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在漫長的社會生活與學習中需要記憶來學習和工作,但人的記憶卻因人的個體差異不同其記憶的好壞也不同。根據學術界上對記憶的一般性結論,人的記憶力的好壞有很大差距,這種差距通過人的記憶分類我們就更容易看清。
1.記憶內容的分類:
根據記憶內容的變化,記憶的類型有:形象記憶型、抽象記憶型、情緒記憶型和動作記憶型。
①、形象記憶型是以事物的具體形象為主要的記憶類型。
②、抽象記憶型也稱詞語邏輯記憶型。它是以文字、概念、邏輯關系為主要對象的抽象化的記憶類型,如,“哲學”、“市場經濟”、“自由主義”等詞語文字,整段整篇的理論性文章,一些學科的定義、公式等。
③、情緒記憶型,情緒、情感是指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這種體驗是深刻的、自發的、情不自禁的。所以記憶的內容可以深刻的牢固的保持在大腦中。
④、動作記憶型動作記憶是以各種動作、姿勢、習慣和技能為主的記憶。動作記憶是培養各種技能的基礎。
2、感知器官的分類:
視覺記憶型是指視覺在記憶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記憶類型。視覺記憶中,主要是根據形狀印象和顏色印象記憶的。
①、聽覺記憶型是指聽覺感知在記憶過程中起主導地位的記憶類型。
②、嗅覺記憶型是指嗅覺感知在記憶過程中起主導地位的記憶類型。嗅覺記憶是常人都具備的一種記憶。
③、味覺記憶型是指味覺感知在記憶過程中起主導地位的記憶類型。味記憶也是常人都具備的一種記憶。
④、膚覺記憶型是指膚覺感知在記憶過程中起主導地位的記憶類型。
⑤、混合記憶型是指兩種以上(包括兩種)感知器官在記憶過程中同時起主導作用的記憶類型。
3、保持時間的分類
科學家們根據信息論的觀點,根據記憶過程中信息保持的時間長短不同,將記憶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兩個保持階段。并通過一系列實驗,進一步將這兩個階段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和永久記憶四種。
4、意識類型的分類
按心理活動是否帶有意志性和目的性分類,可以將記憶分為無意記憶和有意記憶。(其中的“意”,心理學上的解釋是指“意識”,意識問題很復雜,我們在這里將他解釋為“意志性”和“目的性”,僅為了掌握。)結合記憶過程,還可以進一步分為:無意識記、無意回憶、有意識記和有意回憶四種。
十個方法:
一、多聽音樂幫助記憶
保加利亞的拉扎諾夫博士,以醫學和心理學為依據,對一些樂曲進行了研究,發現巴赫、亨德爾等人的作品中的慢板樂章,能夠消除大腦的緊張,使人進入冥想狀態。他讓學生們聽著節奏緩慢的音樂,并且放松全身的肌肉,合著音樂的節拍讀出需要記憶的材料。學習結束之后,再播放2分鐘歡快的音樂,讓大腦從記憶活動中恢復過來。很多試驗過這種方法的學生都覺得記憶效果很好。
二、背誦經典提高記憶
我們知道,人常常在看書和學習中甚至是休閑時會經常背誦一些名篇、成語、佳句、詩歌短文、數理公式、外文單詞和技術要領知識嗎?那可是鍛煉記憶力的“硬功夫”呀。馬克思青年時就是用不熟練的外文背誦詩歌,鍛煉自己的記憶力的。每天堅持10至20分鐘的背誦,也能增進記憶力。
三、身心運用記憶效率高
科學證明,正確的重復是有效記憶的主要方法,特別在人在學習中通過自己的腦、手、耳、口并用進行知識記憶時,記憶的效率高效果好。因為當你記憶時,應該用腦想,也要口念,手寫,在學習中不知不覺地調動了自身更多的記憶“通道”參加記憶,這樣使自己的記憶痕跡加深,記憶效果當然更好。
四、奇思怪想強記憶
我們在學習與看書時往往對一些數字、年代不易記住。如果你善于聯想記憶,便好記了。如樁子表和房間法或叫羅馬房法和圖像字法,是聯想法的具體化。你可以將樁子或房間用來當成圖像的存放處樁子,原理就是讓要記憶的東西來跟已知的東西做連接。原來的東西就叫“樁子”,把新的要記憶的事物與樁子連接,此法用于大量數據和外語的記憶。
五、多咀嚼能增記憶力
科學證明:人的咀嚼是能有效防止記憶衰退方法之一。有人認為,其原因在于咀嚼能使人放松,如果老人咀嚼得少,其血液中的荷爾蒙就相當高,足以造成短期記憶力衰退。如我們在觀察人群中就會發現,經常咀嚼的人牙齒就好,吃飯更香,學習能力和記憶能力也隨之增強。又如美國人最愛咀嚼口香糠就是例證。
六、女人嘮叨助長記性
嘮叨,在某種程度上幫助女性延長了記憶和壽命。嘮叨在語言運用中也是重復說某一個事情某一個人,經常地重復當然必須加深嘮叨人對某一事或某一個的關注和記憶。專家認為,女性比男性更樂于與人言語交流;男性進入老年期后,沉默寡言居多。而言語是不可或缺的心理宣泄方式,可防止記憶衰退。
七、巧妙飲食助記憶
攝取適量的“健康油脂”可減少血栓的發生,例如橄欖油、魚油是維持血液正常循環的好選擇,含有豐富維生素、礦物質的蔬菜水果也是保持健康的上佳選擇。有不少的人,不是記憶不得法,而是大腦中缺乏記憶信息傳遞員——乙酸膽堿。如果你經常吃點上述食物,便可極大地改善你的記憶力。
八、多愛玩耍的人記憶力強
人的軀體活動能改善健康情況,精神活動則能減輕記憶力衰退。特別是那些愛玩愛活動的人們興趣廣泛,涉獵眾多,知識面廣,記憶也強。科學證明:愛跳舞、讀書、玩紙牌、學外語等活動項目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神經突觸的數目,增強神經細胞間的信號傳導,鞏固記憶。
九、運動健身可防止記憶衰退
一般情況而言,身體健康,愛好體育運動和熱愛生活的人,精力充沛,學習力強記憶力當然也強,人們在鍛煉身體時可以促進大腦自我更新。專家認為,長期的心血管運動可以減少因年齡增長出現的腦組織損失,可以減輕記憶力衰退。多項研究表明,要保持大腦活躍,只需經常運動。一周鍛煉三到四次的在校兒童,在10歲或11歲時考試成績一般都較高。經常走路的老年人在記憶測試中的表現要比那些慣于久坐的同齡人好。通過向消耗能量的大腦輸入額外的氧氣,鍛煉能增強智力。
最新研究還反駁了人出生后就不能再產生新的腦細胞這種說法。相反,研究發現體育鍛煉實際上能促進新腦細胞的增長。在老鼠身上,鍛煉引起的腦力增強效果在與學習和記憶有關的海馬狀突起上表現得最為明顯。
十、家庭幸福情愉悅身心防腦衰
大量社會調查早已證明,家庭幸福對學習者而言是提高學習記憶力必要條件,特別是相戀的人或夫妻倆人的兩情相悅的幸福感會使雙方體內分泌激素和乙酰膽堿等物質,有利于增強機體免疫力,延緩大腦衰老。
圖像記憶法:
學習和記憶是互為因果,相輔相成的。學習只有記憶下才有意義。在記憶和理解下,才有學然后知不足之感。記憶是學習的一環,記憶也是學識進步的基石。為了提高記憶的效率,學識的深化,孔子曾經說過“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為了增強理解,教導我們學習和思考并進,也曾有“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名言。
很多學生為記下公式、背誦詩文而反復強記,吃了不少苦頭,這里提供一種新的記憶嘗試,將記憶與聯想、趣味等結合在一起,從而使記憶的蹊徑變得生動、活潑,猶如攀山觀景一樣,達到高峰。
圖像記憶與背誦記憶
我們知道高效率的記憶方法可以加強你的記憶力,提高你的學習成績,加快你的學習效果,提高你的工作效率。為了這個夢寐以求的愿望,現在你要檢討一下過去學習的方法和習慣,在了解自己還有無限可提高的空間后,尋找更好、更有效的學習方法,這才是關鍵所在。
在討論圖像記憶之前,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人們運用頭腦記憶功能的情形。大部分人,特別是亞洲學生記憶的時候會傾向用背誦(Repetition)的方法,背誦等于運用重復的方法來學習。這種死記硬背的情形英文的講法就是parrot fashion learning,其中parrot是鸚鵡,fashion是方式,鸚鵡學舌就是靠不斷重復。在重視并鼓勵思考、創造的美國,也有鸚鵡式的學習方法,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形呢?
其實全世界的人們在學習過程中都會用到重復性的學習,這簡直是全世界的共同現象。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重復或是背誦的學習方式是一個自然而然的記憶系統。小時候學東西時,我們會很自然地去模仿,會講述所見所聞的事物,因此背誦、重復的學習方法是從很小的時候自然而然建立起來的。由于這個方法是我們最容易掌握的,也是在成長過程中十分好用的,因此大部分的人太過于依賴這種方法。很多人把背誦描述成死記或者硬背,因為這個負面的描述,致使“背誦”成為一個不好的工具,其實不然,它惟一的缺點就是被過多地運用或者濫用。換句話說,很多的學習并不適合用背誦的方法,所以只依賴背誦的人因為達不到好的學習效果,就會不滿意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成效。
有些人背數字、電話號碼或歷史年代時,因為這些資料本來就不容易記憶,所以可能要背誦很多遍,但是卻不見得能達到很好的效果。有可能背完就忘,忘了再背,在這種情況下就成了死記硬背式的惡性循環。
百聞不如一見——認識圖像記憶
為什么我們所講的主題是圖像記憶,卻要先說明背誦的功能呢?首先,就像花時間研究計算機或是手機的使用說明書一樣,我們要先看看這些產品所有的功能是什么,才能更準確地選擇我們需要運用及熟練的功能。
有關頭腦記憶的功能應該先有一個“見樹又見林”的整體觀念,這樣才能視情況選擇運用不同的記憶系統。當然,記憶系統也包括我們最熟悉的記憶工具——背誦。所以我先講述大部分人常用的記憶方法,這樣再回到圖像法這個題目也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很多人對圖像法都有一點概念,什么概念呢?我們知道圖像能輔助我們記住很多東西,也可以記得比較牢比較久。
有沒有人會想到自己10年前、15年前或20年前的一些特別經驗呢?(當然如果你還小,可以想想去年或前年的特別經驗。)也許這些經驗是令你特別印象深刻的,可能是恐怖的或是刻骨銘心的。例如車禍,摩托車被撞倒,受傷的人穿白衣服、鼻子流血,地上都是他的書本,安全帽掉在地上,有可能還記得摩托車的顏色,甚至可能記得車子的牌照,等等。這些鮮明的記憶可能會讓你記住十幾年,甚至一輩子。
為什么十幾年后很多自認為記憶力差的人還能栩栩如生地描述上述車禍的場面呢?就是因為回憶記憶中圖像的緣故。車禍比較容易刺激一個人的感官記憶,所以我們自然會用不一樣的感覺來做這方面的記錄(記憶)。
其中一個感官就是對圖像的感官,當我們看到相關的影像時,這個圖像自然就會浮現在腦海里,并被記錄在右腦里。不要忘記,除了視覺的存盤,還有其他的感官記錄可以加入想像的空間。例如,我們也可能記得車禍時撞車的聲音,因此由聽覺引出圖像的存盤;還可能車禍引起火災,可以聞到煙火的味道,在車禍現場還可能觸摸到倒在地上的車輛或受傷者,這就有了由嗅覺、觸覺所記錄的圖像。
總之,如果我們用各方面的感官來記錄一個情景,有特別深刻的影像被記錄下來,不僅會加強回憶功能,還會變成清晰的記憶功能。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經驗,不僅是前面提到的驚悚場面,也有可能是一個特別美麗的場景,可能是第一次看到心愛的人,或是第一次看到剛出生的小寶寶,或是看到一朵美麗的花,或者一場很棒的電影,等等。這樣的圖像在頭腦里是特別清晰的,甚至過了幾十年還會記住。
我們為此常感到困惑:為什么幾十年前的事還清晰地印在頭腦里,但是5分鐘前聽到的一個人名或半小時前放在某處的一塊手表卻怎么也想不起來了?我們在懷疑自己記憶力的同時卻納悶為什么能回憶起幾十年前的圖像。這一矛盾說明,其實好的記憶狀況和不好的記憶狀況同時存在。
眼見為憑——視覺學習
全世界的學者專家傾其一生研究人腦的奧秘,而我們對人腦的了解就像我們對自己腦力開發的程度一樣——真是少得可憐。其中一項研究就是頭腦中的記憶功能。頭腦記錄感官的記憶存盤很重要,感官就是味覺、嗅覺、聽覺、視覺、觸覺所記錄下來的信息,用感官來記憶是較好的記憶方法。
為什么從這么多感官記錄中,我特別挑出圖像記憶來呢?因為最強的記憶工具就是圖像法,剛才提到的眾多感官的存盤,如果沒有圖像的回憶,整個回憶的功能可能就沒有這么強
我們常說“眼睛是靈魂之窗”,這個說法真是很有意思。雖然我們強調要善用所有的感官(味覺、嗅覺、聽覺、視覺、觸覺),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們更常運用眼睛來取得絕大部分的信息,而且我們由視覺所獲得的信息,遠比通過其他感官來得有層次、有深度。正常人的眼球都是超級而且快速的掃描儀,經由眼睛所掃描的圖像一旦儲存在頭腦記憶區,幾乎一輩子都會留存在腦中。
創造心靈的圖像
了解以下幾個重點,會更有助于我們學會圖像記憶的方法,逐步創造“心靈的圖像”。首先,圖像法對記憶的幫助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已經知道幾十年前的情景是可以通過圖像來回憶的,而且每個人都有這種功能,并成功運用過。如何才能操作這方面的記憶功能,并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呢?現在我開始描述圖像法中一些特殊的規則,來幫助你們獲得記憶的存盤。
第一:圖像清晰具體
右腦所擁有的創造圖像的力量,可以讓我們“想像”出圖像以加強記憶的存盤,而圖像記憶正是運用了右腦的這一功能。研究已經發現并證實,如果在感官記憶中加入其他聯想的元素,可以加強回憶的功能,加速整個記憶系統的運作。
所以,圖像聯想的第一個規則就是要創造具體而清晰的圖像。具體、清晰的圖像是什么意思呢?比方我們來想像一個少年,你的“少年”圖像是一個模糊的人形,還是有血有肉、呼之欲出的真人呢?如果這個少年圖像沒有清楚的輪廓,沒有足夠的細節,那就像將金庫密碼寫在沙灘上,海浪一來就不見蹤影了。
舉例
讓我們再來做蘿卜圖像練習。各位創造蘿卜圖像時,是不是先決定你的蘿卜是紅色還是白色,再想到蘿卜有沒有葉子,再進一步想到葉子是什么顏色,是翠綠還是已經枯黃了,還可以想像這個蘿卜剛從土里拔出來,還有一些根須連在一起,這些根須有沒有泥巴,還是已經洗得干干凈凈地躺在超市的貨架上。
剛才我描述蘿卜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各位的圖像能力,大家可以想像蘿卜有根,根還帶著些泥巴,葉子是綠色的。接著,再拿其他物體進行描述。
¤細節圖像
剛才說過細節可以強化圖像,細節可以賦予圖像靈魂,讓我們一起多做幾個練習。例如玫瑰花,我們不要只滿足于想像出一朵被壓扁的玫瑰(平面的玫瑰),而要練習進一步想像出這朵玫瑰花瓣深淺的顏色,是含苞待放還是嬌艷盛開,是名貴的長莖玫瑰還是本地產的短莖玫瑰,綠油油的莖上長著尖刺,還散發著暗暗的幽香。
例如牛肉,你想到的牛肉是什么樣子?是血淋淋的肉片,帶骨頭的肉塊,還是放在盤子里半生不熟的牛排?例如公共汽車,你想像的公共汽車是嶄新的德國奔馳公車,老舊的電車,還是一陣黑煙(公車已經開走了)?車牌是什么呢?公車上有人嗎?乘客稀稀疏疏,還是擠得像沙丁魚一樣?這些細節都能強化記憶庫的存盤,各位務必利用機會多加練習。
¤顏色圖像
除了細節描述之外,我們還可以運用顏色加強記憶的存盤。創造圖像時當然可以是一片黑白,也可以給圖像一點顏色瞧瞧。視覺原本對花花綠綠的顏色特別有反應,若是能運用色彩彩繪我們創造的圖像,快速記憶就如花開遍地一樣燦爛了。
¤抽象概念借用法
但是遇到抽象的事物如何轉化成圖像呢?例如燈光應該是怎么樣的圖像呢?這時候我們需要發揮聯想的功能,并且借用適當的圖像來達成目的。燈光可以借用手電筒、臺燈、燈塔……好喝的飲料可以借用果蔬汁(我愛喝保健飲料)、熱騰騰的藍山咖啡、優酪乳……法律可以借用警察、法官、法槌等。既然是借用具體的圖像,我們就得記住要還原成原本抽象的事物或概念。
¤圖像急救站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自己的頭腦已經成為“固體”,記憶能力或圖像能力不好,或是自己沒辦法想像那些圖像,就大呼:“怎么辦?”讓我先為懷疑自己有上述癥狀的朋友“消消毒”。其實上述的懷疑多半是一種預設立場,或自我限制先入為主的心態。根據我10多年教學的經驗,發現大多數的學生都是力爭上游型,其中有60%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給自己很大壓力,或者在工作中面臨很嚴峻的挑戰,已經習慣運用邏輯思考或理性的方法學習,所以圖像和想像的能力已經被打入冷宮很久了,英雄無用武之地,但是派不上用場并不等于說我們沒有這個能力。
每個人年幼的時候,都具備非常豐富的圖像能力和想像能力,只是在成長過程中,過多地用理解或背誦的方法來學習,因此有可能漸漸遠離了圖像法。
不要忘記,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做夢。很多人說自己不會做夢,但是根據科學研究發現,每個人都是會做夢的,只是沒辦法回憶起曾經的夢境。如果在快睡醒時做了夢,醒來時就可以一清二楚地描述出來,由此可以證明每位都有右腦創作或想像的能力。
第二:復制“白日夢”經驗
放松是圖像創造的第二條規則,因為緊張時肌肉緊繃、瞳孔收縮,整個人呈“備戰”狀況,實在不利于任何創作活動。身心放松時,右腦才有能量創造特殊的圖像。
我們常常碰到上課沉悶的狀況或是坐著發呆等情況,這時我們不妨來做“白日夢”,相信各位的白日夢都是玫瑰色的,也許夢到中獎成為億萬富翁,或是白馬王子終于現身。
我們用最輕松的方法做白日夢的時候,都是有圖像的,用想像來創造很清晰的圖像。所以首先就是不要自我設限,應該相信自己有這個能力。
除了通過心理暗示,一些環境或是生理的調節也能幫助我們放輕松。從調整呼吸、保持好心情,到日常養成的好習慣,如均衡的飲食、靜坐、有氧運動、充足的睡眠、清爽的環境等都是讓緊張的現代人放松的妙方。
第三:感官強化圖像
我們要善用感官強化記憶。除了五種重要的感官(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夸張或幽默也是我們加強記憶的好方法。
舉例
想到老鼠,當然可以想到家里的老鼠,小小的、跑來跑去的。如果加點夸張、幽默的色彩會更好。比如,可以把老鼠想像成像人一樣大,或者把老鼠想像成米老鼠,老鼠會跟人講話,老鼠會跳舞等。再比如,我們可以創造一個胖乎乎、很卡通的相撲手,甚至感覺到相撲手走路時地板都在震動,真是有“分量”的記憶呢!
圖像是有非常強的記憶協助功能。感官記憶就像攀巖時的爪釘,爪釘如果像鐵釘,就不容易產生足夠的張力抓住巖縫,也就無法承受我們的重量。所以我們要練習運用感官圖像將記憶牢牢抓住。
看到這兒,一定累了,來篇信心貼呵...
如果我們沒有了解到記憶大師是怎樣進行記憶的,不明白他們為何能夠記得這么快、記得這么牢,我們會驚嘆于他們擁有遠遠超過我們的神奇記憶力。
現在,當我們知道,記憶大師們所用的記憶方法原來如此簡單,也如此容易掌握,我們很可能就會長舒一口氣:記憶的奧秘原來不過如此!
是的,我們寫作本書的目的,就是要讓天下所有渴望提升記憶力的人們都明白這個簡單的事實:提高記憶力真的很容易!
事實上,每個人都擁有非常驚人的記憶潛能,只要你掌握這些簡單的記憶方法和記憶力訓練方法,那么,你很容易就能把自己無限的記憶潛能釋放出來!
國內頂尖記憶大師謝華曾經說過:你別看記憶大師的記憶力比普通人高出這么多,事實上他們所用的記憶方法都非常簡單,而且大同小異?焖儆洃浀脑矶际窍嗤ǖ模曳浅:唵。只要方法正確,任何人都可以快速提高記憶力!
現在我們知道,快速記憶的基本原理只有兩個:聯想和編碼。而其中,核心的是聯想,也就是用豐富的想像來進行緊密的聯結。
因此,當我們說要提高記憶力的時候,其實只是要轉變我們的記憶方式,把難記的資料轉化為容易記的編碼再進行記憶,而并不是要去提高我們用那些“笨方法”進行記憶的速度。
我們的大腦對于記憶不同的信息,有著不同的記憶效率。
對于生動的圖像,我們的大腦原本就有非常強的記憶能力,任何人都能夠快速而又牢固地記住那些生動而又豐富的圖像。
而對于記憶那些抽象、沉悶的信息,我們大腦的記憶起來卻是比較慢的,這種死記硬背的方式對于大腦來說是一種低效率的方式,任何人都沒有辦法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快速而又牢固地記住大量資料。
因此,我們訓練記憶力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地迎合大腦對生動圖像的這種快速記憶能力, 把一切不容易記的資料都轉化為大腦容易記的圖像再進行記憶,而不是要強硬地提高死記硬背的能力。
我們的記憶方法系統一個是幫助我們更熟練地使用大腦的聯想功能,另一個則是幫助我們掌握把抽象信息轉化為生動圖像的編碼方法,以方便我們的大腦進行快速記憶,然后再用定樁法的技巧來更充分地運用聯想和編碼的方法。
快速記憶基本上只是用到兩種能力:聯想能力和編碼能力,一個人記憶速度的快慢取決于他聯想是否鮮明和快速,以及對抽象信息的編碼是否熟練。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記憶力 = 聯想能力 + 編碼能力
所以,我們通常所說的提高記憶力,不是指提高死記硬背的被動記憶力,而是指提高運用聯想的方法來進行主動記憶的能力,以及提高對抽象信息進行快速編碼的能力;蛘吒M一步說,不是要提高聯想能力和編碼能力,而是要掌握更多更好的聯想方法、編碼方法,更熟練地運用聯想和編碼這兩種“技術”。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提高的不是記憶力,而是運用記憶方法的能力。
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天生的記憶力其實沒多大區別,區別只在于有些人通過學習,掌握了更多更好的記憶方法,或者說更通過練習,能夠更熟練地運用這些記憶技巧,而另一些人則還是停留在死記硬背的記憶方法之中。就像有些人游泳游得很好,還會蛙泳、疊泳、自由泳等多種方法,而另一些人則根本不會游。這不是天生的,只是后天學習和練習的結果。
記憶力的提高也是同樣道理。
每個人對于記憶生動豐富的圖像,都有著非常強的記憶力,能夠快速而又牢固地記住這些信息。而同時,每個人卻又無法快速地記憶那些抽象、沉悶的信息。
因此,快速記憶的原理,就是要把所有信息都轉變為讓我們的大腦能夠快速記憶的圖像,然后再通過聯想把這安圖像緊密地聯結起來。
而有效的記憶力訓練方法,也就是要幫助我們迅速地把記憶信息轉變為適合大腦快速記憶的生動圖像,讓這些圖像盡可能地生動豐富,并且幫助我們最快速、最緊密地把它們聯結起來。
我們原來習慣于使用死記硬背的方法來記憶,這對于大腦來說是一件非常低效率的方式。而要想提高記憶力,就必須拋棄這種落后的記憶方式,而采取對大腦來說非常高效的記憶方式。
所以,提高記憶力的真正奧秘在于:改變我們的記憶方式,用一種符合大腦快速記憶原理的方式來進行記憶。
我們看到,這些快速記憶的方法都非常簡單,很容易就能掌握。事實上,掌握這些世界上最頂尖的記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巧,你所花的時間一共不會超過10個小時。
掌握方法之后,再加以練習,就一定能夠非?斓靥岣咦约旱挠洃浟,而記憶力提高的程度,則取決于對這些方法進行練習的程度了。
古羅馬人的記憶方法--羅馬家居法
古羅馬人雖然在記憶理論上的建樹不如古希臘人,但他們更注重于實踐應用。古羅馬人發明了很多記憶方法,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羅馬家居法"
古羅馬時代,元老院的長老們為了演說和辯論就需要引經據典,記住大量數據,而那時既沒有紙筆,不方便記錄。同時,我們應該想到,即使方便記錄,一個拿著稿子的演講者和一個不用稿子就能滔滔不絕地發表長篇大論的演講者相比,顯然后者更有魅力。所以,一個雄辯者必須要出口成章,要記住大量的法典、數據等內容才能立于不敗之地。于是,他們便慢慢地摸索出了一套能準確地、大量地記憶資料的記憶方法。
那么,他們是怎樣記憶的呢?羅馬人注意到自己家里的物品擺設、家具還有許多器皿一般是固定在一個地方不動的,如果以它們為媒介,把需要記憶的內容與每樣物品進行想象,那么只要想起物件不就可以想起所記憶的內容了嗎?另外,因為是自己的家,物品擺放自己很熟悉,順序不會搞亂,那么只要按照順序回想,記憶內容的順序同樣也不會搞亂。這樣即解決了能"記",而且還解決了能"按順序記"的雙重問題,一舉兩得!
比如,一個演說家第二天要與3個人同時辯論,那么他要針對每個人準備不同的材料,怎樣才能把材料記住又能不按錯對象呢?他想到了自己家的情況,一進門,有張桌子,再后面有張床….這樣,他把門、桌子、床這三樣東西與那三個人分別進行想象。第一個是個瘦子、第二個是個胖子,第三個個子很高。他開始想象,門和瘦子:某某某,人很瘦,瘦的從我家的門縫就能擠進來,他來我家時從不用我開門;桌子與胖子:某某某,太胖了,剛坐在我家桌子上,就把桌子壓碎了,還想象了"喀嚓"聲和胖子的叫疼聲;第三個高個子與床:某某某很高,躺在我家床上腳都還露在外邊。
這樣一來,三個人與自家的門、桌子、床都構成了聯想,接下來再把要記憶的材料分別再與門、桌子、床進行聯想。于是第二天論辯時,看著瘦子就想到了床,通過床又想起了昨夜已經準備好的內容;看著胖子想起了桌子,通過桌子想起了材料……,于是對每個人要說什么都有條不紊地說出來了,不會搞亂。 再例如,一個羅馬人家里的布局是這樣的:門口有兩根大柱子,大門上有個大獅子圖案。走進屋里,左邊有個雕塑,緊挨著的是一盆花,花的左邊有個沙發,沙發前面擺著桌子,上面放著酒杯、碗等。
主人要出去買如下的東西:買一雙拖鞋、去磨劍、買個奴隸、修剪葡萄藤、擦頭盔、找孩子談話等。怎么記住呢?就按照家居擺放的順序與要購買的物品一一進行聯想即可。
門口的兩根柱子與拖鞋、磨劍:想象一個柱子上掛滿了拖鞋,五顏六色的什么樣式都有,想穿時,來拿一雙就行;另一根柱子是專門用來磨劍的,劍不快了就來磨,所以一看到柱子就想到該磨劍了。
獅子和奴隸:新買的奴隸很有力量能馴服獅子,還想象了觀看他們搏斗時的驚險場面。
雕塑與修剪葡萄藤:我家的雕塑上要用葡萄葉裝飾,所以看到光禿禿的雕塑想起該修剪些葡萄葉來了。
花與擦頭盔:拿花擦頭盔,擦出來很亮,所以我喜歡用花擦頭盔,養花就是用來擦頭盔用的。
沙發與孩子談話:一般與孩子談話都在沙發上進行。這樣他就可以按照家居的順序想起要辦的事情了。
羅馬家居法的好處是既可以記住要記住的內容,還可以按順序記憶。我們今天好多書上講的編碼法、信箱法、場所編碼法就是羅馬家居法的延續和發展。
古希臘人確定的聯想法則
古希臘人非常崇拜記憶力,認為它是女神妮莫辛的化身。妮莫辛是所有女神中最漂亮的一個,宙斯跟她呆在一起的時間最長,共廝守了9天9夜,結果她生了9個繆斯女神,分別主司愛情詩、史詩、贊美詩、舞蹈、喜劇、悲劇、音樂、史學和天文學。在希臘人看來將活力(宙斯)注入記憶(妮莫辛)就會產生創造力和智慧,F在我們用來稱呼記憶法的專用術語"記憶術" --mnemoncis,就是由女神妮莫辛的名字演化來的。
古希臘人認為提高記憶力的方法的基本原理就是:"你要記住某件東西,就把它同你已知的或固定的東西聯系在一起,并且要依靠你的想象力。"這說的其實就是我們今天說的"聯想",而在他們那時更多是叫"想象"。
為提高記憶效率,在聯想的過程中要加入以下要素:
1、 色彩。 色彩越生動、越豐富,記憶效率就越高。僅僅利用色彩這一條,就會使你的記憶力有所提升。
2、 想象。 想象力是你的記憶源泉。想象得越生動,記憶越容易。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A、 夸大:把要記的東西想象得越大、越多,就越好。
B、 縮。喝绻隳芎芮逦陌褨|西想象得極小極小,也能記得很牢。
C、 荒誕:想象越離奇可笑,印象就越深,因此記得越牢。
3、 節奏。 記憶圖象中有節奏感的東西越多,節奏種類越豐富,那幅圖畫進入記憶就越自然。如同我們現在伴隨音樂而翩翩起舞一樣,有些肢體動作隨著音樂就會自然做出。
4、 動感。 盡可能的使大腦中的圖象動起來,動的東西比靜止的東西更容易記住。
5、 感受。 包括口感、嗅感、觸感、聲音和觀感等。在記東西時,參與的感官感受越多,就記得越清楚。如果你要記住給孩子買雪糕這件事,那你可以想象拿在手里的那種冰涼的感受,聞著有一股奶油香味,含在嘴里涼涼的、甜甜的感受,以及下咽到肚子里那種涼快的感覺。用了這么多感官感受去想就不會忘記買雪糕這件事情了。
6、性。 性是人類最強烈的動機之一,把要記憶的東西往這方面聯想也是會幫助記憶的。
7、順序和條理。 要記憶,光靠想象是不夠的,你還要把他們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條理分門別類得裝起來,這樣當提取時也很方便。否則,雜亂無章會弄得一團糟。
8、編碼。 為了按一定的順序記憶東西,可以按照事先編好的數字或其他固定的順序記憶。也就是我們現在普遍用的數字編碼法。
9、立體感。綜合運用色彩、運動等立體的要素,賦予要記憶內容充分的立體感,這樣比單純的平面、二唯的感受要容易記憶得多。
其實,古希臘人的這些記憶原則和方法原理與我們今天談的同時運用左、右腦記憶材料的方法是如出一輒的。我們知道左腦主管邏輯思維、語言、計算、排序和分析等功能,右腦主管想象、色彩、立體、空間、節奏等功能,如果我們在記憶時充分調動左右兩腦的功能來同時參與記憶,那么就會很容易記住所學內容。古希臘人雖然沒有我們今天的科學理論,但他們已經觸到了提高記憶力的科學方法和原理。古希臘人、古羅馬人那時已經在不自覺地應用這些科學的記憶方法了。
今天我們還在應用在那個時代被稱謂"記憶秘訣"的快速記憶方法,這些速記方法的確能夠改善記憶效果,F今社會上流行的一些快速記憶方法,很多就是這些原理、方法的繼續和延伸。
損害記憶力的外界因素
丹海姆•哈爾曼博士提出,人體有一種叫自由基的物質,可能是導致人體器官衰退的主要因素。它能異化脫氧核糖核酸(DNA),通過脫氧對大腦產生損傷,使神經細胞窒息而死,導致許多衰老跡象,如記憶力下降、早老性癡呆、皮膚干燥、皺紋增多、老年斑、關節炎、白內障、動脈硬化、癌癥及中風。
①、環境污染使得自由基到處可見。如X光、微波、核輻射,有毒重金屬(如在民用水中發現的鋁、鎘)、煙霧、食物化學添加劑、香煙產生的煙、汽車廢氣、氫化處理植物油和人造不飽和脂肪代用品,比如人造奶油、催化加氧植物油、不含乳制品的奶油、多數瓶裝沙拉調料,以及質量低劣的食用油。
人一旦吃進這樣的產品(加工過的食品、飯店及快餐店食品),它們就在人體中形成自由基。用這樣的油高溫加工食品(油炸食品如炸薯條),會使其氧化速度加快,釋放更多的自由基。而大部分自由基都會進入大腦,大腦是人體最容易受到自由基攻擊的部位。
因此,改掉不良飲食習慣,抵制由于污染帶來的對大腦的損害,是需要我們特別關注的。
②、高脂肪食品:加拿大科學家研究發現,高脂飲食會損害記憶及注意力集中能力。吃高脂食物的老鼠,無論在記憶、學習及注意力集中能力方面,都明顯減弱。 經過3個月后,學習及記憶會出現嚴重功能障礙。
③、煙酒:過量煙酒會破壞大腦細胞合成蛋白質,造成記憶力衰退。美國一位腦科學家實驗研究飲酒對反應速度的作用,發現喝一瓶紅葡萄酒前后,反應快慢相差近3倍。酒精在大腦產生一種脂肪酸化合物,使人進入迷醉狀態,不僅降低反應速度,而且襲擊語言、情緒、記憶。長期酗酒,會造成記憶力嚴重衰退,想要恢復記憶,需要8年的時間。煙民每吸一支香煙,會減少體內25毫克的維生素C。
④、避免受到重金屬污染的水和食物。鉛、鋁等重金屬一旦進入人體,很難排出體外,長期攝入,會造成早老性癡呆。因此,長期用鋁制餐具、炊具,或喜愛食用加入明礬的食物,如油條、粉條等,會增加體內鋁含量。而過量食用含鉛的松花蛋會造成鉛中毒。同樣,喝水也應避免污染,最好喝比較純凈的水。
⑤、關注電磁污染。
我們日常環境中的電磁污染都可引起思維混亂、記憶模糊、抑郁和腦功能受損。如空調、電視、電腦。美國科學家測試發現,當向被試者釋放一種家電很普通的微弱電磁場時,他們的短時記憶下降了。前蘇聯的測試表明,低頻電磁場可引起多動癥和干擾睡眠習慣,損害記憶和邏輯思維。來自電視廣播發射塔、高圧電線、機場、雷達、家電的輻射,會產生電子煙霧,可影響記憶,導致學習能力喪失、大腦和行為混亂、造成抑郁癥。
我們有一款訓練軟件(飛客速讀)可以幫助你迅速提高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8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