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江蘇省徐州市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 Word版無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二年級地理期末試題(選修)說明:1.本試卷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2.在答題紙的密封線內填寫學校、班級、姓名、考號等,密封線內不要答題。3.請將所有答案按照題號填涂或填寫在答題卡(紙)相應的答題處,否則不得分。第Ⅰ卷(選擇題 共60分)一、選擇題(共6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8小題,每小題2分,共3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圖1中格陵蘭島大部分終年被冰雪覆蓋,甲、乙分別是北美洲和英國的港口,甲乙之間的虛線示意航線。十八世紀郵政長官富蘭克林調查發現,沿北美洲和英國之間航線航行的郵船,往、返航程耗時明顯不同。據此完成1~2題。1.圖1中最有可能出現冰山的海域在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2.沿甲乙之間航線航行的郵船往、返時間不同主要受A.海浪的影響 B.暖流的影響 C.海風的影響 D.寒流的影響讀“某年6~9月長江某水文站觀測到的水位、流量變化趨勢示意圖(圖2)”,回答3~4題。3.據圖可知,該年6~9月洪水災害產生的原因是 A.降水總量多,流量大 B.降水強度大,流量大C.河床淤積容水量減少 D.植被增加阻礙水流4.從圖示信息看,下列治理長江水患最根本的措施是 A.植樹造林,保持水土 B.大力興建水利工程C.中游河段裁彎取直 D.增加湖泊的蓄洪能力讀“水循環示意圖(圖3)”,回答5~6題。5.圖中a、b、c、d、e分別表示A.蒸發、地表徑流、水汽輸送、下滲、地下徑流B.下滲、地表徑流、蒸發、水汽輸送、地下徑流C.水汽輸送、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蒸發D.水汽輸送、下滲、地下徑流、蒸發、地表徑流6.有關水循環說法正確的是①促使陸地水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②影響生態和氣候,塑造地表形態 ③人類活動深刻地影響水循環各個環節 ④維持全球水的動態平衡,促進陸地水體更新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讀世界部分地區簡圖(圖4),完成7~8題。7.有關甲、乙洋流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洋流所在環流系統呈逆時針方向流動B.乙洋流因受東北信風影響,形成上升流C.甲洋流增加了沿岸溫度,形成森林景觀D.乙洋流降低了沿岸濕度,形成荒漠景觀8.當P處的氣壓值達一年中最小值時A.我國華北平原正值小麥越冬期 B.地中海地區正值水稻收割期C.美國的玉米帶正值播種時節 D.我國長江流域油菜正值花開期圖5中實線和虛線表示自然狀態下某河流兩個不同時期的河岸線。讀圖完成9~10題。9.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實線河岸形成時間早于虛線河岸B.河岸的變遷只與地轉偏向力有關C.甲乙丙三處,甲處侵蝕作用最強D.甲乙丙三處,乙處以堆積作用為主10.若圖示河段形成“地上河”,其成因不可能是A.河道彎曲,水流不暢B.防御洪澇,人工修堤C.中上游植被破壞,水土流失D.地殼斷裂,局部抬升圖6為青藏高原及我國溫帶若干自然帶的關系圖式。讀圖回答11~12題。11.R所代表的自然帶可能是A.苔原帶B.溫帶草原帶C.亞寒帶針葉林帶D.溫帶落葉闊葉林帶12.導致自然帶沿OF方向發生變化的主導因素是A.熱量 B.水分C.風力 D.光照讀“北非五國正在建設的‘綠色壩工程’示意圖”(圖7);卮13~14題。13.該綠化工程最適宜栽植的樹種是A.落葉闊葉林 B.常綠硬葉林C.常綠闊葉林 D.針葉林14.該綠化工程栽植樹種的選擇,遵循了A.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B.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規律D.非地帶性規律圖8是某地區大地震后救災工作程序示意圖。讀圖,回答第15~16題。15.圖中所示救災工作程序還可能適用于A.鼠害 B.洪澇 C.旱災 D.寒潮16.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災活動強度,應采取的主要防災減災措施包括①完善城市功能區劃②調整產業結構③人口外遷④房屋加固⑤組建志愿者隊伍⑥避災自救技能培訓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強度級別很低的臺風“天鷹”12月過境圖示地區并形成降水,盡管提早接到災害預警,但仍有許多居民在睡夢中被洪水卷走。讀“‘天鷹’移動路徑示意圖(圖9)”,回答17~18題。17.受本次臺風影響,16日14時下列四地位于迎風坡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8.“天鷹”給過境地區造成嚴重災情的最主要原因是A.臺風中心風力太大 B.臺風引起海嘯 C.災后救援不力 D.當地居民防災意識淡。ǘ╇p項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小題選兩項且全選對者得3分,選錯、少選或不選均不得分。圖10為“某大洋海岸大陸等高線地形圖”,左圖為甲區域的放大圖,其中實線為等高線(單位:米),虛線為地層界線,K、M、P為不同地層。讀圖回答19~20題。19.下列能反映甲地地層剖面的示意圖是 20.若甲地區終年受西風控制,則關于a、b兩河的敘述,正確的是A.a河的水能一定比b河更豐富 B.與b河相比,a河徑流的季節變化更小C.b河下游西南岸沖刷嚴重 D.與a河相比,b河的航運條件更好圖11為“我國某山垂直地域分異示意圖”。讀圖完成21~22題2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北坡水分條件較好,依據之一是山麓為草原B.南坡水分條件較好,依據之一是雪線比北坡高C.北坡水分條件較好,是因為地處山地迎風坡D.南坡水分條件較好,是因為距海洋近22.該山北坡積雪冰川分布的下限較低,其主要原因是A.坡度較緩,冰雪易堆積 B.氣溫較低,冰雪消融量小C.水汽較充足,降水量較大 D.高山墊狀植物分布海拔較高發展循環經濟是我國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國家編制了《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對發展循環經濟做出戰略規劃。讀某復合型循環經濟基本模式圖(圖12),回答23~24題。23.圖示循環經濟模式適合大面積推廣的省級行政區有A.鄂 B.粵 C.蘇 D.新24.關于該循環經濟模式的敘述,正確的是A.所有的廢棄物都進入了新的生產環節 B.生物質發電僅提供給工業生產用電C.改變了農田施肥結構,保護土地資源 D.一、二、三產業有機結合、相互促進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通過水循環、大氣循環、生物循環和巖石圈物質循環等過程,進行著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形成了一個相互滲透、相互制約和相互聯系的整體。讀圖13,回答25~26題。25.若此圖為海陸間水循環示意圖,則 A.a為海洋,b為陸地B.環節①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小C.環節②表示植物蒸騰和陸地水蒸發D.環節③④能造成黃土高原千溝萬壑26.若此圖表示的是某大洋環流示意圖,且c、d兩地全年晝夜等長,則A.該大洋環流是南半球中低緯環流 B.①洋流為赤道逆流,性質為暖流C.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漁場分布 D.④洋流沿岸地區主要分布溫帶落葉闊葉林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60分)二、綜合題:本大題共5小題(第27題~第31題),共計60分。27.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7分)材料一 圖14是我國第28次南極科考航線和P大陸自然帶分布示意圖。 材料二 科考隊在南極冰蓋之巔——冰穹A(海拔4093米)的昆侖站成功安裝了我國自主研發的首臺南極巡天光學望遠鏡AST3-1,用于對超新星、太陽系外行星、瞬變天體的研究。 (1)昆侖站所在地區大氣透明度極佳,其原因主要有 ▲ 、 ▲ ;該地在 ▲ 時期,可以用光學望遠鏡24小時不間斷地對星空進行天文觀測。 (2)我國南極昆侖站建有象征國家權益的地理測繪標志,可精確測量該標志地理坐標和海拔高度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 。 (3)科考船往返中山站和烏斯懷亞港之間可能遇到的困難有 ▲ 、 ▲ 等。 (4)分析P大陸自然帶分布所體現的地域分異規律,并說明其主要影響因素 ▲ 。 (5)P大陸熱帶草原帶最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 ,試分析其有利條件 ▲ 。 28.【海洋地理】海洋是交通的要道,風雨的故鄉,資源的寶庫,生命的搖籃。開發藍色疆域,保護海洋環境,已成為人類的必然選擇。讀圖15和圖16,回答下列問題。(10分)(1)墨西哥灣與渤海共同的資源優勢是 ▲ 。(2)河北、天津等沿海區域盛產海鹽,形成了我國最大的長蘆鹽區,長蘆鹽區形成的自然條件是 ▲ 。(3)海底油氣資源開發過程中出現的泄露與污染已成為困擾人們的主要問題。說明在自然情況下,相同程度的原油泄露后,兩個水域水體自凈速度的差異 ▲ ,請選擇其一說明理由 ▲ 。29.【海洋地理】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1分)海區平均鹽度(‰)甲海區33.01乙海區32.37丙海區30.04丁海區29.84材料一 圖17是1-12月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各海區月均海洋表面溫度變化圖,表1是海區平均鹽度分布信息。材料二 根據1月17日國務院公布的《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十二五”期間將充分發展北部、東部和南部三個海洋經濟圈:北部包括遼東半島、渤海灣和山東半島沿岸及海域,東部包括江蘇、上海、浙江沿岸及海域,南部包括福建、珠江口及其兩翼、北部灣、海南島沿岸及海域。(1)圖17與表1中海區的對應關系是①- ▲ ,④- ▲ 。(2)河流入?诟浇}度較低,低鹽海區長江口面積遠大于黃河口,原因是 ▲ ;珠江口、黃河口低鹽區分布范圍年際波動較小的是 ▲ ,其原因是 ▲ 。(3)三大海洋經濟圈開發利用方向各不相同。請將下列海洋經濟圈與其發展方向進行相應匹配。北部 ①灘涂農林牧業、旅游業、高端海洋船舶制造、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東部 江蘇省徐州市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 Word版無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070184.html

相關閱讀:廣東省東莞四校2015-2016學年高二上期中聯考試題(地理)
高二地理下冊第一單元人口與環境單元測試題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理)試題(無
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協作體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高二地理下冊期末備考模擬綜合測試卷[1]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