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號答案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節目中的衛星云圖,信息主要來源于下列地理信息技術 A.遙感技術 B.地理信息系統 C.全球定位系統 D.數字地球2.GIS的全稱是指A.遙感技術 B.地理信息系統 C.全球定位系統 D.數字地球3、遙感是遠離目標,通過非直接接觸而判定和測量物體的技術,按遙感平臺高度(運載工具)可以分為A、被動式、主動式 B、可見光遙感、紅處線遙感、微波遙感C、地面遙感、航空遙感、航天遙感 D、黑白遙感、彩色遙感4.美國前副總統戈爾于1998年1月31日在加利福尼亞科學中心所做的“認識21世紀我們這顆星球”的演講中首次提出以下哪一個概念,。他指出:其是指一個以地理坐標為依據的、具有高分辨率和海量數據、立體顯示地球信息的技術系統。A.遙感技術 B.地理信息系統 C.全球定位系統 D.數字地球5.GPS由多少顆高度約2.02萬千米的衛星組成衛星星座衛星均為近圓形軌道,運行周期約為11小時58分,分布在六個軌道面上這就提供了在時間上連續的全球導航能力。 A毀林開荒 B過度放牧和過度樵采 C土壤疏松,降水變率大 D干旱和大風7.黃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銳,關鍵問題在于A.植被破壞 B.人口過度增長 C.貧困 D.環境惡化8.黃土高原地區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 A.經濟可持續發展 B.社會經濟持續發展 C.生態可持續發展 D.減少污水排放量田納西河的早期開發,由于發展煉銅業,對環境造成了污染,并使植被遭到破壞。據此回答9--10題。9.造成田納西河流域植被破壞的原因A.擴大耕地面積 B.修建水庫C.獲取煉銅用的木炭 D.礦山開采.田納西河流域早期由于煉銅業所造成的環境污染主要表現為A.光化學污染 B.酸雨C.噪聲污染 D.固體廢棄物污“紅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條件主要是 A.風蝕作用 B.水蝕作用 C.沉積作用 D.風化作用14.“紅色荒漠”形成的人為原因是 A.濫伐森林 B.開山取石 C.過度放牧 D.風化作用15.西氣東輸工程主要解決的資源問題是A.水資源日趨緊張的問題B.資源的嚴重浪費問題C.資源分布與生產力發展不協調問題D.壓力過大問題A、北方和南方生活習慣不同 B、各地所處的緯度不同 C、各地距離海洋的遠近不同 D、各地的海拔高度不同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轎車越來越多地進入家庭;卮17--19題。17.家庭轎車的大量使用能夠A.降低燃油消費B.提高交通效率 C.擴大居民出行范圍 D.節省城市用地18.對大城市來說,大量使用家庭轎車有利于A.緩解道路交通壓力 B.提高道路通行能力C.城市連片發展 D.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19.家庭轎車的大量使用可能引發的環境問題是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空洞 B.大范圍的水體污染C.大規模的酸雨危害 D.城市大氣質量下降20.20世紀50年代以后,德國魯爾工業區迅速衰落,其原因是A.煤炭資源消耗殆盡 B.軍事訂單減少C.新技術革命的興起,新興工業部門涌現 D.國家對國土的開發和整治二、綜合題(共60分)21、讀珠江三角洲區域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20 分)(1)寫出圖中經濟特區名稱:A________、B___ __ ___。(2)珠江三角洲基本形成了城鄉一體化和城鎮高度密集的城市群體系,該城市群體系以____ ____市為中心。(3)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較高,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城鎮人口所占的比重______(大或。欢浅擎側丝跀盗縚_______(多或少),分布密度________(大或小);三是城鎮的經濟實力強;四是是外來勞動力所占的比重________(高或低)。(4)珠江三角洲地區一部分勞動資源密集型產業向廣州邊遠地區轉移的原因是什么?22、讀長江流域圖及相關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2分)(1)1998年,長江發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澇災害。結合圖中資料,試分析造成該現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6分)(2)借鑒田納西河流域綜合開發與治理的經驗,長江流域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應采取哪些措施?(6分)23、將下列農業發展所存在的問題與其最適宜的解決措施用直線連接起來(6分)。問題 措施水資源缺乏 植樹造林水土流失 滴灌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 病蟲害生物綜合防治技術土壤肥力下降 休耕與輪作土壤侵蝕 基因工程糧食短缺 免耕24.案例分析:(共10分) 20世紀80年代,香港勞動密集型企業大量北移,“珠三角”形成了“前店后廠”工業分布格局。90年代中后期,這種分布格局逐漸改變。讀圖并分析上述案例,完成下列問題。試運用工業區位原理,分析形成“前店后廠”工業分布格局的原因。(4分) (2)90年代以來,珠三角工業區位條件發生了什么深刻的變化,導致前店后廠格局逐漸改變。(6分)25、按要求填寫“我國東、中西部地帶的區域發展差異”的表格。(6分)影響因素東部地帶中西部地帶城市化水平對外開放程度產業結構26.讀“1949年和l985年洞庭湖形態示意圖”,回答問題。(6分)(1)洞庭湖濕地的重要價值主要表現在、。(兩點即可)(2)從1949年到l985年洞庭湖的面積變(大或小),產生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第1頁 共16頁學優高考網!!湖南省常德市匯文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 Word版無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85751.html
相關閱讀: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協作體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廣東省東莞四校2015-2016學年高二上期中聯考試題(地理)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理)試題(無
高二地理下冊第一單元人口與環境單元測試題
高二地理下冊期末備考模擬綜合測試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