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二生物上學期寒假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只要用心觀察,勤于思考,多聯系生活實際,就可以快樂輕松的學好生物。小編準備了高二生物上學期寒假試題,具體請看以下內容。

高二生物上學期寒假試題

1.生態系統在受到外界干擾時,可以依靠自我調節能力維持自身的相對穩定。下列生態系統中,自我調節能力最強的是()

A.荒漠生態系統 B.草原生態系統C.森林生態系統 D.農田生態系統

2.農民在農田里除草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調整:

A.作物和雜草間的關系 B.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C.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 D.水和肥料的使用效率

3.大氣污染是指()

A.大氣中含有有毒物質時 B.大氣中含有廢氣和煙塵時 C.大氣中有害物質的含量達到一定程度時 D.大氣中有害物質濃度達到造成生物死亡時

4.生物多樣性主要包括的層次內容有( )

①物種多樣性 ②種群多樣性 ③生態系統多樣性④基因多樣性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5.森林生態系統能長期維持相對穩定狀態的原因是()

①生物多樣性是自我調節能力的基礎 ②其抵抗力穩定性要比草原生態系統高 ③其恢復力穩定性要比農田生態系統高④有比較復雜的營養結構 ⑤太陽能是維持生態系統正常運轉的動力 ⑥生產者和分解者構成生物圈無機物和有機物的循環回路 ⑦一種生物大量減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營養級的多種生物取代 ⑧能量可以隨著季節的變化而產生波動

A.①③⑤⑥⑧ B.②③④⑥⑦ C.①④⑤⑦ D.①③④⑤⑧

7.我國北方的一些地區每年都會發生一定程度的蝗災,當地政府和農牧民常用噴灑農藥的方法 來殺滅蝗蟲。2000年發生蝗災時,x疆某地邀請來一批養鴨戶,把幾十萬只鴨子放養到蟲害嚴重的草原上,收到很好的效果。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利用農藥滅蟲,農藥對蝗蟲起選擇作用,生存下來的蝗蟲都是抗藥能力較強的

B.利用鴨子消滅蝗蟲,根本目的是調整生態系統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更多的流向鴨子

C.利用鴨子消滅蝗蟲,從生態系統的成分看,鴨子是次級消費者,鴨子與草原上的牛、羊的關系是種間互助

D.利用鴨子消滅蝗蟲不僅可以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而且還能減輕污染、保護其它生物

8.下列因素都能引起鳥類種群數量的變化。其調節作用不隨鳥類種群密度的變化而變化的是( )

A.氣候 B.食物 C.捕食者D.寄生病原體

9.從生態學角度分析,生態系統中流動的能量最初來源于 ()

A.光合作用 B.高能化學鍵 C.綠色植物 D.太陽光能

10.連接生命世界和無機自然界的兩個重要環節是( )

A.生產者和 非生物成分 B.消費者和非生物成分 C.生產者和消費者 D.生產者和分解者

11.碳在大氣圈和生態系統的生產者之間的流動形式是( )

A.碳酸鹽 B.單質碳 C.CO2 D.含碳有機物

12.在生態系統中,以朽木和糞便為生的蕈類、蚯蚓等生物為( )

A.次級消費者 B.生產者 C.分解者 D.初級消費者

13.某同學做了一個測定不同光照強度時植物光合作用影響的實驗。他將若干小球藻,水草及小魚各一份,分別(完全相同)放入甲、乙兩個相同的盛有河水的玻璃缸內,使之處于氣密狀態,并對乙缸進行遮光處理。實驗在溫度適宜的暗室中進行,從距玻璃缸0.3m處用不同功率的燈泡分別給予光照1h,期間用儀器記錄容器內氧氣濃度的變化(單位是g/m),結果如下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15W20W25W30W35W40W45W

甲缸-6-4-20+2+5+10

乙缸10101010101010

A.甲缸和乙缸中都有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B.實驗中乙缸用來測定該生態系統中生的細胞呼吸的耗氧量

C.甲缸在30W時生產者的細胞呼吸與光合作用強度相等D.光照強度為45W時,氧氣的產生量是消耗量的2倍

14.右圖為碳元素在生態系統中循環的模式圖,圖中甲、乙、丙表示生態系統的生物成分,箭頭表示生理過程。下列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d過程代表光合作用,b過程代表呼吸作用 B.甲所示的營養級在食物鏈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

C.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間以有機物的形式傳遞D.碳元素可在無機環境和生物群落之間反復利用

15.右圖表示某一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其Ⅰ、Ⅱ、Ⅲ、Ⅳ分別代表不同的營養級,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Ⅰ和Ⅳ是實現物質循環的關鍵生態成分 B.該圖所示的食物網只有1條食物鏈:ⅠⅡⅢⅣ

C.E1表示主要通過光合作用所攝入的能量 D.能量可在食物鏈中循環利用

16.在一個陰濕性山洼草叢中,有一堆長滿苔蘚的腐木,其中聚集著螞蟻、蚯蚓、蜘蛛、老鼠等動物,這些生物共同構成一個

A.生物群落 B.種群 C.生態系統 D.生物群體

17.能影響種群密度的是 ()

A.年齡組成 B.性別比例 C.出生率、死亡率 D.以上都是

18.一塊農田中有豌豆、雜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屬于競爭關系的是

A.田鼠和雜草 B.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 C.豌豆和雜草 D.細菌和其細胞內的噬菌體

19.下列實驗中,最合適用標志重捕法的是()

A.調查農田中田鼠的種群密度 B.調查農田中田螺的種群密度 C.調查土壤中蚯蚓的種群密度 D.調查土壤中大腸桿菌的種群密 度

20.蜜蜂蜂群中,有的負責采蜜,有的負責筑巢,有的負責保潔,這種各司其職分工合作的現象是

A. 互利共生B.種間關系 C.種內斗爭 D.種內互助

21.某島嶼上生活著一種動物,其種群數量多年維持相對穩定。該動物個體從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個月。下圖為某年該動物種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齡結構(每月最后一天統計種群各年齡組成個體數)。關于該種群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該種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為零 B.天敵的遷入可影響該種群的年齡結構C.該種群6月份的年齡組成為衰退型 D.誘殺雄性個體會影響該種群的密度

22.圖10為生活在一個生物群落中的兩個種群(a,b)的數量變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a種群與b種群為捕食關系,a種群依賴于b種群 B.a種群與b種群為競爭關系,競爭程度由強到弱

C.a為S型增長,其增長受本身密度的制約 D.b為J型增長,始終受到a種群的制約

23.調查某地烏鴉連續10年的種群數量變化,圖中表示該種群數量是一年前種群 數量的倍數,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烏鴉的種群密度采用樣方法調查 B.第3年和第9年的烏鴉種群數量相同

C.第6年以前烏鴉種群數量進行J型增長 D.第910年的烏鴉種群數量最小

24.下圖中的曲線顯示了兩種使人體獲得免疫力的方法。據此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當一個人被狗咬傷時,可能會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時采用方法②進行免疫比較好 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獲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

C.采用方法②使人體獲得抗體的過程叫細胞免疫 D.醫學上一般采用方法②進行免疫預防

25.細胞之間通過信息交流,保證細胞間功能的協調。如下圖,關于細胞間信息交流的說法錯誤的是

A.B細胞與乙細胞上受體化學本質都是糖蛋白

B.圖2可以表示精子與卵細胞的識別

C.若A細胞為胰島B細胞,則胰島素通過血液循環最終作用于機體的肝細胞、肌細胞等靶細胞 D.細胞膜上的受體是所有細胞間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結構

26.人體感染白喉桿菌后,將啟動系列免疫反應,其中屬于特異性免疫的是

A.鼻腔黏膜分泌殺菌物質抑制白喉桿菌的繁殖 B.吞噬細胞通過溶酶體將吞人的白喉桿菌消化

C.口腔中的鏈球菌產生過氧化氫殺死白喉桿菌 D.體液中的免疫球蛋白與白喉桿菌毒素結合

27.釀膿鏈球菌反復感染人體可引起風濕性心臟病,其主要原因是( )

A. 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或喪失 B. 外來抗原直接作用于機體某些組織

C. 抗體與自身組織發生反應,引起自身免疫病 D. 外來抗原與自身某些組織細胞有共同的或相似的抗原決定簇

28.人體細胞中多種多樣的蛋白質執行著各種特定的功能,抗體具有的主要功能是

A.進行物質運輸B.發揮免疫作用 C.催化生化反應D.構成細胞成分

29.下列屬于人體的第二道防線的是

A. 皮膚角質層細胞屏障作用 B. 胃粘膜起保護作用 C. 白細胞的吞噬作用 D. 淋巴細胞的殺傷作用

30.某人接種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一段時間后體內出現了相應的抗體,產生抗體的細胞是

A.吞噬細胞 B.效應T細胞 C.漿細胞(效應B細胞) D.記憶細胞

31.圖為人體局部內環境物質交換的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 ②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比③中的低 B.③中有氧呼吸的最終產物可參加體液調節

C.①中液體有蛋白質,④中液體沒有蛋白質 D.①中液體的pH能保持穩定,與其含有HCO3-和HPO3- 有關

32.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必須經過的系統是

①消化系統 ②呼吸系統 ③神經系統 ④泌尿系統 ⑤循環系統 ⑥運動系統

⑦生殖系統 ⑧內分泌系統

A.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①②④⑤ D. ③⑥⑦⑧

33.下列屬于人體內環境的組成成分的是()

①血液、組織液和淋巴 ②血漿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島素 ④激素、遞質小泡和氨基酸 ⑤喝牛奶,進入胃中

⑥口服抗菌藥物 ⑦肌肉注射青霉素 ⑧精子進入輸卵管與卵細胞結合

A.②③⑦ B.①②③⑦ C.①②③⑦ ⑧ D.①②③⑥⑦⑧

34.如圖是血糖調控模式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低血糖狀態時,通過1—2—3使血糖恢復正常,其主要原因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

B.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可能的原因是胰島A細胞受損

C.胰高血糖素和胰島素共同參與血糖調節,兩者起協同作用

D.人體細胞膜上若缺乏胰島素受體,可能導致細胞減緩攝取血糖,血糖水平過低

35.如圖為人體體液之間物質交換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神經遞質可以存在于②中 B.①與②、④相比,含有較多的蛋白質 C.①、②、③依次為淋巴、血漿、組織液 D.細胞中CO2的排出路徑是③②①

36.當人體幼年缺乏碘時,其體內缺乏的激素和身高變化的曲線分別是下圖中的

A. S和甲 B. S和乙 C. T和甲 D. T和乙

37.下列腺體中都能產生激素的一組是

A.垂體、甲狀腺、胰腺、唾液腺、性腺 B.垂體、甲狀腺、性腺、胃腺、胰島、唾液腺

C.胸腺、胰島、甲狀腺、垂體、睪丸、卵巢D.胸腺、胰島、腸腺、汗腺、皮質腺、腎上腺

38.當血糖含量發生變化時,神經調節的中樞位于 ( )

A.大腦皮層 B.脊髓 C.下丘腦 D.垂體后葉

39.下列關于膝跳反射的敘述,錯誤的是

A.反射活動由一定的刺激引起 B.反射活動中興奮在突觸處雙向傳遞 C.反射活動的發生需要反射弧結構的完整 D.反射活動中需要神經遞質參與興奮的傳遞

40.在進行月季扦插繁殖時,常選用帶芽的插枝,這是因為

A.芽能產生生長素,促進生根 B.芽能生出大量的葉和花 C.芽能產生生長素,促莖生長 D.芽能產生生長素,抑制生根

二、非選擇題

41.

(1)水杉的主干長得粗壯、高大,而側枝長得細小,這是植物表現出的 現象。

(2)圖示將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麥胚芽鞘的一定部位 (如圖所示)箭頭表示光源,請據圖分析,經培養一段時間后,胚芽鞘的生長狀況(回答用:向光生長、向左生長、向右生長、直立生長、不生長)

A的生長狀況是 B的生長狀況是 C的生長狀況是 D的生長狀況是

43.回答下列關于免疫的問題:

(1)人體內的吞噬細胞能夠吞噬病菌,通常情況下大多數病菌在吞噬細胞內溶菌酶的作用下被水解消滅,此種免疫屬于________免疫,上圖就顯示了這一過程。其中的1、3過程說明了細胞膜具有________,其中4的功能是為上述生命活動___________________。

(2)當該細菌在體液中活動時,會被相應的__________消滅,當其進入體細胞內部時,則會發生細胞免疫。以上過程統稱為__________免疫。

44.右圖是某一動物物種遷入一個適宜環境后的增長曲線圖,請回答:

(1)圖中的增長曲線是 型,表示K值的點是 。

(2)圖中表示種群增長速度最快的點是 。

(3)當一個種群處于 的理想環境中時,種群數量將會表現出型 增長曲線。

45.低碳.減排是現代社會提倡的一種綠色生活方式,下圖為生態系統碳元素的循環途徑,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生態系統中A、B(B1、B2、B3)、C共同構成了 。圖中食物鏈是

(用圖中字母和箭頭表示)。

(2)碳元素通過① 途徑進入生物群落,②為生物的_______作用,要做到低碳.減排,人們應采取的措施是 。

(3)圖中捕食者能依據被捕食者的氣味捕獵,說明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森林能保持水土,調節氣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____________價值,但森林遭到毀滅性破壞時不能自動恢復 ,這一事實說明生態系統的_________________是有限的。

46.高等動物甲狀腺的活動受多種激素調節。請回答下列問題:

(1)能調節甲狀腺分泌功能的促甲狀腺激素是由 分泌的。

(1)人體攝入碘的量長期不足,將導致體內甲狀腺激素分泌量 。若在嬰幼兒時期缺碘,會使嬰幼兒的骨骼停止生長,智力停止發育,這種病癥稱為 。

(1)為驗證甲狀腺激素對幼年動物生長發育的影響,以未成年小鼠為實驗材料進行實驗。

①該實驗的因變量是 。

②實驗分組:

甲組:適量的普通飼料 + 未成年小鼠

乙組: + 未成年小鼠

高中是人生中的關鍵階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編輯老師為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上學期寒假試題,希望大家喜歡,更多內容盡在高中生寒假專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868362.html

相關閱讀:【名師解析】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
安徽省安慶市五校聯盟2019-2019學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解析版
河南省唐河一中高二上學期10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試題
高二生物下冊開學初考試題(文科)(含答案)
與遺傳和變異相關的探究題型的解法及思維方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