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好處是:您第一次投入時間和精力記憶后,這個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迅速從記憶當中提取出對一本書的內容和概況認識。其效果棒極了!并能達到看完書幾周后我的眼前還依然能夠浮現出書的整體內容的境界。更妙的是在實際運用時能自如地想起所需要的知識。
對于成人來說,文章記憶從來不是孤立的,一般它必須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以運用為目標。所以我先介紹下整個學習系統的流程,使您對學習有個整體感受。文章記憶是一個學習系統,個人認為它包括四個大的方面:
1.狀態調整。分“明確目標”和“放松集中”。狀態準備可能是整個學習中最有效率的事情。但很多人忽視或重視不夠
2.理解整理。只有在理解整理的基礎上去記憶才是真正有效率的。
3.記憶復習。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轉化聯想;二是對照復述;三是系統復習。
今天我們主要講的就是記憶復習的第一個重要環節,也是人們普遍最為頭疼的問題:怎樣第一次高效地記憶。
4.靈活運用。我們學習記憶的目的就是為了運用。否則一切都是空的。
好,剛才我把文章學習系統簡單介紹了一下,今天主要講如何有效地記憶(強調:一般這是建立在已經對文章理解整理的基礎上的)。我分兩個方面:一個領域知識的記憶和一本好書的記憶。
假如有人根據我上次講的集成系統學習法,把一個領域的知識整理得差不多了,就可以記憶了。整理的過程是理解的過程(減法),記憶的過程主要是想像的過程(加法);整理主要左腦邏輯思維,記憶則主要右腦形象思維。這兩個過程的思考方式是很不相同的,所以,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有的人理解了但還沒記住,有的人記住了但不理解。。。
好,直接舉例。我要記“數理化生”方面的知識,假設已經初步整理好了。那么,我用一所大學來記這個領域的所有相關內容(可以是自己熟悉的。不熟悉怎么辦?運用想像力自己建造
我想像中的數理化生大學分四大區,東區是用來記物理,西區用來記數學。等等.....然后把你要記的東西,轉化成圖像,放在相應的"區"就可以了。
比如,物理,用一個物理的名人――牛頓來代表(我最喜歡用人物來代替圖像了,因為人物靈活、有趣、有生命力,聯想最豐富。。。)。然后把這個圖像放在相應的區,比如想象在東區的教學樓前面多了一個巨大的牛頓塑像(場景)。這樣子,你想起東區,就容易聯想起物理了。
然后,因為物理的內容有很多,所以再把東區地點進行細分,來放置更細的知識點。比如,把東區分成四塊。教學樓A樓,B樓,運動場,圖書館。這樣子,可以在教學A樓前放著一個大力士塑像--力學;在B樓樓上放一個桶般大的電燈--光學;在運動場中間豎一個十層樓高的巨形磁鐵--磁學;在圖書館外面包上無數的電線--電學。 (最好是想像好后 用圖畫出來 就成自己的知識地圖了)
注意,夸張夸大使人印象深刻,記得牢。就如,一只螞蟻爬到門口,你根本不會在意;但若一頭大象在門口出現,你一定會驚訝;或者,幾萬只螞蟻一起從門口爬進來,一定也會引起你的注意。我們在想像的時候也是如此。
繼續剛才的話題:然后,把這四個地點再細分,就可以放更細的知識點。比如,教學A樓(力學)有七層。想象你走過去,你走到第一層,看到有個人在玩保齡球――這是利用慣性的吧?――所以,記住相應的知識點――力的慣性定律――牛頓第一定律;往上走到第二層,看到足球運動員們在踢足球,一個足球飛馳而來,正撞在你的頭上,好嘛,你當場昏倒――這就是力的瞬時作用規律――牛頓第二定律;你走到第三層,看到一個人在練武,手打到墻上,大叫一聲:“媽的,好痛啊。”――這是力的相互作用――牛頓第三定律;依此類推……知識點多了,就細分一下。
如果地方不夠用了,就自己想象一些出來。比如,物理不只是七小類,七層樓不夠,您可以想象A樓旁邊還有茅屋,茅屋還不夠,再加個教堂,還不夠,再加個電影院。再加個健身房,游泳池,再來個 地下車庫)依此類推…,背單一個領域知識的記憶大概思路就是這樣的.
接下來講一下,一般人可能會問的四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時間太多。有人會說:這樣記憶需要很多時間來想像,還不如死記好,這里面有一個付出與收獲的比率問題, 雖然開始記憶時間比較長些,可是與死記來說,還是省了許多時間,而且,記憶后的牢靠度要遠遠高于機械記憶!因為,它是“有序”的。比如,您忘了牛頓第三定律是啥了,您就可以想象自己從第一樓,第二樓走上去,直到第三樓 ,回憶一下,第三樓發生了什么?很容易就想起手打墻痛――力的相互作用(回憶圖像,故事,場景總是比較容易的)。
第二個問題:多了易混。又有人說:都是一層一層的大樓,多了就會混淆?其實地點多了混淆,是因為你的地點沒有“個性”!一個一個都像一個媽生的。就像我剛才說七層樓,如果第一層都是干巴巴的四個柱子幾只人,就沒啥區別了。如果第一層是保齡球館,第二層是足球場,第三樓是拳館,第四樓是警局,第五樓是太空城。。。。。這樣有沒有個性?大概是人就容易區分出來的東東,呵呵。有人說,這也行?怎么不行,自己創造。 所以,真實的地點是啥樣并不重要,你可以依靠自己的需要,用想象力改變它!!因為人們對于常見的東西總是熟視無睹,可是對于奇怪,怪誕的,暴力的,丑的,美的,與性有關的,流血的,突發的……這樣的東西總是印象深刻
第三個問題:會錯漏?赡苡腥擞謺䥺枺何覀冇孟胂罅撛斐龊芏嘈碌臉嬙,回憶的時候會錯漏,怎么辦? 回憶錯漏是難免的,你沒有法子保證記憶是百分百全記住的! 減少錯漏的法子主要有兩個,一是重復,重復是讓你減少錯漏的基本功;二是把圖畫出來,無論你的畫功多爛,畫出來。畫出來印象就深了。本來就需要一個加工的過程,這個過程深化了你的記憶。畫出來后,你既看到了,又動了手――多個感官的參與,也加深了印象。我都是用草圖畫出來的哦。當然在實踐中可能還會有些問題,當你真的去做了,你往往會發現,你比你想象的更聰明一些。
第四個問題:如果要加新知識,怎么樣處理? 加新知識,你就可以加新地點。這就是地點法的優勢了。比如在原來的地點旁邊,加個廁所,直升飛機場,太空艙什么的。
所以,我總結集成法記憶的方法如下:
集成法記憶可以有三個層次是:
第一層,大分類――成掛鉤――因為掛鉤穩定;
第二層,次分類――用導圖――因為導圖靈活,方便改動。你只要重畫一次復習二次。就可以了。
第三層,可以在處理小知識點時,用串聯,或小掛鉤。
我剛才講的內容和集成系統學習法配套的記憶法。因為目前比較少的人記憶一個領域的知識,所以就先講到這,主要是給各位熱熱身。(因為這當中包括一些平常不大用的方法,概念等,先接受,然后多復習看看,收獲會更大的。)
如何記憶一本專業書籍的內容,是我們每個人關心的話題,而且也是很難一下說清楚的,今天我就在這里嘗試說說,大家共同交流。
先說一下我運用方法的背景,瑞士著名學習法專家薇蕾娜.施坦納在《十倍速學習法》里講到:一本書就象一幢房子,它像房子一樣含有房間,房子在不同的樓層上有許多房間,房間的大小、形狀以及場景各不相同,這些房間各有用途又各自獨立,并有著各自的擺設。但為了房子作為整體能夠完成它的功用,各個房間又必須相互聯系在一起,所以,房子有門、入口、過道、走廊甚至觀光樓梯。
我個人又增加了重要的一點:每個樓層還有一個代表性的人物。人物是最靈活有趣的,可以走出房間,可以做任何事情。人物是靈魂。它還可以從這本書(一棟房子)跑到另一本書(另一棟房子)而決不會混淆。
這個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迅速從記憶當中提取出對一本書的內容和概況認識。其效果棒極了!能達到看完書幾周后我的眼前還依然能夠浮現出書的整體內容的境界。
我們一會兒就來用《水平思考》的目錄建造一幢房子。當然,選擇房間絕非偶然。房子里的每一個房間都滿足著某一個功能,這個功能可以和各章題目協調起來,其后幾天再在頭腦里穿行幾遍這幢房子。這樣您就總會記得這本書的內容,而對于每個章節,也可以用思維導圖來組織。因為每章內部信息的邏輯與內容聯系要比各章之間的邏輯與內容聯系緊密得多;對于每一小節內的重要內容,則可按邏輯鏈串聯起來或用小掛鉤的辦法記憶。
中比如,我記住了一個短語:風火雷電劈死你個王八蛋
我就可以用這個短語(風 火 雷 電 劈 王八 蛋)很輕松地記住七組內容
正式進入《水平思考》文章記憶!端剿伎肌贩秩蟛糠,每一部分都有很多內容.而且很抽象,但又很有用,所以必須要記住
開始創建房子,我把《水平思考》整成一所大學――劍橋大學(愛德華.波諾是劍橋畢業的)。我也沒見過劍橋大學(插滿寶劍的大橋――閑云說),想像就行。想像劍橋大學的門口有一個巨大的塑像--愛德華.波諾手拿天平(代表《水平思考》)。大學里當然有很多幢房子,我把它們安排一下(見下圖),第一部分就有9個內容,左邊行政樓二幢(每一幢樓房5層),代表“重要性”。第二部分,中間實驗樓,有三幢,代表“水平思考的工具和技巧”,共17節內容。第三部分,右邊圖書樓兩幢:代表“如何運用”,有10個內容。(樓層的數量一定要和書的目錄內容相匹配)
我以第二部分“水平思考的工具和技巧”(實驗樓象征)來舉例說明如何記憶。我首先把17節內容分成3段(建立樓層太高了,自己也會混,一般5-7層比較合適),每一段一幢樓。分別是A座、B座、C座
1.六頂思考帽。我就想像在實驗大廈A座的底層,有七個小矮人頭戴6頂不同顏色長尖帽子,由另一個小矮人指揮著,圍著白雪公主跳舞的場景。
這個擴展性就很強了,有六個房間,每種帽子(小矮人)一個房間,這樣就有七八個房間了。。。。
再次提示:每一層都要有場景和人物。美麗或恐怖的場景使我們印象深刻,人物呢,會使我們能自由自在地組合其它要記的東西。人可以走來走去,還可以走出房間,到外面的世界去玩耍,而如果只用物品的話,則不容易達到這個效果。具體如何運用,等下我會說到。總之,每一層樓想像一個人物
2.創造性停頓。我想像第二層樓是大型停車場。一個老頭吹著哨子指揮停車
3.焦點。第三層樓我想像一個小男孩拿著特別大的放大鏡在陽臺上聚焦陽光于一點,一會兒就把紙燒著了。。。。。。
4.挑戰。第四層樓是競技場,黃飛鴻向日本相撲士挑戰。挑燈夜戰
第五層是一個吉普賽人在彈吉他。(諧音)
注:我一般都是象征來代替要記憶的抽象關鍵詞,這樣回憶起來容易,然后再考慮諧音
來,我們回憶一下,第一層樓有什么?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層呢?代表什么意思,能說出來嗎?(例:第三層:首先想到小男孩放大鏡燒紙,再想到是“聚焦”)
假如還想不起來,還有辦法!只要把這五個形象簡單串聯一下就行了。七個小矮人開著汽車,被老頭攔住,要求他們下來,老頭給他們一個巨型放大鏡,結果把自己的汽車燒壞了,結果氣節敗壞的小矮子向老人發出挑戰,老頭受不了了,彈及他給他們聽,哈哈
這樣,第一幢樓5層就差不多了,呵呵?聪聢D,應該能想出對應的內容哦,否則請再看一次上面的內容,嘿嘿
6.概念扇。B幢第一層樓是諸葛亮搖著羽毛扇子。在和劉備作“隆中對”呢。(我看到“概念扇”腦袋里第一個跳出來的拿扇子的就是諸葛亮了,你當然完全可以和我不一樣)
7.概念。這個比較難整些。第二層樓是想像唐僧蓋上鍋蓋做飯前,不忘念念“阿彌陀佛”經。于是就弄個唐僧。(蓋念)8.激發。第三層樓是原子彈實驗室,把城市廣島給炸沒了。日本天皇氣得直甩激揚的頭發
9.移動。移花宮,移花宮主的移花接木功夫,動作也很瀟灑。
10.建立激發。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國會演講:建立同盟,反對日本(激發)。
請大家自己把6-10用一個故事串聯一下。(網友張*-管理:諸葛亮和扇子一扇,月光寶盒子打開了,于是看到唐僧在蓋鍋蓋念經書,沒想到這個鍋蓋是不一般的鍋蓋,居然是原子彈做的,經一念完就飛小日本去了,把小日本給氣的頭發飛揚啊。。。。。。)
這樣,B幢樓5層就差不多了,呵呵?聪聢D,應該能想出對應的內容哦,否則請再看一次上面的內容,呵呵。(一定想像情景哦,說的慢想的時候是很快的)
11.隨意輸入。C幢第一層:電腦鍵盤--比爾蓋茨。他隨便輸入些軟件,就讓他賺了400多億美金!
12.激活技巧。電激,木乃伊復活,走過來要把你掐死……
13.如何運用水平思考技巧。領導(如:杰克.韋爾奇)開會,每人面前一個熱水平。如何把這些新型躺著的熱水平推銷出去)
14.收獲。某推銷員成功在非洲推薦了新型熱水平,收獲了100萬,開心得跳起來。。。
15.如何處理主意。機械加工廠(一個老師傅),處理注過油的儀器
16.正式成果。孫悟空吃了人生果,正式修成正果(變成佛猴)
17.團體或個人。大型超市,團購(個)超便宜,一元錢一個手機。。。
請大家把11-17用一個故事串聯一下。(我的串聯是人物之間在做各種動作)
1.簡單:兒童房
2.特別:一馬桶(衛生間)。男孩邊上馬桶邊玩飛鏢(很特別吧)。
有目的:一個飛鏢的靶子。上一半是鏡子下一半是飛鏢靶子(一般領域
3.集中:液化氣(廚房)
4.多:一群人(大客廳)或一大堆玩具
5.其它:雜物間
6.改述:換衣間
7.問題:冥想室
8.信息:書房
因為“焦點”樓層人物是小男孩,所以想像:拿著放大鏡的小男孩在走廊里走幾次,應該能全記得(請您馬上走幾次試試 邊在腦中走邊回憶內容。)其實,也可以從書中找到建立房間的提示信息,這樣一舉兩得。具體我就不在這里班門弄斧了。
把內容記住后,就是對照復述,直到完全說出來。根據我的體會,這個速度是很快的。最后是系統復習。再次強調:我們難得走到另一個人家的房子里,只看一次,印象一般不會很深刻,所以,復習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下面講一下具體應用:
一、假如說:“焦點”中的“特別焦點”的“一般領域”中的具體內容,要用到“六頂思考帽”技術,(焦點--特別焦點--一般領域)(見上圖),則只要想像鏡子(一般領域)里出現七個小矮人跳舞(六頂思考帽)。一下子記得又快又牢,在運用時也會自動跳出來。
二、再比如,棲息谷網友“縱橫馳騁”的文章《讓石頭在水中漂起來,有什么辦法?》我感覺是非常棒!非常有意思的帖子。我感覺這個帖子主要是針對不同的焦點可以設計出不同的方案,我想,干脆把這個內容整理到第三小節“焦點”里去。于是,我自然就把“小男孩放大鏡燒紙”的場景,變成“小男孩放大鏡燒浮在水面上的石頭,并把石頭給燒著了“的場景,以使我記住,這個帖子對我很有用,很用參考價值。。。。。。
一般記三四層就足夠了。不要忘了,人還具有自然記憶的本領。對于很細小的層次或部分,一般里面的關系非常有邏輯性,可直接記住,或用熟語記憶……這就是文章記憶復雜的地方。即最好多種方法并用,一切以記住且能在用時馬上想出來為準。專業課的話,一本書有目錄,每一章又細分很多的子主題,還有概念和公式,一章就需弄幾棟建筑物,這樣會亂的,如果能把目錄,概念和公式再加你現在的內容,同時放進去,更具體地舉例解決專業課的記憶問題,一定會是更令人佩服的高招。不過還是先琢磨好上面的好方法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5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