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二者應是有機的統一,而且 “ 教是為了不需要教 ”( 葉圣陶語 ) 。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教師的根本目的在于教會學生學習。從根本上講,文言文教學實質上就是指導學生閱讀文言文。因此,文言文教學方法的改革就是要探究或創造科學高效的閱讀方法。這里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向大家介紹一種比較切實可行的程序化的文言文閱讀方法 ?D?D 五步閱讀法。
一、預讀 其主要目標是:讀準字音,準確停頓,把握節奏;了解有關作家作品常識;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內容。具體做法是: (1) 查閱工具書,結合注釋給生字生詞注音。 (2) 根據教師范讀或課文錄音清楚準確地朗讀課文。 (3) 結合課文注釋和語文工具書,了解有關作家作品常識。 (4) 結合預習提示或自讀提示從整體上了解課文。 (5) 通過解題和通讀全文把握文章的基本內容和文體特征。
二、抄讀 其主要目標是:熟悉課文,自學存疑,明確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具體做法是: (1) 勾劃或抄寫課文中的生字生詞與名言警句。 (2) 勾劃或抄寫課文中的難句。 (3) 記錄在閱讀課文時產生的疑難問題。 (4) 閱讀或摘抄 ( 或作提要、目錄 ) 與課文相關的輔助材料。 (5) 結合單元學習的提要、課文預習提示、思考和練習,確定學習的童點和難點。
三、解讀 其主要目標是:通過語言分析,具體地感知課文內容,把握文章表現出來的作者的觀點、態度或思想傾向。具體做法是: (1) 結合語境,從句子結構和上下文去深入理解疑難詞語和句子的含義。 (2) 利用古漢語常識具體分析文****殊的語言現象。 (3) 翻譯 ( 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 ) 課文或課文片斷,以求深入地從整體上把握文章。 (4) 課堂專題討論,落實重點難點,分析解答課后 “ 思考和練習 ” 中的語言訓練題。
四、品讀 其主要目標是:就思想內容、章法結構、表現技法、語言藝術、藝術風格等方面對文章進行文學和美學的鑒賞性閱讀。具體做法是: (1) 從文體特征出發,總體上把握文章作為一種 “ 類型 ” 的基本特征。 (2) 比較閱讀,從內容和形式方面對文章的具體特征和作者的藝術個性進行分析。 (3) 指導學生查閱文獻資料,就重要的實詞、虛詞和語法問題撰寫語文小論文,以鞏固所學知識,強化能力訓練。
五、誦讀 其主要目標是:加深理解,強化記憶,豐富語言,積累材料,訓練語感,培養素質。具體做法是: (1) 在理解的基礎上,反復朗讀,力求熟讀成誦。 (2) 朗讀品味,背誦名篇、名段和名句,準確記憶。 (3) 擴展閱讀,研讀與文章相關的材料,擴大知識面以求更為全面深刻地理解課文。 (4) 整理學習筆記,編寫學習小結,以突出重點難點。 (5) 指導寫作讀后感想或思想評論,以求陶冶情操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8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