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湖北省沙市中學2018屆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及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沙市中學2019年春季高二年級期中考試生物試卷

考試時間:2019年4月18日 上午10:30-12:00  試卷滿分:9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40小題,1-30題每小題1分,31-40題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 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1.對于孟德爾所做的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來說,無需具備的條件是( )
A. 選用的一對相對性狀要有明顯的差異
B. 實驗選用的兩個親本一定是純種
C. 要讓顯性親本作父本,隱性親本作母本
D. 要讓兩個親本之間進行雜交
2.圖示細胞內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在造血干細胞和胰島B細胞內(不考慮細胞質基因遺傳),能進行的生理過程是( )

A. 兩者都只有① B. 兩者都有①、②和③
C. 兩者都只有②和③ D. 前者有①、②和③,后者只有②、③
3.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生物進化的實質是( )
A.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B. 自然選擇的作用
C. 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D. 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
4.下列有關人類遺傳病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貓叫綜合癥是由染色體結構變化引起的
B. 基因診斷檢測出含有致病基因的小孩一定患病
C. 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變
D. 禁止近親結婚是預防人類遺傳病的有效措施
5.右圖為DNA分子部分結構示意圖,以下對其相關敘述
錯誤的是( )
A. ④表示一個胞嘧啶脫氧核苷酸
B.DNA分子的多樣性與其堿基對的排列順序有關
C. ⑤表示氫鍵,可被解旋酶催化斷開
D. DNA復制時⑦是由DNA聚合酶等催化形成的
6.一種觀賞植物,純合的藍色品種與純合的鮮紅色品種雜交,F1為藍色,F1自交,F2為9藍:6紫:1鮮紅。若將F2中的紫色植株用鮮紅色植株授粉,則后代表現型及其比例是( )
A. 2鮮紅:1藍 B. 2紫:1鮮紅 C. 1鮮紅:1紫 D. 3紫:1藍
7.實驗在生物學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有關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達爾文利用胚芽鞘進行實驗,發現了促進植物生長的是某種化學物質
B.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用32P標記的一組,上清液中放射性很低
C.觀察植物細胞的減數分裂,可選用豌豆種子作為實驗材料
D.研究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時,可直接從試管中吸出培養液進行計數
8.囊性纖維化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遺傳病。某對正常夫婦均有一個患該病的弟弟,但在家庭的其他成員中無該病患者。如果他們向你咨詢他們的孩子患該病的概率有多大,你會怎樣告訴他們?( )
A.“你們倆沒有一人患病,因此你們的孩子也不會有患病的風險”
B.“你們倆只是該致病基因的攜帶者,不會影響到你們的孩子”
C.“根據家系遺傳分析,你們的孩子患該病的概率為1/16”
D. “由于你們倆的弟弟都患有該病,因此你們的孩子患該病的概率為1/9”
9.右圖為某二倍體動物一個正在進行減數分裂的細胞,下列有關敘述
正確的是( )
A. 該細胞產生了變異,其變異來源于基因突變
B. 若該細胞名稱為次級精母細胞
C. 該細胞含有2個染色體組,產生的子細胞基因型不同
D. 該細胞處于減Ⅱ后期,此時正發生同源染色體分離
10.將15N標記的親代大腸桿菌(其DNA經密度梯度離心后如右下圖圖甲),轉至以14NH4C1為唯一氮源的培養液中培養,每20分鐘繁殖一代,收集并提取DNA,進行密度梯度離心,右下圖為離心結果模擬圖。已知一個大腸桿菌DNA中胞嘧啶個數為X。下列
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繁殖三代后含15N的DNA分子與含14N的DNA分子比為1:3
B.乙是轉入14N培養基中復制一代的結果
C.出現丙結果至少需要40分鐘
D.出現丁結果至少需要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為3X
11.紅綠色肓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抗維生素D佝僂病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調查發現人群中男性紅綠色盲發病率為P、男性抗維生素D佝僂病發病率為Q。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人群中女性紅綠色盲發病率大于P
B.人群中女性抗維生素D佝僂病發病率大于Q
C.抗維生素D佝僂病女患者的父親和母親可以都正常
D.男性中色盲基因頻率為P、抗維生素D佝僂病基因頻率為Q
12.某二倍體植物細胞的2號染色體上有M基因和R基因,它們編碼各自蛋白質的前三個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圖,起始密碼子均為AUG。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基因M 基因R
a鏈:ATGGTCTCC… // …TAGATCCAT
b鏈:TACCAGAGG… // …ATCTAGGTA
A.基因M在該二倍體植物細胞中的數目最多時可有兩個
B. 在減數分裂時等位基因隨a、b鏈的分開而分離
C. 基因M和基因R轉錄時都以b鏈為模板合成mRNA
D. 若箭頭處的堿基突變為T,則對應密碼子變為AUC
13.下列相關敘述符合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是( )
A. 環境保持不變,種群基因頻率也一定保持穩定不變
B. 在生態系統中,捕食者與被捕食者之間相互選擇,共同進化
C.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型頻率的改變,具有優良性狀個體比例上升
D. 經常使用抗菌素,會引起病菌向抗藥性方向不斷變異,從而產生耐藥性
14.腸道病毒EV71為單股正鏈RNA(+RNA)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體之一,下圖為該病毒在宿主細胞內增殖的示意圖。下面說法不合理的是( )

A.圖中+RNA能作為RNA復制和翻譯的模板
B.物質M的合成場所是宿主細胞的核糖體
C.患兒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該病毒,相應的記憶細胞會迅速產生抗體消滅病毒
D.假定腸道病毒基因+RNA含有1000個堿基,其中A和U占堿基總數的60%。以病毒基因+RNA為模板合成一條子代+RNA的過程共需要堿基G和C共800個
15.某生物的基因型為AaBB,通過下列技術可以分別將它轉變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②aB;③AaBBC;④AAaaBBBB。則以下排列正確的是( )
A.誘變育種、轉基因技術、花藥離體培養、多倍體育種
B.雜交育種、花藥離體培養、轉基因技術、多倍體育種
C.花藥離體培養、誘變育種、多倍體育種、轉基因技術
D.多倍體育種、花藥離體培養、誘變育種、轉基因技術
16.如圖為某單基因遺傳病在一個家庭中的遺傳圖譜。據圖可作出的判斷是( )
A. 該病一定是顯性遺傳病
B. 致病基因有可能在X染色體上
C. 1肯定是純合子,3、4是雜合子
D. 3的致病基因不可能來自父親
17.下列化學物質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
A.2,4-D B.赤霉素 C.吲哚乙酸 D.脫落酸
18.下列有關免疫系統組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免疫系統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細胞
B. 免疫器官是免疫細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場所
C. 免疫細胞只包括T細胞和B細胞,分別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D. 免疫活性物質是由免疫細胞產生的發揮作用的物質
19.下列選項中,與圖中所示概念的從屬關系相符的是( )
選項 ① ② ③ ④
A 內環境 血液 組織液 淋巴
B 突觸 突觸前膜 突觸后膜 突觸小體
C 生物多樣性 DNA的多樣性 種群多樣性 生態系統多樣性
D 生物群落 生產者 消費者 分解者
20.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獲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獎或醫學獎。她從植物黃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C15H22O5)用于治療瘧原蟲(單細胞動物)感染導致的瘧疾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下列論述不正確的是( )
A.青蒿素不是由黃花蒿細胞中的基因直接控制合成的
B.染色體變異是瘧原蟲產生可遺傳變異的來源之一
C.瘧原蟲寄生在寄主體內,從生態系統的成分上來看,可以視為分解者
D.在植物黃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治療瘧疾,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使用價值
21.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對下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只有A和D是自養型生物,兩者細胞結構上最主要的區別是后者無核膜
B.圖C代表的生物類群,在生態系統中可以擔任各種生物成分
C.在遺傳物質傳遞中,不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的基因僅存在于C和D細胞中
D.人工誘變、基因工程都可定向改變C生物性狀
22.下表表示人體組織液、血漿和細胞內液的物質組成和含量的測定數據,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機酸 蛋白質
①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②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③ 10 140 2.5 10.35 25 — 47
A.③屬于細胞內液,因為其含有較多的蛋白質、K+等
B.①屬于血漿,②屬于組織液,①的蛋白質含量減少將導致②增多
C.肝細胞中的CO2從產生場所擴散到①至少需穿過6層磷脂分子層
D.②與③的成分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是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23.艾滋病是HIV感染所引起的人類免疫缺陷疾病。有關艾滋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艾滋病患者細胞免疫功能嚴重減退,體液免疫功能不受影響
B. 艾滋病人群患惡性腫瘤的幾率與健康人相比沒有差異
C. HIV所需的逆轉錄酶是由宿主細胞的DNA指導合成的
D. HIV在繁殖過程中,利用患者T細胞內的核糖體合成自身的蛋白質
24.下列有關生命活動調節中的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 )
A.垂體 → 釋放抗利尿激素→ 抑制腎小管、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
B.突觸前神經元 → 分泌神經遞質 → 突觸后神經元興奮或抑制
C.甲狀腺細胞 → 分泌甲狀腺激素→ 抑制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
D.T細胞→ 分泌淋巴因子→ 促進B淋巴細胞增殖分化
25.如圖所示的實驗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結論是( )
A.生長素只能由形態學上端向下端運輸
B.單側光照引起生長素分布不均
C.生長素能促進上胚軸切段生長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軸切段形態學的上端
26.某水塘內有一條由三種不同物種形成的食物鏈:硅藻→蝦→小魚。下圖三條曲線分別表示該食物鏈中各生物在水塘不同深度的分布情況。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
A.物種丙表示小魚,該種群營養級最高,所含能量最少
B.物種甲在不同水深處個體數量不同主要受食物的影響
C.物種甲的數量增加會導致物種丙的數量增加
D.物種甲、乙、丙之間一定存在生殖隔離

27.胰液分泌的調節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右圖為胰液分泌調節的部分示意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咀嚼食物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調節方式屬于條件反射
B.食物進入胃內后,引起胰液分泌的調節方式為體液調節
C.激素A能作用于胰腺與細胞膜的信息傳遞功能有關
D.激素B作用于胰腺后很快被滅活導致激素的作用時間短

28.為了探究三種物質IAA、ACC和SNP對植物生根的影響,科學家用擬南芥下胚軸插條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結果如圖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測(  )

A.5.0μmol·L-1 IAA、0.1μmol·L-1 SNP都能明顯促進擬南芥下胚軸插條生根,
0.1μmol·L-1 ACC抑制生根
B.IAA促進擬南芥下胚軸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為5.0μmol·L-1
C.5.0μmol·L-1 的IAA和0.1μmol·L-1的SNP具有協同效應
D.0.1μmol·L-1的ACC和0.1μmol·L-1的SNP聯合使用會抑制生根
29.圖為某地東亞飛蝗種群變化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為有效防止蝗災,應在最高點c點時將蝗蟲一打盡,
控制種群密度
B.a-b段,該種群的增長速率與種群密度之間呈正相關
C.利用性引誘劑誘殺雄蟲改變性別比例可防止c點出現
D.控制種群數量在d-e水平,由于種群數量不變,所以
種群的基因頻率也不會改變
30.下列關于人體調節的圖解或曲線中,正確的是( )

31.如圖為某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示意圖〔單位:J/(cm2·a)〕,以下分析不正確的是( )
A.甲通過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機物中的總能量為
1250 J/(cm2·a)
B.甲到乙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6%
C.乙營養級個體數量不一定多于丙營養級個體
數量
D.在此生態系統中,一只狼捕食一只野兔,獲
得的能量只能在10%~20%之間
32.圖甲為某一神經纖維示意圖,將一電流表的a、b兩極置于膜外,在x處給予適宜刺激,測得電位變化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未受刺激時,電流表測得的為靜息電位
B.興奮傳導至a時,a、b間膜內電流的方向為b→a
C.在圖乙中的t3時刻,興奮傳導至b電極處
D.t1-t2,t3-t4電位的變化分別是Na+內流和K+外流造成的
33.如圖是某森林生態系統物質和能量流向示意圖,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機物(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h、i、j、k均大于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生產者中i的量等于被初級消費者同化的有
機物的量
B.h中能量以熱能形式散失,但k中的能量可
被生產者吸收利用
C.該生態系統固定的CO2量等于各h產生的CO2
總量
D.該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可調節能量流向但不
能調節物質的流向
34.右圖示有關腺體和激素對蛙發育過程的影響。圖中①②③分別代表
三種激素。發育過程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前20天蝌蚪的下丘腦、垂
體和甲狀腺都尚未成熟,后20天逐漸成熟。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前20天中①②③的含量都比較低,并在此期間都逐漸增加
B.用含碘豐富的飼料持續喂養蝌蚪,可使蝌蚪早于38天發育
成小型成蛙
C.切除成蛙的垂體,甲狀腺可能出現萎縮,①②③的含量都會
減少
D.若蝌蚪切除了垂體后不能發育成蛙,說明促甲狀腺激素的功
能是促進發育
35.下列有關遺傳實驗和遺傳規律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經過人工誘變處理誘發的基因突變,能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②基因型為Rr的玉米在進行減數分裂時,會產生雌雄兩種配子,其數量之比為1:1
③孟德爾豌豆雜交試驗中,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是F2中性狀分離比為3:1的前提條件
④現代遺傳學關于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在F1產生配子時,等位基因分離,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A. 0項 B. 1項 C. 2項 D. 3項
36.蜜蜂蜂王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二倍體雌蜂(2n=32),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細胞發育而來的單倍體,如圖為蜜蜂體內的某一細胞圖(n=16,只畫出部分染色體,英文字母表示基因)。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 該細胞一定是次級卵母細胞或極體
B. 該細胞的子細胞染色體數一定為8
C. 該細胞若為雄蜂的次級精母細胞,可能發生了交叉互換
D. 該細胞核基因轉錄已停止,細胞質中翻譯仍可進行
37.假設果蠅的一個精原細胞中的一個DNA分子用15N進行標記,正常情況下該細胞分裂形成的精細胞中,含15N的精細胞所占的比例為多少?假設果蠅的一個體細胞中的一個DNA分子用15N進行標記,正常情況下該細胞進行兩次有絲分裂形成的子細胞中,含15N的細胞所占的比例為( )[ZxA. 50%、50% B. 100%、100% C. 50%、100% D. 100%、50%
38.已知牛的有角與無角為一對相對性狀,由常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A與a控制,在自由放養多年的一牛群中,A與a基因頻率相等,每頭母牛一次只生產1頭小牛。以下關于性狀遺傳的研究方法及推斷不正確的是( )
A. 選擇多對有角牛和無角牛雜交,若后代有角牛明顯多于無角牛則有角為顯性;反之,則無角為顯性
B. 自由放養的牛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有角牛明顯多于無角牛,則說明有角為顯性
C. 選擇多對有角牛和有角牛雜交,若后代全部是有角牛,則說明有角為隱性
D. 隨機選出1頭有角公牛和3頭無角母牛分別交配,若所產3頭牛全部是無角,則無角為顯性
39.如果在—個種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比例為50%,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已知基因型aa的個體失去求偶和繁殖的能力,則隨機交配兩代,后代中基因型aa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為( )
A. 1/9 B. 1/16 C. 1/4 D. 1/64
40.下圖是一個涉及甲、乙兩種單基因遺傳病的家系圖,其中II-3不攜帶乙病基因。不考慮染色體畸變和基因突變。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乙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B. II-2為雜合子的概率為2/3
C. III-3的X染色體可能來自于1-2 D. III-1攜帶致病基因的概率是4/5
二、非選擇題: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第41-44題為必考題,每道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45-46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作答。
(一)必考題:共25分
41.(7分,每空1分)某人在第一次盜墓行動中由于緊張,腳掌被一枚長釘扎入,圖1為部分反射過程示意圖,圖中A、D為反射弧上的位點,B、C為突觸。

(1)圖1反射弧中興奮只能由A→D,這是由于圖中_______(填字母)處只能單向傳遞興奮導致;當興奮到達D點時,神經纖維膜外側的電位變化為 。
(2)長釘扎入腳掌這一傷害性刺激產生的信號傳到 會形成痛覺。此時,內臟神經支
配的腎上腺分泌的腎上腺素增加,導致心率加快,這種生理活動的調節方式是 。
(3)當細菌感染足部傷口時,引起機體產生了一系列免疫過程,部分免疫如圖2,上圖中,能
特異性識別抗原的細胞是_____________(填序號)。
(4)盜墓過程難度較大,耗時較長,盜墓者出現饑餓癥狀,此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泌
增加,使血糖恢復正常。同時大量流汗,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使位于__________的滲透壓感受器興奮,從而使相關激素分泌增加。
42.(6分,每空1分)下圖是植物的根、莖對生長素作用的兩條反應曲線,回答下列有關生長素的問題:

(1)將幼小植株在適宜條件下水平放置一段時間后,圖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側的是_______,莖遠地側的是______________。
(2)有科學家認為根的向地生長不僅與生長素有關,還與乙烯的作用有關。為了研究二者的關系,做了這樣的實驗:將某種開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濃度的生長素的培養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做能源。發現在這些培養液中出現了乙烯,且生長素濃度越高,培養液中乙烯的濃度也越高,根尖生長所受的抑制作用也越強。
①此人所作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________。
②為使實驗嚴謹,還需要另設置一組對照組,將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________________。③據此實驗結果?赏浦椒胖玫闹参锔蛑亓ιL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從而抑制了根_____________(近地側/遠地側)的生長。

43.(5分,每空1分)菠蘿又名鳳梨,是南方地區常見的熱帶水果。
(1)菠蘿的栽培品種較多,主要有卡因類、皇后類、西班牙類和雜交類等,卡因類和皇后類在植株、果型等方面差距很大,但遺傳學家仍將其歸為同一物種,做出這一判斷的最主要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優良菠蘿品種"3136"是由皇后類的“菲律賓”品種和卡因類的“夏威夷”品種雜交培育而成的,現用純種的無刺不耐寒卡因類菠蘿和純種的有刺耐寒皇后類菠蘿(兩對性狀分別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其遺傳符合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培育穩定遺傳的無刺耐寒個體。
 兩純種雜交后F1均表現為無刺不耐寒。將F1相互授粉,選擇F2中的無刺耐寒個體自交,F3中無刺耐寒個體占___________;該育種方法的育種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為明顯縮短育種年限, 可利用F1進行____________育種,經秋水仙素處理后所獲得的植株中能穩定遺傳的無刺耐寒個體占__________。

44.(7分,每空1分)果蠅眼色的紅眼(XB)和白眼(Xb)是一對相對性狀,正常翅(A)對短翅(a)顯性,此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基因型為AaXBXb的雌果蠅,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出現部分基因型為AAXBXb的次級卵母細胞,最可能的一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時期細胞中含有_________個染色體組。
(2)現有一只純合紅眼短翅的雌果蠅和一只純合白眼正常翅雄果蠅雜交,取F1代雌雄個體相互交配,得到F2代果蠅。F2代中紅眼正常翅果蠅占 。F2代雄果蠅中,白眼短翅個體占 ,其白眼基因來自F1代中的 (“雌性”或“雄性”)個體。
(3)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紅眼果蠅品系XeBXb,其細胞中的一條X染色體上攜帶隱性致死基因e,且該基因與紅眼基因B始終連在一起,如右圖所示。隱性致死基因e在純合時(XeBXeB,XeBY)使胚胎致死。
若用該紅眼雌果蠅(XeBXb)和白眼雄果蠅進行雜交,后代中紅眼雌果蠅占 。紅眼雌果蠅(XeBXb)和紅眼雄果蠅進行雜交,得到F1代。F1代的表現型和比例為: 。

(二)選考題:共15分。請考生從給出的2道生物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并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的題號方框涂黑。注意所做題目的題號必須與所涂題目的題號一致,在答題卡選答區域指定位置答題。如果不涂、多涂均按所答第一題評分;多答則按所答第一題評分。
45.【生物一選修1: 生物技術實踐】
近年來,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引發全民關注美食的熱潮,其中多次講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發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在果醋制作時,運用醋酸菌在供應____________和糖源充足時,將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時,醋酸菌也可以利用___________生成醋酸。
(2)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讓豆腐上長出毛霉→加鹽腌制→加鹵湯裝瓶→密封腌制.用鹽腌制時,應注意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配制鹵湯時,要使鹵湯中酒的含量控制在________%左右。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利用_____________在無氧條件下分解葡萄糖。蔬菜在腌制過程中,會產生亞硝酸鹽。在_____________條件下,亞硝酸鹽與對氨基苯磺酸發生____________反應后,與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結合形成__________色染料。

46.【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
科學家運用基因工程技術將結核桿菌MPT64基因(能控制合成MPT64蛋白)成功導入胡蘿卜細胞,最終表達出肺結核疫苗。請回答下列問題:
(1)為獲取MPT64基因,可從結核桿菌的細胞中提取對應mRNA,在 的作用下合成雙鏈cDNA片段,獲得的cDNA片段與結核桿菌中該基因堿基序列 (填“相同”或“不同”)。
(2)通常采用 擴增MPT64基因,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MPT64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據這一序列合成 ,在操作步驟中需要加熱至90-95℃的目的是 。
(3)根據農桿菌的特點,如果將MPT64基因插入到 上,通過農桿菌的轉化作用,就可以使目的基因進入胡蘿卜細胞。要確認MPT64基因是否在胡蘿卜植株中表達,應檢測胡蘿卜植株中是否含有 。
(4)研究發現,如果將MPT64蛋白20位和24位的氨基酸改變為半胱氨酸,其保存時間將大大延長,科學家可以生產上述耐儲存的MPT64蛋白的現代生物工程技術是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334980.html

相關閱讀:浙江省紹興一中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 Word版含答
【解析版】浙江省溫州市溫州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
湖北省華師一附中2018屆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及答案
福建省廈門一中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
山東省兗州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