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縣一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三次試題1. 下列有關人體內環境及其穩態的描述,正確的是A.氧氣、抗體、神經遞質、胰蛋白酶都出現在細胞外液中B.內環境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和細胞代謝的場所C.寒冷時出現寒顫是穩態失調的表現D.內環境的變化會引起機體自動地調節器官和系統的活動2.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小腸絨毛上皮細胞生活的內環境為組織液B.內環境的滲透壓下降會刺激下丘腦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C.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經內環境作用于靶細胞D.淋巴可以通過淋巴循環由鎖骨下靜脈匯入血液3.圖中三條曲線中分別表示當環境溫度從25℃降到3℃時,小白鼠體內甲狀腺激素含量、尿量及酶活性的變化情況為A. ①②③ B.①③③ C. ③①② D.①①②4. 氣溫下降時,同學們喜歡把教室的門窗關得“密不透風”,雖然教室里比室外溫暖很多,可很多同學“哈欠”不斷、容易犯困。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只有神經調節方式參與此過程的調節B.此過程包括有神經體液免疫三方面的調節C.打“哈欠”是在大腦皮層的“指揮”下加速吸入新鮮空氣,呼出體內代謝產生的CO2D.密閉的教室中犯困是由于血液中氧含量下降、CO2升高,導致腦部供氧不足所致 下列關于人在劇烈運動時生理變化過程的描述,正確的是 A.大量失鈉,對細胞外液滲透壓的影響大于細胞內液B.大量乳酸進入血液,血漿由弱堿性為弱酸性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進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樞促進呼吸運動6.右圖為神經——肌肉連接圖。C1、C2表示免疫細胞,黑點(?)表示神經元胞體,①—⑦表示神經纖維。該肌肉受到刺激后發生了不自主的收縮。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在大腦感覺到肌肉受到刺激的過程中,其神經沖動在神經纖維上出現的順序是④→⑤→⑦B.在肌肉收縮的反射過程中,其神經沖動在神經纖維上出現的順序是④→⑤→⑥C.過敏反應的抗體化學本質也是免疫球蛋白D.C2是漿細胞,無特異性識別抗原的能力,但可產生抗體與抗原特異性結合7. 以下關于艾滋病(AIDS)的敘述,錯誤的是 ①AIDS患者出現病癥的直接原因是其它病原體感染[ ②HIV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特別是B淋巴細胞③HIV侵入人體后存在潛伏期,原因是潛伏期HIV復制能力較弱④感染HIV的人稱為AIDS患者,應盡快治療⑤目前還沒有根治AIDS的特效藥A.②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漢8.9.A.乙烯濃度越高脫落率越高B.脫落率隨生長素和乙烯濃度增加而不斷提高C.生長素和乙烯對葉片脫落的作用是相互對抗的D.生產上可噴施較高濃度生長素類似物降低脫落率11.下列關于植物激素或類似物的敘述,正確的是A.脫落酸能夠調控細胞的基因表達B.楊樹頂芽的快速生長需要側芽提供生長素C.噴施生長素類似物可以;ū9荒苁杌ㄊ韫鸇.密封貯藏導致水果各種激素合成增加12.某學生用正常的黃瓜雌花設計驗證生長素,其做法是:將用于實驗的雌花在開花前套上紙袋,然后分別作如下處理:1號花開花后給雌蕊柱頭涂一定濃度的生長素;2號花開花后人工授粉.此設計的缺陷是A.1號花未進行人工授粉B.2號花未涂生長素 C.缺乏自然傳粉的雌花 D.缺乏只作套袋處理的雌花13.下列關于激素知識的敘述正確的是 A.與水果生長最密切的激素是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兒童常吃催熟的水果會引起性早熟B.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或秋水仙素可培育無子果實C.2,4-D可作為雙子葉植物雜草的除草劑,脫落酸在果實成熟中促進細胞分裂和果實脫落D.14.研究發現,氨基酸等營養物質可以向細胞分裂素濃度高的部位移動。為驗證這一結論,其同學以蘿卜葉片為材料做了下面的實驗。有關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 A.設置乙組作為實驗的對照 B.一段時間后,如甲組右側涂點的放射性比乙組強,則結論成立C.兩組葉片左右側的涂點可以不相同 D.兩組葉片的生長狀況要相同15.種子的休眠、萌發與植物激素有著密切的關系。將休眠狀態的糖楓種子與濕砂混合后放在0~5℃的低溫下1~2個月,就可以使種子提前萌發,這種方法叫層積處理。如圖表示糖楓種子在層積處理過程中各激素含量的變化情況。據圖分析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從圖中可以看出脫落酸對種子的萌發起抑制作用B.在種子破除休眠的過程中,赤霉素與脫落酸之間存在協同關系C.導致種子休眠和萌發過中各種激素變化的根本原因是細胞內基因選擇性表達D.各種激素含量的變化說明了植物的生命活動不只受單一激素的調節,而是多種激素相互協調共同發揮作用1.A.B.C.兩種植物均能形成無子果實,產量下降都很大D.17.A.造血干細胞 B.T淋巴細胞C.B淋巴細胞 D.吞噬細胞 18.下列關于生長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生長素在植物體中含量很少 B.生長素在植物體內可以進行極性運輸和非極性運輸C. 生長素不直接參與細胞代謝D.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對于植物生長的促進作用一定不同19..如圖所示,用燕麥胚芽鞘做實驗,可使其發生向右彎曲生長的是 21.寒帶針葉林中兩個動物種群(實線、虛線表示)的數量變化如下圖所示,據圖判斷這兩個種群的關系是 A.捕食關系,實線代表捕食者,虛線代表被捕食者B.捕食關系,虛線代表捕食者,實線代表被捕食者C.競爭關系,實線代表競爭中的勝者,虛線代表失敗者D.共生關系,實線、虛線代表兩個物種彼此依賴,相互有利22.下列關于森林群落垂直結構的敘述錯誤的是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層現象B.群落中的動物具有垂直分層現象C.動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層與植物的分層有關D.喬木層的疏密程度不會影響草木層的水平結構D.豐富度的統計方法可以用目測估計法24.某島嶼引入外來物種野兔,研究人員調查了30年間野兔種群數量的變化,并據此繪制了λ值變化曲線。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 第1年至第5年間野兔種群數量保持相對穩定B. 第5年起野兔種群數量開始下降C. 第15年至第20年間種群數量呈“J”型增長D. 第20年至第30年間野種群數量增長率為025.目前植物生長調節劑在蔬菜、水果等的種植中已有較多應用,下列說法肯定錯誤的是A. 用高濃度的α—萘乙酸在適當的時期處理桃可提高產量B. 一定濃度的2, 4-D可促進插條生根C. 在蘆葦生長期用一定濃度的赤霉素溶液處理可使其纖維長度明顯增加D. 用乙烯利催熟香蕉不會明顯影響香蕉品質.27.土壤動物具有趨暗、趨濕、避高溫的習性,下圖A、B、C、D 4種土壤微型節肢動物分離收集裝置中,最合理的是 28.?南極冰藻是以硅藻為主的一大類藻類植物類植物, 長期生長在南極海冰區-2~4 ℃的環境中, 其最適生長溫度為 2 ℃。磷蝦主要以南極冰藻為食, 企鵝主要以磷蝦為食。自1975年以來, 磷蝦種群密度下降高達 80%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 南極冰藻組成了一個種群 B. 企鵝種群密度也會隨著磷蝦種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 南極冰藻、 磷蝦、 企鵝與該海冰區的其他生物組成群落 D. -22 ℃范圍內, 隨著溫度升高南極冰藻的光合作用 強度增大?29.右圖為種群數量增長曲線,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改善空間和資源條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種群增長速率逐漸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圖中陰影部分表示在生存斗爭中被淘汰的個體數D.按曲線X增長的種群無K值,無種內斗爭,增長率始終不變.下列有關水稻農田生態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A.水稻長勢整齊,因此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沒有分層現象B.在群落水平上研究,要研究水稻田的范圍和邊界C.草D.水稻田內不規則分布的雜草,屬于群落水平結構上的差異以葉為食的菜粉蝶幼蟲與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屬于種間競爭A.池塘中的一群魚 B.培養基被污染后除乳酸菌外,又滋生了別的細菌和真菌C.培養皿中的大腸桿菌菌落 D.一棵枯樹枝上生活的螞蟻和長滿的苔蘚34. 下列有關群落演替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群落的空間結構特征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群落的空間結構有利于對資的充分利用群落的空間結構緩解了種間競爭35. 下列四圖中能正確表示某池塘魚個體的平均增長量與種群密度關系的是 36.下圖表示某一動物種群遷入一個適宜環境后的增長曲線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 這個種群的增長曲線是S型,該環境量大約是500只到點后種內爭最為激烈,且增長率為零B. 如果此種群是魚類,K/2水平C. 如果此種群是老鼠,我們限制其種群數量的最好方法是盡量降低K值D.該種群的增長速度最快點在b點,環境阻力在遷入年后開始的38.圖示某種小型淡水魚遷入新的湖泊后種群增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根據該曲線可得出A.t3時該種小型淡水魚的年齡組成為衰退型B.t時該種小型淡水魚在新環境中逐漸消C.該種小型淡水魚在新的環境中呈J型增長D.該種魚在新湖泊中的環境容納量約為t2時該魚數量的兩倍.珠江三角洲地區引種養殖的巴西蝸牛跑出養殖池后,大肆吞噬菜地的蔬菜,并使原產本地的蝸牛幾乎絕跡,以上事例分別描述了A.寄生和種內爭 B.競爭和寄生C.捕食和種競爭 D.捕食和寄生5000m2的野生草坪進行野外調查時,選取了5個樣方,每個樣方4m2,發現5個樣方中某種草藥的株數依次為12,15,14,17,12株。可估算出這塊草坪中這種草藥株數為 山西省朔州市應縣一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11418.html
相關閱讀:高二生物下冊開學初考試題(文科)(含答案)
河南省唐河一中高二上學期10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試題
安徽省安慶市五校聯盟2019-2019學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解析版
與遺傳和變異相關的探究題型的解法及思維方法
【名師解析】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