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生朋友都會存在以前記過的單詞現在又遺忘了這樣等等的問題。記憶的鞏固會受到在認知事物后所發生的事件的干擾。這種現象被稱為后攝抑制(追溯性干擾),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妨礙回憶“存儲”的東西。為明白其機理,我們可以做一個小試驗:讓一個人看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SLT,我們分別在3、6、8、12、15秒鐘后,要求他回憶這三個字母。在短暫的間隔時間內,讓這個人倒數偶數(20、18、16、14……)。試驗結果會告訴我們,從向那個人做出刺激(即出示小紙片),到他回憶小紙片上的字母,隨著間隔時間的拖長,他的回憶的能力也在逐漸減弱。另一個例子是取決于和諧的干擾,即根據在記憶中“相似抵消相似”的原理而產生的干擾。需要記憶的文字、語言或者問題越相似,那種來自于和諧的干擾現象就越明顯。如果要求一個人回憶字母系列CDB,然后再要求他重復寫出與其發音相似的CDP或CDP,那么第一組字母就很可能被他忘卻;如果要求他復寫字母MLE或MLM,由于兩者發音不同,忘卻的可能性就會小一些。這就是為什么在讀完一篇科技文章后,接著去讀一篇有關歷史而不是另一篇科技文章時,效果會更好的道理。
(2)為什么在睡覺前學習,醒來時會覺得對所有學東西記得更牢些?
因為睡覺時不會發生后攝抑制。睡眠的各個階段對促進記憶鞏固起著積極的作用。其中的一個階段就是快速眼動睡眠(REM)。在這個階段,人會做夢,在夢中,人的眼睛無意識地在眼皮下面轉動,而這時大腦則有快速、頻繁的電波通過。人們認為,這種電波的作用是神經線路暢通的“潤滑劑”:它作用于尚處于不穩定狀態的線路(短期記憶取決于這種線路),并能將這種線路轉變為更為穩定的線路,這是由于形成了新的突觸。為了利用這一過程,學生們應當在睡前復習一個問題的基本要點,這樣,構成這一問題的各個“階梯”就能連慣起來并被牢記。 快速眼動睡眠與記憶之間的關系已由對小鼠的實驗得到了證實;如果不讓它有這種睡眠,那么它就會把實驗前剛剛有的經歷忘掉。還有一個例子就是抗抑郁癥的藥物,它能減少快速眼動睡眠的數量,從而對記憶造成負面的影響。
(3)睡眠時聽錄音帶的學習方法是否真的有效?
睡眠當然不可能解決學習的全部問題。承諾在睡眠時能使你們進行學習(比如聽處語磁帶)的那些方法,完全是一些無效的方法。
(4)為什么有時記不起“到了嘴邊”的事?
“到了嘴邊”但卻說不上來這種現象,是由于當時獲得的信息知識只構成了完整回憶所需信息的一部分。比如,我回憶在辦公室不常出現的一個人,只記得他姓“Albini”,或者我說伊拉克首都名稱的第一個字是“B”,那么我就只掌握了形成完整回憶所需信息的一部分。不過我可以增補信息:想到另一個既認識Albini又能經常遇到的人:或者就伊拉克首都這一問題,讓《一千零一夜》、海灣戰爭等帶來聯想。那樣就有可能記起來那位先生叫AndreaAlbini,伊拉克的首都是巴格達。 從本質上講,“啟發”趙多,或者“提示”越多,就越容易構筑起記憶。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個舞臺,上面擠滿了演員,他們需要盡可能地按照本誦讀一系列的臺詞。但演員們并不總是能夠回憶起這些臺詞,在提詞演員悄悄提示臺詞開頭語的幫助下,他們的照詞誦讀才變得比較容易完成。我們每個人都遇到過這種情況:一個人的名字“到了嘴邊”卻想下起來,正束手無策時猛然間又回憶起來了。事實上,在束手無策的當口兒,我們的頭腦仍是在迅速地“工作”以尋找那個名字,直倒“突然”冒出的信息派上用場。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記憶不是由大腦完整記錄和分類的,而是被分解在大腦不同的組成部分之中,每一組成部分都要求有一個形成回憶種類、屬性、與類似回憶的比較以及激情的內涵的復雜的工作過程?傊,一系列的特性都會作為提示,為將來再現記憶而發揮作用。
(5)記憶突然出現空白(即所謂的失憶癥)的原因是什么?
這是因為其他記憶的介入,就好像回憶的程序走上了錯誤的道路。比如,我從臥室里里出來到廚房去取某件東西,可當我走進廚房時就忘記要做什么了。而我一旦回到原來的房間,便又重新記起來了,好像是環境的信息刺激了我的記憶力。
(6)在食品和藥品中包含的磷有助于增強記憶力嗎?
這些說法沒有任何科學根據。不存在為了考試而必須遵循的“食譜”,也沒有為增強記憶需要服用的藥物和補劑。記憶力是由健康的生活方式培植起來的。均衡營養、少食肥肉、堅持體育鍛煉,就能夠改善循環系統,使大腦得到更多的氧氣,從而能更好地發揮其功能。
(7)各種提高記憶力的訓練果真有作用嗎?
這些技術確有作用,首先對回憶名單有益處。
比如,存在著“地點”法,它把名單中的每一個組成項目都同自己臥室里的一件東西聯想在一起。
另一種方法是教人將需要回憶的一些事形象化、具體化,將它們同一個故事或歷史聯系起來。
更為有益的方法是教導人們發展注意力的那些練習。這些練習的目的之一就是學會分析形象。
比如拿一張照片,從整體上看一下,將它分解成不同的景深層次,研究一下它的主題,考慮一下展示出來的那些部分是否與某種信息或某個故事有聯系。這好像是一件平庸無奇的事,但事實并非如此。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進行的一項研究證明:展廳內的保安人員沒有能力描述他們眼皮底下的那些繪畫作品,他們的記憶是局部的和扭曲的;而一位藝術評論家就不同了,因為他對欣賞藝術品訓練有素,盡管只看過一次,他也能夠回憶起一件藝術品的細節。
要學會提高記憶力的各種技術,需要做出艱苦的努力,要去上課、學習和研究。最理想的辦法是按照個人的需求,量體裁衣式地去安排自己的學習和工作。
(8)一天中有無記憶力強的時刻?學習時聽音樂或者開著電視是否有益?
的確存在記憶力較強的時刻,但對所有人來說并不是同一時刻,每個人都應去發現自己記憶力較強的時刻。一般來講,在沒有由背景噪音引起的刺激時,記憶力較強。語言是最具干擾力的一種刺激,因為它把人引向探究講話的意義,從而轉移了注意力,使人無法集中精力。開著電視學習對學生來說是有害的,而音樂起碼對某些人來說,可以幫他專心致志地學習。不論何種情況,由背景噪音造成的干擾程度總是由主體性的,即取決于人,因人而異。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9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