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大腦的思維是爆破狀的,它不是要把某件事情追究到底,而是要讓它趨于完整。它是一種由中心向外發散、再發散的方式。這就是大腦的思維方式。
大腦的實際活動用一面鏡子反射出來,變成行為方式的一個工具,這種工具就叫思維導圖。
1.思維導圖的核心觀點
哪些事情最容易讓人記?有人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做得好,為什么做得好?因為政府工作報告變短了,重點突出,有很多新概念,比如說弱勢群體。這反映出人對短的、豐富的、生動的、精采的會比較感興趣,因為感興趣就容易記住、容易接受,因為感興趣腦子會興奮,只有興奮了,才能有記憶、才能有聯想、才能有判斷,這是一個過程。在思維過程中,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人對顏色、氣味、形體是最容易產生興趣的,對文字最不容易產生興奮,對描述不一定會很興奮,對圖形可能會比較感興趣。
描述不要太長,最好的范圍是在3-7個理念,7個以后的就記不住了。
測試:你能數出18種飲料品牌嗎?
大多數人馬上想到3個。實際上雖然這是一種慣性。做事情也是一樣,說了很多要如何做,實際上你能記住的、能做好的有三件就不錯了,這是一種規律。
所以思維導圖的核心觀點是:第一,把事情歸類,變得簡單;第二,找關鍵詞;第三,用形象的方法產生聯想。
2.思維導圖由一個圓心和許多分支組成
3.制作思維導圖應該注意的問題
(1)生動性
在制作思維導圖的時候,要注意它的生動性。如果思維導圖缺乏生動性,一方面自己容易忘記,另一方面別人可能看不進去。你可以用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的思路,這有助于幫助你思考,或幫助你記憶。
(2)分層
以銷售為例,影響銷售的第一層是市場、管理、客戶;然后再細一層是客戶關系,客戶里可能還有很多層。這樣層層發散相當于一棵樹從干到枝,到分枝,再到葉的過程。如果將報告讓老板看的話,老板可能只看干這一層;如果讓區域主管看,他只看到枝這一層,如果你想關心更多就再往下看。思維導圖便于別人查看或自己整理思路。當你有了思維導圖以后,整理報告就變得比較輕松。
(3)理出順序
事情要分輕重,做事要分緩急。大腦的思維方式是無序的,是發散的,大腦很難想清楚順序,這時候需要你理出順序。順序分兩種,一是按輕重來分,二是按緩急來分,你根據自己情況來安排,標注符號。這時候思維導圖就變成了資源分布計劃,哪些地方是重點,需要多投入資源。
4。思維導圖的應用
在個人生活中,思維導圖可以用于制訂學習計劃,家庭中可以用,教育中可以用。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