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吉林省長春外國語學校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Word版含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絕密★啟用前上學期長春外國語學校高二期中考試地理(文科)試卷出題人:沈洪濤 審題人:李敏第I卷(選擇題)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70分)下圖為某些地區主要農作物及熟制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1.圖中能正確反映松嫩平原農業生產狀況的是A① B.② C.③ ④2.圖中①和③兩地農業生產方式及農作物品種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水熱條件差異 B.地形差異 C.土壤差異D.生產習慣差異應用地理信息技術可以大大提高出警效率,在接到報警電話后,110指揮中心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指揮警車到達出事地點。圖是城市最快出警示意圖,讀圖回答。土地荒漠化是指風沙侵蝕和水土流失的發展,最終導致土地生產力長期喪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觀。如圖是我國內陸甘肅某地區圖,讀圖完成4-5題。4.形成圖中地區荒漠化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A.位于內陸,氣候干旱 B.地球變暖,氣候異常C. 地球運動,地形上升D.過度開發,水土流失5.20世紀50年代以來,該地區荒漠化發展加劇加速的主要原因是A.農業灌溉 B.人口壓力和人類活動不當C.礦產資源開發D.氣候異常讀我國西北部內陸兩地景觀示意圖回答6-7題。6.甲地以井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過度開采地下水導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區B.由于干旱地區地下水含鹽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C.由于風力侵蝕形成風蝕洼地D.水井周圍地區農牧業活動較頻繁而導致地表植被破壞 7.在乙地區,可能反映該地區綠洲萎縮的現象有( ) A.沙塵暴頻度減少 B.土壤有機質增加,土壤緊實度下降C.土壤鹽堿度升高 D.生物生產能力提高 亞馬孫熱帶雨林是地球上現存面積最大、保存比較完整的一片原始雨林。路透社巴西利亞2008年1月23日消息:亞馬孫森林在過去的5個月中再次遭到嚴重破壞,毀林面積從2007年8月的243平方千米激增到12月的948平方千米。這個數字相當于2004年同期的4倍。據此回答8-9題。8.亞馬孫雨林屬于全人類,是指A. 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開發和利用亞馬孫雨林資源 B. 全球生態環境效益顯著C. 是人類的木材生產基地 D. 為人類提供大量的淡水資源9.導致亞馬孫森林不斷遭到嚴重破壞的原因可能包括? ①為了脫貧而實施過度的遷移農業?②為了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而開辟大型農牧場? ③為了滿足人口增長對土地的需求④為了償還債務而進行商業性伐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下列能源中屬于非可再生能源的是A.水能? B.潮汐能   C. 煤炭? D. 風能11.利用山西優勢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是A.南水北調工程 B.西電東送工程 C.水土保持工程? D.西氣東輸工程以橡樹嶺國家實驗室(位于田納西州)和田納西大學為基地的田納西技術走廊是美國一個高技術中心,總部設在田納西流域管理局(TVA),美國投放到日本廣島、長崎的原子彈即在此研制的。據此回答12-13題。12.田納西河流域進行綜合開發的核心是( )A.河流的利用和治理 B.梯級開發C.生態環境進行恢復和治理 D.對資源進行綜合開發13.田納西河兩岸能夠形成一條“工業走廊”,主要得益于( )A.豐富的礦產資源 B.旅游業的帶動作用C.全國最大的電力供應基地 D.便利的航運條件 讀東北地區年降水量分布圖 (單位:mm),據此回答。.影響東北地區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有A.太輻射 B.距海遠近 c.度位置 D.15.東北地區作為全國農產品生產基地,首先應該是(。〢.糖料基地    B.油料基地   C.糧食基地   D.棉花基地16.我國東北地區分布較廣的土壤是A.黑土、黃土 B.水稻土、棕壤 C.黑鈣土、黑土 D.褐土、黃土17. 關于東北平原區農業的發展方向和重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面向市場,強化商品糧、豆等農產品的生產B.以國際市場為重點,發展適應加工需要的優質、專用品種,提高質量和競爭力C.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促進糧食轉化,延長產業鏈D.推進農業向規;、專業化和生態化方向發展,建設綠色食品基地 改革開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區迅速推進工業化,同時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下圖為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總產值增長圖,讀圖4回答18-20題。18.珠江三角洲工業化進程中的階段Ⅰ、Ⅱ兩個發展階段的主導產業分別是A.原料密集型產業、動力密集型產業 B.勞動密集型產業、市場密集型產業C.勞動密集型產業、高新技術產業 D.高新技術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19.以下屬于階段Ⅰ工業發展特點的是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費品加工工廠 B.外商的投資規模相對較大C.工業附加值增長較快 D.成為我國最大電子信息產業基地20.近年來,珠江三角洲產業群“揮師北上”粵北山區,其考慮的布局因素是A.環境條件優越 B.交通和市場 C.技術先進 D.土地成本低和勞動力廉價讀“珠江三角洲與長江三角洲地區國際直接投資和外貿額所占全國比重的變化圖”,回答21-23題。21.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2001年,長江三角洲地區國際直接投資額占全國的比重首次超過珠江三角洲地區B.長江三角洲地區外貿額占全國的比重不斷上升,并超過珠江三角洲地區C.珠江三角洲地區外貿額占全國的比重從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趨勢D.圖中所示的變化與外商投資區位選擇的變化有關區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區域的規模有大有小,區域之間常發生物質、能量、信息等流動。讀甲、乙兩個不同區域,分析回答22-23題。22. 若甲、乙分別對應目前我國的農村地區和城市地區,則沿箭 頭①方向在區域間調配的是 ( )A.資金   B.勞動力 C.信息 D.觀念23. 若甲表示發達國家,乙表示發展中國家,則沿箭頭②方向在 區域間調配的主要是 ( )A.礦產品    B.糧食 C.工業制成品 D.技術24.為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提供契機的因素是 A.國家的對外開放政策 B.良好的區位條件C.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 D.全國最大的僑鄉之一25.下面幾種區域城市化典型模式中屬于珠江三角洲的是 A.小商品經營→個體私營企業→工業化→城市化B.大城市擴散→鄉鎮企業發展→工業化→城市化C.對外開放→外資企業建立→工業化→城市化D.森林、礦產資源開發→國有大中型企業→工業化→城市化26.“西氣東輸”工程有利于解決我國A.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衡的問題 B.資源浪費嚴重的問題C.自然資源分布與生產力不協調的問題 D.木材短缺的問題27.我國天然氣分布的總體特征是A.西多東少,南多北少 B.西少東多,南多北少C.西多東少,南少北多 D.西少東多,南少北多28.西氣東輸工程是我國建設的大型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之一,它以新疆天然氣資源為基礎,一線工程的目標市場是A.遼中南地區 B.京津唐地區  C.長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29.由于西氣東輸工程沿線可用清潔燃料取代部分生產、生活用煤,從而將有效降低城市環境中的A.水污染 B.大氣污染 C.白色污染 D.重金屬污染30.下列不屬于影響國際產業轉移主要因素的是 A.勞動力因素 B.內部交易成本C.市場 D.國際間的友好援助31.產業轉移的高級形式是A.對外直接投資 B.設立研發機構C.設立營銷網絡 D.直接建廠讀我國和部分國家的乘用車普及率(1996年),完成32-33題。32.跨國公司最可能把汽車組裝廠設置在A.中國、日本B.印度、美國C.中國、印度D.中國、德國33.在這些國家設廠的原因主要是A.技術條件好B.高素質的勞動力資源C.龐大的消費市場D.優越的人文環境條件如圖中甲是產業典型產品周期示意圖,乙是產品生產環節的價值鏈圖,讀圖完成34-35題。34.從產業典型產品周期看,發達國家工業部門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出現的時間是A.a B.b C.C D. d35.從產品生產環節的價值鏈看,發展中國家在產品整個周期中處于A.設計環節 B.加工環節 C.營銷環節 D.設計、營銷環節第II卷(非選擇題)評卷人得分二、綜合題(30分)36.解放前,中國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經變成了“三大倉”:“北大荒”變糧倉,“西大荒”變成棉倉、糧倉,“南大荒”變成橡膠林和熱帶經濟作物倉。讀我國“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1)從地形類型看,“北大荒”位于____________(1分)。 (2)從農業發展限制性條件看,“北大荒”主要是___________,“西大荒”主要是 _________ (2分)。 (3)“南大荒”橡膠種植北界從17°N擴大至24°N,其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___。(1分) (4)簡要說明 “北大荒”地區糧食生產的特點(2分)有利條件(至少答出四點)?(4分)。 37.圖為我國某資源跨區域調配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1) 圖中A起點所在地是,B點是(2) 我國實施資源跨區域凋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3)有人說該工程對東西部地區來說是一個“雙贏”的決策,請談談你的看法。對東部 (2分);對西部 (2分)。38吉林省長春外國語學校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055407.html

相關閱讀:安徽省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北京市東城區(南片)高二12月會考模擬地理試題(WORD版)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
2016年高二上學期寒假地理復習題(帶答案)
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