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學期期中質量檢測高二地理一、單項選擇題:在下列各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相應的方框內填涂(本部分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關于區域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區域都具有一定的區位特征 B.區域都有一定的面積和形狀C.區域都有一定明確的界線 D.區域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有深刻的影響2.不屬于資源枯竭型城市存在問題的是( )A.環境污染嚴重 B.產業結構單一C.失業人率高 D.城市化速度過快3.區域的特征有( )①整體性 ②差異性③獨立性④開放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讀“我國三大自然區的劃分示意圖”,回答4—6題。4.甲區的自然景觀與乙區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甲區深居內陸、降水量少B.乙區日照時間長,積溫高 C.乙區人類活動歷史悠久,人口密度大D.甲區全年氣溫低、光照時數少 5.對乙自然區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 B.河流流量大,無結冰期C.熱量豐富 D.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6.丙區農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河谷地區土壤肥沃 B.河谷地區氣溫較高,熱量條件較好C.河谷地區人口稠密,勞動力多 D.河谷地區有豐富的水7.①休養生息,永續利用 ②人定勝天,世界主宰 ③觀風雨雷電而知天地之恩威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①③②9.人類中心論時期的人地關系表現為 ( ? )( ? )11.圖中B、C、D依次代表( )A.經濟系統、生態系統、社會系統 B. 社會系統、經濟系統、生態系統 C. 生態系統、經濟系統、社會系統 D. 經濟系統、社會系統、生態系統12.關于對可持續發展的理解,正確的是( )A.經濟可持續發展是前提,所以只要經濟數量能提高,環境治理可以以后再考慮B. 社會可持續發展是目的,所以只要社會平等自由了,生活質量可以適當降低C. 生態可持續發展是基礎,所以要保證以持續的方式使用自然資源D. 可以按先后順序、分階段從經濟、社會、生態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指導人們的行為讀美國東北工業區和魯爾區圖,回答13—14題。13.美國東北工業區與德國魯爾工業區不同的區位因素是:( )A.豐富的鐵礦 B.豐富的煤礦 C.充足的的水源 D.便利的水陸交通14.下列關于魯爾區綜合整治措施,錯誤的是:( )A.發展新興產業和第三產業 B.對企業進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頓C.消除污染,美化環境 D.增加煤炭、鋼鐵工業部門的數量水土流失是形成黃土高原千溝萬壑自然景觀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約16億噸,據此回答15—18題:15.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主要人為原因是 ( )A.長期以來的毀林開荒 B.過度放牧和過度樵采C.土壤疏松,降水變率大 D.干旱和大風現象16.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 ( ) A.平整土地 B.修水平梯田 C.深耕改土 D.造林種草17.黃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銳,關鍵問題在于( )A.植被破壞 B.人口過度增長 C.貧困 D.環境惡化18.黃土高原地區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 ) A.經濟可持續發展 B.社會經濟持續發展 C.生態可持續發展 D.減少污水排放量右圖是某地區的地形圖,回答19—21題:19.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區相比,圖示平原地區成為商品糧基地的優勢條件是( )A.交通發達B.單位面積產量高C.水熱條件好D.人均耕地面積廣20.以下不屬于該商品糧基地特點的是( ) A.以國營農場的經營方式為主B.糧食商品率處于較低水平C.已經形成糧食作物的地區專業化生產D.是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21.城市P某家具廠生產的實木家具銷往全國許多地方。影響該廠布局的主導因素是( ) A.原料產地 B.消費市場 C.廉價勞動力 D.高技術的研發人才22.我國政府下令停止開墾當地的沼澤地,主要原因是( ) A.土壤十分貧瘠 B.開發的成本太高 C.糧食過剩,價格下降 D.為了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23.以下工業中,最有可能在20世紀60~90年代初從日本遷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是( ) A.服裝制造業 B.鋼鐵工業 C.生物制藥工業 D.化學工業24.28.“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 )A.共同性原則 B.持續性原則 C.公平性原則 。模L期性原則陜西榆林地區“烏金(煤)遍地”,資源非常豐富。5年前開始,該地“村村點火,處處冒煙”,被人們戲稱為“黑三角”。據此回答25—26題。25.在資源開發初期,當地適合發展( )A.食品工業 B.高耗能工業 C.農產品加工工業 D.高技術工業26.近年來,在“黑三角”教訓之后,該地區逐漸形成下圖所示的發展模式。有關該模式的說法正確的是:( )實現了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的雙重效益;②該模式體現了清潔生產過程;③該模式延長了產業鏈,加強了對當地資源開發和利用的廣度和深度;④該模式體現了“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循環經濟過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7.“數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是( ) A.用數字化的手段整體性地解決與空間位置相關的問題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資源 B.利用網絡傳輸數據 C.建立一種開放式的數據平臺 D.將服務對象覆蓋到整個社會層面28.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緊鄰港澳的位置,國家特殊的政策,成為我國最早發展何種經濟的地區之一( ) A、外向型 B、內銷型 C、輔助型 D、內向型29、倡導“免贈紙制賀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發點是( )A.減少個人經濟支出B.減少固體垃圾 C.節約木材,保護森林D.移風易俗30.21世紀城市垃圾處理的最優方式應為 ( ? )31. ) 32. ( ) 33. )34. )35.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類利用自然資源的廣度將不斷地拓展。36.科學發展觀符合“謀求人地協調的人地關系思想。37.1992年的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 )38. )39.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是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升級的唯一選擇。40.南水北調工程對調出區和調入區的經濟發展都有巨大的促進作用。三、綜合題: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本部分4大題,共30分)。41.圖17為“我國南方某區域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8分)(1)上世紀50年代后,P湖泊面積曾迅速縮小。其主要原因是:上游山區植被破壞嚴重, ▲ 加劇,湖泥沙多;人為大規模。上游山區植被破壞引起下游湖泊淤積,這反映地理環境的 ▲ 性特征。(2)與圖示西南部地區相比,東北部地區河流開發在 ▲ 和 ▲ 方面更具優勢。(3)請從流域綜合整治的角度分析,圖示西南部地區應采取哪些措施促進區域發展。(1)目前兩個區域開發的能源資源主要是:甲 、 ,乙 ,將兩區域連接在一起的大型工程是 ,這一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實現能源的跨區域調配。(2)兩個區域內相同的經濟作物是 。(3)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兩區域對外貿易不斷擴大。分析兩區域各自在外貿活動中貨物運輸采用的主要交通方式。 ; 。(4)乙區域最突出的環境問題是 ;解決該問題的措施有哪些?(至少2條)。贛榆縣城南高級中學—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質量檢測高二地理試卷第II卷說明:第II卷為答案卷,考試結束只交第II卷。 一、單項選擇題: (本部分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判斷題:請在答題卡上相應的方框內填涂(本部分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31323334353637383940三、綜合題: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本部分4大題,共30分)。41.(1) , , .(2) , 。(3) 班級 姓名 考號 密 封 線 固體廢棄物廢水廢氣污水處理廠硫酸廠硝酸廠焦油、工業苯等合成氣、化肥、甲醇等填煤礦塌陷區煤泥煤矸石煤泥水泥廠建材廠京津唐地區化工廠(精細化工)焦化廠發電廠洗煤采煤130°E江蘇省贛榆縣城南高級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797667.html
相關閱讀:高二地理下冊期末備考模擬綜合測試卷[1]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理)試題(無
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協作體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廣東省東莞四校2015-2016學年高二上期中聯考試題(地理)
高二地理下冊第一單元人口與環境單元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