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話當年給讀者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因為它指出了一種優秀的學習方法。諸葛亮的四位好友肯定都是聰明過人的,但是為什么他們都只能做到刺史、郡守(也就相當于今日的省市級官員),而做不到丞相(也就是總理)一級呢?諸葛亮又為什么能夠自己斷定可以同古代賢相齊名呢?答案就在引文中。原來,那四位好友平時讀書“務于精純”。這樣的讀書方法使得這些好友在某些方面很精通,對書面理論很精熟。但是因為如此,他們的知識面就不廣闊,對社會現象不關注。所以,他們就缺少開拓進取的精神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而諸葛亮的讀書方法是“觀其大略”。這個方法意味者他注重對知識的全面性掌握和知識領域的開拓。人的時間是有限的,對書本知識觀其大略后,就可以省出時間來閱讀其他方面的知識,這樣才能夠做到知識淵博。而知識淵博了,對社會現象都能夠了如指掌,處理問題的能力就增強。所以,諸葛亮知道自己讀書方法正確,知識面超過四位好友,就能夠自信可以當到丞相,并能夠當好丞相。這也就說明,諸葛亮具有高超預測能力是由于他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7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