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時間90分鐘,總分100分)命題人:肖文英 審題人:林界銘 第I卷選擇題(25題,每題2分;共50分)1.下列關于育種優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多倍體植株一般比二倍體植株莖桿粗壯,果實、種子較大B.雜交育種能產生新基因C.人工誘變育種能提高變異頻率 D.利用單倍體育種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2.香蕉是三倍體,所以它( 。〢.無果實,有種子,靠種子繁殖 B.無果實,有種子,靠營養繁殖C.無果實,無種子,靠營養繁殖 D.有果實,無種子,靠營養繁殖3.雜交育種所依據的原理是A.基因突變 B.基因重組 C.染色體變異 D.不可遺傳變異4. 下列關于內環境及其穩態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人體代謝中的生物化學反應主要發生在細胞內? B.血紅蛋白、遞質、激素、葡萄糖和CO2都是內環境常見的成分? C.內環境穩態的實質是內環境的滲透壓、溫度和pH保持不變? D.神經調節是機體維持內環境穩態的基礎5.下列各項中,可以看作物質進入內環境的是( ) A.喝牛奶,進入胃中 B.精子進入輸卵管與卵細胞結合C.唾液腺分泌 D.肌肉注射青霉素6.右圖表示人體的皮下組織,A、B、C表示細胞外液。下面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組織水腫的是( )①上皮細胞周圍的毛細血管壁破損 ②長期蛋白質營養不足 ③淋巴管阻塞 ④花粉等過敏原引起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⑤腎炎導致血漿蛋白丟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7.代謝廢物排出體外是由循環系統運到( ) A.泌尿系統 B.泌尿、消化系統 C.泌尿、消化、呼吸系統 D.泌尿、呼吸系統和皮膚8.下圖為高等動物的體內細胞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某同學正在跑步,參與調節這一過程的神經結構有①大腦皮層②小腦③下丘腦④腦干⑤脊髓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③處,效應器仍能產生反應B.刺激b處,不會引起a和c處發生電位變化?C.刺激c處,a和b處都會產生興奮?D.刺激a處,b、c同時產生興奮或抑制15.下列有關突觸的敘述,正確的是( )A.神經元之間通過突觸聯系? B.一個神經元只有一個突觸?C.突觸由突觸前膜和突觸后膜構成? D.樹突末梢是突觸小體16.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學習是神經系統不斷地接受刺激,獲得新的行為、習慣和積累經驗的過程 B.記憶是將獲得的經驗進行儲存和再現C.學習和記憶涉及腦內神經遞質的作用以及某些種類蛋白質的合成D.短期記憶可能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17決定反射時間的長短的主要因素是( )A.刺激強度的大小 B.感受器的興奮性 C.中樞突觸的數目 D.效應器的興奮性18.與人體高級神經中樞無直接聯系的活動是 ( )A.上自習課時邊看書邊記筆記? B.開始上課時聽到“起立”的聲音就站立起來C.叩擊膝蓋下面的韌帶引起小腿抬起 D.遇到多年不見的老朋友一時想不起對方的姓名19.某人因意外車禍而使大腦受損,其表現癥狀是能夠看懂文字和聽懂別人談話,但卻不會說話。這個人受損傷的部位是( ) A.W區 B.S區 C. H區 D.V區20. 下列藥物的作用不能起到麻醉效果的是( )A.抑制遞質產生 B.爭奪遞質受體 C.阻斷細胞能量供應 D.抑制遞質分解21.下圖表示人體內化學物質傳輸信息的3種方式。神經遞質和性激素的傳輸方式依次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①22.在人體內,都是因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組疾病是( ) ①呆小癥 ②糖尿病 ③侏儒癥 ④白化病 ⑤鐮刀型貧血癥 ⑥艾滋病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③ D.①③⑥23.為了驗證胰島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在設計實驗方案時,如果以正常小白鼠每次注射藥物前后小鼠癥狀的變化為觀察指標,則下列對實驗組小鼠注射藥物的順序,正確的是 ( )A.先注射胰島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葡萄糖溶液,再注射胰島素溶液C.先注射胰島素溶液,后注射生理鹽水 D.先注射生理鹽水,后注射胰島素溶液24.下列關于人體血糖平衡調節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葡萄糖的氧化分解發生障礙可導致血糖升高 B.糖尿病是由于攝入過量的糖所引起的 C.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島素分泌過多引起的D.胰島細胞產生的激素均能升高血糖濃度25. 當動物缺乏某激素時,可以通過“飼喂法”或“注射法”對該激素進行人為補充,下列可通過“飼喂法”補充的是( )①生長激素 ②甲狀腺激素 ③胰島素 ④性激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高二年生物科答題卷一、選擇題答題卡:(25題,每題2分;共50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答案n對同源染色體上的n對等位基因,則利用其花藥離體培育成的小苗應有 種類型(理論數據)。(3)第③種育種方法中使用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促使染色體加倍,其作用機理是 。(4)第④種方法中發生的變異一般是基因突變,衛星搭載的種子應當選用萌發的(而非休眠的)種子,試闡述原因 .(5)第⑤種方法培育的新生物個體可以表達出甲種生物的遺傳信息,該表達過程包括遺傳信息的 。此遺傳工程得以實現的重要理論基礎之一是所有生物在合成蛋白質的過程中,決定氨基酸的 是相同的.27.(9分)下圖表示物種形成的過程,圖中小圓圈表示物種,箭頭表示物種產生變異,帶有兩條短線的箭頭是被淘汰的變異個體。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請你運用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將上圖物種形成的基本過程,用文字歸納為三個基本環節: 、 、 。(2)圖解中為什么有的個體被淘汰 (2分)。(3)圖解中畫出的未被淘汰的箭頭綜合說明了什么 (2分)。(4)此圖說明了一個什么觀點? (2分)。28.(9分,每格1分)右圖是突觸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分析此圖回答問題:突觸小泡中的物質是____________,該物質使另一個神經元發生。(2)突觸小泡中的膜結構直接來自于細胞中___________(填細胞器)。(3)在突觸小泡內物質的分泌過程中,體現了細胞膜怎樣的結構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突觸間隙中的液體屬于內環境成分中的____________。(4)突觸后膜上有一種受體可以與突觸小泡釋放的物質發生專一性的結合。這種受體的化學本質最可能是______。突觸后膜上發生的信號轉換過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青蛙在冬眠時,對外界刺激幾乎沒有反應主要是低溫影響了線粒體內____________,從而影響到突觸小泡內物質的分泌。(1)圖中①過程是 ,⑤過程進行的主要場所是 。⑥代表的物質是 ,其中 可進行②過程。(2)能夠促進⑤過程進行的激素是 ,若該激素不能合成,④將出現在 。31.(8分,每格1分)下圖表示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之間的有關聯系。請回答問題:(1)①表示的結構名稱是 ;⑦表示的結構名稱是 。(2)圖中有分泌激素功能的結構是 、 及A結構即 。(3)當激素增多時,③和④都將減少,這種作用叫做 。(4)如果圖中所示的內分泌腺為甲狀腺,則結構A所分泌的激素為 (5)從圖中可以看出,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之間的關系可以概括為 32.(6分,每格1分)胰腺是哺乳動物體內的一種腺體,其中分布有血管和神經。胰腺中有兩類組織,一類是腺泡組織,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多種消化酶。另一類是胰島組織,分散在腺泡細胞當中。請根據下面實驗回答問題:假設實驗過程實驗現象28.(9分,每格1分)(1) 神經遞質 興奮或抑制 (2)高爾基體 (3)一定的流動性 組織液 (4)糖蛋白 化學信號→電信號 由外正內負變為內正外負 (5)酶的活性w.w.w.gkstk.c.o.m29. (6分)(每格1分)(1) NaHCO3 腎臟 (2) 7.35-7.45 (3) 乳酸鈉 CO2 肺30.(6分,每格1分)(1)消化吸收; 線粒體;糖原; 肝糖原 (2)胰島素 尿液31. (8分)(每格1分)(1)傳入神經 傳出神經 (2)垂體 內分泌腺(無順序) 下丘腦 (3)反饋調節?(4)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5)體內大多數內分泌腺都受中樞神經系統的控制 福建省泉州市某重點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34059.html
相關閱讀:安徽省安慶市五校聯盟2019-2019學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解析版
河南省唐河一中高二上學期10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試題
【名師解析】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
高二生物下冊開學初考試題(文科)(含答案)
與遺傳和變異相關的探究題型的解法及思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