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廣州市真光中學高二生物期中考試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時間:90分鐘  總分:100分

第Ⅰ卷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最佳答案)

1.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SARS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

B.一個草履蟲就是一個細胞

C.細胞是一切生物的結構和功能單位

D.精子不具有細胞結構,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是( )。

A.細胞  B.組織  C.器官  D.系統

3.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主要區別是( )。

A.細胞直徑大小不同    B.細胞膜的化學組成不同

C.有無核膜包被的細胞核  D.細胞器的種類極復雜

4.用顯微鏡觀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分時,高倍鏡視野與低倍鏡視野相比較,前者( )。

A.亮,看到的細胞數目多  B.暗,看到的細胞數目少

C.亮,看到的細胞數目少  D.暗,看到的細胞數目多

5.一般情況下生物的直接能源物質、主要能源物質、儲備能源物質依次是( )。

A.糖類蛋白質脂肪     B.ATP糖類脂肪

C.糖類ATP脂肪       D.糖類ATP蛋白質

6. 生物繪圖位置安排適中,一般略偏左上方,這樣做的目的是( )。

A.留出注字和寫圖名的空間      B.使圖形美觀、整潔

C. 增加圖形立體感             D.便于用鉛筆畫出細胞結構的輪廓

7. 肝臟細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 )。

A.水分       B.蛋白質       C.脂肪    D.無機鹽

8.C、H、O三種元素在組成人體化學成分中質量分數占73%左右,而這3種元素在組成巖石圈的化學成分中質量分數還不到1%,這個事實說明( )。

A.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統一性      B.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異性

C.生物界和非生物界本質相同        D.生物界具有獨特的元素

9.下列對核酸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核苷酸      B.核酸是生物的遺傳物質

C.核酸有DNA和RNA兩種             D.核酸只存在于細胞核中

10.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姐妹染色單體的形成發生在細胞分裂的( )。

A.間期      B. 前期       C. 中期      D. 后期

11.艾滋病研究者發現,有1%~2%的HIV感染者并不發病,其原因是他們在感染HIV之前體內存在3種名為“а-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質。以下對“а-防御素”的推測中不正確的是( )。

A.一定都含有20種氨基酸         B.一定含有N元素

C. 高溫能破壞其空間結構        D. 人工合成后可用于防治艾滋病

12.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在日本廣島生活的人癌癥發病率很高,主要的致癌因子是( )。

A.物理致癌因子                 B.化學致癌因子

C.病毒致癌因子                 D.煤焦油

13.碳元素是組成生物體的最基本的元素,是因為碳元素在生物體中( )。

A.所含的能量多                 B.最容易被吸收利用

C.所起的作用大                 D.是構成有機物的骨架

14.下列有關糖類的生理作用的概述中,有錯誤的是( )。

A.核糖和脫氧核糖是核酸的組成成分           B.葡萄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質

C.淀粉和糖原是生物體內唯一的儲能物質       D.纖維素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

15.細胞有絲分裂最重要的特征是( )。

A.有紡錘體出現                      B.有染色體復制和染色體的平均分配

C.有染色體出現                      D.有核膜、核仁的消失

16.脂質在細胞中具有獨特的生物學功能,下面有關脂質功能敘述中,屬于磷脂的功能的是( )。

①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②是貯存能量的主要物質③構成生物體表面的保護層④是很好的絕緣體,具有保溫作用

A.①       B. ④       C.①③        D. ②④

17.下列物質的離子參與人體甲狀腺激素合成的是( )。

A .Fe       B.I      C.Zn       D. Mg

18.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主要原因是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 )。

A.種類成百上千        B.脫水縮合的方式很多

C.排列次序變化多端    D.肽鍵形成方式千差萬別

19.細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

A.脂質、蛋白質、糖類       B.磷脂、糖蛋白、水

C.磷脂、蛋白質、無機鹽     D.脂質、蛋白質、核酸

20.只分裂不分化的細胞是( )。

A.癌細胞    B.腦細胞    C.肌細胞    D.生發層細胞

21.下列哪種細胞器是線粒體?( )

圖1

22.下列哪種細胞的全能性最容易表達出來?( )

A.人皮膚生發層細胞          B.青蛙的上皮細胞

C.大白鼠的肝臟細胞          D.胡蘿卜的韌皮部細胞

23.某學者提供兩瓶提取物,發現兩瓶不同的物質中都只含有蛋白質和核酸,你認為最可能是哪兩種提取物?( )

A.細菌、細胞核             B.細菌、病毒

C.染色體、病毒             D.線粒體、葉綠體

24.下列有關溶酶體功能的敘述中,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

A.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病菌    B.分解老的細胞

C.內部含有多種水解酶                D.溶酶體形態變化多樣

25.下列哪項不是主動運輸的特點?( )

A.物質從高濃度一測到低濃度一側      B.需要載體協助

C.需消耗細胞代謝釋放的能量          D.物質從低濃度一測到高濃度一側

26.下列各項中,除了哪項都含有大量的磷脂?( )

A.內質網    B.線粒體    C.核糖體    D.高爾基體

27.所有高等植物細胞都具有的結構是( )。

A.大液泡    B.中心體    C.細胞壁    D.葉綠體

28.下列物質通過人體紅細胞膜時,屬于協助擴散的是( )。

A.Na+     B.乙醇    C.葡萄糖    D.甘油

29.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分布的實驗中,使RNA呈現什么顏色,用什么試劑?( )

A.綠色、甲基綠        B.紅色、甲基綠

C.綠色、吡羅紅        D.紅色、吡羅紅

30.人血液中的白細胞能吞噬病菌,這說明細胞膜的結構特點是具有一定的( )。

A.選擇性    B.流動性    C.運動性    D.選擇透過性

31.下列各項中,屬于癌癥的是?( )

A.佝僂病      B.心臟病

C.壞血病      D.白血病

32.下列哪項不是細胞衰老的特征?( )

A.細胞內水分減少       B.細胞代謝緩慢

C.細胞不能繼續分化     D.細胞內色素積累較多

33.如果植物細胞膜由選擇透過性膜變成了全透性膜,則該細胞將是( )。

A.縮小         B.膨脹

C.生長         D.死亡

34.將一片紫色洋蔥鱗片葉放在某一濃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臨時裝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有3種狀態的細胞,如圖2,你認為這3個細胞在放入溶液之前,其細胞液的濃度依次是( )。


圖2

A.A>B>C      B.A<B<C      C.B>A>C     D.B<A<C

35.下列關于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蛋白質的實驗,操作步驟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用于鑒定蛋白質的雙縮脲試劑,使蛋白質變橘黃色

B.脂肪的鑒定實驗,在顯微鏡中看到被染成橘黃色的小滴是脂肪

C.鑒定可溶性還原糖時,要加入斐林試劑水浴加熱呈現紫色

D.用于鑒定可溶性還原糖的斐林試劑可直接用于蛋白質鑒定

36.若對心肌細胞施用某種毒素,可使心肌細胞對Ca2+吸收量明顯減少,而對K+、葡萄糖的吸收則不受影響。這種毒素的作用是( )。

A. 抑制呼吸酶的活性           B.抑制Ca2+載體的活動

C.改變了細胞膜的結構          D.改變了細胞膜兩側的Ca2+濃度

37.透析型人工腎起關鍵作用的是人工合成的血液透析膜,其作用是能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謝廢物透析掉,這是模擬了生物膜的( )。

A.流動性特點          B.保護作用

C.選擇透過性功能      D.支持作用

38.圖3是測定了某種生物的細胞對甲、乙兩種物質吸收的速率與該物質濃度的關系繪制成的曲線,請仔細分析后,你認為下列四種說法中正確的一項是( )。

圖3

A. 甲物質是主動運輸    B.甲物質是自由擴散

C. 乙物質是自由擴散    D.K+進入細胞的方式與甲物質相同

39. 新鮮蔬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能延長保鮮的時間,其生理原因是( )。

A.呼吸作用增強     B.呼吸作用減弱

C.光合作用減弱     D.促進了物質分解

40.能正確反映溫度與酶催化效率關系的圖是圖4中的( )。

圖4

41.下列有關ATP敘述中正確的是( )。

A.ATP分子簡式是A—P—P~P       B.所有植物細胞的ATP都是由葉綠體產生的

C.ATP分子簡式是A—P~P~P       D.ATP分子中含有一個腺苷和三個高能磷酸鍵

42.細胞呼吸的實質是( )。

A.分解有機物,儲藏能量          B.合成有機物,儲藏能量

C.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D.合成有機物,釋放能量

43.圖5表示一個反應過程,圖中的黑球表示兩個相同的單糖,則圖5中的A、B、C分別表示( )。

圖5

A.淀粉、淀粉酶、葡萄糖       B.麥芽糖、麥芽糖酶、葡萄糖

C.蔗糖、蔗糖酶、果糖         D.乳糖、乳糖酶、葡萄糖

44.有氧呼吸的最終產物是( )。

A.CO2和H2O      B.ATP和酒精       C.H2O和丙酮酸     D.乳酸和ATP

45.下列哪種方法能提高溫室蔬菜產量?( )

A.夜間適當降低溫度      B.白天適當降低溫度

C.夜間適當提高溫度      D.晝夜保持溫度一致

46.有氧呼吸中,形成ATP最多的階段是( )。

A.形成CO2的階段     B.形成[H]的階段

C.形成H2O的階段     D.形成丙酮酸的階段

47.在下列實驗中,試管內容物變成藍色的是( )。

①2 mL糨糊+2 mL純唾液,37 ℃,10 min,3滴碘液

②2 mL糨糊+2 mL清水,37 ℃,10 min,3滴碘液

③2 mL糨糊+2 mL稀釋10倍的唾液,37 ℃,10 min,3滴碘液

④2 mL糨糊+2 mL純唾液,95 ℃,10 min,3滴碘液

⑤2 mL糨糊+2 mL純唾液+2滴濃HCl,37 ℃,10 min,3滴碘液

A.②④⑤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

48.一定的時間內綠色植物在下列哪些光的照射下,放出的氧氣最多( )。

A.紅光和綠光      B.紅光和藍紫光       C.藍紫光和綠光      D.藍光和橙光

49.提取高等植物葉綠體中的色素,在研磨時加入少量CaCO3的作用是( )。

A.加速葉綠素溶解         B.使葉片研磨充分

C.保護葉綠素不被破壞     D.促使4種色素分開

50.香煙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如尼古丁等,會造成吸煙者肺部細胞死亡。這種細胞死亡的過程屬于細胞的( )。

A.凋亡     B.癌變    C.衰老      D.壞死

51.如圖6所示,某植物綠葉經光照24小時后,然后脫色用碘處理,結果有錫箔覆蓋的位置不呈藍色而不被錫箔覆蓋的部位呈藍色。該實驗證明( )。

圖6

(1)光合作用需要葉綠素(2)光合作用需要光

(3)光合作用放出氧氣(4)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2)(4)     B.(1)(4)     C.(2)(3)     D.(1)(3)

52.真核細胞的直徑一般在10~100 μm,生物體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體積大,物質運輸的效率較低        B.相對表面積小,有利于物質的迅速轉運

C.受細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圍制約        D.相對表面積大,有利于物質的轉運和交換

53.下列關于細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分化使各種細胞的遺傳物質有所差異導致細胞形態和功能各不相同

B.個體發育過程中細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對于生物體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C.細胞分裂存在于個體發育整個生命過程中,細胞分化僅發生于胚胎發育階段

D.多細胞生物細胞的衰老與機體的衰老是同步進行的

54.細胞在相對缺氧的狀態下呼吸作用的產物是( )。

A.乳酸、CO2     B.乳酸、CO2和H2O      C.酒精、CO2   D.酒精、CO2和H2O

55.醫學上常給腫瘤患者采取“化療”的方法來治療,其實質就是利用化學藥劑抑制腫瘤細胞的DNA復制,這時的腫瘤細胞就停留在( )。

A.分裂前期     B.分裂中期      C.分裂后期      D.分裂間期

56. 動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不同于高等植物細胞的特點是( )。

A.出現染色體         B.細胞質不均等分裂

C.核膜解體和重現     D.由中心體發出的星射線形成紡錘體

57. 果蠅體細胞有8條染色體,經過四次有絲分裂后形成的子細胞有染色體( )。

A.8條   B.4條    C.2條    D.1條

58. 蛙的紅細胞的增殖方式是通過什么方式?( )

A.有絲分裂    B.減數分裂    C.無絲分裂    D.細胞分化

59.病毒和細菌的根本區別是有無( )。

A.細胞壁    B.遺傳物質    C.成形的細胞核    D.細胞結構

60.下圖7為某種生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某一時期的圖像,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圖7

A.該生物為一種動物

B.該生物的一個體細胞中含有8條染色體

C.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的后期

D.該細胞中含有8條染色體

第Ⅱ卷

二、簡答題(共40分,每空1分)

61.(6分)根據圖8,回答問題。

圖8

(1)該圖中,A為        , C為        。

(2)該圖示為        肽化合物,有        個肽鍵。

(3)合成該化合物的細胞器是        ,該化合物的合成受        的調節和控制。

62. (6分)圖9是細胞重大生命活動圖式,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圖9

(1)上圖表示的是        (填“真核”或“原核”)生物細胞重大生命活動圖式。

(2)細胞識別是細胞信號轉導的前提,它是通過細胞結構的        實現的,細胞識別的物質基礎是該結構上有        。

(3)細胞分化過程中,如果由于某種因子的作用,就有可能使        從抑制狀態轉變成激活狀態,從而使正常細胞發生癌變而轉化為癌細胞。

圖10

(4)李白有詩云:“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睂е逻@種變化的原因是        。

(5)細胞的凋亡由于受到嚴格的由遺傳機制決定的程序性調控,所以也稱作       。

63.(6分) 圖10為某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

(1)該細胞是        (填“動物”或“植物”)細胞。理由是              。

(2)在細胞核內,細胞分裂間期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結構叫        ,該結構經高度螺旋化縮短變粗轉變為        。

(3)圖10中4的名稱       是,它的功能是                。

64.(8分)對某生物體細胞的細胞核中的DNA含量進行測定,在細胞周期中每個細胞核中DNA含量的變化曲線如圖11所示,縱坐標為每個核中DNA的相對含量,橫坐標為細胞周期,請回答下列問題。

圖11

(1)圖中A—B表示的時期的主要特征是                。

(2)圖中D—E表示        ,此期的染色體的主要變化特點是             。

(3)請在下面的空白處繪出對應的細胞中染色體的變化曲線。

65.(7分)根據圖12,回答有關問題。

圖12

(1)寫出①②③的生理過程名稱:①        ;②        ;③        。

(2)按同化作用的方式不同,進行①或②代謝活動的生物叫做              生物。

(3)乳酸菌進行上述④過程習慣稱為             ,人能進行的上述生理過程包括                。(寫序號)

(4)能量A來自                        。

66. (7分) 有雙縮脲試劑B液(質量濃度為0.05 g/mL的CuSO4溶液)、雙縮脲試劑A液(質量濃度為0.1 g/mL的NaOH溶液)、雞蛋清水溶液(含蛋白質)、新鮮唾液(主要含唾液淀粉酶)、試管和必需的實驗用品,請設計一個實驗:證明“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質”。

實驗原理                                              。

方法步驟:① 取三支試管,分別編上下1、2、3號,貼上標簽;

②                                                ;

③                                                 。

預期結果:盛有蛋清液和唾液的兩支試管中液體均出現紫色,裝清水的試管中不出現紫色。

實驗結論:                                                。

附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60分)

1.B 2.A 3.C 4.B 5.B 6.A 7.A 8.B 9.D 10.A 11.A 12.A 13.D 14.C 15.B 16.A 17.B 18.C 19.A 20.A 21.A 22.D 23.C 24.D 25.A 26.C 27.C 28.C 29.D 30.B 31.D 32.C 33.D 34.A 35.B 36.B 37.C 38.B 39.B 40.C 41.C 42.C 43.B 44.A 45.A 46.C 47.A 48.B 49.C 50.D 51.A 52.B 53.B 54.B 55.D 56.D 57.A 58.C 59.D 60.B

二、簡答題(40分)

61.(6分,每空1分) (1)氨基 羧基 (2)三二。3)核糖體核酸(DNA或基因)

62. (6分,每空1分)(1) 真核 (2)細胞膜糖蛋白。3)原癌基因。4)細胞衰老 (5)細胞編程性死亡

63.(6分)(1)植物 該細胞中有細胞壁、大液泡和葉綠體,沒有中心體。2)染色質 染色體。3)葉綠體 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64.(8分)(1) 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2分)。2)分裂后期 (1分)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2分)。3) 略 (3分)

65.(7分,每空1分)

(1)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有氧呼吸 (2)自養生物。3)發酵(乳酸發酵) ③④。4)光能

66.(7分)實驗原理:在堿性溶液中蛋白質與CuSO4發生雙縮脲反應。若實驗中唾液能發生雙縮脲反應,可證明其中的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質。(2分)

實驗步驟: ②分別加入2 mL蛋清液、唾液、清水;(1分)

③分別加入2 mL0.1 g/mL的NaOH溶液,振蕩;再分別滴加3~4滴質量濃度為0.01 g/mL的CuSO4溶液,振蕩。(2分)觀察并記錄(1分)

實驗結論:唾液中除水(不與雙縮脲試劑反應)外主要成分是唾液淀粉酶,該酶是蛋白質。(或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質)(1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73471.html

相關閱讀:安徽省安慶市五校聯盟2019-2019學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解析版
河南省唐河一中高二上學期10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試題
【名師解析】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
高二生物下冊開學初考試題(文科)(含答案)
與遺傳和變異相關的探究題型的解法及思維方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