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力是智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記憶活動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可取代的。當然,在其他如觀察、想像、思維、創造等各種智力活動中,記憶力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記憶的分類 按記憶時啟動的主要人體感官劃分:
(1)視覺記憶 (2)聽覺記憶
(3)嗅覺記憶 (4)味覺記憶
(5)觸覺記憶 (6)平衡覺記憶
(7)視聽覺結合記憶 (8)視聽觸覺結合記憶
(9)多種感覺器官結合記憶
按記憶的材料在腦中保持的時間劃分:
(1)瞬時記憶
又稱感覺記憶,保持時間不超過一秒鐘,瞬現即逝、須臾即忘,人們往往感覺不到。大腦對此類信(訊)息不作加工和重復,形成的痕跡是表淺而活動的,一秒鐘以后就消失,遺忘后不能恢復。
(2)短時記憶
也叫操作記憶,保持時間大于一秒但不超過一二分鐘,常和一定的操作動作相聯系,操作結束,準確的記憶內容也就消失。邊記邊忘的短時記憶是一種正,F象,能減輕大腦的記憶負擔。
(3)長時記憶
保持時間大于一二分鐘,通常能保持較長時間,有的可終生不忘。大腦對此類信(訊)息進行了儲存前的主動、積極加工,形成的痕跡大都是結構的、深刻的、牢固的,保持時間較長,遺忘后大都能回想起來。同一內容經過反復記憶,可以延長記憶時間,把短時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動物實驗結果表明,記憶痕跡在受試老鼠的腦中至少要持續90秒鐘,短時記憶才會轉變而鞏固為長時記憶。對人類則只需四五秒鐘。
按記憶材料的大腦半球劃分:
(1)左半球記憶:負責記憶邏輯信息、語言信息
此外,人們還從心理特征方面將記憶劃分為情緒(感)記憶和非情緒(感)記憶;按照生理特征將記憶劃分為運動(動作)記憶和非運動(動作)記憶等。
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人對知識、經驗、事件、物品等的記憶并不是原封不動的。其中的一些內容、形式或形象潛移默化地發生著改變;一些原有經驗在新經驗的不斷充實中逐漸豐富、完善和更新。
記憶是不可見與非直觀的。只要人們不肯將記在腦中的內容轉錄,以說、寫或其他方式復制出來,別人就無法得到它。
不完全可靠性,記憶的易變性導致了回憶時的不完全可靠性;貞浧饋淼闹R、經驗、事件、物品的形象等,不能確保是首次識記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5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