海中構想立體形象。而且這個練習還包含著繪畫的因素。所以,它既可鍛煉空間認知能力,又能鍛煉形象思維能力和繪畫感覺,同時還能活動手部神經,是一項很好的活動。
3、觀看體育比賽鍛煉法。如,看到足球明星那充滿活力的身姿,優美的射門動 作,腦海中會閃過“進球”的念頭,及其他一連串富于魅力的形象,這就在不知不覺中刺激了右腦。
4、類型識別能力鍛煉法。在擁擠的人群中,只需幾萬分之一秒的時間就能認出仍然所熟悉的人。類型識別能力是人的右腦功能,所以,鍛煉這種能力,能使右腦得到刺激。如:(1)帶孩子外出時,告訴孩子用左視野觀察連續通過的汽車的顏色、形狀。(2)在公共汽車里,教孩子把他周圍人的長相分為幾個類型。(3)把家里的各種物品用分類法告訴孩子,如哪些屬于電器,哪些屬于金屬制品,哪些是洗浴用品等。
5、繪畫刺激法。欣賞繪畫作品時,要直觀地整體欣賞,而不要過分注意某個局部。如果能自己作畫,對那右腦的刺激作用會更明顯。但是,作畫時不要總盯著實物,這樣左腦的邏輯、分析機能就會占上風。所以,作畫時要隨心所欲,少受條條框框的局限。
6、圖形表達法。用圖形代替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是行之有效的右腦活化法。如果你給兒童一個地址,他很難記住,更難以找到。但在給地址的同時配以圖形,就很容易讓他記住并找到這個地址。一旦他腦子里有圖形,他找起來就不困難了。
7、音樂開發法。人的大腦右半球負責完成音樂、情感等工作,被稱為“音樂腦”。“音樂腦”能使人產生創造力、聯想力、直觀力、想象力及靈感,所以如能夠設法開發利用“音樂腦”,那將會提高人類的智能。
8、外語開發法。美國神經外科近年發現:兒童學會兩三種語言跟學會一種語言一樣容易,因為當孩子只學會一種語言時,僅需大腦左半球,如果培養同時學習幾種語言,就會“啟用”大腦右半球。
9、手指刺激法。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加聰明”。大腦機能定位的研究證實,手在腦皮層投射的區域比率是最大的。許多外國學者認為:“中國人使用筷子,是最佳易智方法”。
10、食物刺激法。品嘗美味佳肴,就會直接給右腦以良性刺激。當你吃一種以前吃過的東西時,右腦要作出“好吃”或“不好吃”的判斷,這也是極好的右腦鍛煉。
11、日常刺激法。活化右腦的最簡便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讓左側肢體多做一些事情。剛開始時可能不太習慣,也覺察不出什么變化,但只要堅持下去,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用左手洗臉、刷牙、吃飯;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4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