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一個孩子出類拔萃、智力過人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一生的追求目標。
精神分裂學家榮格曾經就智力的重要性進行過精辟的論述:“一切財富和成就都源于杰出的智商”。這就是說,一個人如果聰明,就比較容易取得事業上的成功和財富上的滿足。在到處充滿激烈競爭的今天,智力更是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榮辱成敗、喜怒哀樂。
但是智力如何讓有效地開發呢?教師和家長都寄希望于學校學習。于是在父母望子成龍、盼女成鳳,學校追求排名和高升學率的迫切心情驅使下,學校和家長不停的施加壓力,孩子們白天上課、晚上做作業,夜以繼日,苦不堪言。久而久之,孩子們被壓得喘不過氣來,老師也是筋疲力盡。
我本人從事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學和管理工作多年,第一線的教育教學及管理工作讓我深深感受到了教師工作的繁重和孩子們求學的艱辛,過重的課業負擔讓中國的中小學生苦不堪言?墒聦嵣,孩子們白天學,晚上學,一味的苦讀并非靈丹妙藥,多數孩子也并非沒有因為爭分奪秒、見縫插針地苦讀就取得了理想的成績。在這一招失敗之后,許多家長都是一聲無奈的哀嘆------聰明與否是天生!
果真如此嗎?“全腦高效教學法”將會給您一個響亮的回答---孩子聰明與否不是天生,在于后期潛能的開發與引導!學生在學校里學習的是知識,而學習知識靠的是智力,F代教育理論并沒有處理好智力與知識的本質內涵,所以導致了一代又一代孩子們在學習中吃苦受罪。
那么智力是從哪里來呢?長期以來,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都進行了研究和探索。教育工作者是站在教學的角度上,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采用先進的電化教學手段誘導、啟迪智力。但是這都沒有全方位的觸及智力的本質。智力實際上是大腦腦細胞溝通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是激活大腦細胞的本能。那么,有沒有一種可以在傳承科學文化知識的過程中開發學生的智力潛能,讓學生學的會、學得快,記得快,記得牢的方法呢?我們在探索和實踐中悟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李嵐清指出:“素質教育要開發右腦,開發右腦比開發左腦的作用還要大”推行右腦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唯一出路,是實現素質教育的根本保證。傳統教育開發的是人的左腦,絕大多數人的思維活動以左腦為主,以右腦為輔,這種教育稱為左腦教育。右腦具有強大的思維功能,是人類智慧的貯藏室,具有不可思議的能力和人類遺傳下來的無窮智慧,開發人類右腦潛能,運用右腦來思維的教育活動稱為右腦教育。
學校教學是教育工作的主要組成部分,改革教育最根本的是改革學校教學,改革學校教學最根本的是改革老師教和學生學的左腦思維方式,提倡右腦思維,全腦思維。全腦高效教學法注重在學校教學過程中有效開發大腦左右兩半球的思維功能,和諧左右腦思維功能,讓受教育者成為適應21世紀社會經濟、文化、科技高速發展需求的全腦人。
全腦高效教育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科學依據,是教育創新,是新課標的新理念,是當代人類的先進思維方式,反映了當代綜合、全息、和諧、統一的基本特點
二、 全腦高效教學法的理論根據:
美國斯佩里教授通過割裂腦實驗,證實了大腦不對稱性的"左右腦分工理論",并因此榮獲1981年度的諾貝爾醫學生理獎。按照這一理論,大腦左右半球具有兩個相對獨立的意識活動區,左腦是理性腦,又稱為言語腦,司掌言語、文字、符號、分析、計算、推理、判斷、構成、立體認識、推論的思考等,是我們讀書、計算、作文時的動作重心,并且直接指揮身體右部的運動機能,如右眼、右耳、右手、右腳等動作,也就是說,左腦遵從自己一貫的原則,通過語言進行有序的條理化思維,即邏輯思維。
與此不同,右腦是感性腦,又稱映像腦,司掌音樂、繪畫、圖形、色彩、映像、感情、非語言的觀念、空間認識、立體認識、想象、創造、非理論的感性等,并且直接指揮身體的左部運動機能,如左眼、左耳、左手、左腳等動作,右腦傾向于以感覺形象直接思維,好奇心旺盛并且極富創造力,負責可視的、綜合的、幾何的、繪畫的思考行為,觀賞繪畫、欣賞音樂、憑直覺觀察事物、縱覽全局這都是右腦的功能。計算機所取代的人腦的功能全部都是左腦的功能,右腦的獨特功能和無限的創造力它一點無法取代,因此右腦能力的強弱成為IT時代競爭制勝的關鍵。
一般情況下我們都認為通過背誦達到理解的目的是很重要的,然而理解行為只動用了我們的表層大腦,大量反復的朗讀和背誦可以幫助我們打開大腦內由表層腦到深層腦的記憶回路,記憶的素質因而得以改善。淺層記憶發生在表層大腦中,很快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而通過深層記憶回路,大腦的素質會發生改變。深層記憶回路是和右腦連接在一起的,一旦打開了這個回路,它就會和右腦的記憶回路連接起來,形成一種“優質”記憶。左腦的記憶回路是低速記憶,而右腦的是高速記憶,素質完全不同,左腦記憶是一種“劣質記憶”,右腦記憶則讓人驚嘆,它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形象地說,人的記憶宛如一盤錄像帶,看到的場景,聽到的事情,都會無一疏漏地存入大腦。右腦好似一個能無限地收藏錄像帶的巨型倉庫。為便于提取,每盤帶子依場景、情節的不同貼上標簽,這便是左腦管轄范圍內的功能之一——語言的職責,由于左腦記憶的文字信息量遠遠少于右腦,這兩種記憶的能力之比竟高達1:100萬!
由此可見,超強的記憶是離不開右腦作用的發揮的。人腦記憶形象材料大大優于記憶抽象材料的效果。但是,人們在記憶中卻沒有很好地主動去運用這一規律。多少年來,人們在學習中、工作中,無論是機械記憶還是理解記憶,大多數情況都是靠左半腦負載;右半腦或閑著,或只起被動輔助和襯托作用,沒有挖掘和發揮右半腦擔負形象記憶功能的作用,而只是當記憶材料本身是形象材料時才被動地適應這個規律。
因此,在傳統教學中開發右半腦的潛能尤為重要。
三、全腦高效教學法的成果:
全腦高效教學法在小學至高中階段的任一年級實施一年時間,絕大部分學生均能擁有以下神奇的學習能力:
1、錄放音樂,長久記憶
聽一首電視歌曲1-3篇,學生同曲同步正唱、點唱歌詞并長久記憶。
2、錄放音像,倒背如流,長久記憶
看電視1遍,學生正背、倒背、點背電視中人物語言并長久記憶。
3、過耳成誦,倒背如流,長久記憶
聽故事或教師讀文章1-3遍,學生可以把聽到的內容正背、倒背、點背并長久記憶。
4、過目不忘 ,倒背如流,長久記憶
讀文章1-3遍,學生可以把讀過的內容正背、倒背、點背并長久記憶。
5、整書庫存,倒背如流,長久記憶
學生可把讀過的一本書內容以一本書為單位庫存于右腦中,只要你喊出書名和頁碼,他便可以把文字讀出來,亦可倒著讀出來
6、文思泉涌、下筆如神
1分鐘寫完1首唐詩,3分鐘寫完1首宋詞,,10分鐘寫完1篇300字左右的作文(在寫作過程中幾乎不用停筆),10分鐘寫完1篇14行抒情詩(在寫作過程中幾乎不用停筆);10分鐘寫完1篇200~400字的英語作文(針對單詞量相對多者);
四、全腦高效教學法的突破:
1、實現了全腦教育與傳統教材的有效結合
全腦高效教學法是對傳統教學的教師授課方法和學生思維方式的革新和完善,無需改變傳統教育的授課時間,無需改變國家規定的教學內容(教材)。只需教師掌握一定的右腦開發技術和全腦教學方法,能夠在授課的過程中利用全腦教學的專用術語啟發引導學生發揮右腦思維的積極性,逐步養成全腦高效思維的用腦習慣。該教學法是對傳統教育的革新和完善。
2、直接從音像思維著手,實現了對形象思維訓練的突破
目前國內的全腦教育、右腦開發和記憶訓練機構都在有效調動了人的右腦的形象思維功能的積極性而產生了一定的記憶效果,其對學生記憶方法的掌握,記憶能力的提高產生了積極廣泛的作用,但是僅僅調動右腦的形象思維對開發學生的右腦潛能還是遠遠不夠的。人的右腦思維能力從縱深的角度分析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形象思維(新皮層)、音像思維(舊皮層)、波動思維(腦干)。全腦高效教學法盡快的從學生的右腦音像思維能力訓練入手,取得了讓人驚訝的效果,是對形象思維能力的一個核心突破。
3、對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規律的沖擊
本教學法培養的學生對識記材料絕大部分采用的是一種有聲音、有畫面、有字幕的三位一體的多媒體素材,這種記憶是一種長久記憶。
4、實現了對右腦開發年齡階段的突破
本教學法可以在小學至高中階段的任一年級實施,突破了世界右腦開發第一人日本七田真博士的‘右腦開發更適合嬰幼兒階段,9歲以上的孩子很難開發’的這一論斷。
5、是對全人教育的科學教育觀的有效實踐
“全腦教育”就是“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觀就是教育的科學發展觀,“全腦教育”、“全人教育”才能促進人的和諧發展,人的和諧發展則是建立和諧社會的基礎。
目前的教材所選取的素材均具有很強的人文性、時代性,有效的做到了工具性和教育性的和諧統一。全腦高效教學法在實施中,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右腦音像思維能力,學生把所學的枯燥的單一的文字知識瞬間轉化為聲情并茂的多媒體素材,他們對課文的理解更透徹,感受更深,受教育的程度更強。
全腦高效教學法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入一種平和的、放松的心靈環境下進行學習,這是一種層次更高更和諧的全人教育環境。
五、全腦高效教學法的基本內容:
(一)全腦高效教學法對大腦的開發方法
1、眼球運動的訓練
大腦接收與處理情報信息的多少跟視覺有很大的關系,F代社會中,我們看書、寫字、使用電腦等近距離作業的增加,使我們眼睛的運動機能下降,眼球運動訓練可以有效鍛煉雙眼的12條眼肌,其既可以全面預防近視,更為腦力開發打好基礎。
2、身心的放松、專注和想象
當我們身心放松,情緒安定時,腦波便會進入α波狀態,α波又稱作學習波,是最佳的學習狀態。
學生進入α波狀態之后,調整呼吸,展開想象之旅。多進行這樣的訓練,學生的想象力和感受性就會不斷提高。
3、右腦“視覺化”的訓練
我們每個正常的人都有圖像記憶能力,只是我們沒有刻意去使用,使得這種功能僅能有瞬間記憶的能力,而無法像底片那樣長久的保存起來。圖像記憶有效的調動了右腦的形象思維,視覺化是形象思維向音像思維過度的關鍵環節。
想象是大家普遍比較容易理解和做到的,而有視覺化體驗的人并不多!耙曈X化”是指讀到的文字或者想象的東西,好像是真實看到的實際樣子的一種狀態,就如同清晰的夢。
4、文字像的開發訓練
我們的文字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本身就是用的右腦。語言文字和聲音圖像的有機是全腦高效教育的實質表現。
5、右腦音像思維能力的訓練
右腦音像思維能力是右腦思維訓練的關鍵,也是全腦高效教學法的重要環節,是學生將單一枯燥的單媒體轉化為聲情并茂的多媒體的關鍵環節。
6、學生過耳成誦,過目不忘能力的訓練
學生擁有“過目不忘、過耳成誦”的學習能力,其學習會更輕松更自信,這是將右腦開發轉化為學習能力的實質內容。
7、學生整書庫存能力的培養
學生的眼力訓練和過目不忘能力達到一定程度,并且整本書的內容已經記憶下來,只需要把整本書串起來,當作一課書來看待就可以了。
8、文思泉涌,下筆有神
右腦能力得到有效激活的學生,可以達到“文思泉涌,疾書如飛”的寫作極限。
訓練方法:通過右腦激活音樂刺激學生大腦后,引導學生高速寫作,學生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后即可擁有這種寫作能力。
(二)全腦高效教學法的課堂教學過程結構
此教學法適合各個學科的教學,特別是文科的課堂教學,在這里僅以語文學科為例:
1、課前準備階段
①、眼球運動訓練
②、身心的放松
2、導入階段
①引導學生全腦回放上節課的重點內容
②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想象與新授課相關的素材
③根據課文主題展開豐富想象,教師適時引導學生的音像思維向課文主題思想上轉移。
3、新授階段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全腦高效教學法要注重在教學實踐中更多的調動孩子的右腦音像思維能力,讓學生走進教材去感悟體會文章的情感和內涵。
①初讀感知課文:讓學生過耳成劇或過目成。▽W生已將課文轉化為可視的多媒體素材),初步感知課文的情景或內涵。
②再讀感悟課文:通過再次過耳成劇或過目成劇來體會文章的思想情感,把握文章主人公的語言、動作、神態。
③三讀延伸課文:通過三讀學生已經基本能對課文做到過目不忘,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角色,讓學生挖掘課文更深層次的內涵,有效實施全人教育,學生的體會會更深刻。從而向課外延伸和拓展。
④質疑問難
4、小結應用階段
①回放本節課的重點內容、重點知識環節
②右腦作業或課堂作業
③結合課文教學主旨展開拓展性音像思維。
我們知道,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教學形式而存在的。離開了一定的教學形式也就不存在著所謂的教學模式了,教學形式又是由諸多要素構成的,教師、學生、媒體(即教學手段)、教學過程等。全腦高效教學法是對傳統教學的完善,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實現以下四個轉變,我想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一定會到來。
1、教師角色的轉變:由權威型轉變為伙伴型。在與學生的心靈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中完成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的建立與發展。
2、學生地位的轉變:由被動聽講轉變為主動參與。讓學生從被動聽講的從屬的知識接受者的地位,轉變為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主體地位,更多的引導學生從自身轉化的多媒體素材中去體會,感悟,分析。
3、媒體作用的轉變:由演示工具轉變為認識工具,F代化的教學手段,充分地利用人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具體、生動、直觀、形象地獲得知識技能,以求學得快,記得牢的效果,是全腦高效教學重要的教學策略。
4、教學過程的轉變:由傳授型轉變為引導型。
教師對于課堂教學目標的定位,要著眼于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不應再是服從,而是如何調動個性化的學習方式,精心組織學生右腦音像思維活動的更高層次上,引導學生在課堂中更多的進行音像思維訓練。
全腦高效教學法要求教師在課堂中利用課本素材開發右腦,學生擁有了超強的右腦能力又可以高效的學習課本知識,學生學習變的更輕松更高效。當然,教學中要把學生的右腦音像思維能力和左腦的分析、綜合、推理演繹等思維能力及學生良好人格的形成有機結合,使左右腦真正和諧思維,這才是全腦教育、全人教育的本質所在。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5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