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1、與環境人口容量呈負相關關系的影響因素是A.資源的數量 B.人均消費水平 C.區域開放程度 D.科技發展水平2、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城市每一塊土地的用途取決于A.各種活動產生的社會效益高低 B.各種活動的重要程度C.政府對各種活動的支持程度 D.各種活動愿意付出的租金高低3、城市地域功能分區的內在原因是A.城市規劃的需要 B.功能活動之間的空間競爭和聚集C.交通條件的發展 D.人口的消費需要4、直接影響城市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有①不同的城市功能活動;②城市環境的優劣;③距離市中心的遠近;④交通通達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5、關于六邊形服務范圍模式的形成,正確的說法是 A.當某一貨物的供應點只有少數幾個時,各供應點會彼此競爭,服務范圍會重疊 B.在利潤的吸引下,新的供應點出現,原有的服務范圍會縮小,彼此相切C.圓形的服務范圍彼此相切不重疊,可以覆蓋所有的區域不留空白D.空白區的消費者選擇最近的供應點,從而分割成四部分,使圓形范圍變為六邊形6、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標是A.城市人口數量的多少 B.城市數目的多少C.城市占地面積的大小 D.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下圖為“某國三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區位圖”,讀圖回答7~8題。7.決定甲、乙、丙三城市發展的主導因素分別是A.自然資源、水陸運輸、商業貿易 B.商業貿易、自然資源、水陸運輸C.水陸運輸、自然資源、商業貿易 D.自然資源、商業貿易、水陸運輸8.下列城市的形成和發展與甲城市相似的是A.冷水灘 B.張家界 C.株洲 D.冷水江讀下圖,回答9~10題。9.圖中四條曲線分別代表發展中國家城市化水平、發達國家城市化水平、發展中國家城市人口和發達國家城市人口,它們對應的曲線分別是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④③① D.②①③④10.從圖中能得到的結論是A.發達國家城市化速度在加快B.發展中國家城市化速度始終高于發達國家C.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不到一半D.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數量以發展中國家居多11. 影響廠印刷廠煉鋁廠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排列正確的是:A.原料 市場 動力 B.市場 原料 動力 C.市場 市場 原料 D.市場 市場 動力 張某承包了O.5公頃耕地.種植結構變化。當地1月平均氣溫3℃。完成13~14題。13.張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B.太湖平原C.華北平原 D.松嫩平原導致種植結構變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場需求B.生產經驗自然條件D.國家政策16.該地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出路在于A.緩坡退耕,發展大牧場放牧業 B.修建梯田,擴大水稻種植面積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態環境 D.調整農業結構,發展立體農業17、湖南省發展水稻種植為主的農業,該地區占優勢的氣候資源是A.熱量、光照條件較好B.熱量、水分條件較好C.光照、水分條件較好D.土壤、灌溉條件好18、關于水稻種植業的敘述,錯誤的是A.水稻種植業主要分布于東亞、東南亞、南亞的季風區B.水稻種植業主要以大農場經營為主C.要使水稻穩產,政府需大力投資水利工程建設D.水稻種植業屬密集農業、自給農業、種植業19、決定下列地區農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分別是 ①華南的雙季稻種植 ②寧夏平原的水稻種植 ③新疆吐哈盆地的瓜果生產 ④上海郊區的乳畜業A.①熱量 ②水源 ③光照 ④市場域 B.①水源 ②地形 ③熱量 ④市場C.①地形 ②國家政策 ③土壤 ④科技 D.①土壤 ②熱量 ③地形 ④國家政策20、某地生產的新品種西瓜,第二年種植面積比第一年擴大1倍,第三年又比上一年擴大50%,主要原因是A.當地自然條件適宜種西瓜 B.西瓜產量高,價格便宜C.西瓜品種好,口味佳 D.西瓜銷路好,需求量大21、“青藏鐵路”的建設表明A.自然條件是影響鐵路區位選擇的決定性因素B.先進的科學技術能有效地克服交通運輸線建設中的自然障礙C.交通運輸線的區位選擇,首先要考慮填補地區空白D.社會經濟因素對鐵路區位選擇的影響并不明顯22.今天,一個全球性企業可以把它的研究開發部、加工基地、銷售總部分設在世界各地,而這些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就像在同一座辦公樓一樣方便,這有賴于A.交通運輸網 B.郵政網絡 C.電信網絡 D.商業網點 23.有關城鎮空間布局的特點,正確的是A.世界大江大河兩岸都是城市密集地帶B.在邊境地區由于政局不穩,一般不會形成城市C.在多條鐵路、公路的交匯處往往會形成較大的城市D.沿海地區的城市較多,而且緯度越高,城市越密集24、關于城市等級與城市數目、服務范圍的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A.城市等級越高,數目越多,服務范圍越大B.城市等級越高,數目越少,服務范圍越大C.城市等級越低,數目越少,服務范圍越小D.城市等級越低,數目越多,服務范圍越大25.荷蘭的鮮花裝點著世界許多城市,這種便捷的商業網形成的主要因素是:①交通條件的改善 ②名貴的花卉品種 ③較好的自然條件 ④農產品保鮮、冷藏等技術的發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6.下圖為城市規劃示意圖,其中布局合理的是 深圳產業園區的建設和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興建產業園吸引企業入。坏诙A段:原有產業逐步置換為高端產業。讀圖判斷24—25題。27.各企業集聚在第一代產業園區的主要原因是A.共用基礎設施B.加強相互競爭C.靠近原料產地D.獲取鄰廠信息28.從第一代產業園區發展到第二代產業園區,當地逐漸失去的優勢是A.管理經驗B.資金C.科技D.廉價勞動力29.區位宜接近原料產地的是 A、葡萄酒廠、羊毛加工廠、水果罐頭廠 B、服裝加工廠、羊毛加工廠、水果罐頭廠 C、造船廠、飛機制造廠、電子裝配廠 D、鋼鐵廠、時裝加工廠、家具廠 30.啤酒廠、家具廠、面包加工廠的區位屬于 A、原材料指向型 B、技術指向型C、勞動力指向型 D、市場指向型2004年9月26日首屆世界大城市帶發展高層論壇在中國南通舉行,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帶、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帶、歐洲西北部城市帶的高層代表出席了這次大會。根據材料,回答31-32題。31、世界大城市帶形成的共同區位條件是 A.自然資源豐富 B.位于中低緯度近海地區 C.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區 D.位于河流的沖積平原32、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目前經濟發達地區之一,該地區以城市群為龍頭,帶動了區域經濟的起飛。下列與長三角城市帶發育不相關的因素是 A.氣候溫和濕潤 B.礦產資源豐富 C.河網密集 D.臨江面海的地理位置33、右圖為工業區位選擇模式示意圖,各選項中所列工業部門依次與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模式四對應正確的是 A.精密儀表、電子裝配、水 果罐頭、家具 B.集成電路、甘蔗制糖、糧食加工、印刷C.普通服裝、水產加工、煉鋁廠、紡織 D.飛機制造、面包食品、啤酒廠、制鞋34、近年來,我國迅速發展的大棚蔬菜生產,主要改變的生產條件是A.地形條件 B.光熱條件C.土壤條件 D.市場條件讀人口密度和商業服務范圍示意圖,回答35-36題35、從圖中可以看到A.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區,商業服務范圍越大 B.人口密度越小的地區,商業服務范圍越小C.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區,商業服務范圍越小D.人口密度與商業服務范圍之間沒有直接關系36、圖中體現的人口密度與商業中心的關系是( A.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區,同一級別的商業中心數目越少 B.人口密度越小的地區,同一級別的商業中心數目越多 C.人口密度的大小,與商業中心數目無直接關系 D.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區,同一級別的商業中心數目越多37.以下人口空間移動現象,屬于人口遷移的是 A.某人去美國旅游 B.某人去美國講學 C.某人喬遷新居 D.某人去美國留學38.下列屬于影響人口遷移的拉力因素的是 A.生活困難質量低 B.工作機會多 C.公共設施不足 D.失業率犯罪率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題答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題39.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如果在該城市配置自來水廠、化工廠、鋼鐵廠、水力發電廠、服裝廠,應分別配置在A、B、C、D、E中的哪一點比較合適,并簡要說明理由。①自來水廠應在________,理由________。②化工廠應在________,理由________。③鋼鐵廠應在________,理由________。④服裝廠應在________,理由________。⑤火電廠應在________,理由________。(2)如果在城外綠化造林,應如何規劃?40、讀“城鎮農業區位圖”,回答下列問題。 請你根據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選擇合理的字母填在橫線上:養魚業 種棉花 種蔬菜 奶牛場 柑橘園 41.分析比較不同區域農業發展的區位因素(8分)指出圖8中甲陰影區與圖9中乙陰影區農業結構的不同,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1)農業結構:甲區————————,乙區——————————。(2)主要自然原因:甲區————————,乙區——————————。(1)農業結構:甲區————————,乙區——————————。(2)主要自然原因:甲區————————,乙區—————————3-3-13-3-1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理)試題(無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818346.html
相關閱讀:高二地理下冊期末備考模擬綜合測試卷[1]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理)試題(無
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協作體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廣東省東莞四校2015-2016學年高二上期中聯考試題(地理)
高二地理下冊第一單元人口與環境單元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