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論壇通告:學習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就點擊>>站內搜索<<,大部分的問題都有對應的解答!
您的位置:快速記憶法 > 兒童教育論壇 > 育兒論壇 > 怎樣讓孩子愛學--會學

怎樣讓孩子愛學--會學

2008/12/31 11:57 作者:xzy888 本文已影響:2662人 
--訪程鴻勛文/本刊記者 孫云曉  孫宏艷   程鴻勛,中學高級教師,多才多藝,擅長音樂、藝術攝影和美術,曾在中學里教書30多年,以接亂班為樂,F為北京市東城區教育科學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東城區教育局德育研究室主任。1979年首創了“階梯式學習法”。
  
  問:沉重的學習負擔導致了一些孩子不愛學習。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師和家長的壓力,另一個是孩子們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請問應該有一個什么樣的學習方法?
  
  答:現在學生不會學、不愛學是普遍存在的問題,許多家長和學生處于煩惱之中。這不僅影響了教育質量,而且會造成惡性循環,影響學生們創造性的發揮。讓孩子愛學習、會學習是奠定一個人一生的基礎。創新意識、創造能力從哪里來?關鍵來自平時學習。所有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必須學會學習。愛學是會學的動力,會學是愛學的基礎。作為基礎教育,它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教會學生學習。學會學習,是培養創造意識的重要一環。一個人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覺悟的過程、創新的過程。就人的成長來說,應該天天感到自己在超越。而現在的孩子不僅不愛學,不會學,還存在著“兩少”的問題。
    
  問:哪“兩少”?
  
  答:一“少”是外部對孩子要求的目標多,而孩子們自己的目標少。要把家長的期望轉化成孩子的期望,關鍵是要使孩子形成自己的目標,變成自己的行動。讓他自己知道自己長大了應該干點什么。我們常常聽家長或者老師嘮叨“這個孩子變好了”,什么是“變好”?成績好了一點點不叫“變好”,“變好”的重要原則是孩子們有了自己的追求目標,這時你就會發現孩子懂事了。二“少”是孩子們雖然有了目標,但達到目標的階梯和辦法少。也就是說,人的目標應該是分階梯的,有遠期、中期、近期之分,一步一步去實現。一個人如果沒有近期目標,他就會不勤快;沒有中期目標,就會不精神;沒有遠期目標,就會沒氣勢;谶@個想法,我提出了“階梯式學習法”。
  
  學生上課的5級狀態
  
  問:請您具體解釋一下什么是“階梯式學習法”?
  
  答:我認為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讓學生學會學習,不應該是一種集體行為,而應該是個別發展,個性教育。“階梯式學習法”就是把學習的各個環節、知識、能力以及品德等方面都分成不同層次,就像階梯一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攀登階梯,“階梯式學習法”是我的教學活動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是“活動教學”,第三部分是“德育教學”。我認為一個人要學會學習,這三部分是缺一不可的。
  
  問:您是什么時候開始運用“階梯式學習法”的?
  
  答:1979年。我所在的學校北京市第54中學,是一個普通中學,班里許多學生成績很差,有的是品性、學業均不及格的“雙差生”通過“階梯式學習法”,學生們進步很大。1984年,北京市開始推廣“階梯式學習法”現在,“階梯式學習法”被稱為“階梯原則”作為正式的原則對學生進行評量,學生們也可以對自己進行評量。
  
   問:請您先談一談“階梯式學習法”具體是怎么運用的?
  
   答:上課,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一環,一個學生如果不能利用好課堂時間,是極大的浪費和遺憾。表面上看,孩子們都一樣,都坐在那里聽老師講課,但實際上內心的差別很大。因此,我把學生上課時的狀態分為5級。
  
   1級叫跟著上課。這是上課的最低級水平,學生只是被動地聽,簡單地抄筆記,我把這種上課比喻成“口袋式”上課;
  
   2級叫懂記上課。就是學生上課能積極思考,在懂的基礎上有意識地記憶。一些學習有問題的學生,主要是因為地們不會思考,不會記憶,所以,2級上課還要在學生課后能復述出課堂上為主要內容;
  
   3級上課叫聯想上課。要求學生上課積極思考、展開聯想,還要求學生能主動積累掌握、運用、知識的經驗。只要有了經驗,并且把經驗變成能力,學生在考試時就能考好,一般地,中學生能較長時間地達到二、三級上課就不錯了;
  
   4級是多得上課。它的目標是學生能主動培養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
  
   5級是專論上課。即讓學生處于主動的自學狀態,有自學的能力和方法,有自己的見解,能和老師、同學展開專題討論。
  
   當然,也有的學生出現0級,即無效上課,如懶散、分心、有小動作等。
  
   問:現在許多家長為了孩子的學習問題都愁壞了,有的學生不愛寫作業,把作業本都藏了起來。我們雜志社的“孫老師熱線”,60%的來話都是詢問孩子的學習問題的。請問學生做作業也可以運用這種方法嗎?
  
   答:我把做作業也分成了5級。1級是認真完成作業。2級是提高效率完成作業,F在有較多的學生做作業不科學,不懂得做作業前應該先做好復習,打開作業本應一氣呵成,再檢查,而是邊做邊看邊復習,效率很低。也有的學生磨贈,寫作業的時候咬手指頭或者玩弄東西,耽誤時間。3級是自我評審作業。要求學生在做完作業后,根據題目的難易程度,在題目前面做上記號。非常簡單的題目是1級題目,需要動點腦筋才能做出來的,是2級題目,感到很難又很有收獲,就畫一個大三角……這樣一級一級畫出來,就加強了學生寫作業的主體性,而不是寫完后推給老師了事。4級作業是經驗作業,讓學生總結經驗,哪些作業題目好,好在哪里。5級作業是發展作業,讓學生像老師一樣,對重點和難點有較好的掌握,家長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對孩子進行指導。
  
   由學習的旁觀者--參與者--熱愛者
  
   問:“活動教學”的內容是什么?    答:“活動教學”就是盡可能地增加學生的活動,無論課內課外,目的是發現學生的特長,挖掘學生的潛能,體現學生的價值,同時把他們的特長和未來的職業選擇掛鉤。我們教育出來的許多學生,一工作就不適應。國外的學生很注重活動,哈佛大學的學生,畢業前兩年基本上分不清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因此,他們畢業以后就沒有那個不適應的階段。
  
   問:“活動”是指什么樣的活動?
  
   答:活動包括隱性的和顯性的、隱性的是指思維方面的活動,這是素質教育方面的本質上的東西。為什么有的學生思考問題就比較深刻?為什么有的學生觀察問題比較細致?這些都是隱性的活動。顯性的是指學生身體上的任何一部分都可以參與進來,而不是光用耳朵。在課堂上,學生可以說著、玩著、鬧著、動著、跳著。我在班里搞討論課,讓學生的思維都動起來,同時讓學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我把討論課也分成了3級:小討論、中討論、大討論。小討論就是允許前后左右座位的同學說話,中討論就是允許下位子,愛找誰討論就找誰討論,大討論有時是自發的,有時是我安排的,把觀點相同的學生聚在一起,并自發出現幾個代表進行大型討論。一些不太愛學習物理的學生就是這樣被“卷”進學習、熱愛學習的。這種方法很見效,我在講“電磁感應”時,比較難學,講了考,考了又講,來回三四次都消滅不了不及格,后來用了這種討論式教學,連最差的班都消滅了不及格。我們班有一個女同學,上課時愛走神,無論我講得多么有意思,她都手托著腮幫子,噗哧一聲自己就笑了,這說明她總是沉溺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她挺聰明,發明了一個“合理小抄法”,弄得一些老師迷迷糊糊的;在那次物理考試中,她頭一次沒有作弊考了67分。所以,這位女生在總結的時候說:“我由一個旁觀者變成了一個參與者,由一個參與者變成了一個熱愛者!
  
   問:《學習的革命》一書中提出,人的學習,各個器官都應該動起來,味覺、觸覺、聽覺等,您的活動是不是這個意思?
  
   答:對。人的學習是綜合性的、體驗性的學習。比如,我講天體運動,就把宇宙當實驗室,晚上帶學生觀測星星,第二天課堂上,我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行星是怎樣運動的。我教過的學生,在高一、高二的時候,必須修一次自行車。我跟家長說,這是物理課的需要。因為通過修自行車,學生就明白了滾動和摩擦等原理,同時又學會了維修,培養了動手能力。我讓學生兩人一組,把車翻過來,前輪拆開,清洗一遍,重新上油,重新裝上,再險查一遍,要求20分鐘內。必須完成。結果,班里的學生都在10分鐘內就完成了,有的3分鐘就完成了。一些修得好的男生,還給女生當教練,檢查女生的車安裝得怎么樣。我還找了專門修自行車的師傅幫忙檢查一運,結果師傅說,您的學生比我們修車的做得還好。家長都特別支持這個活動,說過去自行車壞了,孩子就知道往修車棚里一推,人家要多少錢就給多少錢,現在可好了,許多孩子都愿意自己修自行車了。有些女生高興地說,我們長這么大,頭一次接觸到機械,也頭一次知道,自行車原來沒那么神秘。
  
   問:有人提出,女孩子空間感覺總體上不如男生,原因之一是小時候玩的玩具與男生不一樣。男孩子玩的玩具拆裝比較多,女孩子的玩具大多是娃娃等,不需要拆裝。您認為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答:我教了30多年物理,有些女生,物理成績很好,但一到了實驗室里就笨手笨腳。讓她們畫實驗圖, 肯定沒問題,如果讓她們接一次線路,一接就短路這和她們兒童時期接觸的東西有很大關系。
  
   愛學是德育之本
  
   問:請您再談談“德育教學”。
  
   答:我始終認為,人的品質是第一位的。德育和智育是分不開的。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我非常注意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比較有影響的一次活動就是帶學生到天壇去上課。學生在天壇的圓丘上聽振耳的回聲,我給學生介紹其中的物理學原理在中國古代建筑中的運用,學生深受啟發。同時,我把理想也分了級,想做個好人,就是1級;想做個有用的人,就是2級;想把集體搞好,就是3級;懂得關心國家,懂得愛國,就是4級;如果有了********理想,那就是5級。
  
   問:您的這三種教學方法,對小學生是否也一樣適用?
  
   答:這也是一個階梯。從小學到初中、高中,這三階段是逐步進行的。在小學階段,應多加強活動;一位外國專家到中國訪問的時候說,越是落后的國家,課堂上越安靜,鴉雀無聲,學生上課都把手背在后面。我們去參觀的時候發現果然如此,在中國的一些落后地區,學生上課時都是把手背在后面,根本沒有活動。
  
   問:有的老師說,學生不愛學習,所以我沒法教他。請問,您用什么辦法使學生愛學?
  
   答:其實,教會學生愛學才是老師的主要任務。在這方面同樣可以運用階梯原則、老師首先應同情、理解、尊重孩子,這樣才能形成導向,引學生登堂入室,引導他成長。新疆有個學校曾經請我去上課。他們把最差的班交給我。那個班可以說是負3級的水平,學生上課根本不聽老師講課,胡玩胡鬧。我去了以后,學生根本不理我,喝水的喝水,聊天的聊天,他們也不知道我是干什么的。我非常理解這些學生,就跟他們聊天。沒到3天,他們就開始聽我講課了。我覺得這就是老師的主要工作,教學生喜歡學習。
  
   問:剛剛講了許多老師的導向作用,父母應該怎樣運用這個方法?
  
   答:父母首先也應該同情、理解、尊重孩子。孩子們的心里其實是很苦的,前途問題、學習問題、生活問題,都在他們心里交織著,他們正處于半懂不懂的時候,既有想法又不太能夠弄明白許多問題。我常跟家長們說,別你們走過來了,就忘了那時候的事情,年輕人的心是最苦的。孩子們也是很聰明的,家長不需要表白自己是為孩子好,你的行為孩子一眼就能夠看明白,F在,父母們大多不理解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矛盾,在“戰略戰術”上都存在問題!皯鹇浴鄙暇汀昂掼F不成鋼”,話說得很激烈,“沒出息”,“早晚得完蛋”,充滿了晦氣的、失敗的語言。這些都不是理解尊重孩子,不是把孩子當成發展的人來看。第二,父母也應該運用階梯原則,從最微小的地方、最低的階梯開始,養成孩子的好習慣。我認為教育就是養成孩子的好習慣,而不是把眼睛盯在分數上。讓孩子養成會學、愛學的好習慣是學會學習的核心。一位教育專家曾經說過,愛學是德育之本,不是萬惡之源。我覺得這是非常有道理的。人們所做的一切事情,包括人與人之間關系,都需要學習。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6435.html
快速記憶法 - 逍遙右腦記憶 - 右腦記憶論壇 - 速讀訓練軟件
Powered by DiY-Page 6.5.0 © 2005-2025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