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短短幾天的培訓班結束后,很多的學生卻僅僅是局限在培訓班那段時間學到的東西,而沒有靈活去應用,讓人感到一種不可名狀的悲哀。
[size=4>] 第一,記憶法是輔助學習的方法和工具,既然是工具就一定會有一個從無到有,從生疏到熟練,逐步進展的過程。如果沒有對所學的方法進一步的熟練和強化,那么它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這就是為了很多的人在上課時,進步很快,離開營地就止步不前的關鍵原因所在。
第二,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具體的問題。帶著問題學習,在學習中嘗試去解決,學以致用才是根本。有不少父母僅僅看了別人的表演覺得很神奇就給孩子報名學習。要知道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他們精彩的今天,都來自過去堅持不懈的努力,而且直到現在他們依然在偷偷的練習這項技能。
第三,創新精神不可少,要不斷的創造性的去應用。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把所學的東西和自己的學習、工作、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學習與個人成長之道。特別是對于學生更要學完之后,懂得把它應用到自己的實際的功課中,學以致用。
第四,不要把記憶力神話,記憶力并不能解決學習的所有問題。記憶力好僅僅是幫助你記住了某些內容,學習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說歸納總結,寫作,語言表達和創新思維等等,這些相對于記憶力更為關鍵,因為這些在未來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會應用更多。
第五,在這里需要重點提出,也是我想強烈反對的一點,就是對于古文的記憶,絕對禁止用諧音法。舉例在記《弟子規》時,竟有人這樣教學生“兄弟睦,孝在中”諧音記為“兄弟墓,笑在中!”,“親友過,諫使更”諧音記為“親有果,劍屎坑”,簡直是對中國古文化的粗暴踐踏和蹂躪。真不知道采用這樣的方法,教出來的學生,最后會變成什么樣子?!。】纯茨承┤说摹兜赖陆洝返挠洃浺彩侨绱藗魇!這樣的記憶學之何用?誤人誤己誤國!
……
記憶力的培訓不可不做,記憶力的學習不可不學,但是我們學了記憶,該用記憶干點什么?
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才是重要的,關鍵的需要反復不斷去思考的問題。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8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