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本人自己訓練和感受后發覺”樁“應當是一種相對永恒不變的東西,(至少可以存在10年,20年,甚至更久),打個比方:假如有人想要把自己學校的建筑做樁,當然可以,而且很熟悉?墒悄阌袥]發現,怎么過了幾年學校拆了,或者改建了,原先的建筑物的位置全部都變了,和腦子里的”樁“跟本對不上號了。(也許你喜歡把往事作為回憶,那么若干年后你就用自己腦中“我的母!钡臉对僭煲凰鶎W校,重溫一下似曾相識的感覺好了,呵呵)其實我想說的就是“樁”要用在刀刃上,不是越多越好;需要明確找樁的真正目的,否則辛苦了老半天不是白費力氣了。
找“樁”是有必要的,就看用在哪些方面了。其實一般自己準備5-6組樁就足夠,每組大約20個組件.比如身體“樁”,汽車“樁”(由于你的身體結構和汽車結構本身不變,所以可以永遠記憶。除非個人交通事故,斷胳膊少腿了,汽車也被大卡車整形了。。。。不過,如果真的有這樣的不幸,一定讓人更難忘這些曾經的傷痛吧!珍愛生命,別做傻事。。
個人覺得“樁”適合短期記憶,比如會議議程,shopping list,等等,中短期需要更換的東西一般用我們的“樁”就足夠了。而那些需要永久記憶或者長期記憶的東西最好不要生搬硬套這些樁。因為記憶會發生混亂,假如我們要記憶古文或者其他的文章,法條等,我們用這些“樁”來記憶,沒錯,剛開始你會背得很熟,記得很快?墒菚r間長了,就會發現很痛苦,原因呢:1."樁"的數量有限,而外界的記憶資料是無限的,我們會把樁重復多次利用,必然導致1個“樁”要對應數個項目(也許是語,數,英,或者其他任何科目或者任何事情的記憶對象),哪怕曾經很好的進行分界也必然會有殘留的混淆內容。這樣是不是該找更多的“樁”了呢,1000個怎么樣,10000個怎么樣。。。。。。。自己想想就明白我到底表達了什么意思,外界需要記憶的東西是無限的。再具體些,現在一本書的能容一般至少會有20萬字,當然大部分書會有更多內容,你覺得自己找的樁記憶一本書夠嗎?那要背出更多的書和知識要點呢?自己看著辦吧。。。。套“樁”只適合少數的需要中短期記憶的東西,而且是程序化的,不要打亂順序的才能夠發揮他的最大功效,否則就只能是“雞肋”。
所以,綜上所述,希望廣大的記憶學習和愛好者,能夠認清形勢,明確目標,不要盲從,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有了方法就可以高枕無憂了,要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的革新方法。尋找適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這才是真正發揮記憶潛能的手段!希望大家能夠把自己的體會和個人的見解分享出來,不要敝帚自珍,探討才會發現問題,才能夠取長補短,科學的思維是共同的智慧財富和結晶!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吧!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5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