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
(�。�1.分析右圖,對生長素分布運輸、生理作用等不科學的解釋是
A.左側生長素含量高,生長快
B.生長素的運輸方式為主動運輸
C.生長素濃度高低依次是D>C>B>A
D.根部生長也表現出頂端優勢現象
(�。�2.在植物組織培養實驗中,人們一般選用 促進芽的分化
A.生長素 B.赤霉素 C.細胞分裂素 D.脫落酸
(�。�3.下列不屬于植物激素調節的是
A.向日葵的細嫩花盤跟著太陽轉
B.植物根的向地性生長和莖的背地性生長
C.植物對水和無機鹽的吸收
D.許多植物葉片在秋末會脫落
(�。�4.農業科技人員做了兩個實驗(1)用適當濃度的生長素溶液處理末授粉的番茄花蕾子房,獲得無籽番茄。(2)用四倍體西瓜與二倍體西瓜雜交,獲得三倍體西瓜植株,給其雌蕊授以二倍體西瓜花粉,子房發育成無籽西瓜。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
A.上述無籽番茄性狀能遺傳
B.若取無籽番茄植株無性繁殖,長成的植株所結果實中有種子
C.上述無籽西瓜無性繁殖后,無籽性狀不能遺傳
D.若取上述無籽西瓜無性繁殖,長成的植株子房壁細胞含有4個染色體組
(�。�5.用生長素處理獲得無籽番茄和用多倍體育種獲得無籽西瓜,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生長素處理獲得番茄無籽的變異屬于不能遺傳的變異
B.無籽番茄植株扦插后長出的植株仍結無籽果實
C.三倍體西瓜無籽的變異不能遺傳的變異
D無籽番茄屬于單倍體植物
(�。�6、將燕麥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用不透光的錫箔遮住,然后放在右側光照條件下培養,胚芽鞘彎曲的方向是
A.向左側 B.向右側 C.不彎曲 D.先向右后向左
( )7、下列植物感應活動中,不是由于環境因素的單向刺激引起的是
A.根向著地心方向生長 B.莖背著地心方向生長
C.含羞草的小葉合攏 D.根朝向肥料較多的地方生長
(�。�8、用燕麥進行向光性實驗,可以發現感受光線刺激的部位和發生彎曲的部位分別是
A.尖端和尖端 B.尖端下面的一段和尖端下面一段的向光側
C.尖端和尖端下面的一段 D.尖端下面的一段和尖端下面一段的背光側
(�。�9、右圖表示芽尖生長與生長素的關系(其中黑色點表示生長素分布),芽尖生長將向右彎曲的是下列
( )10、植物地上部分向光生長,根背光生長。取正 在萌發的種子貼附在瓊脂板上,再將瓊脂板插入透明盒內培育,五面遮光,僅從一側給予光照(見右圖)。幼苗根的生長方向將是
A ↓ B → C ? D ?
(�。�11、下列關于酶及激素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激素的作用與神經系統作用密切聯系
B.能產生激素的細胞不一定能產生酶
C.激素產生后一般作用于其他細胞
D.能產生酶的細胞不一定能產生激素
(�。�12、如果在航天飛機上搭載一株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請你想一想,若干天后該幼苗的根據和莖的生長情況將是:
A.根向下生長,莖向上生長 B.根向下生長,莖水平生長
C.根向上生長,莖向下生長 D.根、莖都水平生長
(�。�13、頂端優勢是由于
A.頂芽生長素濃度過高 B.側芽生長素濃度過高
C.頂芽側芽生長素濃度相等 D.頂芽生長素濃度大于側芽濃度
(�。�14、摘除植物的頂芽后,側芽將會因生長素濃度的變化而影響生長,具體變化是
A.生長素濃度升高,生長受抑制 B.生長素濃度升高,側芽發育成側枝
C.生長素濃度降低,側芽發育成側枝 D.生長素濃度降低,生長受抑制
(�。�15、下列最能說明生長素具兩重性的作用特點的現象是
A.莖的向光性和背地性 B.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
C.頂端優勢 D.含羞草的應激性
(�。�16、利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處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能獲得無籽番茄,其原因是因為生長素能夠
A.促進子房發育成果實 B.抑制番茄的受精過程
C.抑制番茄種子的發育 D.使種子發育減慢
(�。�17、要得到番茄的無籽果實,需將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滴在花的雌蕊柱頭上,處理的時期的條件是
A.花蕊期,不去雄蕊 B.花蕊期,去掉雄蕊
C.開花后,不去雄蕊 D.開花后,去掉雄蕊
(�。�18、剖開發育不均勻的西瓜,可見凹側的種子發育或不發育。西瓜發育不均勻的原因是
A.種子的發育需要果實提供營養 B.發育不良的種子合成的生長素少
C.無種子的子房不可能發育成果實 D.光照不均,影響生長素的分布
( )18、在子房發育成果實的早期,除去發育的種子,果實就會
A.停止發育 B.正常發育 C.加速發育 D.形成無籽果實
(�。�20、水平位置盆栽的蠶豆幼苗,一段時間后根仍向下彎曲生長,莖則向上彎曲生長。這是因為
①重力影響,使生長素移到靠近地面的一邊
②光線影響,使生長素移到靠近地面的一邊
③根對生長素濃度的反應敏感
④莖對生長素濃度的反應敏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1、和植物激素可能有關的一組農業技術是
①生產無籽番茄 ②生產無籽西瓜 ③棉株摘心
④培育多倍體植物 ⑤雜交育種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2、在進行月季扦插繁殖時,常選擇帶芽的插枝,這是因為
A.芽能產生生長素,使莖長長,長粗 B.芽能長出葉和芽
C.芽產生的生長素促進生根 D.芽產生的生長素抑制生根
( )23、農業上用生長素類似物2,4-D進行麥田除草,其原理是
A.高濃度促進雜草衰老 B.高濃度抑制雜草生長
C.低濃度抑制雜草生長 D.高濃度促進小麥生長
(�。�24、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
A、只受生長素調節,起促進生長或抑制生長的作用
B、只受某一種植物激素的調節
C、受多種激素的作用,但它們發揮的作用互不相干,各不相同
D、受多種激素的調節,它們是相互協調、共同發揮調節作用的
(�。�25、把成熟的蘋果與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促進香蕉成熟,這是由于蘋果放出了
A.CO2 B.乙烯 C.脫落酸 D.生長素
( )26.番茄、香蕉、蘋果、葡萄、柑橘等在上市前有可能使用了
A.乙烯利 B.細胞分裂素 C.油菜素 D.生長素
( )27.使水稻患惡苗病的物質是
A.乙烯 B.赤霉素 C.青鮮素 D.α-萘乙酸
( )28.能抑制細胞分裂,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促進種子休眠,抑制發芽的物質是
A.生長素 B.細胞分裂素 C.乙烯 D.脫落酸
( )29.在生產啤酒時,用赤霉素(GA)處理大麥可降低成本,因為赤霉素(GA)可以使大麥種子
A.加快發芽,迅速產生α-淀粉酶 B.加快發芽,不產生α-淀粉酶
C.無須發芽,迅速產生α-淀粉酶 D.無須發芽,少量產生α-淀粉酶
( )30.在蘆葦生長期用一定濃度的 溶液處理,就可以是蘆葦的纖維長度增加50%左右。
A.乙烯 B.赤霉素 C.青鮮素 D.α-萘乙酸
( )31.下圖表示4根月季枝條,將它們扦插后,哪根枝條最容易成活,且其下端生出的根最多
( )32、激素、CO2、組織胺都可以對動物的生理活動進行調節,其調節過程中最基本的相同點是
A、都是化學物質 B、都是細胞產生的
C、都通過體液的傳遞 D、都能促進機體的生理活動
( ) 33.下圖表示有關生長素的一項實驗。 經過一段時間后,圖中甲、乙、丙、丁四個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彎曲程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 )34.在栽培番茄的過程中,要使枝多、花多、果多,達到增產的目的,最關鍵的措施是
A.除草松土 B.加強灌溉 C.適時摘心 D.多施氮肥
( )35.通過人工方法獲得無籽果實的措施是
A.在授粉后的雌蕊柱頭上涂上生長素類似物溶液
B.在未授粉的雌蕊柱頭上涂上生長素類似物溶液
C.在未授粉的雌蕊柱頭上涂上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
D.在未授粉的雌蕊柱頭上涂上高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
( )36.對4株具頂端優勢的植株分別進行下列四種處理,有一株長出側芽,請指出是哪種處理
A.去頂后在斷口上放一瓊脂小塊 B.去頂后在斷口上放一富含生長素的瓊脂小塊
C.不去頂 D.不去頂,在側芽上涂以低濃度的生長素
二:填空
37 (1)圖中植物根的生長現象稱為____________,莖的生長現象稱為_________,在生物學上可將它們歸類于_________。
(2)圖中A、B、C、D四處,生長素濃度比較高的是_________處,細胞生長速度較快的是_________________。這種變化引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8.成熟的果實能釋放乙烯,還原糖增多,請設計一個實驗證明乙烯能促進果實的成熟。
材料用具:A、B兩箱綠色番茄,C箱紅色番茄;研缽、過濾器等用具,酒精燈、燒杯若干,清水、斐林試劑。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與結論:
39.(16分)大麥種子結構如圖1(a)發芽時,胚產生赤霉素。有人推測赤霉素擴散到糊粉層,誘導合成淀粉酶,淀粉酶再分泌到胚乳中,使儲藏的淀粉分解,為胚生長發育提供物質和能量。有同學對此開展課題研究,假設你是其中一員,請根據課題研究要求,回答有關問題:課題一:赤霉素能否誘導淀粉酶合成。
假設:赤霉素能誘導淀粉酶合成
實驗:供選材料──表面消毒的干燥大麥種子若干粒,將種子橫切成兩部分(X部分無胚,Y部分有胚),如圖1(b)所示。
供選試劑──①蒸餾水 ②適當濃度的赤
霉素溶液
方法──請在下表空格內填入適當的材料、試劑和用于定量測定的物質名稱
使用材料
加入試劑
測定物名稱
實驗組
對照組
結果:若假設成立,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結果將如圖2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
40.有供實驗用的三組番茄。甲、乙兩組在開花前進行去雄和套袋,甲組在套袋之前將雌蕊涂抹了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丙組不作任何處理,最后,這三組番茄出現什么結果?
(1)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兩組對比,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丙兩組對比,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了驗證這一結論,還應有的操作為_________,應出現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將甲和丙對照,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
(7)若番茄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為24,則上述三組實驗結果的果實細胞內染色體數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2001年理綜)有人設計了下列實驗,試圖證明“生長素(IAA)在植物體內的運輸,主要是從植物形態學上端(頂端)向下端(基端)運輸,而不能倒轉過來運輸(如生長素只能從胚芽鞘的上端向下端運輸)”。
一、材料用具:胚芽鞘、瓊脂、刀片等。
二、方法、步驟與結果:
(一)制備瓊脂塊如下圖
(二)取一段胚芽鞘中間部分,上面放含IAA的瓊脂塊,下面放空白瓊脂塊如下圖
(三)取步驟(二)下面瓊脂塊(a)的一部分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側如下圖
三、結論:以上實驗證明了“生長素(IAA)在植物體內的運輸主要是從植物體形態學上端(頂端)向下端(基端)運輸,而不能倒轉過來運輸�!�
我們認為,僅用該實驗步驟(一)(二)(三)還不足以嚴密論證以上結論,請在上述實驗的基礎上補充相應的實驗方法、步驟和結果。
28.有供實驗用的3組番茄,甲、乙兩組在開花前進行去雄和套袋,甲組在套袋之前將雌蕊涂抹了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丙組不作任何處理,最后,這3組番茄會出現什么結果?
(1)甲_______,乙_______,丙_______。
(2)甲、乙兩組對比,說明_______________。
(3)乙、丙兩組對比,說明____________,為了進一步驗證這一結論,還應有的操作為_________,應出現的現象為__________。
(4)甲、丙兩組對照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番茄體細胞染色體數為24,則上述3組實驗中能結果的果實細胞內染色體數分別為_________。
參考答案 CCCAA BCCDC BDBCC ABBAC
CCBDB ABBCB CCACC A
37 (1)向地性 背地性 應激性 (2)C、D A、D 重力作用使D點生長素濃度增大,促使該處莖的生長較快,故莖背地生長;C點生長素濃度增大,抑制該處根的生長,對應的A點生長較快,使根向地生長
38 材料用具:A、B兩箱綠色番茄,C箱紅色番茄;研缽、過濾器等用具,酒精燈、燒杯若干,清水、斐林試劑。
實驗步驟:
1、取A、B兩箱尚未成熟的番茄(綠色),A箱放入幾只成熟(紅色)的番茄;B箱不作任何處理,作為對照。
2、當發現兩箱番茄顏色有差異時(A箱的番茄呈紅色,B箱番茄呈綠色),或當A箱番茄顏色與C箱接近時,從兩箱番茄中取等量的果肉,分別研磨成勻漿,除去勻漿中的色素,過濾,分別收集濾液。
3、取無色的等量濾液分別加入到A、B兩支試管中,再各加入等量斐林試劑,加熱搖勻后觀察。
材料用具:A、B兩箱綠色番茄,C箱紅色番茄;研缽、過濾器等用具,酒精燈、燒杯若干,清水、斐林試劑。
實驗現象與結論:
A試管中呈磚紅色,B試管中也呈磚紅色,但比A試管中的顏色淺。
說明A箱中番茄還原糖增多。由此證明(成熟的番茄釋放出的)乙烯能促進果實的成熟。
39.課題一
X
②
淀粉酶/淀粉
X
①
同上
或
Y
①
淀粉酶/淀粉
X
①
同上
如選淀粉酶為測定物,則應為C和D
如選淀粉為測定物。則應為A和B
40(1)子房發育成果實(2)子房不能發育成果實(3)子房發育成果實(4)生長素能促進子房發育成果實(5)傳粉后子房能發育成果實,種子能促進子房發育成果實 果實幼小時除去種子子房 發育停止
(6)幼嫩的種子合成的生長素促進子房發育成果實(7)甲24,乙果實脫落,丙24
41答案:補充方法、步驟與結果(一):另取一段胚芽鞘中間部分倒放。上面放含IAA的瓊脂塊,下面放空白瓊脂塊如下圖。
補充方法、步驟與結果(二):取補充步驟(一)下面瓊脂塊(b)的一部分放在去尖的胚芽鞘一側如下圖。
42(1)子房發育成無籽果實 子房萎縮脫落,沒有果實產生 子房發育成有籽果實 (2)生長素能促進子房發育成果實 ?(3)傳粉后子房能發育成果實,種子能促進子房發育成果實 果實幼小時除去發育的種子 子房停止發育 (4)幼嫩的種子合成生長素促進子房發育成果實 (5)甲∶ 24 丙∶24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78371.html
相關閱讀:與遺傳和變異相關的探究題型的解法及思維方法
安徽省安慶市五校聯盟2019-2019學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解析版
河南省唐河一中高二上學期10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試題
高二生物下冊開學初考試題(文科)(含答案)
【名師解析】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