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論壇通告:學習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就點擊>>站內搜索<<,大部分的問題都有對應的解答!
您的位置:快速記憶法 > 記憶方法論壇 > 記憶力訓練 > 記憶能力評估測試

記憶能力評估測試

2008/11/17 15:23 作者:路逍遙 本文已影響:3837人 
下面一個對你的記憶能力進行全面評估的心理測驗
如果你是真心的想了解自己的記憶能力
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如實回答。

本測驗測查你的記憶力以及你運用記憶力是否得法
請你認真回答下面提出的20個問題。

1. 選擇一個適合你的答案

 。1) 不需要任何幫助即可使曾經識記的東西在大腦里重現。

 。2) 不經暗示就想不起來,但能從許多東西中辨別出曾識記過的東西。

  (3) 腦子里即使有某一信息的痕跡,但也忘得一干二凈。

 。4) 提起曾經記憶過的事情時,很容易與其他記憶相混同,出現錯記。

2.你喜歡用哪種記憶方法記憶?

 。1) 把記憶對象歸納起來記憶的“整體記憶法”?

 。2) 把記憶對象分成幾個部分記憶的“部分記憶法”?

3.你是否常常懷著一種好奇心,或非常感興趣地去記所要記的東西?

4.對某些東西,你是否理解了才去記?

5.你是否常常將幾件相關聯的事情聯系起來,或者用聯想的方法去記憶?

6.你是否常常將一些相似的東西放在一起去記憶?

7.當你學習感到疲勞時,你是否改變學習的內容?

8.你是否能從眾多的信息中,把真正對自己有用的東西盡快地、準確地挑選出來?

9.你對記住的東西,是否盡早地使它在大腦中有重現的機會(比如學習之后盡早地復習)?

10.你對所要記的東西,是否加以整理,制成圖表或寫成簡短的文字來加強記憶?

11.平時你是否過細地觀察記憶對象,或認真考察與記憶對象有關的事項?

12.你是否能從很多的記憶對象中找出它們的規律性、共同性、特殊性?

13.你是否常常想借助聽、寫、朗讀或親身實踐來增強對大腦的刺激,以加深記憶印象?

14.你是否常?磮蠹堧s志,或者精讀一本書,或者用其他方法將許多有用的信息存進大腦里去?

15.你是否有寫日記、感想,記筆記、備忘錄的習慣?

16.對一些無意義的東西,比如英文字母、阿拉伯數字等,你是否專心地念誦、書寫,或把它換成有意義和好理解的東西去加以領會記憶?

17.需要記的東西很多,你是否將重要的東西放在開頭或末尾去記?

18.對一些疑難問題,你是否力求自己找出問題的答案?

19.你對日常紛繁而無必要記憶的瑣事是否在短時間里就忘掉?

20.當你要記住某件事時,你是否抱著一定要記住它的愿望,集中精力,或告誡自己說還差得很遠,自己的理解可能還很不充分?

答案與解釋
  1.四種不同的記憶狀況

  (1) 是記憶對象在大腦中的重現,說明你的記憶力很好,因為在回憶時沒有任何幫手,而你卻回憶得準確無誤。

 。2) 是對記憶對象的再認識,說明你的記憶力一般,在回憶時需要借助一事實上的線索,當然記憶力只能算是一般了。生活的經驗告訴你,這種記憶現象平時是占有相當重的分量的,所以,記筆記、寫日記等自然會對你記憶事物大有幫助。

 。3) 是對記憶對象的遺忘,說明你的記憶力不好。也許遺忘曾給你帶來很多苦惱,繼續往下看,你將會利用遺忘的優點克服其缺點的方法。

  (4) 錯記。說明你的記憶力很差,記憶對象在大腦里只留下一個模糊的印象,不清晰。造成錯記的原因,也許是在你記憶時受干擾的因素太多(例如記憶時嘴里嚼著口香糖,旁邊放著音樂),或是對記憶的東西沒理解透,當時記得很清楚,轉眼就張冠李戴。

  2.我們對很多人進行了實驗,結果表明,前一種方法較后一種方法更佳。因為整體比部分具有更明確的意義,理解起來相對容易些。不過,當你記住了事物的整體,理解起來相對容易些。不過,當你記住了事物的整體,而對某些細節卻較模糊時,重點突破部分的“部分記憶法”自然就顯出強大的優勢。

  3.興趣把你大部分的心理能量都集中到記憶對象上。不論是誰,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都能顯出優異的記憶力。如果你想減少自己的苦惱,培養那些對你具有重要意義的事物的興趣勢在必行。

  4.理解了的東西會在大腦里形成潛意識,有助于記憶。并且理解意味著在頭腦中形成了事物的結構,只要你回憶時抓住一個小線索,必然能順藤摸瓜,利于記憶。

  5.這是用一個思維喚起另一個思維的方法。如果把這個方法加以系統,能夠使記憶力增進十倍。

  6.一次記憶很多想似的東西對記憶是不利的,這樣會使相似的東西混淆而出現錯記的現象,但如果你能真正把握住想似的事物間的區別,這對你的記憶力無疑是有利的。

  7.長時間學習或記憶同一種東西,大腦會產生疲勞,而改變一下內容,大腦就會輕松一些,這也是一種變相的休息。******就常把看小人書作為減少大腦疲勞的一種方式。

  8.這是對大腦相當有意義的訓練。記憶的事情過多,要把它印在腦子里就要花費非常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在記憶時,“利己主義”相當有益。

  9.這是對記憶的鞏固。記憶的最初遺忘得很快,而往后遺忘的速度卻很慢。遺忘是在記憶后急速進行的,要防止遺忘,應及時進行復習。更重要的是復習時應采用分散復習的方法,即復習時間短,但常復習。

  10.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看上去很復雜的東西,如果有圖表或簡單的提綱挈領的介紹,便會變得簡單明了,容易記在腦子里。圖表和提綱更重要的意義在于使你抓住了事物的內在聯系。

  11.考察與記憶對象有關的事項,可以系統地了解記憶對象。而過細地觀察和接觸實物引起的這種現實感,能加強理解和記憶。

  12.在尋找事物的規律性、共同性、特殊性過程中,你已經對事物進行了分析、比較、綜合,深入其本質。發現這些并不容易,然而一旦弄明白了,就能較快地記住所要記住的對象。

  13.同時開動人體幾種器官,接受記憶對象的多個側面的刺激,對記憶對象的認識從平面升華到立體空間,記憶效果自然就好。多媒體教學軟件就依據這樣的原理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

  14.將得到的多種信息清楚地理解和記住,在自己的大腦中建立一個知識框架,對記憶大有用處,因為日后遇到的相似的記憶對象,自然而然就會納入到知識框架中。但別忘了“活到老,學到老”的古訓,你的知識框架應常常擴大,才能在信息充斥的當今世界游刃有余。

  15.記日記、筆記,寫感想、備忘錄是對學習和生活的回憶,也可以說是再現。之所以有助于鞏固記憶,還因為它們都需要用手寫,通過肌體感覺去幫助記憶。而備忘錄又可減少需要記憶的事項,避免浪費時間去記不必留在腦中的信息。

  16.記無意義的東西很費勁,而且記不牢,一旦忘記又失去了回憶的線索,很難回憶起來,所以用有意義的詞語進行聯想和專心致志地牢記很重要。在你給無意義的事物賦于意義時,一定要用自己最熟悉的事物。如果將兩個毫無意義的事物連在一塊,只會增加記憶負擔。

  17.在學習或記憶的開頭或末尾,人的大腦處于相對松馳的狀態,記起來就輕松容易,心理學家將之稱為“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所以在記憶過程,不妨經常改變記憶順序,使得所記的每部分都有機會接受“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

  18.解題的過程是一個邏輯理解問題的過程,問題被解決了,對事物的理解也很深刻。另外,不費勁就解開的問題,在大腦里的印象就不會深,所以很快就會忘掉,而自己付出巨大代價的東西,則會長時間留在大腦里,產生很深的印象。

  19.人的大腦好比一個樓閣,無用的東西裝得越多,有用的東西被擠出去的就越多,會“遺忘”才會記憶——它可以使你的大腦保持清醒狀態,有利于對有用事物的記憶。

  20.這樣做會提醒自己的注意力,使你積極去記憶。另外,迷迷糊糊或被其他事物分散了注意力,結果只能在大腦里留下模糊不清的痕跡,甚至會出現錯記的現象。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5882.html
快速記憶法 - 逍遙右腦記憶 - 右腦記憶論壇 - 速讀訓練軟件
Powered by DiY-Page 6.5.0 © 2005-2025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