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論壇通告:學習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就點擊>>站內搜索<<,大部分的問題都有對應的解答!
您的位置:快速記憶法 > 外語學習記憶 > 英語單詞記憶法 > 背英語單詞最科學的方法

背英語單詞最科學的方法

2010/1/16 01:46 作者:liangcai 本文已影響:10653人 
背英語單詞最科學的方法
                轉載至網絡,作者:匿名

  怎樣才能把這么多單詞背下來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如果想比別人成功,就一定要走捷徑。不要期盼自己比別人幸運,也不要指望自己比別人更聰明或者更勤奮。從智力上說,從機遇上說,自己和別人都是差不了多少的,想超過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就一定要走捷徑,捷徑,捷徑!

  背單詞捷徑的第一條,就是:一定要每次都大量地背。因為自己不比別人聰明,所以背完單詞,別人忘掉五分之一,自己決不會比別人忘得少。然而,別人每天背十個單詞,自己卻可以背一百個,忘掉五分之一,還剩八十個,是別人最聰明狀態下的十倍。每天一百個是最低限。其實背到后來您會發現這個要求并不高,一個月后,您可能自然而然地就背到三百或者五百。

  這一百個要分成四組來背,上午三十,中午十個,下午三十,晚上三十。第二天早晨復習以前沒背下來的詞。背的時候,要一目十詞(注意,是十個而不是更多或更少),不要認認真真背,因為沒有認認真真的時間。一邊看一邊讀每個詞的讀音,默讀也成。看完后回憶一遍,回憶不起來的再看。這次背的目的在于留下個大概印象,下次看見能知道這個詞,所以背到大部分都能回憶得起來就成了,把剩下的詞單獨抄出來。

  背單詞捷徑的第二條,就是:背字典!為什么要背字典呢?因為字典上每個詞的解釋比較全面,而且相同字母開頭的單詞都集中在一起。不是什么字典都可以拿來背的,一定要找只包含自己想背的詞的字典。另外,最好有解釋和例句。而且,一定要有音標!一般教材課文后面的詞匯表都是為那些認認真真聽課的好學生準備的,想走捷徑就千萬不要去背那些東西。

  背字典的時候,按開頭字母(Z,Y,X,Q,J,K,U)(V,W,N,O,L)(FG,IT,HM,BDE,R)(C,P,S,A)的順序背,其中C,P,S,A每個都要分三部分背。這樣背有幾個好處:(一)能增加成就感,提高興趣。至于為什么,您翻翻字典就明白了。(二)便于清楚地知道那些單詞已經背過,那些還沒背。(三)能先把最基本的詞先掌握。

  三萬單詞里,分為三個等級:三千到四千,八千到一萬,兩萬二到三萬。也就是說,您得分別準備三本字典。這幾個等級之間各自有非常不同的特性,所以需要分別用不同方法背。俺當時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所以在從一萬到三萬之間走了一段彎路,浪費了一些時間,不然或許能突破到五萬吧。

  所以,背單詞捷徑的下面這條就有了三個分支:

  背單詞捷徑的第三條,就是:和單詞多見面。一個單詞能不能記住,取決于和它在不同場合見面的頻率,不在于每次看著它的時間長短。一般想記住一個單詞,每星期要和它在“不同場合”見三到四次面。俺在上文中提到大量背的時候,不要摳某一個字記住與否就是這個意思。因為是否一見鐘情都是無所謂的,關鍵在于有更多不同類型的見面機會。不過,根據要背的單詞的等級不同,增加見面機會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第一個分支:瞎聽!三千到四千這個等級,是非常常用的單詞,而且幾乎囊括了表達最基本思想所需要的一切詞匯。每篇文章中百分之八十都是這些詞匯,而且這些詞都是最基本的語素(或稱“詞根”),就是分割到最小無法再分割,互相之間也沒什么類似之處的東西。對付這些詞的最好方法,就是進行大量的,不間斷的,簡單的初級聽力練習。因為閱讀材料中,還有百分之二十其他詞匯,所以光憑這個等級的詞還看不懂那些閱讀材料。但是聽力練習都是最基本的對話,而且發音一般很標準,多聽能夠增加單詞的重復率,而且可以為以后背八千到一萬那個等級的詞打下語音基礎。

聽的時候,要分精聽和泛聽兩部分。精聽當然是指每個詞都要弄懂,俺著重講一下泛聽。泛聽是最重要的,因為掌握語速和語調,以及總體印象都要靠泛聽。而這些都是背八千到一萬等級單詞的基礎。泛聽能夠讓經常用到的詞(也就是那些最必要掌握的詞)把您的耳朵磨出繭子來,讓您模模糊糊聽到個音就能反應出它是什么意思。泛聽中您聽到的詞,才是您真正應該記住的詞,所以別害怕精聽的時候什么都聽不懂。到底什么是泛聽呢?泛聽,就是說您聽的時候,精神要分散,要一邊干著其他事(比如撮飯或和別人大聲討論撮飯~),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聽著。泛聽一定要見縫插針,一有機會就聽著,最好耳機不離耳朵。

  而精聽的意義就在于找出您沒聽清的那些詞。啊哈,那就是您背過但還不熟悉的詞了。把這些詞單獨記在另外一個地方,別跟沒背下來的詞混了。泛聽要聽精聽已經聽過的內容。比如精聽聽到了第二盤磁帶,那么泛聽就聽第一盤磁帶,正好。提醒您一句,千萬別拿英語廣播當自己的聽力教材!!!

  第二個分支:狂看!八千到一萬這個等級,基本包含了剩下的百分之二十。這些單詞在聽力教材里很難找到。但是,可不要停止聽的練習呦,因為聽能鞏固您的語調感覺,而這是背這個等級單詞的一個關鍵。不過,背這個等級的詞,需要在聽以外增加看的內容。
  看,同樣要分精讀和泛讀兩種。就象聽一樣,也是泛讀更重要一些。泛讀要挑不太長,能有耐心看完的文章,而且看不懂的詞不要太多,一篇文章有兩三個不認識的就足夠了。千萬不要一上來就看英語報刊雜志小說,那些東西不但很難看懂,而且看懂了也對背單詞沒什么促進作用。

  泛讀也需要大量練習,只要您有耐心,又有足夠時間,就一直看下去吧!看的時候不要仔細閱讀,掃一眼明白個大概意思就成了,然后把這一眼沒看懂的詞畫上記號,別琢磨它是什么意思,繼續掃描吧!全部看完之后,回頭再看這些單詞,有的可能已經想起來了,有的....還沒想起來?那就查查字典,要是自己還沒背過,就扔掉它,要是已經背過了,就單獨抄下來吧,和聽力練習中沒聽出來的詞放在一起。

  第三個分支:亂說!這只適合背兩萬二到三萬的詞。因為其他的詞不用說就已經背下來了。而這個等級的詞在閱讀材料里非常少,可能閱讀十篇文章卻一個這個等級的詞也沒有。所以靠閱讀來增加見面機會已經不行了。這些詞甚至有的老外一輩子都沒見過,咋能指望他們能寫出來呢?尤其是GRE詞匯,什么"給馬穿衣服","紐約的流氓","從非洲吹向南歐的風"....這些詞都是一些精致的修辭,也就是說,如果您話里凈是這些詞,那您可以假冒一位學者了。

  一般的老外都是聽不懂您說的這些話的,所以不用這些詞也能表達同樣的含義。好了,您的機會來了,您可以跟老外講話中帶上這些單詞,然后很自豪地假裝謙虛地跟他們解釋這些詞的含義。

  每次跟老外解釋一兩個詞就足夠了,老外會佩服您佩服得五體投地的。HL就向ws解釋吧!要大膽而耐心,尤其是大膽。

  這個階段,您就別再練聽力了,因為練了進步也不大。還記得開頭那句話么?要想成功,得走捷徑。
  凡是不能在短時期內取得巨大進步的行動,都不必浪費時間去做。
  不過,這時候的閱讀材料成了問題:您會發現,過去看的東西覺得太淺沒意思,看其他深的東西又看不懂。您還會發現一個新的有趣現象:那就是您想看的文章里,現在全是第一個等級的那些詞,每個詞您都確切知道它的含義,但整個文章您就是看不懂。
  那您該看什么呢?就看第二個等級的那些淺顯文章啊。雖然淺顯,但能幫助您不至于忘了過去背出來的成果。至于您看不懂的那些文章,別著急,等您和老外交流多了,您自然就懂了,那都是一些詞組、俚語或文法組成的文章。

 背單詞捷徑的第四條,就是:聯想,聯想,聯想,.....背單詞的第一個動作是什么?端詳一下它的外貌。第二第三個動作呢?看看它的內涵和發音。而第四個動作,就應該是聯想,再聯想.....
  聯想它和其他背過的詞有沒有外表類似的?讀音類似的?意思類似或相反的?如果有,就趕緊記在旁邊,在另外那些詞旁邊也把這個詞加上。這樣,以后看見其他詞,也會聯想起這個詞,等于又增加了一次見面機會。
  而且,在第二、第三個等級的詞匯里,還有許多單詞是由"前綴","詞根","后綴"組成的,前綴比如"re","in","pseud"...,后綴比如"er","a","oid"...,然后共同組成一個新詞。如果掌握了這些前后綴,就可以很方便地猜出一個生詞到底什么意思。另外,有很多讀音相近的詞也有相似的意思,這在俚語、詩歌和兒童用語中更普遍。如果每天記80個單詞,一個月只能背2400個單詞,但掌握了這些規律后,實際上背的速度越來越快,幾乎一萬多單詞都是不用背就會了的。
  不過,在GRE單詞中,有很多是既沒有和其他詞的關系,又沒有前后綴,看起來既簡單又記不住的單詞。這些詞里邊有希臘語,意大利語,德語,拉丁語,甚至還有日語譯音。這就只能靠和別人解釋來掌握了。(HL一定要注意!)
  背單詞捷徑的第五條,就是:復習!記得快,忘得也就快,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規律。在背單詞的過程中,復習就顯得非常重要。俺總結復習的規律是:十個單詞復習一遍,然后三十個單詞,然后是以前所有沒背下來的單詞。復習的時候,同樣不必細摳,粗略地掃一遍就可以了,但一定要想它的讀音(因為英語是象聲的)。最后背不下來的單詞,一定是不常用的,因為老外一樣背不下來。
  每背完一個開頭字母的單詞,就要把前一個開頭字母的復習一遍。然后每背完前文中括號里面的開頭字母,就把上一個括號里的復習一遍。復習的時候,要先看英文翻譯中文意思來一遍,然后再看著中文想它的英文單詞再來一遍。
  前面說過,在泛聽,泛讀中忘了的詞要和背的時候就記不住的詞分著記下來,就是為了在復習的時候區別對待。忘了的詞,要每天看一遍,會了就劃掉,而記不住的詞則在背完了整個字母以后,單獨背一下這些詞,平常就不用看了。
  1.學了十幾年英語,到頭來還是啞巴英語,是傳統的英語學習法有問題嗎?
  不完全是。對于象我這樣上世紀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來說,學英語就是從字母A,B,C,背單詞,學語法開始,以精讀課文和做習題為主要手段來進行的,對于聽力和口語的訓練則嚴重不足。其實沒有任何傳統的學院派英語教師會認為聽力和口語并不重要,不需要多練的,只是由于當時咱們國家的經濟實力有限,師資,設備都不足,所以難以在中小學普及聽力口語教學。在高考英語中也不能設置口語聽力考試,因為這對貧困地區的學生太不公平。不考口語聽力,靠什么來拉開成績差距,以達到選拔學生的目的呢?只能靠出一些不太實用的難題,偏題甚至怪題了。高等教育資源十分稀缺,應試教育在所難免,學生不得不投入大量時間做習題,死摳一些并無太大用處的細節,學成一身應試英語,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到了大學,還是由于師資有限,口語教學不能充分開展,根本沒有多少說英語的機會。學了十幾年英語,到頭來還是啞巴英語就是因為說得不夠多,聽得不夠多,甚至讀得也不夠多,而不是傳統的重視語法基礎知識和詞匯,強調閱讀能力的英語學習方法有問題。
  可喜的是現在的情況大為改善。高考以及某些省份的中考都有了聽力考試,而在許多較發達城市,小學就聘能請外教進行英語口語教學了。

2.一定要徹底拋棄Chinglish (Chinese English)嗎?
  徹底拋棄Chinglish, 說一口標準的美式英語或英式英語,當然是所有英語學習者的理想。其實,所謂的Chinglish 可以分成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指用中文的語法和用詞去生硬地套英語,比如想表達“天很熱”時說“The day is very hot!;另一情況是指口音問題,即雖然說得沒錯,可是一聽上去就知道是中國人在說英語。我們學英語,第一種情況當然絕對要避免(這通過系統學習語法和詞匯,要做到并不是很困難),否則讓人聽不懂或覺得可笑。要克服第二個問題,需要付出的時間太多,決非在中國生活的非英語專業人士所能承受。想想看,許多南方人從十多歲開始,在北京呆了幾十年,天天說普通話,聽普通話,可還是說不準普通話! 中國人在沒有語言環境的情況下想要說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語,談何容易!就算是中央電視臺的英語播音員,您還是能聽出是中國人在說英語。有的英語教學專家通過多年瘋狂地學習英語(所耗時間恐怕讀一個大學英語專業都不止),再加上個人的天賦,練得一口純正的美式口語,就拋出某英語學習法號召大家拼命練習肌肉去追求標準發音,實際上大多數人卻根本無法負擔像他那樣的投入,自然也就學成者寥寥。其實,只要能做到語法正確,用詞恰當,也就是能正確表達,發音不地道(注意,是不地道,不是錯誤)根本就不妨礙交流。例如,新加坡和印度都是以英語為第一官方語言的國家,幾乎人人會說英語。可新加坡人的英語也帶有明顯的口音――他們自稱為“Singlish”;印度人的英語在咱們聽來更難聽,舌頭直打嘟嚕。但是這兩個國家的人和英美人交流是毫無障礙的――就因為他們的英語口語從語法上和用詞上都沒有問題。他們也從來不需要去追求什么“純正的美式口語”。當然,說一口發音純正的美國口語會讓人覺得你很牛,可是要考慮考慮你得付出得代價,況且還不是一定能成功。
  總之,對于語法和用詞,我們一定要注意,至于口音,如果您舍不得下大力氣改進,不妨接著說咱們的Chinglish。
  3.發音標準真的很重要嗎?
  這個問題其實上面已經談過一些。在這里我想補充的是,讀對每個單詞的發音,的確是重要的。如果你把一個單詞說成另一個單詞,或把某個單詞發錯了一個音節,固然有時對方能從上下文推斷你想說什么,但是也會經常造成誤解或讓人覺得不知所云。單詞發音的錯誤往往比語法結構的錯誤更令人費解。而發音的另一方面――句子的語調,則不是非常重要。我們知道,一個句子,即使每個單詞都讀得準,整個句子聽起來也會覺得味道不對,是Chinglish。這就是因為沒有掌握正確的語調以及連讀習慣等。但這沒有關系,因為這樣得句子老外是能夠聽懂的。老外聽英語的“容錯”能力其實很強,就像許多廣東人說的普通話雖然很不準,北京人一樣能輕松聽懂,因為語法和用詞正確是正確的。
  總之,單詞的發音很重要。對于口語常用的5000單詞,我們應該一個一個讀準其發音。
  4.要想熟練運用英語口語交流,到底什么最關鍵?
  當然是詞匯(包括詞組和短語)最關鍵。用英語口語交流,一方面是要能聽懂對方說的,另一方面是自己說的對方要能聽懂。在這兩個方面,詞匯都是基礎。
  先說聽力。在練習聽力的時候常有這種感覺:一個單詞沒聽說過或雖知道但一時反應不過來,就會導致整個句子聽不懂。幾個關鍵句子聽不懂,那么整篇文章說什么就搞不明白。所以,詞匯量不足的話,聽力就一定不行。而且對詞匯的敏感程度和反應速度,也直接影響您的聽力水平。扎扎實實地背一段時間單詞您就會驚喜地發現,您的聽力竟然沒怎么訓練就在無形中提高了一大截。
再說口語。中國人說英語的最大障礙,并不是發音,而是不會表達――根本不知道怎么去說,不知道用什么詞,怎么用詞。比如,想說“我喜歡吃辣椒”,可是“辣椒”的英文單詞是什么?不知道。那就說“我喜歡吃一種辣的蔬菜吧。”可是“辣”怎么說?還是不知道,這就沒法辦了。詞匯量的匱乏,是英語口語達到與人交流水平的最大障礙。真正與人交流的口語,絕不是購物,機場,郵局,問路這些生活常用語。這些生活常用語就算練得再熟,發音再準,也沒法和老外談工作,或是聊天。要想和老外談工作或是侃大山,必須掌握大量的專業詞匯,以及涉及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詞匯。所以,詞匯量也是口語的基礎。
  要注意的是,這里所說的詞匯,不僅指單詞,還包括詞組,短語。詞組和短語在口語中十分重要。有時我們能聽出整個句子的每個單詞,但還是不明白句子的意思,就是因為不認得句子中出現的短語。口語中的許多意思表達,都是用短語來完成的,如果用同樣意思的單詞來說,則顯得非常生硬。
  5.真的可以不學語法,不背單詞,開口就說嗎?
  當然不行,F在有的英語學習方法號召大家拋棄語法學習,而是直接從背句子開始,其理由無非是“幼兒學說話從來不需要管語法,不照樣學得會嗎?”。其實,就是因為幼兒智力有限,學說話不能從語法開始,所以幼兒學語言學得很慢。對,是很慢,這里有智力的因素,也有學習方法太笨的原因。幼兒從呀呀學語開始大約是1歲,到4歲左右才能像樣地說些結構簡單的句子,需要約3年的時間,而且還不會讀,不會寫。而在這3年里,他們每天大約有8-10個小時在學說話――只要有人和他說話,他就是處在學習狀態。如果成年人有幼兒的學習條件,即假設一個成年人在呆美國,時刻有個英語教師陪著,聽不懂或不會說的時候馬上教他,說錯了則馬上糾正,那么只需四個月他就能達到4歲小孩的語言水平了。幼兒不學語法,語言規則只能靠自己摸索總結,靠在不斷被糾正的過程中學到,所以效率很低。比如,寶寶說“不媽媽上班”,媽媽告訴他應該說“媽媽不要上班”,他記住了,可是過一會又會說“不寶寶吃飯”,“不爸爸睡覺”等,需要多次糾正后才能隱隱感覺到“不”字不能放在開頭――這就是因為不懂語法。語法是語言規律的總結,掌握了就能舉一反三,少繞彎路,這本是十分淺顯的道理。那種不學語法,光背句子的方法,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將成人的智力視為與幼兒等同的笨辦法。在上小學前,我們自然而然地學會了說話,可是只能表達簡單的要求和感覺,很多東西還是不會說。此后,我們還需要5-6年小學語文,6年中學語文的系統學習,才能談論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全面準確地表達各種感受,說明前因后果,事物聯系,講清楚一件復雜的事情?梢姡B學習母語都是一個十分全面,漫長的過程,那么學習英語當然決非背背句子那么簡單。而且,不要忽視閱讀對口語的作用。我們知道,書讀得越多的人,說話就越有條理,詞語就越精彩,上過大學的人和沒上過大學的人說話,往往有明顯的區別。書讀得越多,詞匯量就越大,學到得表達方式和表達技巧就越豐富,所以語言能力就越強。只背句子,不學語法,不背單詞, 不閱讀,這樣學英語,最多只能達到國外5歲小孩的語言水平,用于日常生活可以,工作和交流則不行。這種學習法之所以目前能有市場,只不過因為它反傳統,迎合了人們求新求變的心理,但終究經不起實踐的檢驗。
  6.英語學習的目的是閱讀為主還是聽說為主?
  傳統的學院派往往認為英語學習應以閱讀為主,理由是畢竟聽說英語的機會不是很多;而目前流行的各種商業化英語學習方法均強調以聽說為主,認為啞巴英語用處不大。而我以為,這個問題,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答案。改革開放以前,普通人即使會說一些英語,也無用武之地。那時,英語學習的目的只能是以閱讀為主――為了讀懂英文的科技資料,產品說明書等。進入上個世紀90年代,對外商業、文化交流明顯增多,如果能說一口較好的英語,是不愁派不上用場的。并且英語說得越好,說英語的機
會就越多,這反過來又促進英語水平的提高。而閱讀能力的用處,較改革開放前并無明顯增加。所以,在上個世紀90年代前中期,將聽說作為英語學習的主要目的,對個人的前途會很有幫助。而在互聯網高度普及的今天,情況又有所不同了。網上的信息90%以上都是英文,英文的閱讀能力已經不僅僅是科研人員查查資料這點用處,普通人完全可以運用這種能力獲通過互聯網獲取大量中文世界里沒有的信息――不論是新聞,科技,商業還是娛樂。這時,英文閱讀能力,已經成為開闊眼界,及時獲取信息、把握機會,甚至增添生活樂趣的手段,它可以每天都有用。更何況,通過大量的英文閱讀,也能自然而然地提高聽力、口語和寫作水平――這好比“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所以我認為今天,在英語學習中,閱讀能力的培養更為重要。如果閱讀能力達到流暢實用的程度,每天都愉快地上英文網站逛逛,那么聽力、口語和寫作,只需稍加訓練就能水到渠成。學了十幾年英語還是啞巴英語,那不僅因為聽說得少,還因為讀得少!想想看你完整讀過幾本英文著作,看過幾張英文報紙吧! 書讀得多的人,才能舌綻蓮花,下筆有神,這個適用于漢語的規律,當然也適用于英語。
  7.到底怎樣學英語?
  沒有什么速成的捷徑。扎扎實實從背單詞,學語法開始,多背,多聽,多讀,多說。
  背單詞不但要認得,還要聽磁帶或細看音標,讀準其發音。許多生活中非常常用的單詞,比如“肺炎”,“肝臟”,“辣椒”等,并沒有被收入到大學英語四級詞匯表或類似的中級程度的詞匯表中,也要注意收集和記憶,否則說英語時很容易一張嘴就卡殼。此外,一定要熟記口語中常用的400~500個短語和詞組。在基本語法已經掌握,詞匯量達到4000以上時,可以開始背句子,以及經典的背誦文章,籍此將各種典型表達方法熟記于心,用時才能不加思索涌到舌尖。記住,背句子非常重要和有效,當然這得是建立在相當的語法知識和詞匯量基礎之上的。
  聽力方面,選用一套教材,如Step by Step,按部就班地學習。教材外的聽力材料,以從中國國際廣播電臺(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 簡稱CRI ) 的英文廣播開始為好,CRI也有類似于VOA的慢速英語,它在許多城市是調頻廣播,沒有噪音,學習效果遠勝充滿雜音甚至飄忽不定的VOA短波。而且,CRI的節目,關于中國的內容遠較VOA為多,涉及中國社會方方面面,有的就是你身邊的事,這對于上英語角聊天,或有機會時向老外談談中國,都很有用。我在上研究生期間,每天晚上邊寫程序邊聽CRI的雙語音樂節目Enjoy FM和整點常速新聞,一個月后,對VOA 的常速新聞,由原來的能聽懂40%,提高到能聽懂80%。所以,如果你從Special English跳到VOA常速新聞后,發現而進展十分困難,不妨試試CRI的常速新聞廣播,它是中國人播音的,難度介于Special English和VOA常速新聞之間,聽一段時間,待有了一定基礎后再攻VOA常速新聞,就能事半功倍。
  要多看英文VCD或DVD。如果30%以上聽不懂,就應該將中文字幕打開,對照著聽。開始是幾乎一點不懂,后來慢慢看著字幕能聽出對白是怎么說的,最后不要字幕也能基本看懂電影。不要追求90%的對話都能聽出來,那是非常困難的,英語專業畢業的本科生大部分都做不到。
多聽對于口語的提高也很有幫助。因為人學說話,其實就是從別人嘴里學來的,這就是地方口音代代相傳,聾子往往是啞巴的原因。如果每天都聽一個小時英語,哪怕一句英語都不說,時隔半年之后,一張嘴就會發現發音在不知不覺中竟然有了很大進步。這是我的親身感受。我第一次去人民大學的英語角,明顯感覺辭不達義,嘴巴干澀,舌頭僵硬。回來聽了半年CRI及VOA廣播后第二次去,竟然好幾個人夸我發音不錯,自己也感覺舌頭靈活得多,該卷舌的時候能卷舌,該升調就升調,該鼻音就鼻音了?蓪嶋H上這半年間我一句英語沒說過!
  學習英語口語,在中國最缺的就是說英語的環境。所以,要經常去英語角。一定要放開膽子大聲說!沒有什么可丟臉的。盡量找說得比自己好的人聊,碰到水平相同或更差的,再怎么聊也進步不了,趕快找個借口結束談話,以免互相學習對方的錯誤。去英語角,不能沒有準備隨便去,應該和日常的學習結合起來。即如果每星期去一次英語角,那么去之前,要總結一下,這星期新學了那些句子,那些詞匯,哪些短語,盡量在交談時用上這些新學的內容。
  要營造英語的環境,讓生活中天天有英語。哪怕每天聽聽英文歌曲也行,這樣才能有效地保持學習效果,鞏固對英語的感覺。開車上下班的朋友好辦,塞盤英語磁帶反復聽(不能太認真,以免出車禍),或者象我一樣,收音機從來不關,而且鎖定在CRI頻道,打著火就開始聽,一直聽到下車。坐公車的朋友也可以買個袖珍收音機,等車坐車都聽聽廣播,雖然干擾多些。騎自行車或步行的朋友不能這么干,太不安全。
  在休閑的時間多看英文電影,當然也是寓教于樂,營造英語環境的好辦法。看的時候要心情放松,能聽懂多少算多少,只要能保持英語對大腦的刺激就行了。
  8.信息時代又怎樣學英語?
  傳統的英語自學手段,是書本+詞典+磁帶+筆記本。信息時代的英語學習,當然少不了計算機軟件和互聯網這兩個手段。
  先說說用軟件學英語。人總是有不愿改變現狀的惰性,許多人還不習慣用軟件學習,總覺得那東西花哨不實在,還是用書本磁帶學習踏實?墒窍胂氚桑S多作家一開始也不習慣用鍵盤寫作,可是現在已經沒有幾個作家會還在吃力地“爬格子”呢? 真正優秀的英語教學軟件能為你節省的學習時間,遠遠超過任何時髦的這個那個英語學習法,你只有親身認真體驗,才會感覺用軟件學英語,的的確確是英語學習的革命。計算機在許多方面能幾十倍上百倍地提高人的工作效率,用計算機學英語,節省時間5~8倍一點也不奇怪。
  但是為什么很少聽說有人用軟件很快學成英語了呢?那是因為目前市面上還沒有一套系統的,涵蓋英語學習各個方面,從ABC到高級的,真正以學習效率為中心的成熟的英語教學軟件。雖然市面上英語軟件種類很多,但是這些軟件往往急功近利,其設計是從如何吸引用戶購買的角度出發,而非從如何讓用戶買回去用得順手出發。95%以上的英語教學軟件,都只是將學習材料從書本、磁帶上搬到計算機上,配以精心設計的華麗界面,僅此而已,功能十分單一,根本沒有發揮出計算機的巨大威力。這些軟件在界面上狠下功夫,一個比一個漂亮,而對軟件作為工具的本質特性.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9084.html
快速記憶法 - 逍遙右腦記憶 - 右腦記憶論壇 - 速讀訓練軟件
Powered by DiY-Page 6.5.0 © 2005-2025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