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上文未完之義,著眼在“視”字。練初步功夫的人,張眼平看前,如進步到第三步功夫的人,則用內視法,閉眼朝腦后玉枕關。以上是分說站“平肩襠”的要旨。
左掌單起前
這是第二式架子,著眼在“左”字“前”字,單手從左前方平舉起。在內景功理論里,左邊是屬陰分,也就是屬血分的,右邊屬陽是屬氣分的。先起左 手是從時空上立論,而以控制時間空間為法門的。因為陰性主靜,陽性主動,如果先動右邊,則陽分(氣分)領先,必然起得很快,而左邊陰分(血分)殿后,就會 顯得更慢,陰陽氣機相悖相遠了。因此先起左掌,在內景功法上是先用陰中之陽來開始發動,是控制時空的方法,這是“左”字訣的含義!扒啊弊值暮x是從正前 方平舉掌臂,與肩相平,仍是先練少陽脈。少陽脈包括膽臟和胰臟。少陽為三陽(即少陽、太陽、陽明)的祖氣,先練少陽脈則太陽、陽明的氣脈也就跟著發動。而 從正前方起練,是限制任沖二脈上升的作用,與地字莊左右方起練是有差別的。
峨嵋派小字莊訣圖說(二)
朱修林
預備式
“從容不迫,氣靜神閑,聳肩合氣,飛肘開始!边@四句是本功的綱領,不可丟,丟則便是空架子(圖1)。
左掌單前起
接預備式,單掌前起,用“劍訣”剛柔開氣法,要領如下:
左掌臂隨意垂直,翻掌,掌心朝后,隨意一揮,隨勢返回,至腳掌時捏成“劍指”,隨氣機升起,平肩為度,“劍指”盡量張開,這時氣感濃郁,兩眼前視劍指,運氣外放。欲話說,一式得氣,式式得氣(圖2)。
按:“劍指”的操作,中食兩指伸直盡量張開,大指扣莊在無名指尖,同時無名指反彈,引成圓圈,即可發功,小指扣掌心。
書本上是用“劍訣”,為了得氣快改用“劍指”。
注:用意捏“劍指”的“火候”,指尖與腳尖相對時捏“劍指”得氣,超前落后便是空架子,科學術語叫時空關系吧。
朝天一炷香
接上式,將劍指手向內側,松指,架子變,氣機隨之而變,由外開變內斂,掌臂向內縮,縮至掌腕齊腰時,變換捏訣,將大指扣無名指尖放開,改換中 指尖與大指的尖“內側角”相接,由中指尖的外側角扣大指尖的內側角,即能通電發功,食指柱天,名曰“一炷香”。只要動作正確,即能自動到位,引成本式(圖 3)。
通臂勁
上接“一炷香”,將捏訣放開變“劍指”,再變通臂勁,一通一縮,隨著身體同動,發出整體勁(圖4)。
須彌掌
接上式,將通直的掌臂意守中指運氣。隨著氣機慢慢地立起來,座掌,掌臂內縮、聳肩,向后劃一個弧圈,松弛僵勁,感到舒服,五指拼攏窩掌,將大指的內側角輕貼食指末節的指面,即能通電發功(圖5)。
注:大指要伸直,曲則氣消。
五指內寒,覺有寒風,同時掌心微挺,可以發功。
指天變中脈
這一句是說第四式架子,著眼在“變”字、“中”字。指天即天字莊立“須彌掌”一樣的操作。“變”字的含義是說變易氣脈,第一從少陽脈(一名中 脈又名半陰半陽脈),變成三陰脈,這是經絡氣脈上的變化,即由陰掌變成“須彌掌”;第二變從三陰脈變成三陽脈,不待氣機變了,架子也變了。
按:先練鷹爪勁,練的是三陰脈,立“須彌掌”時氣機只在掌心,變鷹爪勁時氣機則循著臂肘面通到手指尖了。在變虎爪勁時,氣機則從三陰脈變成 三陽脈,氣機循著手臂陽面而一直通到肩上。第三變,手還原陰掌之后,變通臂勁,關節向前一伸一縮。第四變,由陰掌變日月扣,扣的關竅在食指第一節和第二節 之間(詳鶴翔莊注)。在四變階段里,所有的氣脈都起了變化,三陰最后變到“陽明”胃與大腸兩經,三陰最后變到“太陰”肺臟的“能所”作用。充分發揮它主管 氣機均衡的作用。這樣變化肺氣運轉,首先與大腸和肺的氣脈合于谷穴,循經中腑穴下入天樞穴,舊說叫做以自身爐鼎,鍛煉水谷之海而為生化后天之本,是煉津化 精的入門功夫。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5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