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下從教材到生活的典型例子。我們以前在課堂上學習英語對話的模式是,我們拿到一篇對話課文,就開始學習課文的單詞,句型,詞組等等,然后朗讀背誦。直到很熟悉為止。之后,我們嘗試將這些課文進行表演性的想象,一人分飾兩角或者多個角色來背誦或朗讀,或者如果有機會,這種機會也不會太多,就和同學一起實際表演,來模擬以后可能用到的對話,從而提高自己的英語會話能力。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從教材到生活。死的教材化做活的生活。從教材到生活,需要進行“活化”;罨@個概念很重要。沒有活化,教材始終只是教材,不能夠轉化為實際的英語會話能力。這是最理想的情況了。很多學生達不到熟悉的程度。對于學生來說,對話課文上有什么東西,是不是他們自己想表達的東西,是不能夠事先決定的。所以,活化的過程是被動的。課文上討論的話題是游泳,我本來就不喜歡這個話題,我怎么可能很主動地去朗讀,想象呢?所以,這種學習的回路,活化率很低。這種方法的本質是,先學了很多,學的大部分不是自己現在想用的,不知道以后用不用得上,如果有機會就可以用的上,沒有機會就用不上,用不上的結果往往是學了就忘,學了白學。
而采用從生活到教材,則是完全不同的效果。我們如果身處國外,身邊沒有翻譯,必須靠自己講英語來交流生活,那么,我們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意思。比如,我在美國生活,我要買一臺打印機但我不知道打印機怎么用英語來說,所以我會通過詢問他人,查字典,上網搜索來找到這個單詞的讀音,拼寫。通過查找和學習,我就學會了原來打印機叫做“printer”。這種學習方式就是從生活到教材。這種方式的有點是需要用的就去學,學的都是自己想用的,學了馬上就能用,用了很難忘。
第一種方式的優點是課文系統,也就是說,它的課文包括了很多日常生活經常會用到的東西,我們如果完全掌握了其中的語言要點,那么以后在英語會話中就能夠基本順利,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就是它不考慮學習學習的積極性,簡單打個比方,英文字典是很好的,但是如果讓你記住上面所有單詞,從頭記到尾,你能興趣記憶嗎?這種學習的應用率很低,估計達不到10%,對于應用率達不到10%的語言學習,學習者的興趣會大受打擊。第二種方式的優點就是以實際應用出發,語言的本質就是應用,學了能用的語言才能引發學習者的興趣,應用率幾乎是百分之百,缺點是不夠系統,而且你需要一個很好的語言輔助者或者搜索工具,這樣才能找到你要講的意思對應的英語。
如果結合兩者的優點,避免兩者的缺點呢?有以下幾個構想:
1。經常和外國人或者英語學友用英語交談。這樣可以激發自己很多的話題沖動。你用英語談了很多話題,發現很多知道意思但是都不會說,你就會有主動查閱課文以及字典或者詢問他人,上網搜索的沖動。從想說不知如何說,到學習后知道怎么說的過程過渡。這樣激發了應用的興趣,強化了學習的動機。營造出我有很多東西要說,要學,學了馬上能用的氛圍。交談可以用語音,也可以用文字?梢允乾F實生活中的,也可以利用網絡,很靈活。(這個是營造英語學習的基礎環境,特別重要,沒有這個作為基礎,英語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2。用網絡工具來搜索或詢問。比如對于你不知道說的單詞或者句子,你可以用百度知道輸入中文意思,查出英語怎么說;蛘咴谡搲狭粞,咨詢網友,或者直接用qq或者uc等實時交流工具請教網友。
3。利用漢英字典。其實這個是在以前沒有網絡時候最好的工具,F在也可以用,大有好處。缺點是幾個英語說法,不知道英美國家常用的是那些,生僻的或少用的是那些。所以同時最好參照網絡。
4。將課文作為字典來查,而不是作為教材來系統學習,記憶和朗誦。字典只有在我們需要查找某一個詞的時候我們才會查字典,而不需要我們從字典的單詞A系統學習到Z。怎樣將教材作為字典來查呢?如果字典是以單詞內字母為索引的話,教材字典則是以主題詞來作為索引的。比如我們要討論電腦的話題,有幾個單詞或者句子不直到怎么說,就可以查找關于電腦話題的課文,看其中有沒有相關的用法。
5.將教材的范圍擴大。英文電影是很好的教材。由于它生活化,有趣味性,所以學習的興趣,學習后用于生活很自然容易。所以是所有教材中和生活的距離最近,活化難度最低,活化率極高的教材。同時英文歌曲,廣播,一切你主動喜歡的英文素材都是好的教材。
6.采用翻譯法,回譯法。翻譯法就是將自己所要講的漢語翻譯成英語,翻譯不好或不會翻譯的地方詢問或查詢。而回譯就是將有英漢互譯的教材(可以是文字性的課文,也可以是有雙語字幕的英文影視),從中文翻譯回英文,翻譯后對照英文,來提高自己的英語表達水平。這符合從生活到教材的基本回路。
7.經常閱讀英文網站和報紙或者手機界面等,凡是可以語言用英語的不用中文。這樣會無形中反復遇到英文很多日常用法,就會很容易學到和使用正宗的英語。從閱讀英文網站來看日常新聞到使用英文軟件來玩游戲或者聊天,以及使用英文版本的殺毒軟件啊,瀏覽器啊等等。
(A,首先強調一下,我們討論的是學習英語口語,而不是其他,如果是涉及到閱讀和聽力這種被動性的學習板塊,規律則有所不同,比如用課文來學習單詞效果是好的,但是也必須看到,閱讀和聽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東西,可以提高學習積極性和活化率,也是符合生活到教材的回路的;B,必須定義一下教材的概念。我們所說的教材,其實就是英語素材庫的一種。這個語言素材庫,對于已經學會英語的人(包括native speakers和其他學會該語言的他國人)來說,就是英語語言庫。而對于尚未學會英語的人來說,就是英語的語言教材。這個語言素材庫的范圍不是所有的英語材料,而是一個人在英美國家作為基本生活交流所需要的語言素材。如果盲目擴大這個素材庫的范圍,那么所有的人(包括英美國家的成年人)都需要學習更高深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所以這個教材限定在日常用語的范圍。)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6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