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廣東省鄧發紀念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理)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2013-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二期中測試地理理試題本試卷分單項選擇題和雙項選擇題兩部分,共45小題。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一、單項選擇題:(共35小題,每小題2分,共7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區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它是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據此完成1~2題。1.下列關于區域類型劃分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由于人們的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標和方法不同,劃分出的區域類型也不同B區域劃分是在地理整體性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的C區域是人為劃分的,客觀上并不存在D區域都是按單一指標來劃分的2.下列關于區域主要特征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區域之間都有明確的界線B.區域內部表現出明顯的相似性和連續性,區域之間則具有顯著的差異C.區域具有一定的優勢、特色和功能D.區域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一個區域的發展變化會影響到周邊相關的地區3.下列關于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都位于平原地區 ②都位于我國的東部季風區 ③都位于第三階梯 ④雨熱同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4、符合長江三角洲土地條件特點的是:( )A.水稻土是生產力較高的土壤B.人口稠密,耕地較為集中C.人均耕地高于全國平均水平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5、有關我國南方和北方人民生活方面的比較,錯誤的是:( )A.南方居民多以大米為主食,北方居民則以面食為主B.北方過去農村住房多就地取土,用土坯壘墻,南方舊式居民的建筑材料多用磚瓦,竹木C.南方房屋的層高比北方小,屋頂坡度也比北方小D."南船北馬"是我國傳統交通地理的顯著特色6、長江三角洲平原作為全國“糧倉”的地位讓位于東北平原的原因是:( )A.土地質量比較差  B.耕地破碎 C.水稻土肥力下降 D.水網密集、河湖眾多7、有關全球定位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A.它不屬于信息技術B.它屬于遙感技術C.它由信息源、數據處理、數據庫、空間分析、表達等簡要程序組成D.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連續性和實時性的特點8.下列關于荒漠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荒漠化只發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區B.次生鹽漬化不屬于荒漠化的表現范疇C.在我國荒漠化只存在于西北地區 D.荒漠化為當今全球最為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之一9.我國草地退化、沙化和鹽堿化面積不斷擴大的主要原因是( )A.溫帶地區氣溫升高,蒸發旺盛 B.人們的過量墾殖、放牧、樵采和水資源利用不當C.冬季風影響的勢力增強,影響的范圍擴大 D.揚塵和沙塵暴天氣的頻繁多發10.防治荒漠化土地的措施主要有( )①大量的人口外遷,以減輕人口對土地的壓力②開發深層地下水,擴大農田灌溉面積③因地制宜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和水能,解決農村用能問題④擴大植被覆蓋率,設置沙障與封育固沙⑤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合理放牧,積極營造護田林網⑥合理分配水資源,發展節水農業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11.我國為防治荒漠化而實施的世界上最大的人工防護林工程是:( )A.沿海防護林 B.三北防護林C.太行山綠化工程 D.長江上中游水土保持林12.對不同程度荒漠的治理思路,敘述正確的是:( )A.半干旱農牧過渡區和旱農區應當建立以綠洲為中心的防護林體系B.對正在發展中的荒漠化土地設法扭轉C.對已經發生荒漠化的土地主要還是放棄 D.防治荒漠化的核心問題是植樹造林目前西部地區因生態環境破壞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 500億元;卮13~1 34.甲、乙、丙對應的土地利用類型分別是 (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35.東北地區劃分為三大農業生產區域的原因是( )A.地形多種多樣 B.氣候條件的制約C.有利于發展綠色農業和大農業D.氣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的差異及農業生產方式的不同二、雙項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小題有二個選項最符合題意,只答對一個給1分,其余不給分)《國土資源“十一五”規劃綱要》指出:要建成“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初步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的國土資源管理運行體系。由此可見,3S技術將在今后國土整治中發揮重要作用。據此回答36~37題。3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GIS技術是地圖的延伸 B.RS技術是地圖的延伸 C.GPS技術可以為用戶提供精確的三維坐標 D.GPS技術可分別處理RS技術和GIS技術提供的圖像和數據37.遙感技術可應用的領域有 ( )A.人口普查 B.森林火災的監測 C.礦產資源的勘探 D.確定考察地點的高程讀“我國部分防護林分布示意圖”,完成38~39題。38.國家大力推行“退耕還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A.增加木材產量 B.提高生態質量 C.提高農民收入 D.調整農業結構39.關于圖中各防護林主要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防風固沙、保持水土、保護農田B.②防風固沙、保持水土、保護農田C.③抵御海風、海浪和暴雨的侵襲 D.③進行平原綠化、美化城市環境40.西北地區以干旱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A.距海洋遠 B.終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C.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對水汽的阻隔作用 D.緯度位置偏高下圖為“中國政區圖”,讀圖,完成41~42題。41.乙省向甲省轉移的主要產業是( )A.技術密集型產業 B.資金密集型產業 C.資源密集型產業 D.勞動密集型產業42.產業轉移對甲省的有利影響有( )A.提升產業結構 B.增加就業機會 C.降低城市化水平 D.改善生態環境43.山西省正在建設我國最大的煉鋁廠,其考慮的主導因素是:( )A.山西鋁土礦資源豐富 B.山西勞動力資源豐富 C.山西煉鋁工業社會協作條件好 D.山西能源資源豐富,價格低廉44.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界線,下列界線與它大致相一致的是( ) A.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 B.年平均氣溫0℃等溫線 C.熱帶季風和亞熱帶季風區的分界線 D.800mm年等降水量線45.下列關于我國不同地區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塔里木盆地黃土廣布 B.東北平原土壤肥沃 C.云貴高原地形平坦 D.長江三角洲河網密布廣東省鄧發紀念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理)無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29405.html

相關閱讀: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協作體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廣東省東莞四校2015-2016學年高二上期中聯考試題(地理)
高二地理下冊期末備考模擬綜合測試卷[1]
高二地理下冊第一單元人口與環境單元測試題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理)試題(無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