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中學2013學年第一學期高二期末考試地理試卷 單項選擇題(30×2=60分)下圖中圖1為“世界部分地區圖”,圖2為“氣候統計圖”,讀圖回答12題。1.?圖1中③地位于①地的方向,甲、乙兩圖比例尺較大的是 圖。A.西南 甲?B.西南 乙 ?C.東南 甲?D.東南 乙2.?與圖2中氣候類型相符的是A.①?B.②?C.③?D.④A 剛果盆地 B 澳大利亞 C 亞馬孫平原 D 東非高原4. 讀右圖,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確的是A.①南美洲 ②非洲 ③北美洲 ④亞洲 B.①非洲 ②南美洲 ③大洋洲 ④歐洲C.①南美洲 ②大洋洲 ③亞洲 ④歐洲D.①非洲 ②大洋洲 ③北美洲 ④亞洲5. 有關大洲地形的敘述,正確的是A.歐洲的地形以平原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一個洲B.亞洲中部低、四周高,平原多分布在大陸周圍C.非洲被稱為“高原大陸”,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個洲D.南北美洲的地形東部高山、西部高原、中部平原?由于受到某種主要外力的作用,世界上有一地區海岸線曲折,多幽深峽灣,海灣常深入內陸且岸壁陡峻。據此回答6~7題。6.下圖中屬于材料描述的景觀的是.下列地理事物在形成過程中受到的主要外力作用與該海岸相同的是?A.閩浙沿海的港灣?B.北美五大湖?C.澳大利亞大堡礁?D.夏威夷群島8.構成基里巴斯的島嶼,面積較小、海拔較低。從成因看,它們屬于A.大陸島 B.火山島 C.沖積島 D.珊瑚島9.從地球的半球劃分看,基里巴斯A.位于南半球,跨東西半球 B.位于東半球,跨南北半球 C.位于西半球,跨南北半球 D.既跨南北半球,又跨東西半球下圖所示為“23.5°S的海陸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10~11題。10.圖示區域穿越了全球六大板塊中的A.兩大板塊B.三大板塊C.四大板塊D.五大板塊11.一架飛機從甲地飛往丙地,取最短航線A.先向東北,后向東南B.先向西北,后向西南C.先向東南,后向東北D.先向西南,后向西北讀世界局部區域不同時間沙塵空間分布圖,回答12~13題。12.造成該區域沙塵擴散的主要因素是A.副熱帶高壓 B.信風 C.西風 D.季風.當沙塵擴散如甲所示時,最可能的時間是A.1月 B.4月 C.7月 D.10月14.該國擁有數千湖泊、河流、美麗的瀑布,大部分河流注入?A.巴爾喀什湖 B.咸海? C.里海 D.貝加爾湖?15.杜尚別坐落在吉薩爾盆地中,走進杜尚別會發現建筑物大多以平房為主。首都杜尚別形成的主要區位因素和建筑物以平房為主的原因分別是?A.河流、防山洪暴發 B.礦產資源、減少風沙侵襲?C.地形、防震 D.政治因素、地質構造復雜?下圖為巴厘島示意圖,其中最高點的海拔3142米。讀圖回答16-17題。16.據圖推測,巴厘島山地走向為 A.東西走向 ?B.東北—西南?C.南北走向? ?D.西北—東南走向.巴厘島的旅游業非常發達,其主要旅游資源不包括 A.宗教文化景觀? ?B.熱帶生物景觀?C.火山地貌景觀? D.現代冰川地貌景觀?18.B地自然帶向北延伸到5°S附近,形成這種現象的主導因素為 A.水源 ?B.熱量C.洋流D.大氣環流.下列有關A、C兩地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兩地氣候都是全年高溫少雨 B.兩地氣候形成的主導因素為地形 C.A地人口密集,C地人跡罕至 D.都是勞動力指向型產業轉入地20.圖中的蔬菜水果和灌溉農業區位于 A.甲 ?B.乙 ?C.丙 ?D.丁.丁地區灌溉用水量較少的原因是、贇夂蜉^濕潤 ②河流湖泊眾多? ③以耐旱作物為主?④以乳畜業為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22.根據示意圖和材料,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菲律賓伊富地區氣候類型是溫帶季風氣候B.菲律賓伊富地區地形崎嶇是由于處在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兩大交界處C.菲律賓伊富地區河流縱橫,河網密布D.菲律賓伊富地區植被茂盛,種類繁多23.下列農作物在菲律賓伊富地區可以種植的是A.亞麻 B.天然橡膠 C.黃麻 D.甜菜24.菲律賓伊富地區發展有機水稻的最主要有利條件是A.地形崎嶇,工業落后,污染少 B.水源豐富,發達完善的水利工程 C.勞動力廉價且豐富 D.氣候高溫多雨,使得土壤有機質含量高下圖為某國農業分布圖。讀圖回答~題。 .甲、乙、丙三地農業對應正確的是A.甲—乳肉畜牧業 乙—谷物種植業和養羊業 丙—葡萄、柑橘、橄欖和蔬菜B.甲—葡萄、柑橘、橄欖和蔬菜 乙—谷物種植業和養羊業 丙—乳肉畜牧業C.甲—乳肉畜牧業 乙—葡萄、柑橘、橄欖和蔬菜 丙—谷物種植業和養羊業D.甲—谷物種植業和養羊業 乙—乳肉畜牧業 丙—葡萄、柑橘、橄欖和蔬菜.甲農業區農業生產有利的氣候條件是A.市場需求量大 B.光照充足 C.雨熱同期 D.溫和濕潤27.如果該地區降水豐富,當地較大的溪溝有 A.一條 B.二條 C.三條 D.四條28.下圖中能正確表示右圖中ab與bc兩段剖面的是 (兩段剖面圖的水平與垂直比例尺分別相同) 下圖為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讀圖完成29~30題。29.圖中“M-N”一線沿途gkstkA.高差最大達300米 B.海拔最低處為30米C.丙處為谷地 D.經過兩個鞍部30.在甲、乙、丙、丁四處觀察,正確的判斷是gkstkA.甲處能看到乙處 B.乙處能看到丙處C.丁處能看到丙處 D.甲處能看到丁處二、綜合題(40分)31.讀某區域圖,圖中虛線為運河,回答下列問題。(10分)(1)圖中A、B兩條河流的流向為:A河_________,B河__________。(2分)?(2)山峰C與D點之間的高差范圍為_______m;運河長度約為_______km。(2分)(3)現在甲、乙兩城之間需新修一條鐵路,請在圖中畫出合理的選線位置。(2分)(4)A、B兩河間開挖運河時并沒有選擇距離較近的①②點間直線施工的原因是什么?______ (4分)(1)冰島地處亞歐板塊與__________板塊的__________邊界,地殼活躍,所以______(能源資源)豐富。(3分)(2)北極地區石油資源的特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3)在北冰洋利益角逐中,__________(填國家名稱)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該國開發利用北冰洋資源的主要區位條件有_______________。(6分)(4)北冰洋石油資源開發可能對海洋環境造成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2分) 33.下左圖島嶼所在國家人口密度為16人/km2,2010年人均GDP為27000美元,水電占能源消費比重達70%。下右圖為下左圖中甲地氣候資料,根據材料完成下列各題(16分): (1)判斷圖中島嶼的形成原因,并說明判斷依據。(6分)?(2)簡述該島水能資源開發的有利條件。(6分)?(3)分析甲地氣候特點及形成原因。(4分)?瑞安中學2013學年第一學期高二期末地理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0分)二、綜合題(共0分)32.(14分)(1)美洲? 生長? 地熱(3分)(2)?儲量大 分布廣? 主要分布在大陸沿岸(或大陸架)(3分)(3)?俄羅斯(2分) 有利:瀕臨北冰洋;北冰洋沿岸大陸海岸線漫長,控制的北冰洋海域面積大。(2分)? 不利:北冰洋緯度高,氣候寒冷,封凍期長(2分)?(4)海洋污染、生態破壞(2分)?33.(16分):(1)該島嶼是受板塊擠壓抬升形成(2分);判斷依據:東北海域有深海溝(2分);島嶼以山地丘陵地形為主,地勢起伏大(2分);(2)(地處溫帶海洋性氣候,)河流流量較豐富且穩定(2分),河流落差大(短小湍急),水能豐富(2分);經濟發達,技術力量強,能源需求量大(2分)。(3)特點:終年溫和多雨(1分);冬季降水更豐富(1分);成因:終年受海洋影響(1分),冬季西風強盛,帶來豐沛降水(1分)。浙江省瑞安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81679.html
相關閱讀:安徽省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北京市東城區(南片)高二12月會考模擬地理試題(WORD版)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
2016年高二上學期寒假地理復習題(帶答案)
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