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學年度上學期高二期中形成性測試卷地理(理科)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將正確選項選出來,并填入答題表中。每小題2分,共50分) 區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依據所學知識回答1——4題。1.關于區域及其特點敘述正確的是A.一個地區就是一個區域,各區域間沒有明顯的差異B.江西省不是一個區域C區域之間的界線都十分明確D.區域內部的性質相對一致下面關于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工業生產的敘述,正確的是A.長江三角洲礦產資源貧乏,重工業較少B.松嫩平原礦產資源豐富,重工業比較發達C.長江三角洲工業受資源條件的限制,發展比較緩慢D.松嫩平原農產品豐富,工業以輕工業為主地理信息系統的簡要程序是A.信息源?→數據處理?→數據庫?→空間分析?→表達B.信息源?→空間分析?→數據處理?→數據庫?→表達C.信息源?→空間分析?→數據庫?→數據處理?→表達D.信息源?→數據庫?→數據處理?→空間分析?→表達有關“數字地球”的敘述,正確的是( )A.“數字地球”就是指互聯網B.“數字地球”就是“信息高速公路”C.“數字地球”是用數據通信技術使地球上信息的表達方式日益數字化D.“數字地球”只能方便人們的生活,并不能創造實實在在的財富科學家觀測研究表明,近30年來我國沿海海平面總體上升了9厘米,但沿海各省、市、自治區海平面的上升幅度并不相同。對我國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的分析,主要采用了A.全球定位系統 B.地理信息系統C.遙感技術 D.地理信息技術A.干旱的氣候條件 B.高原、盆地為主的地形 C.人口激增 D.過渡放牧10.在荒漠化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常常起決定性作用的是A.草原、荒漠為主的植被 B.人類活動 C.疏松的沙質沉積物 D.氣候變異11.在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土地面積中,導致荒漠化的第一大人為因素是A.過度放牧 B.過度開墾 C.過度樵采D.水資源利用不當12.防治荒漠化的核心是A.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B.預防具有潛在荒漠化危險的土地C.扭轉正在發展中的荒漠化土地D.恢復已經發生荒漠化的土地對于人類來說,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環境資源。 依據所學知識回答13——16題。13.熱帶雨林的三大片集中分布區位于A.東南亞地區、非洲、南美洲 B.南亞、南美洲、歐洲C.北美洲、非洲、南美洲 D.南亞、非洲、南美洲14.亞馬孫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原因是A深刻影響著地球大氣中的碳氧平衡B.促進全球水循環,調節全球水平衡C能夠吸納和滯蓄大量降水D.能夠為人類提供大量的生物資源熱帶雨林生態系統區別于其他生態系統的優勢A.光合作用強烈生物循環旺盛雨林群落的生產力高養分集中在內亞馬孫是A人類的開發B.人口增長和貧困 C.過度的遷移農業D.商業性伐木 山西省是我國重要的煤炭基地。依據所學知識回答17——20題。17.我國山西省煤炭資源具有良好的開采條件,其依據是A.水文地質條件比較復雜 B.埋藏比較深C.埋藏淺,適于開采和大規模機械化開采 D.多數煤田的煤層深厚18.圍繞能源開采,山西省構建的產業鏈不包括A.煤-電-鋁 B.煤-焦-化 C.煤-氣-液 D.煤-鐵-鋼19.下列關于山西能源基地的說法正確的是A.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B.全省6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C.沁水煤田是世界少有、國內罕見的優質主焦煤 D.大同煤田是優質動力煤產地20.關于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A.從新中國成立時起,國家就加快了對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設的步伐B.逐步形成了以鐵路、水運為主、公路為輔的煤炭外運路網體系C.坑口電站變輸煤為輸電,不僅能緩解交通壓力,也能提高經濟效益D.從“九五”時期開始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提高了能源的綜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決定河流利用方式和流域開發方向的是A.流域的整體性特征B.流域的自然背景C.流域的水文特征D.流域干支流的水量造成田納西河流域植被破壞的原因不包括A.擴大耕地面積 B.修建水庫C.獲取煉銅用的木炭D.礦山開采田納西河流域早期由于煉銅業所造成的環境污染主要表現為A.光化學污染 B.酸雨C.噪聲污染 D.固體廢棄物污染TVA主要負責田納西河流域的統一開發和管理。它所確定的流域開發的核心是A.河流的梯級開發B.流域的綜合開發C.流域生態環境的恢復和治理D.防洪、航運、發電、旅游等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水質的是A.建設抽水蓄能電站 B.防治水污染C.保護水源涵養林 D.改善庫區生態環境(1)荒漠化地區的地表景觀具有明顯的____________特征。寫出體現西北干旱半干旱區內部呈現東西差異的地理事物: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8分)(2)漢代以來,A盆地南緣人類生產活動范圍沿河流遷移的總趨勢是________(2分)A 從下游向上游方向遷移 B 從上中游向下游遷移C 游牧式的往返遷移 D 向兩側遷移(3)圖中A—D四地中位于西北溫帶及暖溫帶荒漠區的是__________。(2分)27.讀圖分析。(16分)(1)圖中箭頭中字母分別代表:A 、B 、C D 、E (5分)(2)雨林生態系統中,由于有機質分解和 再循環旺盛, 自身很少積累和補充養分。(2分)(3)雨林生態系統中,雨林生長所需要的養分幾乎全部儲存在地上的 內,所以地上 成為雨林系統中最主要也是最 的部位,而這又正是最容易遭受人類破壞的部分。(3分)(4)雨林植被一旦被毀,養分遭受強烈 而很快喪失,雨林 則很難恢復。(2分)(5)簡述森林作為環境資源的意義(4分)28.讀山西省煤炭資源綜合利用圖,回答:(12分)(1)改革開放初期,山西產業結構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僅效益低下,還帶來了嚴重的_________問題。(2分)(2)寫出字母所代表的產品(5分)A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E___________(3)從圖中可以讀出山西省的三條產業鏈都以為______________出發點。(1分)(4)山西省構建三條產業鏈結合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資源優勢。(2分)(5)能源綜合利用的結果,使其產業結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2分)29讀田納西河流域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生態環境直接影響河流的和,因此應保護好它的。(2)是流域開發利用的主要部分,在利用過程中要主要水資源的和的保護。(3)是人類活動比較集中的地區,因此是保護的重點。(2)A(2分) (3)A (2分)27.(1)A 養分脫離植物 B 雨水帶來可溶性養分 C 釋出養分 D 供給養分 E 地表徑流帶走養分(5分)(2) 養分 土壤 (2分)(3) 植物 植被 關鍵 (3分) (4) 淋洗 生態系統(2分) (5) 調節氣候,穩定大氣成分,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種和維護生物多樣性,凈化空氣,美化環境,吸煙除塵,防風固沙 (任答4點得4分)28. (1)產業結構單一 生態環境(2分)(2)電力 煤氣、液化氣 焦炭 鋼材 鋁制品(5分)(3)煤炭開采(1分)(4)鐵礦 鋁土礦(2分) (5)由以煤炭開采為主的單一結構轉變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為主的多元結構(2分)29.(1)東南部 阿巴拉契亞 水量 水質 植被生態 (5分)(2)河流 合理分配 水質(3分) (3)河谷平原 生態環境(2分)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形成性測試(地理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52386.html
相關閱讀:高二地理下冊期末備考模擬綜合測試卷[1]
高二地理下冊第一單元人口與環境單元測試題
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協作體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理)試題(無
廣東省東莞四校2015-2016學年高二上期中聯考試題(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