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2015-2016學年下學期高二期末考試生物試卷(測試時間:100分鐘 卷面總分:100分)第Ⅰ卷(選擇題 共5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題2分,共50分)1. 下圖是細胞直接與內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示意圖,⑤處的箭頭表示血液流動的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若③為胰島B細胞,飯后半小時⑤處的胰島素濃度高于①處B. 若③為腦細胞,⑤處的氧氣濃度低于①處,而CO2的濃度相反C. 若③為組織細胞,其生活的內環境中的水可來自于③和⑤D. 若③為骨骼肌細胞,飯后五小時⑤處的血糖濃度低于①處2. 下列有關人體內環境穩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 由內環境的成分可推知某種疾病的發病風險B. 流感病毒的入侵可能會破壞人體內環境的穩態C. 內環境穩態有利于細胞代謝和維持機體正常的生理功能D. 人體散失水分過多會導致下丘腦中的神經中樞產生渴覺3. 分析下圖肝細胞與甲、乙、丙三種細胞外液的物質交換關系,敘述錯誤的是A. NaHCO3與乙中產生的乳酸反應,使乙的pH穩定在7.35—7.45之間B. 乙中的葡萄糖通過甲進入肝細胞至少需穿過3個磷脂雙分子層C. T細胞、B細胞可以存在于丙液中D. 肝細胞、甲、乙三部位O2濃度的大小關系為乙>甲>肝細胞4. 下圖是人體縮手反射的反射弧結構:圖中“”表示從樹突到細胞體再到軸突,方框甲、乙代表神經中樞。當手被尖銳的物體刺痛時,手先縮回來后產生痛覺。對此生理過程的分析正確的是A. 圖中A為效應器,E為感受器B. 痛覺在圖中的方框乙處形成C. 未被尖銳的物體刺痛時,神經纖維B處的電位分布為膜內為負電位,膜外為正電位D. 由甲發出的傳出神經纖維末端釋放的遞質只能引起乙的興奮5. 某神經纖維靜息電位的測量裝置及結果如圖1所示。圖2是將同一測量裝置的微電極均置于膜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 圖1中甲處的鉀離子濃度比乙處低 B. 圖2測量裝置所測電壓為+70mvC. 圖2中若在A處給予適宜刺激,測量裝置所測電壓呈正值后呈負值D. 圖2中若在C處給予適宜刺激的同時,B處用藥物阻斷電流通過,測量裝置所測電壓呈正值6. 下圖為神經肌肉接點示意圖。下列有關興奮傳遞的敘述,正確的是A. 興奮傳到①時,引起①處Na+通道打開,Na+涌出B. 興奮傳到①時,乙酰膽堿以主動轉運方式分泌C. ②屬于組織液,其中的O2含量不影響興奮的傳遞D. ②處的乙酰膽堿與③處的相應受體結合,可引起肌細胞膜產生電位變化7. 甘氨酸是脊髓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經遞質,能使突觸后膜Cl-通道開放,使Cl-內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 脊髓神經元細胞靜息狀態時膜內外沒有離子進出B. 甘氨酸以自由擴散的方式經突觸前膜釋放到突觸間隙C. 甘氨酸與突觸后膜上受體結合后引起膜外電位由正變負D. 某種毒素可阻止神經末梢釋放甘氨酸,從而引起肌肉痙攣8. 19世紀,世界上很多著名的科學家試圖通過研碎胰腺的方法來獲得其中的胰島素,但都沒有獲得成功,后來有科學家通過結扎胰導管讓胰腺退化,然后單獨研碎胰島的方法成功獲得了其中的胰島素。下列關于失敗原因的分析中,最可能的是A. 當時研磨技術比較落后,研磨不充分 B. 研磨時選取的胰腺部分正好不含胰島C. 研磨過程中,胰腺中的消化酶把胰島素分解了D. 胰島素和胰腺內的其他物質緊密結合,不容易分離9. 研究發現,胰島素必須與細胞膜上的胰島素受體結合,才能調節血糖平衡。如果人體組織細胞膜缺乏該受體,則可能導致A. 細胞減緩攝取血糖,血糖水平過高 B. 細胞減緩攝取血糖,血糖水平過低C. 細胞加速攝取血糖,血糖水平過高 D. 細胞加速攝取血糖,血糖水平過低10. 下圖表示兩細胞間發生某種信息傳遞的過程。細胞Ⅰ、Ⅱ以及物質M、N的名稱與圖示含義相符的是①胰島A細胞、肝細胞、胰高血糖素、肝糖原②漿細胞、肺結核桿菌、抗體、抗原③垂體細胞、甲狀腺細胞、促甲狀腺激素、受體④傳出神經、傳入神經、神經遞質、受體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1. 下面關于下丘腦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腦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促進甲狀腺的活動來調節體溫③下丘腦是體溫調節的高級中樞,在下丘腦產生冷覺和熱覺④內環境滲透壓的增高,使下丘腦某部位產生的神經沖動傳至大腦皮層產生渴覺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12. 新生兒出生后保留其臍帶血,是因為臍帶血內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細胞,它不僅能夠增殖分化成紅細胞,還可以增殖分化成淋巴細胞,參與人體免疫調節。下列描述中錯誤的一項是A. 由造血干細胞形成淋巴細胞的過程中,細胞內mRNA發生了改變B. 漿細胞在特異性識別抗原后,自身能合成并分泌抗體消滅抗原C. 吞噬細胞能識別抗原,在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中都有著重要的作用D. 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結合并使其裂解死亡的過程屬于細胞凋亡13. 2015年3月29日,在國家流感中心病毒實驗室里,首次從患者的樣本中分離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由于該病毒的某個基因發生突變,導致一個氨基酸發生了改變。結果該病毒與人的呼吸道上皮細胞結合的能力有所增強。根據上述情況,你認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產生的變異是堿基的缺失,屬于基因突變B.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更容易被呼吸道上皮細胞的糖蛋白識別C.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遺傳物質徹底水解后將產生5種堿基D.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進入人體后易被漿細胞識別產生體液免疫14. 如圖1是將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塊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側,胚芽鞘彎曲的情況(彎曲角度用A表示);圖2是生長素對胚芽鞘生長的促進作用示意圖。據此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為b點時,A具有最大值B. 當生長素濃度小于b點濃度時,隨生長素濃度的增加A逐漸減小C. 只有當生長素濃度高于c點濃度時,生長素才會抑制胚芽鞘的生長D. 由圖2可知生長素對胚芽鞘的生長作用具有兩重性15. 如下圖實驗,甲、乙、丙切去頂芽,丁頂芽不切除。將切下的乙頂芽立即放回原位置;將切下的丙頂芽放置在瓊脂塊上一段時間后將瓊脂塊置于丙原頂芽位置。四組枝條均給予圖示單側光照。下列對實驗結果預測正確的是A. 最先發育為側枝的是側芽2 B. 丁中4號芽較5號芽優先生長C. 能彎向光源生長的只有丁 D. 主枝直立生長的只有丙16. 脫落酸能促進種子的休眠和果實的成熟,但在高溫條件下易分解。小麥在即將成熟時,如果經過持續一段時間的干熱,遇大雨后種子就容易在穗上發芽。這是因為脫落酸A. 能抑制小麥種子的發育和脫落 B. 經高溫降解后對發芽的抑制作用被解除C. 對果實的成熟與乙烯有拮抗作用 D. 對種子的發芽與赤霉素作用相似17. 下列有關植物激素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①可利用適宜濃度的赤霉素處理植物,促進植物增高②植物的各項生命活動并不是只受單一激素的調節,而是由多種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的③燕麥胚芽鞘中生長素的極性運輸與光照方向有關 ④植物在黑暗環境中不能合成激素,無法生長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8. 下圖是某草原生態系統中部分食物網簡圖,據圖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青蛙和蜘蛛之間既有競爭關系,也有捕食關系B. 圖中的所有生物構成此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群落C. 圖中所示的食物網中共有4條食物鏈D. 蛇在此食物網中處于兩個不同營養級19. 下列關于種群、群落及生態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A. 農田棄耕后,在自然狀態下首先很快就會長滿小灌木,成為灌木叢B. 群落若不遭受外界干擾因素的破壞,就不會出現演替現象C. 組成加拉帕戈斯群島的13個主要島嶼的鳥類各自形成獨立的種群基因庫,且這13個基因庫的差別將越來越大D. 隨著群落演替的進行,群落結構逐漸復雜,植被光能利用率提高,但能量傳遞效率保持相對穩定20. 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時間,用固定數量的鳥籠捕捉的方法,統計大山雀種群數量。在連續10年內得到如下圖所示的曲線(圖中λ表示該種群數量是前一年種群數量的倍數),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 因為放置鳥籠的位置固定,此種群數量的調查方法為樣方法B. 0~2年內種群的年齡組成為穩定型C. 種群數量下降是從第4年后開始D. 第4年和第8年種群數量相等21. 下圖是“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實驗中常用的兩種裝置,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 B裝置通常用于對體型較小的土壤動物進行采集B. A裝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動物趨光、避高溫、趨濕的習性采集C. 用B裝置采集的土壤動物可以放入體積分數為70%的酒精溶液中D. A裝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間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氣流通22. 下圖表示某農田生態系統一年中CO2的釋放和消耗狀況。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 ②的量越小,說明該農田生態系統施用的有機肥料越多B. 消費者同化作用的大小可用③表示C. 流經該農田生態系統的總能量可用④表示D. 該農田生態系統一年中CO2的釋放量與消耗量相等23. 利用電子儀器產生與蜜蜂跳舞的相同頻率的聲音,當蜜蜂感受到這一信息后,就會飛到花園采蜜,這是利用什么信息提高作物產量 A. 物理信息 B. 化學信息 C. 生物信息 D. 行為信息24. 環境問題是全世界人民密切關注的問題,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低碳經濟模式越來越成為促進國家經濟持續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經濟模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大氣中CO2進入生物群落的方式只能是植物的光合作用B. 生物群落中的C元素進入大氣的方式只能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C. 煤、石油和天然氣的大量燃燒,致使大氣中的CO2急劇增加D. 大力植樹造林是緩解溫室效應的唯一方法25. 為了研究殺蟲燈誘殺斜紋夜蛾的影響因素,科學家釋放了一定量的標記過的斜紋夜蛾,適當時間后用殺蟲燈誘殺,統計標記個體的個數占釋放總數的比例(回收率),結果如下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注:橫軸為誘捕燈間距)A. 若標記總量為N,回收率為a,則斜紋夜蛾的種群江西省吉安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WORD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339272.html
相關閱讀:安徽省安慶市五校聯盟2019-2019學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解析版
與遺傳和變異相關的探究題型的解法及思維方法
高二生物下冊開學初考試題(文科)(含答案)
河南省唐河一中高二上學期10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試題
【名師解析】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