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二校高二(上)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2013.11考生須知:1.本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題前,在答題卷密封區內填寫班級、考號和姓名;座位號寫在指定位置;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只需要上交答題卷。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有25小題,每題2分,共50分)1.圖1中左下方這段線段最有可能代表的實際距離是A.3千米 B.5千米 C.8千米 D.10千米2.下列關于圖示的敘述,正確的是A.⑤⑥兩地間的距離等于①②兩地之間的距離B.一年中,②③兩地的正午太陽高度有兩次相等C.①地與⑤地日出時刻都相同D.③④兩地位于西半球,②⑥兩地位于東半球3.當晨線經過①④兩地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此時全球日出東北,影朝西南B.③地的白晝比⑤地短C.地球公轉位于遠日點附近D.此時太陽直射東經70°經線“因地形,用險制塞”是修筑長城的一條重要經驗,如圖3、圖4(某段長城的景觀照片)。結合相關知識,完4-5題。4.若圖所示地區有古長城經過,你認為最可能的線路是A.①B.② C.③D.④5.若在圖所示地區修建公路,起伏最小的是A.①B.② C.③D.④6.有一架飛機從C點最短距離飛往E點,該飛機的飛行方向是:A. 先東北再向東后東南 B.先正北后正南 C.一直往北飛 D.一直向東飛7.圖中關于陰影區D氣壓帶的描述正確的是: A.南半球的副熱帶高氣壓帶 B.赤道低氣壓帶C.北半球的副熱帶高氣壓帶 D.北半球的副極地低氣壓帶8.圖5所示季節,下列說法可能發生的是A.南非好望角附近高溫干燥 B.日本的櫻花開得最燦爛C.恒河正處于汛期 D.亞歐大陸受亞洲高壓控制9.下列4幅圖中和圖5中A處氣候特點最接近的是 10.此時北京時間為 A.12日23時 B.13日1時 C.12日1時 D.12日5時11.此日前后可能出現的地理現象是 A.印度東北的農民正冒雨采茶 B.斯里蘭卡島上旗桿正午時影子朝南 C.非洲熱帶草原上的動物正向南遷徙 D.摩洛哥北部沿海正處于多雨期12.下列關于圖中便道①②③④四處坡度大小的說法,正確的是A.①處坡度最小 B.②處坡度較①處大C.③處坡度較④處大 D.④處坡度最大1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在乙處可看到甲地B.甲、乙間的直線距離大約是600米C.丙處可能有河流發育且流向為自西向東D.圖中河流的主干由南向北流14.若從乙處經居民區向東北方向連接東側山峰繪制地形剖面圖,為突出圖中沿線的地勢起伏狀況,繪圖時應A.比例尺不變,適當擴大圖幅B.水平比例尺不變,適當擴大垂直比例尺C.比例尺不變,適當縮小圖幅D.垂直比例尺不變,適當擴大水平比例尺15.沿圖9中a—b剖面線繪制的地形剖面圖是選項圖中的16.在圖示區域內擬建一座防火?望塔,在①②③④的選址方案中,?望范圍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圖10為沿某緯線圈的地形剖面圖,完成17-18題。17.該緯線圈可能是A.40°N B.60°NC.30°S D.40°S18.有關甲、乙、丙三地的說法正確的是 A.所在大洲都有溫帶海洋性氣候B.所在國都是發達的國家C.丙處山脈是由于南極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碰撞形成的D.熱帶氣候所占面積最大的是甲所在大洲19.甲、乙兩地區自然地理特征相似的是①河流汛期出現在夏季 ②旱澇災害頻繁 ③都受颶風的影響大 ④地勢低平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0.下列關于甲、乙兩地區人文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A.甲、乙地居民大多為黃色人種B.甲、乙兩地經濟作物以棉花為主C.甲、乙地都是人口超過一億的國家 D.甲、乙地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21.如果要充分利用當地優勢資源發展加工工業,D所在地適宜發展的部門是A.畜產品加工業 B.麻紡織工業C.木材加工業 D.棉紡織工業22.圖中所示地區為世界著名油氣產區的是 A. 甲乙丙丁 B. 甲乙丙 C.乙丙丁 D. 甲丙丁23.圖中所示地區不屬于世界古代文明發祥地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4.關于圖中abcd四條河流共同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A. 主要的補給水源都是雨水補給B.都沒有結冰期C.河流的季節變化大D.都是外流河25.圖中所示地區共同面臨的生態問題是 A. 酸雨危害 B.水土流失 C.氣候變暖 D.土地荒漠化二、綜合題:(共4小題,50分)26.讀圖13,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16分)(1)圖中A半島隔 海與中國相望。描述圖中A半島的海岸線特征。(3分)(2)與其他海域相比,B島東側海域的等深線有何特點?并分析原因。(6分)(3)判斷A、B兩地氣候類型,比較兩地氣候特征的差異并分析原因。(7分)27.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2分)(1)結合材料三,簡述B地氣候特征。(4分)(2)毛里求斯西北部首都,是全國最大的城市和港口,請分析其港口發展的條件。(4分)(3)簡析圖中經過甲地的公路(圖例為“”)的區位條件。(4分)28.(1)判斷此時北印度洋海區的風向,解釋該風向的成因。(5分)(2)分析該季節A、B兩地氣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4分)(3)判斷該季節索馬里半島東側海域的洋流名稱,并說明該洋流對索馬里半島沿海地區氣候和海洋生物的影響。(5分)29.(1)圖示地區A、Q兩點的高差是 。(2分)(2)圖中M地附近陡崖頂部的高度為 。(2分)(3)簡述圖示地區的地形特征。(4分)2013學年第一學期期中杭州地區七校聯考高二年級地理學科 答案單項選擇題:(25題,每題2分,共50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答案BBDBABCCBADDA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ADCDCDBBACD二、綜合題:(4大題,共50分)26.(16分)(1)(3分) 黃海(1分) 半島東側海岸線平直,西側海岸線曲折(2分)。(2)(6分)特點:東部海域等深線密,(其他海域等深線稀疏)(1分);東部海域深度大。(1分)原因:東部海域為亞歐大陸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消亡(或擠壓)邊界;處于大陸坡和深海溝,深度變化大。(4分)(3)(7分) A溫帶季風氣候 B亞熱帶季風氣候(2分)差異:A地比B地冬季溫度低;溫差大;降水的總量更少;降水量的季節變化大 (3分,任答三點給3分) (或B地冬季溫度高,溫差小,降水量偏多且較均勻。)原因:A地緯度更高;受干燥的冬季風影響大.(或B地緯度較低,為海島,受海洋影響大。)(2分)27.(12分)(1)(4分)全年高溫(氣溫年較差。;年降水量大(大于1500毫米);降水季節變化較大;南半球夏季降水多(11-次年6月為雨季),冬季降水較少(7-10月為干季);雨季長。(任答4點給4分) (2)(4分)位于港灣(或港闊水深)或海岸線彎曲(1分);背風,風浪。ɑ蝻L平浪靜)(1分);兩大公路交匯,海陸聯運(1分);依托首都(最大城市),經濟發達(或所在地經濟發達、腹地廣闊)(1分)(3)(4分)沿河谷分布(地勢較低),減小工程量;沿線經過的城市多,便于聯系;路線短;連接港口和機場,運量大。28.(14分)(1)(5分) 此時北印度洋盛行西南風(1分)。成因:夏季,太陽直射點北移,氣壓帶風帶北移,(2分) 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向右偏轉,形成西南季風(2分)。(2)(4分) A地(熱帶沙漠氣候),炎熱干燥(1分),成因:該季節受內陸信風帶的控制(或副高控制)(1分);B地(為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1分),成因:該季節受來自低緯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影響(1分)。(3)(5分)索馬里寒流(1分)。對氣候:降溫減濕,加劇沿岸荒漠化(2分);對海洋生物:上升補償流,魚餌豐富,漁業資源豐富(2分)29.(8分)(1)(90-190)米 (2分)(2)≥300,<350米 或[300 -350) 米 。(2分)(如果寫成>300,扣一分)(3)該地以山地、丘陵為主;地勢東西兩側高,中間低(中部為河谷)。(4分)A圖17圖16BA圖15圖14圖13a40oN圖12乙甲圖11圖10圖9圖8甲圖6圖7180°AECD30o圖5圖4圖3圖2文澤路湘湖臨平杭州圖1浙江省杭州七校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聯考(地理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44944.html
相關閱讀: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協作體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廣東省東莞四校2015-2016學年高二上期中聯考試題(地理)
高二地理下冊期末備考模擬綜合測試卷[1]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理)試題(無
高二地理下冊第一單元人口與環境單元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