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論壇通告:學習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就點擊>>站內搜索<<,大部分的問題都有對應的解答!

6大竅門

2010/2/20 11:48 作者:宇智波鳴人 本文已影響:1689人 
當我們意識到有必要學會英語,并且下決心去攻克這個難關時,我們就一定要:

  1、投資我們的時間和心智。我們并不傻,有足夠的智慧和大腦空間來消化儲存那些ABCD。別人能學會,我們也能學會,只要我們善于投資自己的時間。上帝賦于我們每日24小時,上班8小時,睡覺7小時,三餐飯2小時,莫名其妙kill2小時,無論如何應有1小時來學習。越忙的人,越有時間做事;越閑越懶散的人,越找不到時間來做事。

  2、要從心底滋生出一種對英語的喜愛之情。把學英語當成一個開心而愉快的美差,而不是硬著頭皮、頭懸梁、錐刺骨的苦力。因此,先要從簡單的入手,找一本好教材或一本故事書(生詞量不超過30%)悉心研讀,默識揣摸,就會有收獲感,嘗到甜頭,進而信心更足。如開始就啃一本詞匯量太大,沒有詞典看不下去的書,只會扼殺學習興趣,降低情緒,最終放棄。

  3、要有自我約束力,且稱之為“心力”吧!按簛聿皇亲x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來蚊蟲冬又冷,背起書包待明年!笨傆幸恍├碛刹粚W習。這樣下去,我們的英語之樹永遠長不大。古人云:“人靜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很有道理。在四川大足佛教石刻藝術中,有一組大型佛雕《牧牛圖》,描繪了一個牧童和牛由斗爭、對抗到逐漸融合、協調,最后合而為一的故事。佛祖說:“人的心魔難伏,就象牛一樣,私心雜念太多太多;修行者就要象牧童,修煉他們,馴服他們,以完美自已的人生!蔽覀儗W英語也一樣,要能夠馴服那些影響我們學習的大牛、小牛,抵制各種誘惑,集中精力,專心學習。

  4、要有信心。英語不過是表達思想的一種工具、一種說話習慣而已。我們要堅信,只要有投入,有付出,就會有收獲。絕不會“付出的愛收不回。”

  5、要有實際行動。一個真正的馬拉松運動員絕不會空等奧林匹克金牌從天下掉下來,現在就行動起來。

  6、要有連續性、持續性。學英語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走走停停便難有成就。比如燒開水,在燒到80度時停下來,等水冷了又燒,沒燒開又停,如此周而復始,又費精力又費電,很難喝到水。學英語要一鼓作氣。天天堅持,在完全忘記之前及時復習、加深印象,如此反復,直至形成永久性記憶。如果等到忘記了再來復習,就象又學新知識一樣,那么,我們就永遠是初學者,雖然在辛辛苦苦地燒開水,卻難品味到其甘潤。
 
新東方推薦的有助于英語學習的電影

初級:

1. The Graduate

2. Arthur

3. A fish called Wanda

4. Sabrina

5. Something to talk about


中級;

1. Forest Gump

2. Sleepless in Seattle

3. Pretty woman

4. Ordinary people

5. My best friend's wedding
高級;

1. When Harry met Sally

2. Terms of Endearment

3. Four wedding and a funeral

4. Philadelphia

5. Planes,trains and automobiles
 

 

 

 
專家教你如何積極有效記單詞


  從理論上來講,每個人一個月最多可以記住的英語單詞數量究竟是3000?6000?8000?還是10000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清楚這個問題與什么因素有著本質上的關系,把問題的因素搞清楚了,我們就可以進行科學地估算了。

  1、單詞記憶數量與什么有關系呢?

  單詞記憶量主要是與一個人的記憶力、毅力、遺忘規律、記憶對象的難易度、記憶達到什么程度這五個因素有關系。下面簡單描述它們,以便給大家一個輪廓。

  記憶力是一個人短期記憶能力的衡量。一般是在10分鐘到4個小時之間某個值作為衡量單位,通常以一個小時來作衡量單位較為科學。記憶過程大多數是一件枯燥無味的工作,特別是英語詞匯的海量記憶,這個時候,毅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任何記憶過的東西在沒有達到牢固記憶狀態之下,如果不能夠做到適時地復習,都會有被完全遺忘的可能。不同人的遺忘規律是不同的。記憶對象的難易度,不是孤立地看您記憶的東西是否曾經記憶過,而是看是否可以與您腦子里面已經掌握的知識建立某種邏輯關系。記憶到什么程度可以簡單分為粗糙記憶與精確記憶這兩種,它們所需要的時間是截然不同的,比如說,在英語單詞的記憶中,如果只是要求認識,那么需要的時間遠少于要達到熟練拼寫狀態的時間。

  2、時記量、日記量、月記量與年記量的區別

  時記量與日記量是一個短時間里記憶數量的度量,月記量與年記量是長時間里記憶數量的度量。

  任何一個普通的有一定記憶力的人,都可以在30秒鐘內記住一個英語單詞,是不是就可以斷定他一個小時可以記住120個英語單詞呢?這樣計算下去,是不是就可以斷定他每天記憶一個小時,一個月就可以記住3600個英語單詞呢?一年就可以記住43200個英語單詞了呢?

  不用我說,您也明白這樣的斷定肯定是錯誤的。根據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原理”,任何記憶過的新單詞,必須在適當的時間進行復習,否則就會有被完全遺忘的可能。可能有人問,我每天對每個單詞都復習一次,不是就不會忘記了嗎?答案告訴您這非常不科學,一是浪費時間,就算您3秒鐘復習一個單詞,一個小時才復習1200個單詞,一個月下來也就學習了1200個單詞。二是效果不明顯,由于每次的記憶量大,心理學上有“前抑”與“后抑”等說法,導致效果不明顯。

  如果要回答一個人一個小時可以記憶多少個英語單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為這只是由一個人的記憶力來決定。如果要回答一個人一個月可以記憶多少個英語單詞,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如果您曾經參加過英語四級、GRE等等考試,經歷過英語單詞記憶的話,您就會有這樣的感慨,開始幾天感覺還蠻不錯的,過了十天八天,就開始感覺進入混亂狀態了,哪些單詞已經記得了,哪些單詞還需要復習,需要在什么時候來復習呢?這就是《滿氏記憶通論》提出的所謂“雙重遺忘”現象。什么是“雙重遺忘”現象呢?一重是忘記了曾經記憶過的英語單詞,二重是忘記了什么時候去復習快要忘記的英語單詞。

  現在我們知道了,時記量、日記量與月記量年記量的衡量是有質的區別的,就是一個如何防止遺忘的問題。對于時記量、日記量來說,基本上不需要考慮防止遺忘的問題,而對于月記量、年記量來說,如何防止遺忘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3、記憶力不是每個月記得多少個英語單詞的唯一衡量依據

  不可否認,記憶力在記憶的過程中起著很大的作用,但不是唯一衡量的依據。那么,還有什么依據呢?答案就是“適時復習計劃”。記憶力用于克服“雙重遺忘”現象的第一重上,“適時復習計劃”用于克服“雙重遺忘”現象的第二重上。

  為什么“適時復習計劃”起到關鍵作用呢?

  根據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原理與最新記憶理論《滿氏記憶通論》,記憶任何一個英語單詞,如果沒有達到牢固狀態,那么都會有被遺忘的可能。要牢固記憶一個英語單詞,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更不是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的不斷復習以達到牢固狀態的過程,并且每次復習要安排得非常有科學依據,提前復習或者推后復習都是不科學的。

  記憶力只體現在短期記憶與少量的記憶中,如果要進行的是海量記憶與長期記憶,就必須有一個科學的“適時復習計劃”了。到這里您應該明白了,一個月可以記得多少個英語單詞取決于是否有一套適合于您自己的科學的“適時復習計劃”。每個人的“適時復習計劃”是不同的,這與個人的遺忘規律有關系。同時您必須有毅力來執行制定好的“適時復習計劃”。

  如果您的“適時復習計劃”制定得不合理或者根本沒有制定,那么就非常有可能重履“猴子摘桃”的故事,把后面的單詞記下來,結果把前面已經記憶過的單詞完全給忘記了。最后,能夠真正背下來的單詞只有那么寥寥幾個了。

  4、答案:理論上人們每月最多可以記住6500個英語單詞

  假定您有一套適合于您的“適時復習計劃”。根據“艾賓浩斯遺忘規律”、《滿氏記憶通論》與“艾賓浩斯-滿愛鎮微分記憶算法模型”理論與實驗數據顯示,對于英語單詞的記憶來說,假設每天記憶一個小時,每個單詞達到識記狀態,換句話說,當您看見英語單詞就可以立刻想出他的中文含義。那么,每個單詞需要復習次數是5--12次,每次在剛要忘記的時候進行復習,每次需要時間大概是5--50秒鐘,就是說牢固記住一個單詞的總時間是25--600秒。這樣計算下來,一天記憶一個小時,一個月就是180--4320個英語單詞。

  是不是一天記憶2個小時,這樣一個月就可以翻兩倍呢?換句話說可以牢固記憶360--8640個英語單詞呢?回答不是的,比這個數目會少些。那么一天記憶多長時間最好呢?根據本人的經驗,一天記憶的時間為1.5--3.0個小時最好,一個月下來可以牢固記憶大約220--9600個英語單詞。

  每天1.5--3.0個小時,每個月可以牢固記住6500個單詞這是普通人的最佳狀態,極少數人可以超過這個數字。對于普通人在正常狀態下,一般的范圍是2800--5600個單詞。

  5、如何達到每個月記住6500個英語單詞呢?

  關鍵是制定一個適合于自己的“適時復習計劃”。只有做到每個單詞的記憶最輕松,復習次數最少,每次復習花費的時間最少,每個月記住6500個英語單詞才有實現的可能。

  “適時復習計劃”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同的人是有不同的“適時復習計劃”。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里,或者是記憶不同東西的時候,“適時復習計劃”也是有所不同的,這主要是由自己的遺忘規律來決定的。“艾賓浩斯遺忘原理”為找出自己的遺忘規律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

  是不是“適時復習計劃”的制定工作非常困難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非常困難的。首先您必須明白自己的遺忘規律。前段時間偶見一篇文章《背單詞的最科學方法》,中間提到“... ...一定要每次都大量地背。因為自己不比別人聰明,所以背完單詞,別人忘掉五分之一,自己決不會比別人忘得少。然而,別人每天背十個單詞,自己卻可以背一百個,忘掉五分之一,還剩八十個,是別人最聰明狀態下的十倍。每天一百個是最低限... ...和單詞多見面。一個單詞能不能記住,取決于和它在不同場合見面的頻率,不在于每次看著它的時間長短。一般想記住一個單詞,每星期要和它在‘不同場合’見三到四次面... ...”,這是不明白自己的記憶遺忘規律但卻在潛意識中遵循遺忘規律的背單詞辦法。

  更好的辦法就是:

  第一步,準備工作:準備若干張小紙條,數目由您要記憶的單詞數來決定,用于寫您要記憶的英語單詞,原則上每張紙條只寫一個單詞;準備好30個小紙盒子,第1個盒子存放今天學習與復習的單詞,第2個盒子存放明天復習的單詞... ...,依次類推,第30個盒子存放第30天復習的單詞。

  第二步,添加新單詞:每天把220個新單詞寫成條子放在盒子1中(如果您想多學可以多放點,想少學點也可以少放點),同時把盒子2的單詞放到盒子1中,把盒子3的單詞放在盒子2中... ...,依次類推。

  第三步,學習與復習:開始學習盒子1中的單詞,同時根據自己的遺忘參數值決定剛學過的單詞放在2 -- 30中的哪個盒子中。根據自己復習效果調整自己的遺忘參數值。

  最好的辦法就是應用“艾賓浩斯--滿愛鎮微分記憶算法模型”。該模式真正做到記憶最輕松,復習次數最少,每次復習花費的時間最少。該模型可以自動適應于您的遺忘規律,對每個人的每個記憶項,動態維護一套遺忘參數,并且是在記憶的過程中進行動態維護,在最需要復習的時候提醒您進行復習,直到記憶熟悉為止。采用該模型進行記憶,比普通傳統的方法更輕松、更快捷、更牢固,您根本不需要操心什么時候學習新單詞,什么時候復習應該復習的單詞,一切工作由系統自動完成,是傳統模式無法比擬的。

  當您找到一套非常適合于您自己的“適時復習計劃”之后,每個月記住6500個英語單詞就不再是什么夢想的了。(作者:滿愛鎮 滿金思維實驗室首席研究員) 英語通霸2003完全版下載
 
學習英語口語的六大技巧


   很多人有個誤解,認為只要托福、GRE考好了就行了。其實不是這么回事。當你的飛機降落在美國那塊土地上的時候,你有沒有機會在美國生存、發展下去,關鍵是要看你有沒有機會去表達自己,和別人交流。如果你學的是啞巴英語,到了美國你將暗無天日。而我們目前的大學英語的教育是有缺陷的。現存的各個大學的英語角就我個人認為,也是有問題的,雖然大家都很有熱情,往往談到半夜12點。由于大家都是同胞,彼此能相互理解各自的中國英語,你點頭,我也點頭。但一碰到一個native american(地道的美國人) 時,交流同樣的東西,就聽不懂對方在說什么了。其實我們學一種語言,最重要的就是利用這種語言的某些部分來進行交流。communication is our purpose(交流是目的),而不是語言本身。
   我們的英語教育就是恨不得把語言的大海完全籠罩在自己的懷抱里。其實知識是無涯的。我們往往把英語僅僅當作一門知識在學,從小學到大學,到最后,還是不會說英語。為什么我們花了十幾年、二十年的時間學了一大堆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根本永不上的東西。我們究竟應該用什么方法能使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英語的交流呢?語言的交流與掌握大量的詞匯、句型、語法是兩回事。舉兩個例子:有一次,有一個中國學生陪一個美國人去長城,在長城上,老外突然對哪個學生說:excuse me,may I go someway(請問洗手間在哪兒).中國學生在學校里英語的句法學得相當不錯,聽力也挺棒的,馬上聽明白了老外的話,心想,長城都來了,哪兒不能去!于是說:yes ,you can go anyway(請隨意)(笑聲) 。這一句話,差點把老外嚇暈了。其實在這個特定的語言環境中,老外的“someway”指的是廁所,而英語“嫻熟”的中國學生卻讓老外隨地大小便(全場哄堂大笑)。另一個例子:在大學校園里,流行“五講、四美、三熱愛”,中國人把其翻譯成:“five talks ,four beauty ,three lovers”.美國人一聽迷惑了“five talks”敢情是談了五個,“four beauty”敢情是談了五個,其中有四個是美人,那么“three lovers”一定是愛上了四個美人中的三個(笑聲不斷)。

   其實,就語言本身的知識來說,我們已經過關了,而且我們所學的英語知識全是標準的英語。我們缺少的就是在交流中來運用英語,只有在交流中我們才能與對方進行思維密碼的相互破譯。同樣的話在不同的語言交流環境中所表達的意思是不一樣的。要想真正領悟對方的意思,必須與對方進行心與心的交流。作為一個中國學生,如果不根本改變自己的思維結構,從而迎合美國人的思維結構和習慣,依然保持自己中國式的思維習慣,那么他學的英語就毫無價值。那么我們該怎么辦呢?我建議要把我們學習的目標收縮,把追求大而廣的英語知識轉化為追求一種定量性的技巧,我認為有六種技巧,是美國人和美國人之間交流的關鍵性東西,如果我們能掌握這六種技巧,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國人的思維,從而學好口語。

   第一,如何用英文簡單界定一個東西的技巧。

   美國人和美國人交談80%是想告訴對方what is a book 。我們中國人從小學到大學的課本盡管詞匯難度不斷加深,但思維邏輯結構卻只停留在一個水平上。中國人常說Where is the book?很少有人說What is a book?而美國的小學生就開始問:What is the book?這種Where is the book?只是描述階段,連啞巴也能做到。但是我想連大學生也很難回答What is a book?因為中國傳統英語教學模式沒有教會學生表達思想的技巧。

   第二,如果已經學會界定,但理解還有偏差,那就要訓練how to explain things in different ways.

   一種表達方式對方不懂,美國人會尋找另一種表達方式最終讓對方明白。因為事物就一個,但表達它的語言符號可能會很多。比如水,世界上就這一個事物,但卻有多種符號來表達它。如果一個人懂8種語言,那他在世界上被別人理解的機會就會大得多。用漢語說"水"別人不懂,用德語說別人也不懂,但用英語說water,別人可能就懂了。這就要多做替換練習。傳統的教學方法也做替換練習,但這種替換不是真替換,只是語言層面的替換,而不是思維層面的替換。比如,I love you,按中國的替換方法就把you換成her,my mother,them等,這種替換和小學生練描紅沒有什么區別。這種替換沒有對智力構成挑戰,沒有啟動思維。換到最后也不知道到底在love 誰,現實生活中也不能這么隨便love(笑聲)。這種替換句子的基本結構沒變,我聽不懂I love you,肯定也聽不懂I love her。如果替換為I want to kiss you.I want to hug you.I've a crush on you.I will show my heart to you等,或者給對方講電影《泰坦尼克》,告訴對方that is love,這樣一來對方可能就明白了。這才叫真正的替換。

   也就是說用一種不同的方式表達同一個意思,或者對方聽不清楚,舉一個簡單易懂的例子來表達,直到對方明白。

   對,比如愛因斯坦講相對論,他用科學術語講,除了科學家之外是沒人聽得懂的,所以愛因斯坦就用一個通俗的例子把相對論講了出來。他說,什么叫相對論呢?兩個lovers在一起,一小時相當于一分鐘,而兩個仇人呆在一起,一分鐘相當于一小時,就這是相對論。他這樣一講,我想沒有人不會明白相對論的。

   第三,我們必須學會美國人怎樣描述東西。

   從描述上來講,由于中美的文化不同會產生很大的差異。我們描述東西無外乎把它放在時間和空間兩個坐標上去描述。但美國人對空間的描述總是由我及外,由里及表。而中國人正好相反。美國人說"我向雪山走去",中國人就會說"我從雪山走來"。時間上來說,中國人是按自然的時間順序來描述。我們描述一個東西突然停住時,住往最后說的那個地方是最重要的。我們聽評書常說,欲知后事好何,請聽下回分解,中國人很認可這種壓軸戲、抖包袱式的方式,而美國人聽到這里可能會把收音機砸了:我聽的就是what happened,但發生了什么我不知道,還要讓我下回再聽(笑聲),豈有此理!因為美國人在時間上描述時先把最重要的東西說出來,然后再說陪襯的東西。只有發生悲劇性的事件,美國人才在前面加上鋪墊。這就是中國人和美國人在時間描述上的巨大差別。

   第四,要學會使用重要的美國習語。

   因為任何語言除了標準化的東西以外,不容易學、易造成理解困惑的東西就是"習語"。比如北京人說“蓋了帽了”,老外永遠也理解不了,這就是習語。所以和美國人交流時,能適當地運用美國習語,他馬上就會覺得很親切,也很愛和你交流。那么什么是習語,我認為就是每個單詞你都認識,但把它們組合在一起,你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第五,學會兩種語言的傳譯能力。

   這是衡量口語水平的一個最重要標準。因為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我們天生就有自己的母語。很多人都想學好外語必須丟掉自己的母語,這是不對的。因為我就是一個例子,我不僅漢語沒有說得越來越糟,而且英語也沒有說得越來越糟。

   第六,要有猜測能力。

   為什么美國人和美國人、中國人和中國人之間交流很少產生岐義?就是因為他們之間能"猜測"。我們的教學不提倡"猜測"。但我覺得猜測對學好美國口語很重要。在交流中,有一個詞你沒有聽懂,你不可能馬上去查字典,這時候就需要猜測來架起一座橋梁來彌補這個缺口,否則交流就會中斷。

   中國人學習口語講究背誦,背句型、背語調,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很多人講口語的時候講著講著眼就開始向上翻(笑聲),實際上是在記憶中尋找曾經背過的東西。如果他要是能猜測的話,我想也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

   以上就是我所說的學會用美國人思維的六個技巧。中國學生如果能做到這六點,用很短的時間肯定能學好口語。

   再說說英語語音的問題吧。我們中國人不需要鉆牛角尖,一定追求發音象一個native(本地人),只要我們的發音不至于讓對方產生誤解,其實就可以了。我們在平時,不需要迷信什么科學方法,只需要記住一點:模仿。但一定要模仿標準的英語或美語。在模仿的基礎上,每天,我們每天保持1個小時的自我口語練習,這個練習必須假想一個雙向交流的場合,即仿佛有人與你交流一樣。

   最后,講講英語的用氣問題。我們在發音時,盡量氣運丹田,而避免用肺發音,這樣的結果將使得你的英語發音洪亮圓潤。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9232.html
快速記憶法 - 逍遙右腦記憶 - 右腦記憶論壇 - 速讀訓練軟件
Powered by DiY-Page 6.5.0 © 2005-2025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