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腦運用,不是新的東西。對于人體身心的探索, 東方文明遠遠勝于西方。 不同之處在于,現在西方的科學目的是基于效率提高, 而東方是基于人性養成。
日本。是學習西方文明最成功的東方國家,甚至超過西方。之所以能青出于蘭,正是因為其同時良好的保留了傳統的文明。 由此看來,日本出現了七田先生, 完全合乎情理。
細看七田先生的練習方法。處處都是各宗教修行方法的照搬, 這也不足為怪。 心靈的內在規律是不變的。 [右腦革命]一書提到的‘具有新能力的人類’‘人類并不是僅僅是肉體存在'‘宇宙的波動與共鳴’‘只是背誦開啟右腦的回路’‘開發右腦是獲得幸福的條件’等概念。
這所有的能力,用我們先人的說法就是--根本智。 古時,幼教以背經典為主,不求解。只是背。 看著書,只是讀,不求解。 這七田先生稱之為‘只是背誦來開啟大腦的回路’ 有一點,我們可能并沒在意,古人動轍就是讀書幾十萬卷,別說古人了,就說是胡適先生蔡元培先生。在青少年時期就讀書幾十萬本。 仔細算一下吧,那一天得讀幾本啊。 就算含窗十年,一年就得讀幾萬本。那一天就得幾百書。 這個數字是不是嚇著我們這些后輩了。 紀曉蘭主編四庫全書,那十幾億字的書。刻成CD光盤還得一百多張呢, 你說紀先生沒看過那些書就敢應付乾隆么。
速讀方法,古文人人幾乎人人都具備。 所以反倒沒必要特意拿出來說了。
不是古人,就說這幾年,中國又有了一批傳播傳統文化的教育,針對幼兒的讀經教育, 方法很簡單,不求解,甚至不要求背,只是讀。 就此一法,教育出來的孩子所具備的能力,就足以讓我們這些在他們一代的人傷心不止, 傷心自己沒有得到真正的好的教育。
七田先生最偉大的地方,可不是教人快速看書那么簡單, 是在于培養人們的根本智。 有了根本智, 在有可能誕生出真正健康的人類世界。 愛是需要能力的。心靈的能力。
七田先生說的那些能力, 并不是我們這失落了內在心靈的一代人能容易恢復的。是的,與其說練成功新的能力,不如說恢復內在的本性。
所以,大家一定不要著急。 因為我們所希望的,遠遠不只是迅速的多看幾本書而已。
我以后會抽空將密法中的修法,提供給大家。大家好得以了解七田先生所指導大家練習方法的本來究竟。 那些方法在修法,有著非常詳細的次序--那些照相記憶法,心像法等等的研究。而先生的教法,過于簡單。想來不會有太多的人能以此書的內容練習而有大進展。
只是如果經典照樣具搬過來, 也許會因為語言文字的斷代,我們很難看明白了。的確我們的語言和文字都已經斷代了。文言文對現代人已經不習慣了。 加之思維方式也完全不同了。 所以把那些修法用現在白話來翻譯,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白話文推行的一百多年,很多大成者,都一直沒有人敢去把經曲翻成白話。 所以,我也不敢造次。
望大家諒解在下不才。
回大家:
在下不敢當。
在下不是學者, 相反早年因不滿現在的教育體制無比痛苦,而做出過激的反應------輟學。
現在想來,的確是沖動。也為此付出一定代價。 然而,一切事禍福相依,利弊相生。我覺得不后悔。
各宗教法門甚多, 每種都有適合的人群。 宗教的確是這個世界上一朵美麗的鮮花。
就文字來說,佛經比道家的經典好讀。我對道家的了解主要是來自一個朋友。道家對修練方法介紹很詳細,但我看來,我們大多人,不可能深入練習。
佛經之中,重在講理。這是漢地佛教的特點,不這樣,怎樣說服我們那些高貴的祖宗。雖然高傲,但先人們并不排斥向外來文明學習。所以中國才能融合各種外來文化,而不失民族精神。 而近百年來。廢傳統全盤西化。 中國文化已經斷代, 甚至文字都有三成被改成簡體。 簡體白話雖然好寫好讀,但其帶來的負向后果, 遠大于那點讀寫便利。
我把一些佛經名貼出來,大家可以下載。佛經沒有版權,版權歸一切人類。
照像記憶法中練習的心像。
可以讀下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這是以 “觀想” 為基礎練習的修法
用聲音打通回路的只是背誦
參考 墓林僧筆記
雖然這個方法來自 大乘無量壽經
但,這部經只有一二句話提到練習方法。 這本筆記,是一個僧人的修行報告。指導練習。 是我見過的最詳細和最受啟發的小冊子。 字不多。 里面記錄了,從初修,到大悟的全部方法。 這樣好讀又精確簡單的書,我還沒見多少。佛經中記錄的多是理論原則, 具體修法,則是代代師承。這樣師傅對弟子付責,保護弟子不要練習出偏
松果體的練習, 是屬氣脈為主的修法。在禪宗和密法(藏蒙地區).道家對此法也有極深的修為。
還有 夢觀成就法
這個七田真先生也略略提及,
佛教還流傳著一本小冊子,叫六妙法門
里面,記錄了不少修練方法, 是專門講方法的書。
我回頭整理一下吧。
右腦開發實則是步入內在心靈的鋪路石。
黃卡曼卡心像練習---佛法與道家‘觀想法’
(用背誦的聲音打開宇宙回路---密法持咒和凈宗持名念佛)
看了七田真先生的卡片訓練,心中不由一笑。就像禪宗傳到日本后變成了武士道、日式茶道、插花一樣,日本人再一次把心靈的修法用來提高人的能力效率。 這就是和中國人的不同, 中國先賢對效率追求的興趣顯然不太在意。
那這種心像訓練,在古老東方的中國原貌是怎樣的呢?
一句話: 中國先圣認為練習者可以通過想像來接近真實的自我內在。 西方人認為通過想像得到的是虛假。
幾乎所有的宗教都運用想像來練習內心。我比較了解的是‘凈土觀想法’。這是佛教十三觀經上有詳細的介紹,現在幾乎已經沒有人練習這個方法了。修行凈土法的弟子都轉而用‘持名念佛’的方法。七田先生講的用聲音打開宇宙回路就是源自于此,并且還講了那個和尚的例子。這種回路的打開,佛教叫‘感應’
先說心像練習的方法。
七田真先生以卡片作為道具。練習余像,進而練習心像。 先生給出的步驟過于簡單了。佛經之中有著詳細的修行次序,尚且成功之人很少。 所以成功的人少之又少。 想來練成功速讀的人,都是極具天賦而非個人努力之后的結果。 小孩子當然天生稟賦。所以容易。
所有的人都有過這種印像, 當回想到過去難忘事的時候如在目前,歷歷在目。
就是這個人人都具有的能力----心像開發需要的基本潛力就是這個。 如此就不難理解卡片的練習目的。 關鍵就是心靜不下來, 于是不能清晰的看見。 有些練習者在醒時不能作到,卻在夢中夢到。 這是因為睡著后, 表意識干擾輕了。 練習打坐的人有時會看到種種禪相,就是七田先生說的心像。 這是心開始得到少許寧靜而有的現象。 大師會告訴弟子, 那些禪相(心像)不是真實的,不要去喜歡它或討厭它, 任其生起落下。
這是心開始入靜的現象。 我在靜坐的時候,圖像聲音,F。
不同這處就在這兒。 以觀想作為練習的修法, 會有意志的運用這些心像。來培養對心的控制能力。 這種控制力是悟道的基礎。 對于這種基礎的培養有很多不同的練習方法,比如念誦、修氣脈(這種七田先生也提到了,同樣是很簡單的略略帶過)練成這個,基礎就成了。
觀想練成,得有二個基礎,一是心要靜,一是剛才提到的那個想像的能力。 催眠不就是常常利用想像的辦法,想著白云天空草地等等圖像,心就能漸漸安靜。于是乎回溯到了過去的種種。其實,那其中是參雜著很多的妄想的。并不是全都是真實的。 實際上,這種雜念妄想時時存在于我們的意志之中,就是人感覺不到而已。 但心如果稍稍安靜下來,就能意志到了。 會出現各種圖像和聲音還有沒有理由的情緒。
那為什么要日復一日的練習觀想呢?
原因在于,要把紛紛的雜念純化。 當行者能自由的控制心像時, 這種純化得到進展。
看不到心像,是因為心里雜念妄想紛飛卻感覺不到。當能感覺到這些雜念時,就證明心開始靜了,雖然那種感覺并不好。
七田先生以黃卡作為教學,因為覺得圖形比較簡單。 好像更容易。 而真正的難點在于雜亂的內心。 而這不是以圖形的難易而分的。
從簡單的圖形開始, 是個方法。 凈宗的修法是這樣的, 相比較更人性化:
修行者,在太陽快落山之時,面夕陽而坐。看著夕陽。太陽落山了。閉目觀想所見的落日。 夕陽之時,陰陽之氣趨于平衡,人在這個時辰,人比較容易安靜,這點我們都有體會,夕陽那時,人都變得放松了。天已經黑了。周圍一片安靜。在這種心情下,心像容易出現。 經上說,練習到閉目睜目于眼前見落日的程度。 就可以觀下一個了。
(可憐的工薪簇,日落時正在趕汽車,什么心情)
下一觀想, 就沒有參照物了。但有了第一步的基礎, 就可以憑空觀想出心像了。 十三觀經中的第二觀,是觀大地。 觀想透明如黃玉一樣的大地。 最難的是第一步和第二步, 這是質的培養,之后的練習,都是以前二步為基礎的。 有興趣的,可以找一本原經來看看,經名叫{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簡單的說,就是先利用眼前所見的像,來想像它,到心中能看到,再到眼前能看到,睜眼閉眼都能看見。 初一步完成。 以速讀為的練到這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然而對一個想求佛道的人, 只是開始。
我學修的法不是觀想法。 不以控制心像為基礎練習。 如果對修法感興趣,可以后機會再面細聊。
心智心理學,是西方的一門新學科。還在起步階段, 然而,我東方古國在這方面的成就早已經幾千年了。 不僅是理論,還有成套的方法。各種不同的可以循序漸進方法。無論是古中國還是古印度都有極深的成就。將人體潛能完全啟發之人,如中國的老子,印度的佛陀。西方的耶穌。
當我漸漸長大,小時喜歡的玩具都已經失去興趣。才發現原來已經于文明中迷失。與祖先的文化斷裂了。 沒有繼承到一絲一毫。
凈宗還有一法名持名念佛,就是念“阿彌陀佛”也有念密咒的。七田先生稱之為背誦開啟宇宙回路。 這么詞匯也真想的出來, 佛法稱之“念佛感應”。 這里面,也是有決竅的。 不知道決竅,那就成了‘喊破喉嚨也枉然’。 這個關鍵在于,自念自聽。 方法下回再貼。
(用背誦的聲音打開宇宙回路---密法持咒和凈宗持名念佛)
此法是世界修練人數最多的。 方法雖然看是簡單,由淺至深入真諦。
念誦的咒語,字音多具有正向的音頻震動。 這種音頻震動能改善身心狀態。 佛教中有一門系統講述音頻震動對人身心影響的法門, 叫“華嚴字母” 但是已經失傳了。
好在西藏密法代代傳承至今。非常完整。 然而密法為了保證法的純正不輕易傳人。 必須得親自去找師傅。
凈土宗是一個例外。這個法不密傳,很容易聽到。 也正是因為如此。 許多無用信息也參雜其中。 就是說, 如果到寺院里幾乎求不到這個法的真諦。
幸運的墓林師傅把這個修法的精確修行方法,傳與大眾。 之后,墓林僧就不再出現了,不知到哪去隱居修行了。 誹謗他的人也不少, 但‘法’是試金石。那不是靠說大話就編得出來的。
如下:
初修之時, 心意紛亂, 雜念不止。 在這種身心狀態下, 當自念自聽。 念“阿彌陀佛” 時, 心里聽得清清楚楚。 最好用帶有韻律的念。 墓林師傳出的五音念,是個很好的選擇。
這個小決竅是至關重要的。 沒有這個自念自聽,念得再多,潛能也無法打開。
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不是一天念一二小時能成功的。
要注意呼吸不能憋氣。 要通暢自然的呼吸。 否則會給身體壓力,這樣就難以入靜。 這非常重要。 這些小細節,是能否得法益的關鍵。 再點根上好的檀香就更棒了。
經一段時間持念之后, 會出現一種現象,不念自念。 就是當你不再念的時候,念佛的聲音依然現在心中。 久久涌現。 這時,說明行者的身心已經開始被這聲‘阿彌陀佛’佛號聲浸染。
換句話說,就是純化心靈的過程開始了。 但一開始會不太習慣。
這里不得不提一下“純”和“凈”的概念是不同的。 純是,把雜念全部換成一句佛號的純念。 而‘凈’則是連這最后一念都沒有了。
當心中‘不念自念’的佛號音聲,一天24小時不斷。 這時,行者的心已經純化到相當的程度。 那么,第三種情況就可能在其中誕生了。 這才是真正的潛能的完全開啟。 自古練至此法的,就很少有。 一個很特有的現象是:不少整天無事沒什么知識的老頭老太太,倒有很多練成此法的。 最終完美成就。 這挺有啟發意義的一件事。
這時,行者會發現,雖然心中的佛號不斷, 但自己去心中無有一絲念頭。 只剩下一片清郞的意識。 自己身心及世界萬物一切都是歷歷在目, 無論是看內在身心或外在世界都非常的清澈。 這時, 便是‘凈’化了。
到了這步, 說是簡單的, 可要知道,自古得此心境者, 我們中國儒家稱為賢人。道家稱為仙般。佛家說他是已入天界定。
到此時, 宇宙人生真諦,哲學的本體,將出自己的顯現出來, 無有一絲渴求即得到無上正覺。 佛門稱:明心見性。轉凡正圣。
至于種種特異功能, 早已隨意運用,而不生歡喜之心。
這就是(用背誦的聲音打開宇宙回路---密法持咒和凈宗持名念佛)的法本源處。
對了
有一點非常重要, 如果忘記說, 那就太對不起大家
就是:
無論選擇哪個方法, 都不要同時練習其它的方法, 不能參合著練習。
這種夾參的練習,輕的會各種方法相互干擾,難以進步。 重的可能會很麻煩。 所有的師傅都嚴禁弟子參雜別的法同時練習。 這很重要。 至于會有什么嚴重后果。 我只聽過,沒見過。反正是很嚴重就是了。
選擇一種,一直練習下去。 如果用功幾年之后還是無效。 就非常謹慎的選擇放棄。 而更加謹慎的另尋他法。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9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