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山西省曲沃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高二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 出題:高二地理組)一、單項選擇題(共30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A.區域都有一定的區位特征 B.區域都有一定的面積和形狀C.區域都有一定明確的界限 D.區域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有深刻的影響2.A.不同地物的顏色不同 B.不同地物反射的電磁波不同C. 不同地物的體積不同 D. 不同地物的位置不同 3.4.......A. 為商業區網點選址 B.分析建筑設計的合理性C. 計算城市化水域面積 D.估算工農業生產總值7.A.計算交通流量的變化 B.預測洪澇災害的發生 C.了解城市地域結構的變化 D.預測城市降水變化趨勢8.A.B.C.浙閩山區民居屋頂多平坦 D.南方民居墻體較北方嚴實厚重9..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10..水稻土 B.黃土 C.紫色土 D.黑土11.關于松嫩平原和長江三角洲,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二者都是雨熱同期的季風氣候 B.長江三角洲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配合條件好 C.松嫩平原是溫帶季風氣候,夏季溫度高且多雨,但是由于緯度位置高,所以熱量條件不如長江三角洲 D.松嫩平原的溫暖季節長,所以造成農作物的生長期長 12.長江中下游平原不同時期影響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是:①開發早期,稠密的水系成為人們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們開墾困難。②農業大發展時期,優越的自然條件,使長江中下游地區成為我國糧食的主要產地。③長江中下游稠密的水網,使耕地分散破碎,不利于農業機械化、規;耐茝V,但由于水稻單產很高,使其商品率高,仍是我國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④多水而質地黏重的土壤一直是限制長江中下游平原農業發展的因素。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右圖是我國西北某類農業區的示意圖。讀圖完成13~15題:13.該類農業區所在的地形屬于A 沖積扇 B 河流沿岸平原C 河邊灘地 D 河流三角洲14.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該類農業區農業生產的優勢條件是A 熱量充足 B 太陽輻射強 D 水資源豐富 D 土壤肥沃15.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扎設草方格沙障 B.消除地表沙質沉積物C.恢復荒漠區自然植被 D.改善荒漠區局部小氣候目前,全球的熱帶雨林正以驚人的速度不斷減少,亞馬孫這片全球最大的熱帶雨林,前景也不容樂觀據此回答: 16..A.保護 B.開發 C.開發的同時進行保護 D.保護的同時加以開發19.①雨林觀光 ②生態旅游 ③選擇性采伐與更新造林相結合④保護本國資源與采伐亞馬孫雨林相結合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20.A.雨林作為自然資源是人類共有的財產 B.雨林對人類生存的全球環境至關重要C.人類會失去注意啊的硬木來源 D.雨林是人類醫學的寶庫21..我國政府2000年下令停止開墾三江平原上的沼澤地,主要原因是:( )A.沼澤地的土壤貧瘠B.開發的成本太高C.糧食過剩,價格偏低D.為了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a—自然資源、b—能源、c—礦產資源三者之間的關系圖解,正確的是 (  )26.讀我國2000年與2007年能源消費結構圖,回答~題。通過兩圖的對比,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  )A.我國石油的消費量在減少B.煤炭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在增加C.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不盡合理D.潔凈能源的比重在上升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的變化對山西能源基地的影響表現為 (  )A.提供了廣闊的消費市場B.提供了便利的交通運輸C.提高了煤炭的開采水平D.提高了煤炭的經濟效益分析Q、R兩地荒漠化類型及出現差異的原因。(6分)(2)為保護鐵路,人們在R地鋪設草方格沙障,分析R地鋪設草方格沙障的作用。(4分)(3)賀蘭山是我國西北地區的一條重要的地理界線,試舉例說明。(2分)32.讀“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綠洲的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6分)①從總趨勢看,該地區河流自__ __向__ ___流,該地區河流主要補給水源為__________________。②為什么該地區河流多流程短。浚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33.讀右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1)該圖是我國的________省,與其相鄰的四個省區,東面是________省,西面是________省,南面是________省,北面是________自治區。(2)根據圖中字母寫出相關的地理名稱。E________煤礦,C屬________煤田,A屬________煤田。(3)該省煤炭資源在全國占突出地位,是我國主要的________基地。為加快該基地建設的步伐,采取的措施有哪些?34、讀我國某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1)寫出圖上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稱。(6分)A 山脈 B 山脈 C 平原 D 平原 E 河流 F 河流(2)分析C地區沼澤廣布的原因:(4分)高二年級第一學期月考參考答案選擇題:綜合題:(1)(6分)類型:Q為土地鹽漬化,P為土地沙漠化。原因:Q地處寧夏平原,西側的賀蘭山地阻擋了西北方向的寒冷氣流和風沙;農業生產中由于大水漫灌和干旱的氣候特征導致了土地次生鹽漬化的過程。由于沒有山脈的阻擋,R地能夠受到西北風沙的影響,因而土地沙漠化現象嚴重。(2)(4分)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減小風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層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3)(2分)溫帶草原與溫帶荒漠草原的分界線;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干旱區與半干旱區的分界線;200mm年等降水量線;寧夏回族自治區與內蒙古自治區的分界線。山西省曲沃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028800.html

相關閱讀: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協作體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廣東省東莞四校2015-2016學年高二上期中聯考試題(地理)
高二地理下冊期末備考模擬綜合測試卷[1]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理)試題(無
高二地理下冊第一單元人口與環境單元測試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