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市第四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1至4頁,第Ⅱ卷5至8頁,共8頁。全卷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第Ⅰ卷(選擇題 共44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務必就自己的考號、姓名、考場號和座次號等信息正確填涂在機讀卡或答題卡指定位置。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請填涂在機讀卡或第II卷上,答在試卷上無效。一、單選題(每小題2分,共44分)1.下列不是社會環境或社會環境因素的是( )A.貴州梯田 B.周口店人類遺址C.城市或鄉村 D.臥龍自然保護區2.下列選項屬于原生環境的是( )大漠鹽湖 農田 工廠 極地苔原 巖石 畜群牧場A. B.C. D.3.下列屬于合理利用資源的有( )①盲目擴大耕地面積、谕烁林、圻m當填海造陸、車焯铩、蓦S意開挖礦產資源⑥適度開采地下水A.①③⑤ B.②④⑥C.①②⑤ D.②③⑥、下列地理現象可能影響全球環境的是 A、黃土高原水土流失 B、東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層海水溫度異常C、中南半島湄公河水質污染 D、華北平原土壤次生鹽堿化、下列地區與其發生的生態破壞搭配正確的是 A、黃土高原-荒漠化 B、內蒙古草原-水土流失C、華北平原-土壤鹽堿化 D、長江三角洲-水源枯竭.江南丘陵地區和云貴高原地區水土流失加劇,形成“紅色沙漠”和“石漠化”現象,主要原因是( )A.農作物秸稈不能還田B.濫砍亂伐,植被破壞嚴重C.氣候異常,多暴雨D.酸雨導致森林枯萎死亡,面積銳減.近年來,“溫室效應”加劇所帶來的環境問題是( )①全球海平面上升、趯е聝蓸O地區及陸地上高山冰雪消融、鄢鞘行纬晒饣瘜W煙霧、苋蚝恿鲝搅髁繙p少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①③工業化時代人類社會對環境的影響越來越顯著,環境的變化也影響人類的生活。我國云南某地的大理石雕像,天長日久變的“面目殘破”。這主要是因為A.酸雨腐蝕加劇 B.紫外線輻射強烈C.沙塵暴頻繁肆虐 D.大氣二氧化碳含量增加A、太陽光中的紫外線 B、太陽光中的紅外線 C、地面輻射 D、大氣輻射南極臭氧空洞出現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長江中下游正值伏旱期 B、地球公轉速度較快 C、我國華北地區種冬小麥D、北半球晝長夜12.下列環境問題中,屬于生態破壞的是( )A.焦化廠的廢氣排放到城市上空B.化肥廠的污水排放到附近河流C.城市住宅建設產生的噪聲傳到居民區D.四川盆地的水土流失加劇13.促使我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口基數太大,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低B.很多地區缺水嚴重,工農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C.古代可持續發展思想對當代人的影響D.人口、資源、環境問題使我國社會生存、發展面臨巨大的壓力15、廣東省從2000年6月1日開始禁止使用紅磚,主要原因是 A、紅磚生產成本高 B、紅磚質量差 C、為了保護土地資源 D、為了保護大氣環境.下列有關我國水資源分布特點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配不均勻,南方多、北方少,東部多、西部少 ②我國水資源的時間分配不均勻,夏、秋兩季多,冬、春兩季少,各年之間的變化很大、鄣厍蛏系乃Y源,從廣義來說是指水圈內水量的總體、苣壳叭祟惐容^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淺層地下水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②③.關于我國能源地區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A.我國東南沿海和西藏、云南一帶,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接,地熱豐富B.我國北方農村利用沼氣的季節比南方長,是因為北方原料豐富C.西南地區水能和天然氣資源豐富D.華北、華東地區降水量豐富,水能資源特別豐富 解決我國能源問題的途徑,正確的是( )A.控制生產規模以減少能源消耗B.加強技術改造以提高能源利用率C.壓縮不穩定性能源的利用比例D.立足國內能源,減少對境外資源的依賴.要確保城市用地的可持續利用,具體措施是( )A.盡量使城市外延擴張B.廢去舊城,另建新城C.充分利用城市閑置和廢棄地D.多建商品房,降低房價.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變化,該地可能出現的主要環境問題及現象有( )①水土流失加劇 ②河流含沙量增大、鬯嵊辍、芎F矫嫔仙、菅睾5貐^灘涂擴大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C.①②④ D.①② A、 沿海風能資源主要集中在夏季 B、塔里木盆地有效風能小的原因是距海洋遠 C 、西北有效風能大的原因是距冬季風源地近,平坦 D 、我國風能分布不均衡 22、中國北方一些大城市附近地區,春季頻發揚沙天氣的主要原因是A、高壓脊過境,下沉氣流"沖擊"地表,造成就地揚沙B、裸地面積擴大,急行冷鋒經過,導致近程揚沙C、西北的沙漠有充足的沙源,盛行風產生遠程揚沙D、熱島效應導致強烈的對流,使高空的沙塵降落座次 .景洪市第四中學2015-2016學年上學期期末試卷高二文科地理(II卷)題 號23242526總 分得 分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6分) 23.讀人類社會與環境的相關模式圖(下圖左),回答。(8分)得 分閱卷人 (1)人類從環境取得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人類向環境排 出___________ 。(2)人類要協調與環境的關系,必須考慮到環境的承載能力,包括資源,能源的_________能力和環境對廢棄物的_________能力,走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3)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我國許多省區,20年曾出現野傷人、野進城的事件,野破壞農作物更是比比皆是。為控制野數量,有些地區已展開適量獵殺活動(野為國家一般性保護動物,縣級發文即可適量獵殺)。試分析近年來野大增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 分閱卷人24.讀圖,回答下列問題。(分) (1)①地區________盆地,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地區沙漠化的人類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2) ③地區________高原,主要的生態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④所在的南方地區此類問題也很突出,試從自然和人為兩方面分析原因。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得 分閱卷人25.下圖是我國不同地區農村生態建設的成功經驗。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D (1)A、B、C三圖代表的是黃淮海平原區、南方低山丘陵區、珠江三角洲地區的農村生態建設成功經驗。其中A反映_____________________區的情況,主要治理____________________,B反映____________________區的情況,主要治理 ____________________(2)兩圖反映的在治理上共同遵循的原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就自然條件講,A、B兩圖反映的主要地區差異是:圖地 形氣 候AB 1)導致定西縣貧困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該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人為原因有:① ② 2)定西縣脫貧致富源于退耕還林、還草,堅持走生態農業之路。結合D圖完成下列要求。 ①將下列字母代號填入上圖中D圖的方框內。 A.牛、羊 B.沼渣、沼液 C.沼氣池 D.肉、奶、皮毛②據圖說明定西縣脫貧致富的主要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6分).讀圖,完成問題。中國水資源豐缺地域差異略圖聯合國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全球現有12億人面臨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壓力,80個國家水源不足,20億人的飲水得不到保證。預計到2025年,形勢將會進一步惡化,缺水人口將達到28億~33億。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發現,現在發展中國家有10億人喝不上淡水,全世界每年有1000萬人死于因飲用臟水或污染水引起的疾病。水污染直接影響飲用水的水質,通過食物鏈傳遞到人體,在人體內累積大量的有毒物質影響身體健康。受到污染的廢水灌溉農田污染土壤造成農作物的枯萎死亡,農作物大量減產。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漁業的產量水是許多工業必不可少的,水質的惡化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1)形成缺水帶和少水帶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水帶地區也時常受到水資源緊張困擾,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3)漫畫中反映了哪些問題?會產生哪些后果?(4分)(4)分析材料2所反映的問題的產生原因。(4分) (5)如何解決材料3所反映的問題?(4分) 。一、選擇23(8分) (1)物質,能量,廢棄物 (2)再生,自凈,可持續發展 (3) 退耕還林還草,生態改善,生存空間增大,野狼數量增加。24:(14分)(1) 塔里木盆地 氣候干旱,風化和風蝕作用強烈 過度墾殖,植被破壞(5分)(2)黃土高原 水土流失 自然:南方多低山丘陵,降水多,人為:植被破壞嚴重。(6分) (3)“三北”防護林(1分)(4)該地區有色金屬冶煉工業發達,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等酸性氣體,造成酸雨危害 (2分)25、(18分)1)黃淮海平原 低濕洼地 南方低山丘陵 水土流失(4分) (2)因地制宜(1分) (3)(4分)圖地 形氣 候A平原暖溫帶半濕潤氣候B山地、丘陵亞熱帶濕潤氣候 (4) 1)水土流失 毀林開荒,破壞植被 (3分)2)左至右BCDA(4分)調整產業結構,開展多種經營;開展農產品的綜合利用;開發利用沼氣等新能源,改變單一的能源結構云南省景洪市第四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83578.html
相關閱讀: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北京市東城區(南片)高二12月會考模擬地理試題(WORD版)
2016年高二上學期寒假地理復習題(帶答案)
安徽省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