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二地理寒假作業智能檢測
地理網為大家整理了高二地理寒假作業智能檢測,希望助考生一臂之力。并祝大家暑期快樂。
一、選擇題
1.我國農作物病蟲害空間分布的基本特點是()
①東部重于西部 ②夏季重于秋季 ③南部重于北部
④冬季重于夏季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 從空間上看,我國農作物病蟲害東部重于西部,南部重于北部。
【答案】 A
2.我國棉花的重大致災病蟲害是()
A.棉紅鈴蟲 B.棉鈴蟲
C.棉紅蜘蛛 D.棉蚜蟲
【解析】 棉鈴蟲是我國棉花的重大致災病蟲害,在我國主要棉產區均有發生。
【答案】 B
(2013廣州執信中學月考)我國黃淮地區洪澇過后,水位降低,天氣變干,出現大量適于某種害蟲生活和繁殖的荒地、草灘,引發害蟲災害。據此回答3~5題。
3.此害蟲的習性是()
A.群聚和群遷 B.單獨行動
C.群聚和獨遷 D.既不群聚也不群遷
4.材料中提到的某種害蟲應為()
A.老鼠 B.蝗蟲 C.松毛蟲 D.黏蟲
5.此種害蟲大量繁殖的自然因素是()
A.農作物眾多 B.害蟲天敵多
C.氣象條件有利 D.人類防蟲害意識差
【解析】 蝗蟲的發生與旱澇關系十分密切。洪澇過后水位降低,退水區特別適宜蝗蟲產卵,使得蝗蟲數量激增。根據材料可以確定為蝗蟲,蝗蟲大量繁殖得益于有利的氣象條件;认x具有群聚和遠距離遷飛的特點,所到之處對農田、草場和森林造成嚴重威脅。
【答案】 3.A 4.B 5.C
(2013麻城一中質檢)據統計,全球每年因老鼠損失貯糧3500多萬噸,因鼠害減產5000萬噸,足夠3億人吃1年。此外,老鼠還是各種鼠源性疾病的傳染源。全球90%的鼠種,攜帶著200多種病原體,能使人致病的病原體主要有57種。據此回答6~8題。
6.上述材料中的損失主要是由________造成的()
A.家鼠 B.田鼠
C.草地鼠 D.森林鼠
7.下列有關鼠類災害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鼠類會危及水庫和防洪大堤的安全
B.鼠類傳播禽流感,危害人類健康
C.森林鼠和草地鼠分別破壞森林和草原
D.鼠類糟蹋糧食,造成農作物減產
8.鼠害對我國農業生產已造成很大威脅,我們應加強滅鼠保糧工作,下列措施中最科學的是()
A.加大毒鼠強的投放力度
B.人人參與,捕捉老鼠
C.將地面硬化,讓其無藏身之地
D.生態滅鼠,保護和飼養老鼠的天敵
【解析】 第6題,材料中提到的損失主要是糧食損失,因此主要是由田鼠造成的。第7題,禽流感主要是由鳥類傳播,因此不屬于鼠災危害。第8題,滅鼠工作應該采取有利于生態保護的措施,A項會使鼠類抗藥性增強,同時會殺滅其天敵;B項單靠人力捕捉遠遠不夠;C項不利于生態保護。
【答案】 6.B 7.B 8.D
(2013莆田一中高二期中)由于新疆2016年春季較短,伊犁河谷氣溫回升較快,導致草原蝗蟲大面積發生。到6月10日,新疆伊犁河谷蝗蟲危害面積已達182.6萬畝,嚴重危害面積達到78.22萬畝。據此完成9~10題。
9.古代有旱蝗的說法,下列情況利于蝗災爆發的是()
A.一直干旱
B.一直多雨
C.前期干旱、后期多雨
D.前期多雨、后期干旱
10.蝗災對草原的危害是()
A.牲畜死亡
B.草原生態環境加速退化
C.牲畜掉膘
D.草原生態環境向良性發展
【解析】 第9題,旱災與蝗災經常鏈性發生,若前期干旱少雨,利于雌蝗產卵,后期多雨又利于蝗蟲幼蟲成長,蝗災就會發生。第10題,蝗蟲啃食草地,使草原生態環境惡化。
【答案】 9.C 10.B
二、綜合題
11.(2013執信中學高二測試)讀下面兩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12年3月24日《南方農村》報訊 走進廣西南寧橫縣蓮塘鎮佛子村的山林,數厘米長的松毛蟲隨處可見,每一根松樹枝上,都有十幾條松毛蟲在蠕動。原本蒼翠碧綠的山林早已變得枯黃焦黑,就像大火燒過一般,其間數以萬計的松毛蟲大肆啃食著鮮嫩的松針。
材料二 中國松毛蟲危害區圖。
(1)本次南寧發生的松毛蟲最可能的類型是________。
(2)結合圖示及所學知識,說明我國松毛蟲從空間分布看具有的特點及我國森林病蟲害分布的主要影響因素。
(3)分析我國森林病蟲害的主要成因。
【解析】 第(1)題,由圖示可知南寧松毛蟲的類型。第(2)題,結合圖及所學知識較易回答。第(3)題,我國在進行人工林建設時,用單一的樹種代替原始森林樹種,造成病蟲大量繁殖且使同類樹木大量受災,除此之外,對外貿易導致外來有害物種入侵也易造成森林病蟲害。
【答案】 (1)馬尾松毛蟲 (2)區域性。 地形、氣溫。
(3)大量單一的人工林替代了種類多樣的原始森林;外來有害物種入侵。
12.根據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廣網北京2016年4月30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這幾天,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旗西蘇木的兩個地方鼠災肆虐,嚴重影響了牧民的日常生產生活。
材料二 2016年夏季,受上游降水影響,洞庭湖區水位迅速上升,約20億只東方田鼠從洞庭湖灘向垸內轉移。湖灘上到處可見老鼠窩,堤岸、護坡變得千瘡百孔。
材料三 內蒙古東部土地類型及氣候資料。
(1)鼠災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2)聯系所學地理知識,分析材料中兩區域自然環境的差異。
(3)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防治鼠災?
【解析】 第(1)題,依據材料,鼠災會危害農林牧業生產,危及堤岸、護坡等工程安全;破壞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老鼠能傳播鼠疫,危害人體健康。第(2)題,材料一反映的是內蒙古草原牧區,材料二反映的是長江中下游地區。第(3)題,可以應用遙感技術對鼠災進行監測,使用天敵、藥物等方式滅鼠。湖垸區可修建防鼠墻。
【答案】 (1)啃食農作物、牧草及林木,危害農林牧業生產;在地下打洞,危及沿湖防洪大堤等工程安全;加劇土地荒漠化;傳播疾病,危害人體健康。
(2)呼倫貝爾草原: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冬季寒冷,夏季炎熱,全年降水較少;溫帶草原面積廣闊。
洞庭湖區: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植被茂盛;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溫和濕潤,夏季高溫多雨。
(3)利用地理信息技術等手段加強鼠災監測;改善生態環境、利用天敵滅鼠、采用藥物滅鼠、修建防鼠墻等。
高二地理寒假作業智能檢測,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633167.html
相關閱讀: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協作體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廣東省東莞四校2015-2016學年高二上期中聯考試題(地理)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理)試題(無
高二地理下冊期末備考模擬綜合測試卷[1]
高二地理下冊第一單元人口與環境單元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