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二地理寒假作業試卷練習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這篇高二地理寒假作業試卷練習題是地理網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選擇題(40題,共60分)

5月19日,中國旅游日活動主題:快樂旅游,公益惠民。圖1為旅游者拍攝的四地景觀。讀圖,回答第1~5題。

1. 目前,圖中景觀列入世界遺產的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①景觀

A. 風化作用較為顯著 B. 形成受滑坡的影響

C. 流水沉積作用強烈 D. 褶皺山脈特點鮮明

3. 圖中長城主要坐落在

A. 山谷 B. 鞍部 C. 山脊 D. 陡崖

4. 獲得四地景觀最佳觀賞效果應遵循

A. ①把握觀賞時機 B. ②選擇觀賞角度

C. ③精選觀賞點位 D. ④洞悉文化定位

5. 519諧音是我要游,在快樂旅游時應注意

A. ①地臺風登陸 B. ②地暴雨來襲

C. ③地火山噴發 D. ④地沙塵天氣

春節前后,約有千余名中國人到訪南極地區進行科考或旅游。據此完成第6、7題。

6. 南極地區旅游資源的突出特點是

①內容的多樣性 ②季節上的觀賞性 ③吸引力的定向性 ④利用的易損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 到訪南極地區的國內游客數量增加,反映出中國的

A. 旅游接待能力持續提高 B. 航海技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C.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 D. 游客對南極旅游有特別偏好

3月21日,某校開展走進西城實踐活動,圖2(a)為北海公園地圖,圖2(b)為某同學從甲地拍攝的白塔照片。讀圖,回答第8~10題。

圖2

8. 據圖2(a)可知北海公園

A. 比等面積其他公園游客容量大 B. 園林設計主景不夠突出

C. 水域具有分流部分游客的作用 D. 景區服務設施布局密集

9. 結合圖2(b)可以看出北海公園

①體現借景山之景的造園手法 ②瓊島春陰反映白塔建筑特色

③追求自然與人文景觀的和諧 ④水域開闊突出園林的開放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 從塔身的陰影推斷,該同學拍攝白塔照片的時間是

A. 清晨 B. 上午 C. 中午 D. 下午

圖3是某日某時中國局部地區天氣圖。讀圖,回答第11~13題。

11. 最能反映圖示天氣的杭州西湖美景是

A. 蘇堤春曉 B. 曲院風荷

C. 南屏晚鐘 D. 斷橋殘雪

12. 此時杭州最可能發生的自然災害是

A. 風暴潮 B. 寒潮C. 泥石流 D. 干旱

13. 為減輕該自然災害對西湖茶園的影響,可采取的措施是

A. 熏煙增溫 B. 加強灌溉C. 植樹種草 D. 改善通風

北京時間4月2日7時46分45秒,智利西北部附近海域(19.6S、70.8W)發生8.0級地震,南美多國發布海嘯預警。據此完成第14~17題。

14. 此次地震震中位于

A. 太平洋西岸 B. 東南半球 C. 大西洋東岸 D. 低緯地區

15. 智利多發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其位于

A. 地中海地震帶 B. 板塊交界地帶

C. 海嘯頻發地區 D. 氣候變暖地區

16. 海嘯來臨前常出現的現象是

A. 海上突降暴雨 B. 海水掀起巨浪

C. 海水突然后退 D. 海上刮起狂風

17. 為減輕此次地震災情,應加強

①國際合作 ②災后重建③監測預警 ④河道疏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月30日桑吉昂火山噴發,火山灰迅速擴散。為了保證航班安全,達爾文機場當日國內、國際進出港航班全部取消。讀圖4,回答第18~20題。

18. 導致此次火山灰向澳大利亞大陸上空擴散的風向是

A. 西北風 B. 東南風 C. 東北風 D. 西南風

19. 此次火山噴發直接造成

①全球變暖 ②經濟損失 ③海平面上升 ④大氣污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 火山噴發可能引發

①荒漠化 ②蟲災 ③泥石流 ④火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圖5為10月6日18時臺風路徑及海岸大風防御等級圖。讀圖,回答第21~25題。

21. 臺風發源于

A. 西北太平洋 B. 印度洋北部 C. 東北大西洋 D. 北冰洋南部

22. 受此臺風影響較大的省區有

A. 粵、閩、浙 B. 臺、魯、蘇 C. 瓊、粵、贛 D. 浙、閩、臺

23. 為減弱該區域大風危害,應當

A. 完善護坡工程 B. 修建分洪蓄洪區

C. 營造沿海防護林 D. 開展農田水利建設

24. 用衛星監測臺風主要應用

A. 數字地球 B. 遙感技術 C. 地理信息系統 D. 全球定位系統

25. 除臺風外,我國東南沿海災害區的主要災害還有

A. 風暴潮、洪澇 B. 病蟲害、寒潮

C. 泥石流、地震 D. 沙塵暴、滑坡

當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河道水體變咸,即形成咸潮。2月,上海長江口水源地遭遇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咸潮入侵。據此完成第26~28題。

26. 長江口咸潮一般發生在

A. 冬春 B. 春夏 C. 夏秋 D. 秋冬

27. 上海受咸潮影響嚴重的主要原因是

A. 工農業用水量增多 B. 長江流域旱情嚴重

C. 副高南移雨帶偏南 D. 南方地區氣候變化

28. 咸潮發生時,可能引起

①水土流失 ②地面沉降 ③供水緊張 ④土地鹽堿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圖6是我國某區域自然災害多發原因示意圖。讀圖,回答第29~31題。

29. 該區域最有可能在

A. 準噶爾盆地北部 B. 東北平原南部

C. 內蒙古高原東部 D. 黃土高原西部

30. 甲、乙、丙代表的三種災害分別是

A. 蝗災,旱災,沙塵暴 B. 寒潮,旱災,火災

C. 山洪,暴雨,泥石流 D. 滑坡,暴雨,澇災

31. 與我國華北地區相比,該區域災害較輕的是

A. 荒漠化 B. 鼠害 C. 蝗災 D. 雪災

圖7是我國某地氣溫和降水月變化圖。讀圖,回答第32、33題。

32. 該地所在地形區最有可能是

A. 青藏高原 B. 橫斷山區 C. 山東丘陵 D. 長江中下游平原

33. 該地最易發生的自然災害是

A. 海水入侵 B. 旱澇災害 C. 沙塵暴 D. 凌汛

圖8為我國局部地區河流輸沙量等值線圖。讀圖,回答第34~36題。

34. 我國河流輸沙量最多的地形區是

A. 華北平原 B. 四川盆地C. 黃土高原 D. 江南丘陵

35. 與乙地相比,甲地多發的自然災害是

A. 蝗災 B. 臺風 C. 地震 D. 沙塵暴

36. 該自然災害的主要成因是

A. 靠近冬季風源地 B. 地殼運動活躍

C. 位于沿海地區 D. 夏季多暴雨

自然災害的分布有明顯的地區差異。據此完成第37、38題。

37. 青藏高原災害區的主要災害有

①洪澇 ②暴風雪 ③地震 ④病蟲害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8. 我國青藏高原和東北地區都有凍害,其形成原因分別是

A. 地勢高,距海較近 B. 海拔高,緯度較低

C. 地勢低,緯度較高 D. 海拔高,緯度較高

圖9是地震前和地震后航空遙感飛機對北川地區拍攝的遙感影像。讀圖,回答第39、40題。

39. 據圖判斷,該次地震后出現了

①鼠害 ②堰塞湖 ③沙塵暴 ④滑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0. 在抗災過程中,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相結合的主要作用有

①制定救援方案 ②進行災情監測 ③指導救災活動 ④提高減災意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3題,共40分)

41. (15分)圖10(a)為紫柏山國家森林公園交通線路圖,圖(b)為索道景觀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紫柏山位于秦嶺南麓,海拔2600米以上,自山麓到山頂植被豐富,山上多紫柏古樹(即紅豆杉,我國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號稱植物大熊貓),山頂草坦(高山草甸)被譽為亞洲第一天坦群落。山頂草坦中分布大量天坑(石灰巖凹陷)。山麓還有漢留侯祠(張良廟)等。

(1)分析紫柏山植被豐富的原因。(3分)

(2)列舉紫柏山國家森林公園的特色旅游資源,并評價其開發優勢。(9分)

2009年游覽索道建成,其長度約1300米,相對高差500米。

(3)簡述紫柏山索道建設對當地地理環境的影響。(3分)

42. (15分)讀圖11,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圖中甲、乙兩地分別所屬的世界自然災害帶。(3分)

(2)分析甲地夏季洪澇災害形成的自然原因。(3分)

(3)分別說明A區、B區旱災多發的季節及其主要原因。(6分)

(4)針對A區旱災,簡述該區農業生產應采取的措施。(3分)

43. (10分)圖12(a)為我國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區圖,圖12(b)為泥石流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分析甲地區泥石流多發的自然原因。(4分)

(2)簡述乙地區泥石流對當地人類活動的危害。(4分)

(3)說出泥石流發生時,在流經區和堆積區的游客正確逃生的做法。(2分)

B卷[學期綜合] 本卷滿分:20分

44. (10分)圖13(a)為北京市局部地區示意圖,圖13(b)為甲村所在區域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王平鎮和妙峰山鎮分布的共同特點。(2分)

玫瑰喜光、喜涼、耐寒、耐旱,需種植在通風、排水良好的地方,花期通常為46月。

(2)分析甲村種植玫瑰的自然區位優勢。(3分)

(3)歸納圖示區域旅游資源的類型,并說明該區域旅游資源開發的不利條件。(5分)

45. (10分)讀圖14,回答下列問題。

斑頭雁是亞洲的特有物種,每年9至10月南遷至低緯度、低海拔濕地越冬,次年3至5月返回人跡罕至的高海拔沼澤地區進行繁殖。

(1)分析青藏高原利于斑頭雁繁殖的自然條件。(3分)

(2)說明斑頭雁越冬地恒河三角洲風暴潮多發的原因。(4分)

(3)任選其一,說明斑頭雁繁殖或越冬所在濕地的形成原因。(3分)

以上就是由地理網為您提供的高二地理寒假作業試卷練習題,希望給您帶來幫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072237.html

相關閱讀:高二地理下冊第一單元人口與環境單元測試題
高二地理下冊期末備考模擬綜合測試卷[1]
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協作體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廣東省東莞四校2015-2016學年高二上期中聯考試題(地理)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理)試題(無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