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是智慧之母”。培根說:“一切知識,只不過是記憶”。記憶的重要性如何表述也不為過,記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司考的成敗。人類對記憶機理的研究和探索由來已久,考生掌握一些記憶的基本原理,對于指導我們復習和應試將大有裨益。
1. 什么是記憶
記憶,就是人們將獲取的知識與經驗保存在頭腦中,需要時回憶或提取出來的心理過程!掇o海》中定義為:對經歷的事物能夠記住,并能在以后再現或回憶,或在它重新呈現時能再認的過程。簡言之,記憶就是過去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
2.記憶三過程
記憶包括識記、保持、再現三個過程。其中再現又分為回憶和再認。詳見下圖:
人們記憶的過程,可用電腦來比喻。識記好比是電腦的輸入,保持好比存儲,再現好比是輸出。沒有輸入則沒有電腦的存儲和輸出。同樣,沒有識記也就沒有人腦的保持和再現。
3.記憶的種類、特點及其作用
記憶中的識記、保持和再現,實際上就是學習的不同階段或不同過程。了解不同種類記憶的特點及作用的意義在于:幫助人們自覺運用各類記憶的規則與方法,從而達到識記快、保持牢、再認或回憶容易并且準確的目的。
序號分類標準分類含義特點作用
1依保持時間的長短感覺記憶信息保持時間一般不超過2秒鐘的記憶。通過外界刺激而獲得,不加注意,很快消失。經特別注意可變成短時記憶。短時記憶信息保持時間在60秒鐘以內的記憶。隨時消失。經復述可變為長時記憶。長時記憶信息保持時間在60秒以上乃至終生不忘的記憶。它以感覺記憶和短時記憶為基礎。通過對短時記憶的復述或復習或者一次記憶深刻而形成。人們通常所指所用的記憶。
2依記憶的內容語詞記憶以事物關系、性質和意義為內容的記憶。表現為概念、判斷、推理等。理論研究與學習必備。形象記憶是以感知過的事物形象為內容的記憶。保持的是視覺、聽覺或觸覺形象。與生俱來。以圖像思維,幫助邏輯判斷。情緒記憶是以個體體驗過的某種情緒或情感為內容的記憶。情緒記憶往往終身難忘。情緒產生動機。積極情緒可激勵行動;消極情緒則降低活動能力。動作記憶是以過去經歷過的運動狀態或動作形象為內容的記憶。以運動所形成的動作表象為前提。來源于對自己、他人或圖畫動作的感知,也可新創。能長期保持,并在學習與生活中發揮作用。續表
3依記憶方式理解記憶是指在對識記材料的性質、內容和意義都予理解的基礎上獲得的記憶。要求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比機械記憶更牢。機械記憶是不要求理解意義,而采取簡單重復的方式機械地進行記憶。不要求理解材料的意義,不注重聯系過去的知識經驗,不采取其他技巧與方法。將熟讀與精思結合起來,能大大提高記憶效果。采用二者相結合的方法,背熟了便于理解,理解后記得更牢。
4依識記材料本身有無意義有意義材料的記憶即識記材料本身具有意義的記憶。識記材料本身、材料之間具有聯系。無意義材料的記憶即材料本身并無意義的記憶。材料本身無聯系或聯系甚少。根據不同材料采用不同記憶方法。
二、快樂“偏方”記憶法
“如果你想記住什么,你要做的就是將它與已知或已記住的東西聯系起來”。托尼·布贊不愧是記憶大師,他的這一至理名言道出了記憶的全部真諦。只要能把眼前的新知識與已知的老知識粘合起來,記住新知識就不再是難事。然而,人們每天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接收、容納新的知識,為什么記憶的效果并不理想。問題的關鍵不在于新知識或老知識,而在于將二者粘合起來的“心靈膠水”及粘合方法。所謂記憶“偏方”就是與眾不同的“心靈膠水”或粘合方法,它可以幫助人們記得快且記得牢。例如:我們欲記憶“權力”這個詞,就可以聯想到“印章”。那么為什么 “印章”與“權力”會有親和力呢?因為,權力最終要通過簽字和蓋章表現出來,同時權力在人們心中還有一個約定俗成的別名——“印把子”。這些在人們心智中把權力和印章粘合在一起的事物就是“心靈膠水”,而“印把子”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記憶“偏方”。
記憶的基本法則要求,“不同識記材料用不同的記憶方法”。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性,對事物特性的正確認識與把握是成功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在學習“偏方”記憶法之前,我們應當了解司考識記材料的特性。司考所面對的是法理和法條,我們姑且統稱之為法律。作為記憶對象或識記材料的法律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法律具有抽象性。我們知道,法律是人們的行為準則,是日常生活的抽象,它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主要表現為原則、規范、術語、概念、原理等。它與大象、鴨子、房子、電腦、汽車等知識不同,這些詞語一出現,人們眼前很快就會顯現出相應的動物或實物的形象。而當權利義務、公平正義、法律關系、犯罪構成等詞語出現時,人們心中顯現的只是抽象物,而非具體的現實物。只有當法律與案例結合之時,抽象的法律才轉換成具體的形象。記憶的原理告訴我們:形象思維較抽象思維要快千百倍。
其次,法律中無意義材料較多。這一特點突出表現在程序法之中,如:1234,年月日,章條款項,以上,以下,從輕,減輕,生效,終止等等。這些知識無論在考試還是在實務中都十分重要,但記憶起來卻又十分困難。記憶的原理和經驗表明:越有意義的材料越容易記憶。
第三,法律知識量大且散。量大自不用細說。分散則表現在,一個知識點常分散在多個法律條文、多部法律、法規、規章或司法解釋中,這無形中增加了記憶的困難。然而記憶的原理和經驗又告訴我們:越是歸放齊整、系統有序的知識越記得牢靠久遠。
基于以上認識,我們認為要又快又牢地識記法律知識,必須把握三個基本要領:一是形象化,即將抽象的法律概念人為地賦予其形象;二是意義化,即將沒有意義的法條等人為地賦予其意義,讓其生動活現;三是系統化,就是將心中生成的法律影像,用出乎常理的動作串聯起來,使之形成給你刺激、給你快樂的故事情節,最后以一種你所喜歡的方式將其歸放齊整形成體系,以備利用。
記憶“偏方”針對司考識記對象的以上特征,較好地將以上要領融會貫通,讓你在記憶中有趣、少壓、省時、快樂地進行體驗和感受司考。下面分別介紹記憶“偏方”在聯想記憶、串連記憶和定樁記憶中的具體運用技巧。
1.聯想,把法律生成圖像
所謂聯想,就是用合乎邏輯的方式,通過想象把一個已知事物與另一個欲記的事物聯系起來。聯想是許多記憶方法的基礎,它簡單而有效。下面我們做個比較實驗,體驗一下聯想在記憶中的作用和樂趣。請你依照順序記憶下列20個詞:
樹、小鴨、耳朵、船帆、手套、楊柳、拐杖、眼鏡、五糧液、恐龍蛋化石、筷子、鴨桿、雨傘、鑰匙、鸚鵡、石榴、遺棄罪、腰花、藥酒、香煙。
請在紙上依序寫出你的記憶結果,看對了多少并保留下你的記憶成績。注意,前后順序不對的不能算對。接下來我們要向你推薦凱文·都迪(美國記憶訓練專家)的樹表,通過學習樹表你可在十五分鐘之內提高你的聯想和記憶能力:
樹表數字聯想物詞1像大樹的樹干。像一支鉛筆。樹2似一只小鴨在水上漂。想像王小丫在池塘邊放小鴨。小鴨3好似大佛墜肩的長壽耳。3像稱鉤勾住了大佛的耳朵。耳朵4海面上乘風破浪的帆船。想像你們4個人抬著一條帆船放入大海要航行。船帆5伸出手來見五指!暗母纭笨匆姟鞍资痔住薄痪屚\嚒J痔6春風楊柳萬千條。昆明湖邊柳如煙。想像你在柳絲中穿行。柳7登山隊員拄著手杖登上了7千米高峰。拐杖8濟公別著葫蘆(像8)、搖著扇(8),破鞋一雙8方游,露著8 腳趾。葫蘆9五糧釀好酒。《九月九的酒》。九月回家喝老酒(放暑假)。五糧液10地里挖出一窩恐龍蛋,考古人員一數整10個。化石11下雨會濕衣,你想 11就別穿雨衣,你要想不11就趕快穿雨衣。雨衣12放鴨放到12時,王小丫拿起鴨桿,趕著12只小鴨回家。鴨桿131為樹,3為耳。兒歌有說:雨過了、天晴了,大樹爺爺長耳朵。木耳144是鎖孔,1把鑰匙來開鎖孔。想像14把鑰匙插在門鎖上。鑰匙15諧音鸚鵡。想像15只鸚鵡齊聲學唱《十五的月亮》。鸚鵡16石榴諧音,16是花季少女,身穿石榴花裙,在石榴樹下翩翩起舞。石榴17諧音遺棄、遺妻(遺棄妻子),秦香蓮病重陳世美不管,犯下遺棄罪遺棄罪 1818個羅漢聚會,十說“要發”,八要吃腰花。18歲成人。腰花19藥酒能治腰痛。想像華佗拿藥酒倒在你腰上,你聞到酒香,感到灼熱。藥酒20一包香煙 20支。訴訟時效最長20年香煙
這個數表好像與法律毫不搭架,接著學下去,你就會發現學習數表即能鍛煉我們的聯想能力,擴大想象的空間,也為下一步學習記憶方法打下了基礎。不過,考生在訓練之初應做到:
。1)有興趣、有信心逐一完成聯想過程。記住,愿意接受才能改變。
(2)大聲念出聯想物。發聲可刺激神經肌啟動觸覺,聲音也可以刺激聽覺,記憶是通過人體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感官獲取和強化的,刺激源越多記憶越深。
。3)重要的是記住聯想物而不是詞匯。因為聯想物才是心靈膠水。聯想物在你心中越清晰、越具體越好。如果模糊不清,那就會像畫在沙灘上的符號,海水一沖就會消失。
。4)熟練替換。首先,閉上眼睛,聯想物在你心中可快速、流暢地重現并可倒背如流;其次,左右變換自如,說出數字可馬上聯想到詞的圖像,反之亦然。
通過十五分鐘的數表練習,現在再讓你識記20個詞匯,速度和效果肯定就大不一樣了。你不妨自己找20個語詞按數表上的聯想方法試試。聯想數表之所以有如此威力,其原理是:
。1)以合乎常理的方式生成了偏方,將已知與欲記的知識粘為一體。
。2)讓大腦以影像的方式進行思維,通過偏方將新圖舊像粘為一體。
2.狂想,將圖像串連成故事
狂想,就是大膽想象,縱情、浪漫、猛烈而快樂地想象。一個好的記憶“偏方”應當滿足以下條件:越奇異、荒誕、有趣、夸張、生動越好;對識記者感官的刺激越強越好,刺激的渠道和方式越多越好。下面我們來嘗試一例,利用狂想+串連偏方,只要五分鐘你就可牢記《行政處罰法》第8條,行政處罰的七個種類:
。1) 警告;
。2) 罰款;
。3) 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4) 責令停產停業;
。5) 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執照;
(6) 行政拘留;
(7)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塾洃浧剑
我們先想象一個故事:有一名年輕漂亮的女警察(警花),站在一個人多車擠的十字路口中間,正在不停地打著手勢,指揮過往車輛。突然一個醉漢開著奧迪車直闖紅燈,警花將他截住。醉漢吼道:“我——是市政府的,你少——管為妙!”警花心不虛、手不軟,吊扣駕照并拘留了他。這時,你發現你自己被關在拘留所,這才明白那個醉漢就是你。接下來,請你盡可能逼真、詳實地再回放一遍這個故事,把這個醉漢替換為你,讓自己置身其中親自感受一下酒后駕車闖紅燈、被女交警訓斥和處罰拘留的滋味與情感,情節越細、動作越激烈、影像越清晰越有助于記憶。
你現在不僅熟悉了這個故事的情節,而且體會了被罰的痛感。下一步你可以提煉出故事中的關鍵詞:警花(警告、罰款)——沒停(沒收+停產停業)——吊扣駕照(扣本)——拘留他(法定其他)。
。1) 警告——警;
。2) 罰款——花;
。3) 沒收——沒;
。4) 停產——停;
。5) 扣本——扣;
。6) 拘留——留;
。7) 其他——他。
如此我們得到一個更為精練的記憶偏方:“警花(指揮忙得)沒停,(官員違章依法)扣留他”,F在你只要記住“警花沒停,扣留他”這七個字,就可以迅速而完整地回憶起以上七種行政處罰。這七個字一句話也就是我們所講的記憶偏方。正是這一偏方,將行政處罰的種類(新知識)與交警在馬路上處理違章和你被處罰的(老知識)相互粘合,從而使記憶變得簡單易行。
狂想串連偏方的特點在于:
。1) 強調影像串連,形成故事情節。
(2) 強調有趣、幽默、奇異、荒誕、夸張、動態、有強烈情感。
。3) 前后被串連的圖像可以都是新知識,更適用于多個新知識的記憶。
3.定樁,將法律裝入記憶“檔案柜”
所謂定樁,就是用來固定新知識的老知識系統或已不會忘記的知識序列。鄉下的放牛娃為了讓牛吃飽,而又不至于因為自己與伙伴嬉戲,讓牛跑掉或吃了田里的莊稼,常用一個尖尖的小木樁綁在牛繩上,并將小木樁固定在草地上。如果把欲識記的知識比作這頭牛,那么這個木樁就是我們不可能被忘掉的老知識。如果再把人腦比作一個“檔案室”,那么這些樁子就是檔案室里的“檔案柜”,而每組具有內在聯系的“檔案夾”就是一個樁子系統。我們每個正常人都會有許多銘記在心或是永生難忘的知識,如自己的名字、自家的電話,或123……數列、ABC……序列、甲乙丙……天干地支以及人體部位、家具陳設等等,凡是你已不可能忘記的事物都可以用作樁子系統。我們前面練習的數表,如果你已倒背如流,那就是一個很好并且有無限升級、擴容空間的樁子系統。
。1)數表的具體應用
下面我們以記憶一道刑法題為例介紹數表的具體應用方法: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應承擔刑事責任的八種情形:
刑法第17條第2款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下面我們一起來將數表中的1—8與這八個罪名配對:
大樹1配故意殺人罪。我們將罪名生成圖像,故意殺人可聯想到刀斧手,想象包公手下的王朝、馬漢等刀斧手,將陳世美綁在一棵大樹上開刀問斬。也可想象南霸天的還鄉團將革命黨綁在一棵大樹上點火燒死。
鴨子2配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罪?陕撓氲蕉惶评哮啠谂_上進行拳擊比賽,一只被打成重傷,另一只被打下拳臺摔死。
耳朵3配****罪。****可聯想到鬼子。三個鬼子進村****婦女,連不滿14歲的幼女也不放過(****罪包括****幼女),一個農家婦女拼死反抗,咬下了鬼子一個的耳朵。
帆船4配搶劫罪。搶劫可聯想到海盜。4艘海盜船追上一條帆船,眾海盜妖魔一樣躥上帆船,將其洗劫一空。
手套5配販賣毒品罪。販毒要被警察抓。想象5個毒販子開著一輛小車去販毒,在一個路口看見有人伸出了白手套,警察攔下了販毒車,抓獲了這個5個小毒販。
楊柳6配放火罪。放火罪可聯想到八國聯軍。八國聯軍在北京圓明園放火燒掉了所有的房屋和建筑,只有六棵沒被燒死的楊柳,可為放火罪的見證。
拐杖7配爆炸罪。此罪可聯想到踩地雷。七個鬼子踩爆了“土八路”的地雷,六個炸死,一個炸拐。地雷探測器也被炸得像根彎拐。
葫蘆8配投毒罪。本罪可聯想到潘金蓮毒武大郎。潘金蓮將毒藥放進酒葫蘆里,騙武大郎喝下去,將其毒死。
[記憶偏方]
以上配對可以簡化串連為:
1個刀斧手——故意殺人,2只鴨子打架——一死一傷(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3個鬼子進村——****,4個海盜上帆船——搶劫,5個小毒販被戴著手套的警察抓捕——販賣毒品,6棵楊柳見證八國聯軍在圓明園的罪行——放火,7個鬼子踩地雷,六個炸死一個拐——爆炸,葫蘆里放砒霜,潘金蓮毒死武大郎——投毒罪。
有了數表這個樁子系統,記憶是不是變得輕松快樂并且有條不紊呢?
(2)家庭陳設表及其具體運用
我們再向大家推薦一種更加快速有效的記憶工具,這就是家庭陳設表。每個人都不會忘記自己的家庭陳設,抓住這一點我們可以將其創設為記憶樁子,使它們也成為存放新知識的檔柜。創設家庭陳設表有以下三個步驟:
一是確定四個房間;二是在每間房中挑選5件東西。要大的、重的,不要重復、不要距離太近的;三是用筆將挑選好的東西依次列明。注意,選房間和挑東西都要有統一的順序或規律,如順時針或逆時針。下面是我們創設的陳設表:
房間一房間二
。1)鞋柜(6)沙發
(2)冰箱(7)茶幾
。3)洗衣機(8)電視
。4)餐桌(9)音響
。5)酒柜(10)金魚缸
房間三房間四
(11)書柜(16)衣柜
。12)書桌(17)梳妝臺
。13)電腦(18)床
(14)傳真機(19)落地燈
。15)轉椅(20)更衣鏡
你可根據以上模式創設一個自己熟悉的家庭陳設表。因為它是你將要使用的記憶工具,所以陳設表創設好之后,你需要用10分鐘的時間來練習,以熟練掌握其順序:依次大聲讀一遍;依次閉目神游一遍各房間中所挑的東西;倒過來從20往1大聲讀一遍。最后你能不假思索、輕而易舉地說出任何一號東西,并圖像清晰,而思索一遍的過程只要幾秒鐘。有了樁子系統,記住任何事物只需三步:
第一步,確定存放知識的地點,即利用已有的樁子;
第二步,以生動的影像代表欲識記的法律知識;
第三步,用心靈膠水(動作)把新影像粘合在老樁子之上。
當你熟悉了以上家庭陳設表之后,就可以進行以下的試運行了。我們一起來用兩個房間的東西幫助記憶承擔民事責任的十種方式:
《民法通則》第134條規定,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1) 停止侵害;
。2) 排除妨礙;
(3) 消除危險;
。4) 返還財產;
。5) 恢復原狀;
。6) 修理、重做、更換;
(7) 賠償損失;
。8) 支付違約金;
。9) 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10)賠禮道歉。
。塾洃浧剑
第一步,確定用房間一和房間二的10件東西作為樁子,存放這10種責任方式;第二步,把法律生成生動影像并逐一定樁;第三步,用心靈膠水把影像粘在樁子上。主要是動作,越強烈、越刺激、越積極的動作越好。注重以下三點:生動、荒誕、瘋狂、有趣、離奇或幽默;動作積極主動,多比少好;加入聽、色、味、觸等各種感覺和痛、樂、驚、恐等各種情感。
(1)鞋柜定存停止侵害。有個人拿著一把斧子,猛砍你家的鞋柜,鞋柜大叫一聲:“不要砍我,停止侵害!”這人仍不停止,鞋柜里彈出一只鞋子,猛擊了這人一記,嚇得這人目瞪口呆,不敢再砍,停止了侵害。
(2)冰箱定存排除妨礙。為了阻止冰箱制冷,水某組織眾弟兄在制冷室集會示威,結成了厚厚的冰霜。冰箱為了正常制冷,不得不宣布戒嚴,派出人馬鏟冰除霜,排除妨礙。
(3)洗衣機定存消除危險。洗衣機的新主人接連兩次在未停機時就伸手進去取已洗好的衣服,險些傷著手。設計師為消除危險,用一個帶孔的圓蓋蓋住脫水桶口,這樣主人就再不會有危險了。以下(4)—(10)請考生自己用于定樁訓練?煸囋嚿硎职,十分鐘之內見成效。
。4)餐桌定存返還財產。
。5)酒柜定存恢復原狀。
(6)沙發定存修理、重
做、更換。
(7)茶幾定存賠償損失。
。8)電視機定存支付違約金。
。9)音響定存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10)金魚缸定存賠禮道歉。
小結:
有些事物你已不可能忘記,如你的名字等。
把你已不可能忘記的事物創設成樁子。
利用樁子系統粘住欲識記的法律知識。
可以用作定樁的事物很多,采用的標準只有一個——即你對它無比的熟悉。撲克、麻將是很好的樁子素材,考生可以自己進行開發和利用。下面列舉一個百位數表,考生熟記之后將大有用武之地:
1 鉛筆2鴨子3耳朵4帆船5手套6楊柳7拐杖8葫蘆9茅臺10化石11雨衣12鴨桿13雨傘14鑰匙15鸚鵡16石榴17儀器18衣架19藥酒20香煙21 阿姨22兩耳23鞍山24暗室25二胡26二樓27耳機28惡霸29按鈕30山洞31山藥32山梁33仙丹34扇子35山谷36山路37山雞38山楂39 三角40司令41睡衣42試卷43獅山44柿子45瓷壺46死路47司機48絲瓜49死狗50五嶺51舞衣52舞伴53午餐54武士55蕪湖56舞樓57 武器58苦瓜59蝸牛60路燈61螻蟻62驢耳63廬山64柳絲65肉骨66綠豆67綠旗68蘆花69鹿角70麒麟71吃魚72饑餓73旗桿74騎士75 擊鼓76騎驢77敵機78西瓜79喜酒80百靈81暴雨82白鵝83爬山84寶石85白霧86抹布87拔旗88爸爸89芭蕉90舊鈴91舊衣92酒菜93 酒壇94酒刺95酒壺96舊樓97酒席98酒吧99繡球100眼鏡
三、如何記憶教材?
結合司考教材的特點和你已學會的記憶技巧,我們將記憶教材的方法歸納為四句話或說是四個步驟:找臺錄音機做學生;濃縮筆記做路標;點化路標變圖像;串聯圖像成故事。
1.找臺錄音機做學生
專心是記憶的首要條件。經驗和研究告訴我們,在課堂內只有不專心的學生而少有不專心的老師。道理很簡單“一心不能二用”也,如果老師在講臺上不專心,那么這堂課肯定就無法上下去。根據這一規律,我們建議考生與老師換個位,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找一臺錄音機作為你的學生,把你認為重要的知識講給你的“學生”聽。這樣不僅可以幫助你在閱讀時一心一意,提高記憶質量,而且當你想讓眼睛歇歇時,還可以閉目半躺著欣賞一遍“老師”的精彩講演。
2.濃縮筆記做路標
做筆記是個很好的學習方法,但做筆記也有副作用,如聽課時做筆記容易分心,閱讀時做筆記耗費時間等。從記憶的角度出發我們主張把筆記濃縮成記憶路標,能起到指引記憶路徑作用的筆記才是好筆記。因此,考生最好在讀完一遍教材后再開始做筆記,只記關鍵詞、特別句、重要段,或閱讀過程的閃想、提示或批語等,并將它們制成記憶路徑表。
3.點化路標為圖像
當你完成一個章節的“路標”之后,就可以利用此前學過的記憶技巧將這些詞、句、段生成圖像,這樣你就會得到一組可供進一步加工的生動圖像。
4.串聯圖像成故事
當每一個所要識記的法律詞語在你心中生成為一個個畫面時,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找到一根銀絲,用它把單幀的圖像串成一個你喜歡的故事而成偏方,這樣我們就可以用成串的圖像來進行快速瀏覽和記憶教材內容了。記住:“我們原本就有照相般的記憶潛能”。
雖然,這樣做每一章你可能要多花20分鐘或半個小時,而一旦完成了生動故事與偏方,你只要稍加復習,就可以迅速瀏覽每章的圖像,每個圖像再牽連出相應的詞、句、段,這些詞、句、段就會很快回復成教材內容。這樣閱讀和記憶教材也就變得輕松愉快。當一本教材讀完之后,你的讀書筆記,也就成了你編著的記憶“路標地圖”了。下面我們利用以上方法,來具體體驗一例:《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教材中,關于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的最終決定程序,其內容可大致概括為如下:
賠委會只負責處理司法賠償,不管行政賠償;經前置處理后對結果不服的,賠償義務機關是法院的,可直接申請上一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作出決定,如賠償義務人是法院之外的其他機關,則必須經各自的上一級機關復議后,對復議結果仍不服的方可申請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審查決定;賠償委員會采用非訴程序,不公開審理,審限為三個月;賠償委員會作出的賠償決定為終局決定。通過閱讀之后,對以上材料我們可先作一個簡單的組織(筆記):
提煉出關鍵詞:只管司法賠償、不管行政賠償, 3—7人組成,設主任一人,法院不適用復議,其他機關必經復議,不公開審理,審限為三個月,決定為終局決定。
接著上,我們可發揮想象生成圖像,串成一個故事作為“偏方”來幫助記憶:有一個中級法院負責賠償工作的法官,與檢察、公安、國安和獄管機關的同學集會,喝到八成醉時詩興大發,說要行個酒令考考在座的同學,答出來了自己喝酒,答不出來大家喝酒。說著就比劃著給同桌的同學作了一首打油詩:
不管三七二十一,我直上去你復議;
三個月內不公開,一旦公開再沒戲。
搞公安的同學站起來說:這個太簡單了,你喝酒吧。遂解釋道:不管(賠委會只管司法賠償,不管行政賠償)三七(由3—7名審判員組成)二十(十諧失,無原告、被告,意為非訴程序)一(賠委會設主任一人);我直上去(法院對前置處理不服不適用復議,直接由上級決定)你復議(其他機關須經上級復議后才能申請賠委會審查);三個月內不公開(審限為三個月,不公開審理);一旦公開就沒戲(賠委會的決定為終局決定,一經作出即不再理)。
考生只須記住這首打油詩,該章節的主要內容不就盡在掌握之中了嗎?
四、如何記憶法條?
學習法條,首先要遵守前文所介紹的破解法條的基本方法。單從記憶法條的角度出發,考生重點應當把握理解和組織和鑲嵌偏方三個方面。
1. 理解
何為理解?巴甫洛夫說:利用知識,利用獲得的聯系,就是理解。也就是說把新知識融入已有的知識系統中,并將二者構建成一個更新的知識系統。對法條的理解關鍵在于兩點:
一是認清關系。即認清法條的本質,知其然和所以然,認清法條的中心意思,也就是法條的各種聯系。包括法條本身內部的聯系,法條和法條之間的聯系,法條與法理之間的聯系等。
二是建立聯系。就是把新的法條納入已有知識體系中,并將新舊相融形成一個新的知識體系。對法條理解得越深刻,建立的聯系也就會越多,聯系越多越有利于記憶。
2.組織
“理解不等于記憶”,有些法條雖然理解了但并不等于記住了。理解法條的意義后,還要采取一定的技巧對材料進行組織,只有經過組織才更有利于記憶。所謂組織,即運用概括、提綱、圖表、比喻等方法使識記法條簡略化、精練化,使分散的法條系統性,抽象的法條形象化,結構更明確,脈絡更清晰,儲存起來更有條理,提取時也就更容易、更準確。組織的具體方法包括:
。1)概括。即對識記材料進行簡化,刪繁就簡、擇精選萃,抓住關鍵知識點進行識記。只有簡化才有強化。簡化的過程,也是不斷提高對識記法條的認識、逐步加深理解的過程。面對點多面廣的司考法條,簡化的意義尤其重要。概括的技巧主要有四:
第一,內容概括。就是以一個法律規則或一個知識點為中心,綜合散落在各個法律、法規、規章或司法解釋中的所有相關法條的內容進行概括,抓住關鍵語句與內容,提煉出該知識點或法律規則的內容“結晶體”,只對“結晶體”加以記憶。如:對《行政復議法》第12—15條規定的行政復議一般管轄和特殊管轄的內容可以概括為:
復議管轄《九找歌》
復議管轄情形多,具體依照《九找歌》:
序號被?申?請?人復?議?機?關《九找歌》1縣以上地方政府工作部門本級政府或上一級部門部門找兩頭2實行垂直領導的部門上一級部門垂直找條條3地方政府上一級政府政府找政府4省政府或國務院部委原省級政府或國務院部委省部不用找5派出機關設立該派出機關的政府機關找設立6派出機構設立該機構的部門或本級政府機構兩頭找7法律、法規授權組織直管該組織的地方政府或部門授權找主管8共同行為機關共同的上一級行政機關共同找共上9被撤銷的機關繼行其職權機關的上一級機關撤銷找繼上上一級復議為原則,行為地縣府應轉交。
第二,順序概括。就是把法條按其本來的順序進行概括,記憶時抓住其順序性。如刑法的三個基本原則:罪刑法定,平等適用,罪刑相當?筛爬椋阂环ǘ,二平等,三相當。再如我國刑罰的種類可概括為: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四無(期)、五死(刑)、六罰(金)、七剝(奪政治權利)、八沒(收財產)、九驅逐(出境)。
第三, 簡稱概括。主要指對于較長的法條、法律術語、名稱、名詞等進行簡化,賦予其一個簡稱以減少記憶量。如:民事訴訟法簡稱民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簡稱為民通意見;中級人民法院簡稱為中院等。
第四,字頭概括。就是對法條中并列的內容,取其每句的字頭進行概括。如合同法第20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失效:(一)拒絕要約的通知到達要約人;(二)要約人依法撤銷要約;(三)承諾期限屆滿,受要約人未作出承諾;(四)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可作字頭概括為:拒、要、承、受。再如民事訴訟法第63條:證據民事證據的種類:書、物、是(視)、證、當、鑒、勘。
。2)提綱。提綱就是識記法條的脈絡,它好比是記憶的“藤”。編寫提綱,就是對識記法律進行分析、綜合和歸納、提煉,形成一個記憶的綱目,對綱目加以記憶。回憶時“牽藤而動葉”。提綱也可以理解為教材記憶中講的記憶路徑筆記。
(3)圖表。圖表的作用在于提綱挈領地表達事物,以便一目了然。具體有:系統圖、一覽圖、比較圖、網絡圖、示意圖、折線圖、魚刺圖、排列圖等。
例一:
刑法學基本知識系統圖(詳見刑法篇,此略)
例二:
民事訴訟重審、提審與再審的區別圖
概念審理法院適用程序文書效力當事人權利重審原一審法院一審程序未生效可上訴提審上級或最高法院二審程序生效不得上訴自行指令再
審作出生效裁判的法院原一審仍用一審程序未生效可上訴原二審仍用二審程序生效不得上訴
例三:
。4)比喻。就是運用修辭中的比喻方法對識記法條進行處理,使之形象化、具體化和生動化,從而提高記憶效率。比喻有利于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可變深奧為淺顯,可化平淡為生動,可讓抽象變具體。東漢學者王充說:“何以為辯?喻深以淺。何以為智?喻難以易。”即用淺顯的話語來說明深奧的道理。
3.鑲嵌偏方
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良好的組織,最后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將這些組織好了的法條生成圖像、制成偏方。這一過程可以發揮此前所學的聯想、串聯、定樁等記憶技巧,把偏方一個又一個地鑲嵌到組織好的法條知識點之中去,并盡量定置安放形成知識網絡。
下面我們來體驗一例:《刑事訴訟法》第30條第1款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察人員的回避,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回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回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
首先,我們需要先行理解。所謂回避,是指什么?之所以設立回避制度是因為什么?
其次,我們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組織。提出關鍵詞:審判員、檢察員、偵察員由院長、檢察長、局長決定;院長、檢察長、局長由審委會和檢委會決定。
最后,我們嵌入偏方。有一只奇異的醒獅(刑訴)長了3只圓耳(三員),3只長耳(三長)和2個鴨尾(二委員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7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