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只注重了學習當時的記憶效果,孰不知,要想做好學習的記憶工作,是要下一番工夫的,單純的注重當時的記憶效果,而忽視了后期的保持和再認同樣是達不到良好的效果的。
在信息的處理上,記憶是對輸入信息的編碼、貯存和提取的過程,從信息處理的角度上,英文的第一次學習和背誦只是一個輸入編碼的過程。人的記憶的能力從生理上講是十分驚人的,它可以存貯1015比特(byte,字節)的信息,可是每個人的記憶寶庫被挖掘的只占10%,還有更多的記憶發揮空間。這是因為,有些人只關注了記憶的當時效果,卻忽視了記憶中的更大的問題--即記憶的牢固度問題,那就牽涉到心理學中常說的關于記憶遺忘的規律。
一、艾賓浩斯記憶規律曲線解釋
德國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名叫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他在1885年發表了他的實驗報告后,記憶研究就成了心理學中被研究最多的領域之一,而艾賓浩斯正是發現記憶遺忘規律的第一人。
而且,艾賓浩斯還在關于記憶的實驗中發現,記住12個無意義音節,平均需要重復16.5次;為了記住36個無意義章節,需重復54次;而記憶六首詩中的480個音節,平均只需要重復8次!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凡是理解了的知識,就能記得迅速、全面而牢固。不然,愣是死記硬背,那也是費力不討好的。因此,比較容易記憶的是那些有意義的材料,而那些無意義的材料在記憶的時候比較費力氣,在以后回憶起來的時候也很不輕松。因此,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是關于遺忘的一種曲線,而且是對無意義的音節而言,對于與其他材料的對比,艾賓浩斯又得出了不同性質材料的不同遺忘曲線,不過他們大體上都是一致的。
根據我們所知道的,記憶的保持在時間上是不同的,有短時的記憶和長時的記憶兩種。而我們平時的記憶的過程是這樣的:

回想起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結合每周的7天周期。
設計了新的背誦循環表格。
同樣采用了excel表格,可以自行添加修改制定計劃。
論壇里對于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解釋已經很多,所以這里不作過多介紹,只是針對我的表格進行簡要說明:
復習點的確定:
人的記憶分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兩種
◆ 第一個記憶周期是5分鐘
◆ 第二個記憶周期是30分鐘
◆ 第三個記憶周期是12小時
這三個記憶周期屬于短期記憶的范疇
下面是幾個比較重要的長期記憶周期
◆ 第四個記憶周期是1天
◆ 第五個記憶周期是2天
◆ 第六個記憶周期是4天
◆ 第七個記憶周期是7天
◆ 第八個記憶周期是15天
對于表格使用的說明:
本表格依據遺忘曲線結合循環背誦表格設計而成。設計為14天為一個周期,恰好符合了每周的計劃。
表中黃色部分是根據個人需求改動的地方?梢宰鳛槊刻鞂W習的新課內容。其余的白色表格為自動生成的內容,不需要填寫。是按照遺忘曲線設計的每天復習的內容。如果需要續接,只用將最后以行表格進行復制粘貼即可。
根據上班族,可以作如下安排:
根據短期記憶的規律,每天起床后學習新課,早飯后或來到公司后(30分鐘后),立刻復習剛學的新課。下班回家后(12小時后),再次復習早上的新課。(比如一課新概念英語的背誦)
其余以往需要復習的舊課(也就是白色表格中的內容),利用一天中的其他閑散時間復習。
下載:[ post]Flashget://W0ZMQVNIR0VUXWh0dHA6Ly93d3cuanlzbHMuY29tL2Rvd24vNzgyNTQvMTc1MjU2LzI3MjIzOC8xMjMwMjg5NDEwLzhjMzJkMDhlZWUzN2UxYjg1MmQ5NjZhYmI0ZDg0OTk2L2JXOXVkR2hmTURjd05TOHlNREEzTURVeE4xOHlZalZtT0dVd00yTmlPV0UzT0RSbFlUTTNablpMZGpsdGFHbGxWRUZOZHk1eVlYST0vNDkzMjU0X7Os0a27t7Gzy9AucmFyW0ZMQVNIR0VUXQ==&15735[/post]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6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