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論壇通告:學習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就點擊>>站內搜索<<,大部分的問題都有對應的解答!
您的位置:快速記憶法 > 快速閱讀論壇 > 速聽訓練 > 速聽——開發智力的最佳手段-----速聽系列

速聽——開發智力的最佳手段-----速聽系列

2009/7/28 09:02 作者:ryoho 本文已影響:23762人 
有沒有一種手段可以快速開發人大腦的潛能?答案是有的。經過科學家大量試驗的結果顯示速聽法可以開發人大腦的潛能,從而提高人的智力。

    所謂速聽,是以幾倍于正常聽解的速度來播放資料 ,以增強快速聽解能力的訓練方式。

   速聽具有各種各樣的神通,而最值得一提的則是“使腦子轉得更快”,從而使人變得更為機智靈敏。其結果,“可以使所有的的智力得到飛躍性的質的提高。

    速聽訓練的效果與年齡和性別無關。有的人在經過速聽訓練以后學會了更加靈活高效地利用時間,還成功地提高了自己的判斷力和理解力。在擁有速聽能力的同時,其他的智力也得到了提高 ---我們管這種現象叫做“泛化作用”。

    眾所周知,人的身體和各種器官都可以通過鍛煉來增強功能。

    大腦也是如此。不過,大腦的功能不是通過運動來增強的,而是通過給它增加負荷使其像肌肉和內臟器官那樣得到鍛煉。在這時,這種負荷指的是速聽訓練。

    人的大腦是由 140億個腦神經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構成的,神經膠質細胞起著為腦神經細胞供給營養的作用。最新的研究成果顯示,神經膠質細胞并不僅限于供給營養的作用,它實際上還參與具體的精神活動。

    腦神經細胞相互之間由可以傳遞信息的突觸連結。如果將一個連結作為一個單位的話,整個大腦就是一個由 3萬億左右這樣的單位組成的巨大的信息網。然而,盡管大腦中的信息網如此巨大,我們實際上卻僅僅使用了其中的3%左右。

    其余的腦神經細胞全都被白白地閑置了。對我們的大腦而言,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浪費。速聽能夠喚醒我們大腦擁有的巨大的信息網,讓這頭“睡獅”疾如閃電般地飛馳。下面,我們來介紹其具體步驟:

    速聽通常是以幾倍于正常聽解的速度將信息送入大腦的。長時間地持續這一過程,就會使傳送給大腦的信息量達到一個巨大的數字。也就是說,有意識地給大腦增加了“大量信息高速流入”的負荷。

    大腦將會設法處理從耳朵傳入的這些信息,而方法卻只有一個,即讓處于大腦“語言區”的“維爾尼克中樞”內的腦神經細胞網絡排列得更加緊密。

    這里的“維爾尼克中樞”是人們在理解事物時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人們才管它叫“中樞”。那么,它平時都做些什么呢?原來每當你看或者聽什么的時候,“維爾尼克中樞”也在同時對你正在看或者聽的內容進行“跟讀”。也就是說,由你的眼睛或耳朵看到的或聽到的東西,你的大腦一定也在同時對它們進行著“重新解讀”。

    這一“跟讀”過程平時都是在無意識中進行的,因此,我們好像并沒有感覺到什么。不過,現在我們可以有意識地來試一下。比如說,你現在正在讀這個材料,那么你的大腦中是否也正在復讀呢?仔細體會一下,你肯定能發現自己大腦正在對它“跟讀”。

    為了強化“跟讀”的功能,有的人會不自覺地采用“朗讀”的辦法。確實,“朗讀”具有增強理解的作用。老師之所以經常要求小學生一起大聲“朗讀”外語教材,也是利用了這一原理。

    不過,如果這樣的話,還不如干脆就讓他們做“速聽”訓練,那肯定會有更明顯的效果。因為,一個人一旦養成“跟讀”的習慣,他的閱讀速度就會比他在腦中“跟讀”應該具有的速度減慢了許多,這樣做的結果只能導致“維爾尼克中樞”始終得不到應有的鍛煉。所以,已經養成了“朗讀”習慣的人應該盡量在心里默讀。也就是說,要充分地發揮“維爾尼克中樞”的作用。

    但是,這并不是等于說在中樞發達以后就可以不用“朗讀”了,相反,偶而地“朗讀”一下反而會有很好的效果。例如,聽到一個電話號碼以后,出聲地重復一遍肯定會比不重復記憶的時間更長一些。這一點,你可以現在就試一下,一定會立刻得出肯定的結論的。

    即使在你聽另人講話的時候,“跟讀”過程來接收到的聲音或文章進行確認的。然而,當感到疲憊、身體狀況不好,或者因為某種原因而不能委好地集中注意力的時候,即使看著或聽著什么,也往往會出現“跟讀”作用“空轉”所情況。

    另外,當碰到內容比較晦澀的書或講義的時候,“維爾尼克中樞”及其周邊的語言中樞就會得到總動員,以盡力去“咀嚼”那些內容?墒,如果中樞不怎么發達的話,本來應該能夠理解的東西也許就理解不了了。反過來說也就意味著,如果“維爾尼克中樞”足夠發達的話,即使注意力不怎么集中,也可能仍然理解文章的意思。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8131.html
快速記憶法 - 逍遙右腦記憶 - 右腦記憶論壇 - 速讀訓練軟件
Powered by DiY-Page 6.5.0 © 2005-2025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