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形針可以用作什么?”!白鰧w、牙簽、開門鑰匙……”,我們的回答很多。
“那么回形針不可用作什么?”。“食物、容器、扇子、船槳、絕緣體……”,我們的回答更多。
錯!回形針要是由可以食用的材料做成的不就可以吃了嗎?回形針要線條扁粗,做成扇形不可以扇風嗎?……如果仔細推敲,似乎我們的每一條“不可用作”都不成立。
這是一個簡單而有趣的問題,然而來自英國的博贊先生卻對它作了理性的解析。他說,當問到“不可用作”的時候,我們的回答總比“可用作”多,其實反映的是我們從小受到的多是一種否定性的思維訓練,這種否定性思維方式使我們的大腦失去了過多的自由,而我們也因此失去了更多的創造力,因為“不可用作”在一定條件下幾乎都是“可用作”。
怎么讓我們的大腦重新自由起來?博贊先生提出了他的“思維導圖”理論。
如果說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的多年前的那場“學習的革命”,是場理念變革的風暴,它讓許多前所未有的教育學習理念進入了我們的常識,那么現在外研社引進“世界大腦先生”博贊先生關于思維導圖的一系列著作,很可能將要形成一場思維技術變革的風暴,它將讓我們的思維效率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還原思維的本來面目
我們在日常工作和學習時,最常用的筆記方式是諸如1、2、3、4這樣的直線型方式,但“思維導圖”認為,這其實違反了思維的本來面目,也妨礙了思維的效率!八季S導圖”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很好地結合起來,讓你的左右腦同時運作,將你的思維痕跡在紙上用圖畫和線條形成發散性的結構。而我們從生物顯微鏡上觀察大腦時也會發現,我們的大腦神經也是一個由中心向外發散的網狀的神經元。而“思維導圖”的最初靈感也正是源自于大腦神經元。從某種程度來說,大腦的思維呈現出一種發散性的網狀圖像。“思維導圖”也正是這種大腦思維的真實體現。因此,從表現形式上來看,“思維導圖”和大腦本身的思維方式是統一的。是一種利用大腦語言思維的模式,而只有利用大腦自身的語言來思考問題才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大腦的聯想與創造力。一張“思維導圖”就能使你的思維主次分明,邏輯清晰起來,更重要的是不會遺忘思維的每個環節。
“思維導圖”還運用了創造性思維理論、回憶功能理論等多種科學理論來“迎合”思維的規律。比如,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它倡導使用不同顏色和線條。顏色和圖像能讓你的大腦興奮,顏色能夠給你的思維導圖增添跳躍感和生命力、為你的創造性思維增添跳躍感和生命力。與此同時,思維導圖中和中心圖像連接的不僅有主要分支,同時依次有二級分支以及三級分支,層次十分清晰。而由于你的大腦是通過聯想來思維的。這些連接起來的分支必然會使你更容易地理解和記住許多東西!八季S導圖”的發散性結構和清晰的層次實際上是創造性思維理論和回憶功能理論的一種體現。對比單一、單向的文字性思維,它由于思維比較單調乏味,經常導致大腦思維的中止,而如果用“思維導圖”這種大腦自身的語言去思維的話,大腦思維關閉的情況就不會出現。簡單地說,“思維導圖”讓你的思維模式轉換成大腦自身的思維方式,這樣與大腦進行對話自然就會變得自然和簡單了。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