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是很有趣的,教科書上的知識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生物網為大家推薦了假期百分百高二生物,請大家仔細閱讀,希望你喜歡。
1.某同學正在跑步,參與調節這一過程的神經結構有()
①大腦皮層 ②小腦 ③下丘腦 ④腦干 ⑤脊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 D
解析 神經系統一方面控制與調節各器官、系統的活動,使人體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另一方面通過神經系統的分析與綜合,使機體對環境變化的刺激作出相應的反應,達到機體與環境的統一。通過大腦皮層可以掌握方向和運動節奏,小腦參與維持平衡,下丘腦參與多種穩態調節,腦干參與呼吸調節,從脊髓發出的運動神經纖維直接支配肌肉。
2.下列關于腦和脊髓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腦外包有骨骼,脊髓外無骨骼
B.反射僅與脊髓有關
C.神經元細胞體位于腦和脊髓表面
D.腦和脊髓都與反射有關
答案 D
解析 腦和脊髓外都有骨骼。腦具有反射功能,主要與一些高級反射活動有關;脊髓也具有反射功能,主要與一些低級反射活動有關,如膝跳反射等。神經元細胞體主要集中在腦和脊髓里,在腦和脊髓里, 細胞體密集的部位,色澤灰暗,叫灰質,主要集中在大腦的表面和脊髓的里面。
3.與人體高級神經中樞無直接聯系的活動是()
A.上自習課時邊看書邊記筆記
B.開始上課時聽到起立的聲音就站立起來
C.叩擊膝蓋下面的韌帶引起小腿抬起
D.遇到多年不見的老朋友一時想不起對方的姓名
答案 C
解析 膝跳反射是一種低級反射,高級神經中樞(大腦皮層)不參與。
4.某人因車禍大腦右半球的軀體運動中樞受損傷,出現左側肢體癱瘓,此時他兩下肢的膝跳反射情況是()
A.兩下肢均有 B.左下肢有,右下肢沒有
C.兩下肢均沒有 D.右下肢有,左下肢沒有
答案 A
解析 人體膝跳反射的中樞位于脊髓,如果軀體運動中樞受損,受損的是大腦皮層,脊髓未受損,故兩下肢都有膝跳反射。
5.人腦內形成長期記憶的生理機制是(多選)()
A.新突觸的不斷形成
B.突觸的數目、大小發生變化
C.腦內某些核酸和蛋白質的合成
D.與腦內神經環路的連續活動有直接聯系
答案 ABC
解析 研究發現長期記憶可能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因此A、B正確;記憶涉及到腦內神經遞質的活動及某種蛋白質的合成,現在研究發現,記憶與腦內核酸的合成密切相關,所以C正確;腦內神經環路的連續活動與短期記憶有一定聯系,與長期記憶沒有直接聯系,所以D不正確。
能力提升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學習英語過程中,許多同學會說會寫,也能看懂文字,但經常聽不懂原聲電影中的英語對白,這種情況叫感覺性失語癥
B.人類的語言功能與大腦皮層內側面的某一特定區域有關,這一區域叫言語區
C.某人因腦溢血不能說話,但能聽懂別人的話,這很可能是損傷了大腦皮層S區
D.S區位于大腦皮層顳上回后部,H區在大腦皮層中央前回底部之前
答案 C
解析 A項中的情況為運動性失語癥;B項中言語區是指大腦皮層某些特定的區域,而不是某一區域;D項中S區位于大腦皮層中央前回底部,H區位于大腦皮層顳上回后部。因此選C。
7.當你專心作答試題時,參與的高級中樞主要有()
①下丘腦 ②大腦皮層H區(聽覺性語言中樞) ③大腦皮層S區(運動性語言中樞) ④大腦皮層V區(視覺性語言中樞) ⑤大腦皮層W區(書寫性語言中樞)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答案 D
解析 一個人在專心作答試題時,首先要通過大腦皮層V區(視覺性語言中樞)完成審題,經過縝密思考后,再通過大腦皮層W區(書寫語言中樞)寫出答案,在此過程中,聽覺語言中樞基本不參與,故正確選項為D。
8.生活中存在以下現象:(1)嬰幼兒經常尿床,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會明顯減少;(2)由于驚恐而出現無意識排尿。以上現象說明()
A.嬰幼兒在夜間產生的尿液較白天多
B.嬰幼兒排尿反射的傳入神經興奮只到達脊髓
C.無意識排尿不屬于神經反射活動
D.脊髓的生理活動依賴于大腦皮層的功能狀態
答案 D
解析 成人和嬰幼兒控制排尿的初級中樞都在脊髓,但它受大腦控制。嬰幼兒因大腦發育尚未完善,對排尿的控制能力較弱,排尿次數增多。無意識排尿也涉及大腦皮層的功能。
9.高處墜落造成高位截癱(頸椎損害),以下4種表現不符合實際的是()
A.大小便失禁 B.觸覺完全喪失
C.軀體的冷、溫覺喪失 D.軀干痛覺喪失
答案 B
解析 高位截癱的病人,因為頸椎以下的軸突末梢無法傳到大腦,所以頸椎以下的所有感覺都喪失,但是觸覺是指接觸皮膚所引起的感覺,頸椎以上皮膚的觸覺還存在。
10.某病人上肢的感覺和運動功能正常,視、聽覺都正常,但下肢的感覺和運動功能喪失,最有可能受損的部位是()
A.大腦皮層 B.小腦
C.腦干 D.脊髓胸段
答案 D
解析 脊髓是低級神經中樞,具有反射和傳導的功能,所以當脊髓橫斷后,就會使斷面以下的感覺和運動出現障礙。對于題干中給出的情況,可知是脊髓橫斷出現的癥狀。其余三項出現障礙都是全身性的。
11.反射是在神經系統參與下,機體對內、外環境變化做出的規律性應答。有人做了脊蛙反射實驗,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前需將蛙頭部剪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浸有0.5%硫酸溶液的小紙片貼在蛙右后肢下端的皮膚上,可看到__________現象。
(3)若破壞蛙的脊髓,再重復上述(2)中的操作,可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上述反射活動過程中,興奮以軸突末梢的形式由一個神經元經__________傳到下一個神經元。
答案 (1)排除腦對脊髓的控制 (2)搔扒反射
(3)后肢不收縮 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結構基礎,任何一個環節被破壞,反射就不能完成 (4)突觸
解析 該題考查蛙的搔扒反射,屬于低級反射,其神經中樞位于脊髓。剪去頭部,目的是排除腦對脊髓的控制。反射弧五部分要保持完整,才能完成反射,若反射弧的某一部分遭到破壞,反射就不能完成,搔扒反射現象消失。第(4)小題考查了興奮在兩個神經元之間的傳遞要借助于突觸這一結構來完成。
實驗拓展
12.如下表所示,+表示能完成,-表示不能完成,試分析后回答下列問題。
手術前去大腦
兩半球再去
間腦再去
中腦去掉
延髓
①條件
反射+----
②體溫
調節++---
③翻正+++--
④站立++++-
⑤心動+++++
⑥膝跳
反射+++++
(1)①完成的條件是具有________,說明缺少________,________不完整,使條件反射不能完成。
(2)②的神經中樞位于________,因為去掉該結構后,②功能消失。
(3)去掉________后,③反射消失,③反射的______位于去掉的結構上。
(4)心血管運動中樞位于腦干中,但將腦干全部切除后,心臟仍能不停跳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④的神經中樞位于________,⑥的神經中樞位于________。
(6)①~⑥反射中,生來就有的、遺傳的反射活動是________。
答案 (1)大腦皮層 神經中樞 反射弧 (2)間腦 (3)中腦 神經中樞 (4)心臟具有自動節律收縮的特性 (5)小腦 脊髓灰質 (6)②③④⑤⑥
解析 該題考查了不同的神經中樞在大腦中的位置。通過逐級實驗,證實了條件反射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上;體溫調節的神經中樞位于間腦中;翻正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中腦中;站立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小腦,去掉延髓后,由小腦發出的、經延髓的運動神經纖維受損,反射消失;膝跳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脊髓灰質中;心血管中樞位于腦干中,由腦干中樞發出的植物性神經支配心跳快慢、強弱,失去腦干中樞支配,仍能收縮,是因為心臟具有自動節律收縮的特性。反射由反射弧完成,②~⑥的反射是生來就有的,遺傳的反射屬于非條件反射。
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假期百分百高二生物,大家仔細閱讀了嗎?最后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701783.html
相關閱讀:安徽省安慶市五校聯盟2019-2019學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解析版
河南省唐河一中高二上學期10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試題
高二生物下冊開學初考試題(文科)(含答案)
【名師解析】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
與遺傳和變異相關的探究題型的解法及思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