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是研究人與地理環境關系的學科,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開發和保護地球表面的自然資源,協調自然與人類的關系。小編準備了高二寒假地理檢測試卷,具體請看以下內容。
高中高二寒假地理檢測試卷(附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252=50分)
讀下面我國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判斷回答1-3題:
1.圖中無河流標示的山谷(干谷)谷底和谷頂的高差至少是( )
A、40米 B、30米 C、20米 D、10米
2.圖中支流匯入干流處與甲點處的緯度和經度差分別約為( )
A、0.5和1.5 B、0.25和0.5 C、0.5和0.25 D、1.5和0.5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該地區河流一年可能會出現兩次汛期
②該地區農作物一年可以兩熟
③水稻和甘蔗是該地區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
④該地區屬于我國的中溫帶半干旱地區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③④
讀某地1月等壓線分布圖(左圖)(單位:hpa)和東非高原基塔萊和多多馬的降水資料及兩地之間游牧路線示意圖(右圖),完成4~5題。
4.P地此時的盛行風沒有給沿岸帶來大量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 )
A.P地沿岸此時的風向主要由大陸吹向海洋,空氣干燥
B.P地沿海地勢低平,沒有迎風坡
C.P地沿海有寒流經過,對該氣流有降溫減濕作用
D.P地沿岸此時為冬季,空氣中所含水汽少
5.此時往返于基塔萊和多多馬的牧民最可能位于( )
A.基塔萊 B.多多馬 C.甲地 D.乙地
下圖是亞歐大陸40N50N四地1月和7月氣溫距平值(該地氣溫與同緯度平均氣溫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該地降水與同緯度平均降水量之差),讀圖回答6~7題。
6.關于四地氣候特點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①地熱量充足,降水豐富,適合熱帶經濟作物發展
B.②地夏季光熱充足,雨熱同期,有利于耕作業發展
C.③地夏季高溫多雨,光照充足,有利于種植業的發展
D.④地氣溫年較差和降水季節變化小,農業氣象災害少
7.上述四地中,自然帶類型相同的是( )
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④
下圖為世界石油、天然氣某主要產區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8-9題。
8.不需要從圖示地區進口原油的國家是( )
A .美國 B.中國 C.俄羅斯 D.日本
9.圖示地區最大產油國向我國供應石油時所需要經過的
海峽是( )
①霍爾木茲海峽 ②直布羅陀海峽
③黑海海峽 ④馬六甲海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圖中右圖表示巨蟒出山風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標志性景觀,海拔1200余米,相對高度128米,是由風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崗巖石柱。左圖為地殼物質循環示意。結合相關知識完成10~11題。
10.形成巨蟒出山風景的巖石屬于左圖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11.該景觀形成的地質作用有( )
①巖漿侵入 ②地殼運動 ③外力作用 ④火山噴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讀臺灣地區某年水資源結構圖,回答12~13題。
12.圖中甲、乙分別代表的是( )
A. 蒸發、下滲 B. 下滲、入海
C. 蒸騰、蒸發 D. 蒸發、入海
13. 臺灣島水資源甲、乙兩項損失占降水量的80%以上,其自然原因是( )
①地處熱帶、亞熱帶,氣溫高 ②地勢起伏大,河流短小
③河流開發利用比例高 ④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夏季多暴雨
⑤植被覆蓋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②③⑤D. ①④⑤
中巴經濟走廊是繼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之后的中國在南線部署絲綢之路建設的新一條路徑。但考慮到目前中國內地的鐵路仍需要加快建設,同時中巴雙方貿易額仍太小,且建設難度大,預計中巴鐵路難以很快開工。下圖為中巴鐵路模擬線路圖,完成14-15題。
14.中巴鐵路建設難度很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技術目前難以達到要求
B.地質條件差
C.巴方基礎設施尚未完善
D.海拔高,氣候嚴寒
15.中巴鐵路建成后,中國西南各省可利用鐵路運輸借道x疆,或仍借道廣西利用海運開拓巴方市場,兩者相比( )
A.鐵路運輸路程短,且運速快 B.鐵路運輸運量小,但靈活性強
C.海運成本低,受自然條件影響小 D.海運安全性高,且專業化水平高
讀某山地等高線、等溫線、雪線示意圖,回答16~17題。
16.該山地南坡屬于( )
A.陽坡和背風坡
B.陰坡和背風坡
C.陽坡和迎風坡
D.陰坡和迎風坡
17.圖中①②間分布最廣的植被可能為( )
A.?山草甸 B.高寒荒漠
C.針闊混交林 D.高山針葉林
圖為某地理研究性學習小組繪制的某大陸局部區域圖。讀圖回答18-20題。
18.根據圖中信息可以判斷出圖示地區位于
A.北美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南美洲
19.以下為該地理研究性學習小組記錄的該區域的地理環境特征,說法有誤的是
A.甲湖泊對丁河流CD段的徑流量起到調節作用 B.乙湖泊屬于咸水湖
C.丙河流在該地冬季時流量最大 D.丁河流下游無結冰期
20.以下為該小組對圖示海域的洋流及其影響的推測,符合實際 的是
A.該海域的洋流屬于風海流 B.與暖流交匯形成海霧,影響航運
C.該處海洋等溫線向低緯彎曲 D.造成圖示海岸處形成沙漠氣候
讀塔里木盆地區域圖,回答21~22題。
21.樓蘭古城在兩千多年前曾是塞外水鄉、林草繁茂的綠色王國和絲路重鎮,但現在已經消失。樓蘭古城消失的主要人為原因是( )
A.位于絲綢之路,戰爭頻繁 B.燃燒礦物能源,全球變暖
C.灌溉用水過多,植被破壞 D.油氣資源的開發
22.圖中N為塔里木盆地的一內陸湖,M為湖邊的一小綠洲,N湖的主要補給水源與M綠洲鹽堿化最嚴重的季節分別是( )
A.地下水、夏季 B.冰雪融水、夏季
C.冰雪融水、春季 D.地下水、秋季
十八屆三中全會后,各地陸續啟動實施單獨兩孩(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全國不設統一的時間表。下圖是我國甲、乙、丙、丁四省(區)不同時期人口年齡構成圖。據此完成23~25題。
圖中數據來看,最有可能首先實施單獨兩孩政策的省(區)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4.單獨兩孩政策逐步實施后,對我國可能產生的影響是( )
A.人口自然增長率提高 B.人口老齡化得以有效緩解
C.城市化水平得以提升 D.男女比例出現較大波動
25.從圖中看出,2000年至2010年期間甲省(區) ( )
A.人口數量明顯增多 B.省(區)內人口流動量大
C.人口整體受教育水平提高 D.勞動力充足,就業壓力大
二.非選擇題(50分)
26.閱讀下列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14分)
材料一 :贛江流域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以山地、丘陵為主。近年來,農耕面積擴大,陡坡開荒、亂砍內濫伐破壞植被導致水土流失加劇。
(1)分析贛江流域上游植被破壞對流域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5分)
材料二 贛州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引進臍橙種植以來,贛州臍橙面積已達11. 6萬公頃,目前已發展成為集生產、倉儲、保鮮、加工為一體的產業集群,產銷量逐年增加。
(2)簡述贛州種植臍橙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3分)
材料三:圖中鄱陽湖平原是我國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目前中國糧食流通格局正呈現出北糧南運中糧西運的態勢,糧食生產地域重心發生了由南向北、由東向中的逐漸轉移,有專家指出在西部地區:不能把農業生產作為重點,更不能把農業生產的重點放在糧食。
(3)簡述 中糧西運對西部地區的積極意義。(3分)
材料四:贛江與萊茵河,通航里程相當,年徑流量幾乎相等,但贛江年貨運量不足萊茵河的三分之一。
(4)簡析贛江與萊茵河相比航運價值較低的原因。(3分)
27. 中國將致力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促進各領域的全面合作與共同發展。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3分)
天然橡膠樹是一種熱帶經濟作物,喜高溫、高濕、向陽、沃土,越冬低溫狀況是其生長的限制因素。目前橡膠林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平原地區,我國通過育種、選擇有利地形等措施,將其種植區界限大幅向北推移。天然橡膠是制造輪胎等產品的重要工業原料。我國已成為世界天然橡膠的第一大消費國和進口國,自給率已不足20%,為此正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與東盟國家開展天然橡膠種植與加工合作。圖1為東盟與我國西南局部地區圖,圖2為中國東盟天然橡膠空間產業鏈模式示意圖。
(1) 圖1中甲國為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膠生產國和出口國,分析該國橡膠林種植的有利自然條件。(3分)
(2) 圖1乙山地(哀牢山)西坡的橡膠林多選擇種植在陽坡的山腰部位,并放寬行距;而東坡的橡膠林則選擇在北部有屏障且向南開闊的馬蹄形地形中。分析橡膠林如此布局的自然原因。(6分)
(3) 分析我國企業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與東盟國家開展天然橡膠種植與加工合作的 主要社會經濟條件。(4分)
28. (11分)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1分)
材料1 甘肅省玉門市位置示意圖。
材料2 玉門油田及配套企業每年排放近300萬立方米的污染物和工業廢水,給老城區及下游鄉鎮水源和土壤造成嚴重污染。一輪輪人口大遷徙后,老市區人口從原來的13萬銳減到不足3萬人。這里的房價暴跌,總標價幾千元的一套房子也難覓買家。
(l)描述玉門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4分)
(2)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分析玉門市人口 大量外遷的主要原因。(3分)
(3)玉門市在2009年被國家列入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如果你被委任為該市轉型規劃專家,你將為此提出什么樣的合理化建議。(4分)
29. 【自然災害與防治】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2分)
材料一 據湖北省民政廳報告,2012年5月28-29日,全省出現明顯降雨過程,局部地區出現暴雨,并引發洪澇災害,造成24. 1萬人受災,600余間房屋倒損,農作物受災面積28.4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數千萬元。
材料二 8月27-28日,x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博爾塔拉、塔城三地區遭受洪澇災害,造成6 300余人受災。
⑴比較材料一、二中所述洪澇災害產生的自然原因的主要差異。(4分)
⑵簡述洪澇災害的危害。(4分)
(3)怎樣防治洪澇災害(4分)
高二寒假地理檢測試卷答案
題12345678910111213
答CBACBBCCDBADA
題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BACBDCCCBCAD
26. ⑴ 植被涵養水源的能力下降;(1分)
土層變薄,土壤肥力降低;(1分)
上游水土流失,下游河湖淤積,旱澇災害加劇;(1分)
調節氣候的能力下降;(1分)
生物多樣性減少。(1分)
⑵ 有利于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態環境;(1分)
有利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臍橙加工業的發展,增加農業附加值;(1分)
有利于增加農民就業,提高農民收入,實現脫貧致富。(1分)
(3)為西部地區退耕還林、還草提供糧食保證,減輕西部地區生態壓力; (1分)
緩解西部地區糧食緊張的壓力;(1分)
有利于西部地區農業生產調整產業結構,發揮地區優勢(1分)
(4) 贛江流域徑流量季節變化大;(1分)
內河航運網不如萊茵河發達;(1分)
經濟落后貨運需求量小; (1分)
27.(1)光熱充足(高溫)(1分);降水豐沛(多雨)(1分);
多沖積平原,土壤肥沃(1分)。
(2)西坡:地處西南季風的迎風坡(1分),山腰部位降水豐富(1分);
選擇陽坡并放寬行距,熱量條件較好(1分),且可以充分利用光照(1分)。
東坡:選擇馬蹄形結構并北部有屏障,可以阻擋冷空氣(1分);
選擇向南開口,光照條件好(1分)。
(3)我國天然橡膠的消費需求日益增加(1分);
東南亞國家地價低(1分);勞動力豐富且廉價(1分);
政府政策的支持(1分)。
28. (1)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干旱,降水少;
位于河西走廊西段,南接祁連山,北接內蒙古高原;
河流短小,多季節性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補給為主;
植被以荒漠為主;
多風力作用地貌(任答4點得4分)
(2) 該地區資源面臨枯竭;
采油和煉油工業的發展,加劇了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水資源大量消耗,供水矛盾突出;(答對3點得3分)
(3) 調整能源利用結構,大力發展風能等新能源;
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第三產業和新興產業;
提高資源利用率;
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
讓城市和企業分離;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做好企業創新;
保護和治理環境。(任答4點得4分)
29.(1)材料一:由暴雨引起引起(1分);
材料二:由前期積雪量大(1分),后期氣溫升高(1分),積雪融化引起(1分)。
(2)危害:工業受損(1分);農業減產(1分);交通設施被毀(1分);
人員傷亡(1分);水源污染等。
(3)上游植樹造林,修建水庫;;下游修建排水、 分洪、 堤防等水利工程
加強監測預警;實施防洪保險制度等。(言之有理即可給分)
高中是人生中的關鍵階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編輯老師為大家整理的高二寒假地理檢測試卷,希望大家喜歡,更多內容請看高中生寒假專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959413.html
相關閱讀:安徽省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2016年高二上學期寒假地理復習題(帶答案)
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北京市東城區(南片)高二12月會考模擬地理試題(WORD版)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