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陜西省西安市周至縣第四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高二級期中考試地理試題(文科) (滿分100分,時間7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 共54分) 一、單項選擇題(共36小題,每小題1.5分,共54分)1、下列關于區域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區域有明顯的界線 B、區域內部有顯著的差異 B、區域不一定具有優勢、特色和功能 D、區域之間是相互聯系的2、關于區域空間分布形式的敘述,正確的是(  。俎r業表現為面狀、诮煌ㄟ\輸線表現為線狀和網絡狀③城市和工業表現為島狀④城市群和工業區表現為點狀A、①②  。、②③ 。谩ⅱ邰堋 。、①④下圖左半部分是某地貧困和生態環境惡化循環圖,右半部分是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良性循環示意圖。讀圖回答3~5題3.圖中①~②代表的含義分別是 ( )A.開墾土地、單產增加 B.科學種田、提高單產C.退耕還林、耕地減少 D.毀林開荒、水土流失 4.圖中①、②之間的關系,反映了地理環境的特點是( )A.整體性 B.差異性 C.多樣性 D.層次性5.③是擺脫惡性循環、形成良性發展的關鍵,它應當是( )A.大力發展糧食生產 B.農林牧綜合治理 C.大力發展重工業 D.進一步擴大耕地面積下圖為北半球某區域土地利用狀況圖。讀圖完成6~7題。6.該區域土地利用類型轉變的原因主要是( )A.土壤更肥沃B.熱量更豐富 C.降水更豐沛 D.光照更充足7.區域土地利用類型的變化,將使區域內( )A.年總蒸發量增加B.地下徑流減少 C.地帶性植被改變 D.自然災害減少根據右圖塔里木盆地圖回答8—10題8、圖中河流主要補給形式及汛期分別是( )A、雨水,夏季 B、冰雪融水,春季 C、冰雪融水,夏季 D、地下水,秋季9、圖中地區在農業發展過程中所帶來最嚴重的生態問題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酸化 D、水資源遭受污染10、造成圖中地區荒漠化土地面積擴大的原因有( )①過度開采地下水 ②過度放牧 ③過度樵采 ④過度開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1.下表為歐盟各國勞務成本比較表,這種勞務成本差異的影響可能有 ( )國家勞務成本*國家勞務成本國家勞務成本比利時41552希臘19080愛爾蘭28278丹麥38857法國35453意大利28125瑞典38136英國35439西班牙23638德國37846荷蘭34128盧森堡35803奧地利37395芬蘭33188葡萄牙11298*勞務成本包括工資、社會保險費、福利支出之和(單位:歐元)①會引起歐盟內部工人從南向北流動、跁饸W盟內部南北產業結構的差異、蹠龠M歐盟內部商品從南向北流動、軙饸W盟內部自然資源從東向西流動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④讀我國西部地區部分省區圖,回答12~13題。12.湖泊b的水位近年來持續下降,著名的“鳥島” 已與岸相連為半島。其主要原因是 ( )A.利用湖水進行灌溉較多 B.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C.其流域的農業用水增多 D.氣溫升高,蒸發量增大13.據報道,20世紀50年代修筑青藏公路a時,有人特意在高原上鏟過一鍬土,到現在,這一鏟土的痕跡仍然保留著。這反映了青藏高原的 ( )A.生態系統非常穩定B.內力作用大于外力作用C.生態系統不易破壞D.生態系統自我修復能力極差我國各地自然地理環境差異明顯,形成了特點各異的三大自然區(如下圖)。據此,回答14~16題。14.我國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規律敘述正確的是A.地從西向東表現為山地—高原平原B.氣溫無論冬夏均為由南向北遞減,等溫線和緯線大致平行 C.降水量從東南向西北遞減 D.河流量從北向南依次增大.關于三大自然的敘述,錯誤的是A.東部季風區內部差異的形成以熱量為基礎 B.西北干旱半干旱區內部差異.青藏高寒區的垂直差異主要隨海拔的升高而發生變化D.三大自然區存在內部差異均以熱量的變化為基礎A.區域核心不斷縮小,外圍空間不斷擴大 B.產業結構優化,第三產業比重逐漸提高C.交通網絡不斷完善 D.區域內聯系逐漸增加,與區外聯系逐漸減弱18.有關區域發展轉型階段的敘述,正確的是( )?A.區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應減弱,區域經濟呈現衰敗、萎縮狀態?B.區域發展面臨失業率升高、人口增多等嚴重的社會問題?C.經濟增長加快,產品市場競爭力增強? D.人地關系已趨緩和?讀“經濟發展與環境關系示意圖”,回答19~20題。19.一些發達國家的環境污染水平處于C點以后,其原因是( )①加強環保投入②工業技術進步③產業結構調整④工業發展迅速減慢 ⑤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A.①②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⑤20.為減少污染,我國在工業發展中應注意( )A.減慢工業發展步伐,降低國民經濟發展速度B.先大力發展經濟,再加大環保投入C.發展清潔生產技術,減輕環境污染程度D.我國目前環境質量較好,無須采取治理環境的措施讀“某國家經濟區發展變化模式圖” ,完成21~22 題。?21. 圖中甲為該國核心經濟區,經過a-b-c 階段的發展,甲區域(?) A. 空間范圍逐漸擴大 ?B. 城市數量逐漸增多C 核心區地位有所下降 D. 始終為人口遷入區22. 依據圖示信息推斷,該國家最可能是(?)?A. 德國 B. 巴西 C. 英國 ?D. 美國讀下面材料一、二完成23-24題材料一、隨著西藏經濟總量的大幅提升和各產業快速、協調發展,產業結構日趨優化。這點在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全區GDP的比重和三次產業增加值間的比值上都得到體現。材料二、西藏產業發展和結構變化圖。23.圖中⑴、⑵、⑶代表的產業分別是(?)? A.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 B.第二產業、第一產業、第三產業C.第一產業、第三產業、第二產業 D.第三產業、第二產業、第一產業24.材料二反映了西藏( )?①1959年,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社會②產業結構變化以工業拉動為主③第三產業比例變化最大 ④經濟結構已實現了從以生產型產業為主向以服務型產業為主的轉變?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近年來,青藏高原上湖泊面積突然擴大的趨勢不斷持續,首先被觀測到的是人口相對稠密的藏南地區湖泊面積擴大,接著在藏東、藏西、藏東北均發現湖泊面積擴大現象。除范圍越來越廣之外,單個湖泊面積擴張速度也不斷加快。據此完成25~26題。25.高原上湖泊面積擴大的原因可能有(  )①青藏高原整體不斷抬升  ②降水增多、郾┫诹吭黾印 ④植被破壞嚴重,入湖水量增加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6.高原上湖泊面積擴大的不利影響有(  )①優質草場被淹  ②降水增加,產生洪澇災害 ③生態環境迅速惡化  ④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增加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讀“某區域2008-2015年濕地的轉化表(單位:hm2)”,回答27--28題。注:表中數據正值表示正向轉化——濕地面積增加;負值表示逆向轉化——濕地面積減少27.各類濕地面積變化幅度由小到大順序為( )A.水庫 坑塘 海涂 水田 河渠 B.水田 河渠 水庫坑塘 海塘C.河渠 水田 海涂 水庫坑塘 D.河渠 水庫坑塘 海涂 水田28.與2008年相比,2015年該區域( )A.物種多樣性有所減少 B.水鳥棲息地減少C.生態環境有所改善 D.濕地面積減少湖泊是河流重要的調節中轉站。洞庭湖從故到今,經歷了三個階段的變化。在明清以前,人們對湖泊的開發利用較少,洞庭湖有“八百里洞庭,水天相接”之稱;近代,人口的快速增加,對糧食的需求量增大,人們紛紛開發洞庭湖,進行圍湖造田,使湖泊的面積縮小,湖泊的蓄水功能大大降低,長江下游受洪水災害影響的次數增多,災害加重;目前,隨著人們的認識提高,退田還湖,退田還林已成為洞庭湖區生態環境建設的重點.回答29-30題。29.洞庭湖區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其中第三個階段的變化主是是因為:( )A.經濟壓力 B.人口壓力 C. 政策變化 D. 環境需求30.甲圖與乙圖比較,水域面積減少了許多,但實際防洪面積卻每年擴大,請分析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 )A.自然災害越來越嚴重 B.人口越來越多,損失越來越大C. 溫室效應導致長江水量增大,湖水增多 D.河湖變淺,水面擴大,災害范圍擴大 以下材料是20世紀下半葉我國強沙塵暴發生頻率與土地沙化速度統計表,據此回答—35題。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強沙塵暴次數58131423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15602100246034.表中顯示我國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斷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西北干旱地區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惡化 B.南方北回歸線附近地區出現沙化地區長江中上游地區毀林現象嚴重 D.我國氣候有變干的趨勢.為了制止強沙塵暴次數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趨勢,我們應采取的積極有效的措施是: A.開采地下水灌溉,變沙地為耕地和草地 B.在旱地區減少耕地,擴大牧場,發展畜牧業 C.采取適當辦法調整當地產業結構,以減輕生態環境的壓力 D.禁止干旱地區任何經濟活動的開展,以保護當地脆弱的生態環讀金沙江下游梯級開發示意圖,回答題。.金沙江干流適于水電梯級開發的主要自然區位因素是(  )A.華中、華東地區能源短缺,電力缺口大B.位于地勢階梯交界處,落差大C.徑流量豐富,且季節變化大D.地質條件穩固,適于建壩答題卷第Ⅱ卷 (綜合題,共46分)二、綜合題37、讀圖回答問題:(10分)(1)A地區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陜西省西安市周至縣第四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文)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645824.html

相關閱讀: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協作體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廣東省東莞四校2015-2016學年高二上期中聯考試題(地理)
高二地理下冊第一單元人口與環境單元測試題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理)試題(無
高二地理下冊期末備考模擬綜合測試卷[1]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