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論壇通告:學習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就點擊>>站內搜索<<,大部分的問題都有對應的解答!
您的位置:快速記憶法 > 學習方法論壇 > 成功勵志 > 學習成功--中學生成就夢想的15堂必修課 第六課:在精力最旺盛的時候做最重要的事

學習成功--中學生成就夢想的15堂必修課 第六課:在精力最旺盛的時候做最重要的事

2009/4/4 02:54 作者:xyzvw 本文已影響:2175人 
既然向第一名學習是獲得成功的最佳捷徑,那么我就應該好好研究學習尖子的學習訣竅。我一邊留心觀察班里成績最好的那個小個子男生的一舉一動,看他是怎樣聽講、怎樣做練習的,一邊抓緊時間讀孫教授借給我的那三本書。
  我把這三本書從頭到尾看遍,筆記做了一籮筐,還真找到了不少有價值的學習經驗,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點是許多學習尖子和高考狀元談到的構建完整的知識網絡的重要性。各門學科都有自己的知識網絡,你只有從小扎扎實實地打好基礎,一步一步地把每一個知識點掌握好,落實好,才能把這張知識網絡編織地完整牢固。如果有的知識點沒有掌握好,你的這張“網”就會出現漏洞,你在“捕魚”的時候,“魚兒”就會從這個漏洞鉆出去,漏洞越多,“魚兒”跑得越多,你的分數越低。

  如何才能構建完整牢固的知識網絡?一是在上新課的時候要認真聽講,把每一個知識點吃透;二是要做好“查缺補漏”工作。如果你的知識體系不慎出現了漏洞,你要“亡羊補牢”,及時把漏洞補上。俗話說得好:“小洞不補,大洞吃苦!痹鯓友a?為每門學科準備一個“錯題本”——專門用來搜集整理在平時學習、測驗、考試中遇到的不會做的難題以及做錯的題目的筆記本。這些題目就是你知識上的漏洞,你一定要格外引起重視,想辦法把它們搞懂。有一位江西的高考狀元說得好:“做錯一道題比做對一百道題更有價值!痹蚓驮诖恕

  發現了這個提高學習成績的秘訣,我欣喜萬分。我不禁想起了今年浙江省文科狀元陳杭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的一番話:“我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為各科都準備了一個錯題本,上面記錄著我在學習過程中碰到的所有做錯的題目,不僅有題目的解答,還有當時為什么會做錯的原因以及對自己的提醒!痹谄纸袑W,陳杭霞的“糾錯本”早就出了名。從高一到高三,每門功課她都有一本特別的“糾錯本”,只要有做錯的題目,她從不放過,一定會認認真真分析原因,把它糾正過來,決不允許自己在同一個問題上犯第二次錯誤。在高二的一次試卷的總結后,她用紅筆在“糾錯本”上寫道:“本題錯在半途而廢,腦筋僵化,已經快算出來了,因為心理上的畏懼,竟將快到手的答案放棄掉,這是由于基礎不扎實,功底不深造成的!标惡枷计綍r還非常注重教學內容和試卷的自我整理,并總結歸納出一連串的問題,向老師提問。正是陳杭霞采取了這種獨特的學習方法才使她登上了狀元的寶座。

  除此之外,我還發現一條很有價值的定理——重復定理。一位北大的狀元曾經這樣說過:“重復是學習之母!睘榱四馨阎R上的漏洞補扎實,就要不斷重復。就拿記憶來說,心理學家經過研究認為,要真正記住新的知識和信息,一般人需要重復七遍以上才能永久記住。同樣道理,對于一道錯題,也需要不斷重復地去做,仔細分析做錯的原因,直到完全把它弄懂弄透為止。千萬不要以為老師講過一遍,自己也聽懂了就一丟了之。明白了這個道理,我也領悟到了孫教授給我講的開發大腦潛能的最重要的秘訣就是要不斷重復目標,重復的次數越多,時間越長,效果就越好。任何知識、任何信息如果沒有深入到一個人的潛意識,是不會影響人的行為的。

  知道了這些道理,我馬上著手進行“查缺補漏”的工作。我為各門學科準備了一個精美的筆記本,把從開學至今所有做錯的題目摘抄在“錯題本”上,一道一道重新做過去,凡是做對了的,一筆勾銷;做不出的,先看答案,記住解題思路,隔一段時間再做,如果對了,再一筆勾銷。如此這般重重篩選,到最后只剩下最難的題目,我集中精力把它“攻克”。這樣,我就再也沒有不會做的題目了,我的成績直線上升。

  這一周充實而有意義,我對提高成績越來越有信心。彈指之間,周末又至,我興沖沖地來到孫教授家,把我的心得體會一股腦告訴了孫教授。孫教授聽了也十分高興,他笑瞇瞇地對我說:“林剛,你在學習上已經入門了,只要你堅持下去,我相信你的夢想必定能夠實現。在今天上課之前,先讓你猜一個謎語,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人忽視而又最令人懊悔的東西是什么?”

  我想了一會兒說:“是時間吧。”

  “對,今天我給你講的主題就是怎樣合理地利用你的時間。假如有一家銀行,每天早晨向你的賬戶撥款8 64萬元。你在這一天內可以隨心所欲,想用多少就用多少,用途也沒有任何規定。條件只有一個:用剩的錢不能留到第二天再用,也不能節余歸己。在這種情況下,你將怎樣用這筆錢?”

  “我會把這筆錢全部花光,不用白不用!

  “一般說來有三種用法。第一種做法,你把這筆錢一文不少地還給銀行;第二種做法,你把這筆錢花掉,用于吃喝玩樂;第三種做法,你把這筆錢拿去投資,用錢生錢。不管你怎樣做,其實你每天都面臨上述的境況。那家銀行其實就是時間。你每天得到8 64萬秒鐘,

  隨便你怎么利用。這些時間你如不利用,最后也不會回來?磥,時間就是金錢,此話一點不假。第一種做法是根本不去利用時間,把時間白白浪費掉;第二種做法是把時間用于個人享受;第三種做法把時間用于學習,是對自己大腦進行投資,這是最明智的做法!

  “孫伯伯,原來您剛才給我說的是時間呀!”

  “是的。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認為,人與人之間的最大區別就在于怎樣利用時間。在我們每個人出生時,世界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就是時間。不論對窮人還是富人,這份禮物是如此公平:一天24小時,我們每一個人都用它投資來經營自己的生命。有的人很會經營,一分鐘變成兩分鐘,一小時變成兩小時,一天變成兩天……他用上天賜予的時間做了很多的事,最終換來了成功。其實,這世界上的偉人諸如元首、科學家、發明家、文學家等等,最成功之處就是運用時間的成功,他們都是運用時間的高手。我們舉幾個例子!

  ——德國著名的文學家歌德一生勤奮寫作,作品極為豐富,有劇本,有詩歌,有小說,有游記,一生留下的作品共有140多部,其中世界文學瑰寶——《浮士德》,長達12111行。歌德為什么能取得如此驚人的業績?原因就在于他一生非常珍惜時間,把時間看做是自己的最大財產。他在一首詩中這樣寫道:“我的產業多么美,多么廣,多么寬!時間是我的財產,我的田地是時間!庇幸淮危璧略谒⒆拥姆块g里,看見他孩子的紀念冊的一頁上摘抄著一段話:“人生有兩分半的時間:一分鐘微笑,一分鐘嘆息,半分鐘愛,因為在這愛的半分鐘里他死去了!备璧驴春笫稚鷼,他認為這是對人生極不嚴肅的態度,是對珍貴的時光的嘲弄。他臉上帶著不滿意的神色,提筆在這段話的下面寫了這么幾句:“一個鐘頭有六十分鐘,一天就超過了一千。小兒子,要知道這個道理,人能夠做出多少貢獻!备璧率沁@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一生中把一個鐘頭當60分鐘用,視時間為生命,從不浪費一分一秒,直到1832年2月20日,這位將近84歲的老人在臨死前還伏在桌上專心致志地寫作。

  ——法國著名科普作家凡爾納每天早上五點鐘起床,一直伏案寫到晚上八點。在這15個小時中,他只在吃飯時休息片刻。當妻子來送飯時,他搓搓酸脹的手,拿起刀叉,很快填飽肚子,抹抹嘴,又拿起了筆。他的妻子關切地說:“你寫的書已不少了,為什么還抓得那么緊?”凡爾納笑著說:“你記得莎士比亞的名言嗎?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放棄他。哪能不抓緊呢?”在四十多年的寫作生涯中,他記了上萬冊筆記,寫了104部科幻小說,共有七八百萬字,這是一個多么驚人的數字!一些感到驚異的人就悄悄地詢問凡爾納的妻子,想打聽凡爾納取得如此驚人成就的秘訣。凡爾納的妻子坦然地說:“秘密么,就是凡爾納從不放棄時間。”

  稍微停了一會兒,孫教授接著說:

  “關于時間,富蘭克林說過一句名言:`你熱愛生命嗎?那么,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富蘭克林為什么會講這句話呢?這是有來歷的。”

  ——在富蘭克林報社前面的書店里,有一天來了一位男士。這位男士猶豫了將近一個小時,終于開口問店員:“這本書多少錢?”

  “一美元。”店員回答。

  “一美元?”這人又問,“你能不能少要點?”

  “它的價格就是一美元。”

  這位顧客又看了一會兒,然后問道:“富蘭克林先生在嗎?”

  “在,他在印刷室忙著呢!

  “那好,我要見見他!边@個人堅持一定要見富蘭克林。

  于是,富蘭克林就被找了出來。

  這個人問:“富蘭克林先生,這本書你能出的最低價格是多少?”

  “一美元二十五美分。”富蘭克林不假思索地回答。

  “一美元二十五美分?你的店員剛才還說一美元一本呢!”

  “這沒錯!备惶m克林說,“但是,我情愿倒給你一美元也不愿意離開我的工作!

  這位顧客驚異了,他心想,算了,結束這場自己引起的談判吧,他說:“好,這樣吧,你說這本書最少要多少錢吧?”

  “一美元五十美分。”

  “又變成一美元五十美分?你剛才不還說一美元二十五美分嗎?”

  “對!备惶m克林冷冷地說,“我現在能出的最低價格就是一美元五十美分。”

  這人默默地把錢放在柜臺上,拿起書走了出去。這位著名的物理學家、政治家給他上了終生難忘的一課:對于有志者,時間就是金錢。

  講完了這富蘭克林的故事,孫教授深有感受地說:

  “我對富蘭克林的話頗有感觸,每天看著鐘表上的秒針一下一下地移動,每移動一下就是表示我們的壽命已經縮短了一部分。再看看墻上掛著的一張張撕下的日歷,每天撕下一張就是表示我們的壽命又縮短了一天。因為時間即生命。沒有人不愛惜他的生命,但很少有人珍視他的時間。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點什么事,學一點什么學問,充實自己,幫助別人,使生命活得有意義,不虛此生,那么就不要浪費光陰。這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很少人真能有效地利用他的 時間。

  “美國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學者伯納德·艾倫森,在他90歲生日時,有人問他最珍惜什么,他說:‘我最珍惜時間,我愿意站在街角,手中拿著帽子,乞求過往行人把他們不用的時間扔在里面。’

  “最近我讀了兩篇文章,更加深了我對時間和生命的理解。一篇文章是美國作家娜汀·史代爾寫的《如果能重活一次》,文中寫道:`我曾問過一些高齡長輩和重大疾病患者,他們談到的并不是后悔做了些什么,而是遺憾還沒有做什么:

  我會更勇于嘗試,即使多犯幾次錯也無妨。

  我希望能把握更多的機會。

  我想游遍世界各地。

  我會將理想付諸行動,而不再站在原地猶豫不決。

  我想多跳幾場舞。

  ……'

  “看到這里,我不禁要問,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他們為什么不趁年輕的時候,不趁身體健康的時候就抓緊時間盡力實現自己的夢想,非要等到身體不能動的時候再來空表遺憾?畢竟,我們來到這世上只能活一次。

  “另一篇文章的題目是《生活著是美好的》,頗讓人心悸。作者記錄了他友人的一件異事:在這位友人的書櫥里,放著一具人的骷髏。作者原以為朋友喜歡繪畫,以此為臨摹之用。不料朋友冷冷相告:這與繪畫無關,只是以此作為一種死的提示來抓住生的分分秒秒。無疑,這是一種自虐式的提示法。主人將自己無情地逼到一個具象的臨界點上,他豈止是在為難自己,簡直就透出了幾分冷酷!生命與死亡對抗的結果,可以用一個不等式來表示,即:生命大于死亡,或死亡屈服于生命。哪怕這‘大于’或‘屈服’對一個生命個體而言只是相對的、暫時的。從這個意義上看,骷髏是生命的守護神。

  “這又讓我想起了作者的兩句詩:‘我常去墓地走走,以使我警惕時光流逝之快!髡哌告訴我們,要想理解時間與生命,就得多參加幾次追悼會。”

  “孫伯伯,在今天上課之前,我雖然也懂得時間的重要性,但是理解得不是非常深刻,因而對時間也不是十分珍惜。”

  孫教授稍停了一會兒,接著對我說:

  “世界上有許多人不懂得珍惜時間,不懂得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分一秒。事實上,時間是一分鐘一分鐘浪費的,而不是整個鐘頭浪費的。這就像一只水桶,如果水桶的底部如果有一個小洞,水很快就會漏光,其結果就跟有意把水倒掉一樣。

  “魯迅先生說:‘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的。’可見他對零星時間的珍惜。一個人若要在學識上有所造詣,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沒有這種惜時如金的精神,沒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是決然不成的。宋代民族英雄岳飛,其書法,尤其是草書不同凡響,那‘還我河山’四個字多么遒勁奔放!但據說岳飛沒有系統地學過書法,只是在童年和少年時期,稍有閑暇時間便練習寫字,他常常在沙地上飛蛇走龍。正是由于岳飛這種分秒必爭的精神才使他練就了一筆絕妙的書法。

  “渥淪·哈特葛倫博士是一位博學多才的老人,他以前是一所大教堂的牧師,后來退休了。他曾經問過一位年輕人是否了解南非樹蛙,年輕人坦白地說:‘不知道。’博士誠懇地說:‘如果你想知道,你可以每天花五分鐘的時間閱讀相關資料,這樣,五年內你就會成為最懂南非樹蛙的人,你會成為這一領域中最權威的人。’年輕人當時未置可否,但后來卻常常想起博士的這番話,覺得這番話真的道出了許多人生哲理。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愿意每天投資五分鐘的時間努力成為自己理想中的人。

  “伍迪·艾倫說過,生活中90%的時間只是在混日子。大多數人的生活層次只停留在為吃飯而吃、為搭車而搭、為工作而工作、為回家而回家上。他們從一個地方逛到另一個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但卻很少有時間從事自己真正想完成的目標。就這樣,一直到老死。我猜想很多人臨到退休時,才發現自己虛度了大半生,剩余的日子又在病痛中一點一點地流逝。

  “學會利用時間的‘邊角余料’是大有裨益的。茶余飯后,聽報告看電影之前,排隊購物或候車的時候,都可以利用起來。有的人認為,這些零星時間太短,因而不屑利用。這是不對的。涓涓細流,若白白流淌,豈不可惜?若匯聚起來,便會成為能夠用來發電的水利資源。分分秒秒,稍縱即逝,如果加以利用,則可收到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之效。古人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利用時間的‘邊角余料’,豈可小看?”

  聽了孫教授的這番話,我明白了許多。我對他說:“孫伯伯,您的意思就是要珍惜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

  “是這樣的。過去已經無法挽回,明天還沒有到來,只有把握今天的每一分一秒,你才能擁有美好的明天。曾經有這樣一段睿智的話:‘喪失的財富可以通過厲兵秣馬、東山再起而賺回;忘掉的知識可以通過臥薪嘗膽、勤奮努力而復歸;失去的健康可以通過合理的飲食和醫療保健來改善;而惟有我們的時間,流失了就永遠不會再回來,無法追尋!F在我要請你填一張表。假如你的壽命是100歲,大約36500天,你已用去了多少天,還剩多少天,請把計算結果填入下表!

  說著,孫教授把一張表放在了我的面前。 年 月 日 簽名:我的生命已用去 天,我的生命只剩下 天。

  我拿起筆,在紙上鄭重地寫上:2003年8月23日 簽名:林 剛我的生命已用去6205天,我的生命只剩下30295天。

  “填完上表,你的感受是什么?”

  “我的感受是時間就是生命!

  “確實如此。人的一生是非常短暫的,即使你能活到100歲,也不過36500天,況且吃飯、走路和睡覺就要占去將近一半的時間。如何讓生命過得充實而有意義?這確實值得我們每一個人認真思考。在我年輕的時候,我也曾和一些人一樣整天漫無目的地在大街上閑逛,或者無所事事地閑談,或者下象棋打撲克來消磨時間。而一旦當我意識到時間的重要性以后,我覺得我以前的一些浪費時間的行為簡直是在慢性自殺。時間如流水一般,一刻不停地從我身邊悄悄流逝,一去不復返。上天賜予我的生命只有一次,我怎能如此揮霍寶貴的光陰?我開始珍惜時間,不再做一些無聊的事。我知道我若不做時間的主人,就會做時間的奴隸;我若不利用時間,時間就會把我耗盡。”

  聽到這兒,我問:“孫伯伯,既然時間如此重要,那么我該怎樣管理時間呢?”

  “首先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時間管理的起始點就是設立明確的目標。如果連目標都未明確,那么時間管理就無從談起。當你設立了明確的目標以后,你還要為達到目標制定詳細的計劃。你不僅要制定一年的計劃、一個月的計劃,你還要制定一周的計劃、一天的計劃。有了詳細的行動計劃,你才知道怎樣合理地安排時間,你才不會無所事事。其次,你要遵循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這個原則是什么呢?我先不告訴你,等你看完了這個實驗以后我再告訴你。”

  說著,孫教授從柜子里拿出一個瓦罐和一個裝滿石頭的盤子,他把石頭一個一個放進罐子,直到不能再放為止。

  “林剛,這個罐子是不是放滿了?”

  “是的!

  “是真的嗎?”孫教授又從柜子里拿出一個盤子,里面裝著一些小石子。他把這些石子倒進瓦罐,搖了一搖,小石子紛紛跑進大石頭之間的空隙。

  他笑著問我:“現在罐子滿了嗎?”

  這次我學聰明了:“可能還沒有滿吧。”

  “很好。”說著,他又從柜子里拿出一盤沙子,他把沙子倒進罐子,沙子紛紛跑進大小石頭之間的空隙里。

  他再一次望著我問道:“林剛,罐子滿了沒有?”

  “沒有!”我逐漸明白其中的道理了,所以這次回答得斬釘截鐵,毫不拖泥帶水。

  “好極了!闭f完,他拎來一桶水,然后把水倒進了罐子。他指著這個裝著石頭、沙子和水的混合物的罐子問我:“看了我剛才做的這個實驗,你得到什么啟示?”

  這倒是個難題,我抓著頭發想了一想,說道:“時間就像是海綿里的水一樣,只要你愿意擠,愿意鉆,總還是有的。”

  “講得不錯,你動了腦筋,不過這個實驗最主要的目的不在這里。你想一想,如果我不先放那些大石頭而是小石頭、沙子或是水,那結果會怎樣呢?”

  “如果這樣做的話,那么大石頭就無法放進去。”

  “對!這才是問題關鍵之所在。我們只有先把大石頭放進去,才可以在空隙里放進許多小石頭、沙子和水。同樣道理,我們在管理時間的時候也應該這樣,在精力最旺盛的時候做最重要的事。什么是最重要的事?即能給我帶來最高回報的事,最能幫助我實現目標的事!

  “孫伯伯,對于我來說最重要的事就是爭取考取北京大學,所以我應該在精力最充沛的時候抓緊時間勤奮學習。”

  “十分正確。我希望你能時時刻刻記住這條原則。除此之外,你還要學會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孫伯伯,我們怎樣做才能既節省時間,又提高效率?”

  “這個方法我已經在上第四課的時候給你講過,還記得嗎?”

  “是不是向成功者學習?”

  “對!向成功者學習可以節省你自己去摸索的時間。想當初我學電腦的時候,自己一邊看書,一邊摸索,花了很多時間也學不會,甚至連一些基本故障也無法排除。后來我請了一位計算機系的學生來教我,我只用幾天工夫就學會了。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考取北大,你最好向已經考上北大的同學當面請教成功的秘訣,這比你關起門來自己琢磨更有效。”

  “孫伯伯,我明白了,我會想辦法按照您所說的去做!

  “好了,今天的課就到此結束了。給你布置一道作業,回去以后把朱自清的散文《匆匆》背出來,下次上課我可要檢查的!盠?無論做什么事,都要盡心盡力,力求完美。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7252.html
快速記憶法 - 逍遙右腦記憶 - 右腦記憶論壇 - 速讀訓練軟件
Powered by DiY-Page 6.5.0 © 2005-2025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