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共35小題,每小題2分,共7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1、區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關于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區域是客觀存在的 B.區域的邊界是明確的C.區域是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D.劃分區域的目的不同,所用的方法和指標相同A.遙感技術 B.地理信息系統(GIS) C.全球定位系統(GPS) D.氣象預報4、遙感技術用于防災減災的具體監測內容包括 ①旱情、谒疄摹、凵只馂摹、苻r林病蟲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每一個區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環境條件,并對區域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不同區域由于地理環境的差異,人們的生產、生活的特點有許多不同,區域的發展水平、發展方向等也存在差異。此據比較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兩個區域,回答5~7題。5、下列各項,不屬于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是 ( )A.都是平原地區 B.都位于我國的東部季風區C.都位于入?谔 D.土壤都比較肥沃6、有關這兩個區域農業生產活動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長江三角洲屬于水田耕作業,主要種植水稻B.松嫩平原發展旱地耕作業,主要種植玉米、春小麥、大豆等作物C.長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兩年三熟為主,松嫩平原則一年一熟D.長江三角洲水產業較為發達;松嫩平原的西部將適宜發展畜牧業7、下列有關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有較豐富的石油等礦產資源 B.是我國的重化工業基地 C.是全國最大僑鄉所在地D.位于我國沿海航線的中樞,又是長江入海的門戶,對內、對外聯系方便讀我國北方某地區的部分資料回答8-9題:年份森林覆蓋 率耕地面積年降水量氣溫年較差河流含沙量糧食平均畝產糧食總產量1985年19%333km520mm38℃10%2051.025億kg1995年10%478km450mm42℃35%135kg0.975億kg8、目前,該地區生態環境的主要問題A.風沙危害嚴重 B.水土流失嚴重 C.大陸性氣候減弱 D.光照條件變差9、針對該地區最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應采取的措施 A.退耕還林 B.退耕還牧 C.退耕還湖 D.修建水庫讀我國西部內陸兩地景觀示意圖,回答10~12題。10、甲地以井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過度開采地下水導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區B.由于干旱地區地下水含鹽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C.由于風力侵蝕形成風蝕洼地D.由于有水源,以井為中心的地區農牧業活動較多而導致地表植被破壞 在乙地區,可能反映該地區綠洲萎縮的現象是 A.表反射率下降 B.土壤有機質增加,土壤緊實度下降C.土壤鹽堿度升高 D.生物生產能力提高C.恢復荒漠區自然植被 D.改善荒漠區局部小氣候下圖示意為某專題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統(GIS)圖層。據此完成13、14題。13、該專題研究可能是 ( )A.耕地分類和評價B.工業分布與交通的關系C.商業分布和規劃 D.學校布局14、若利用該地理信息系統進行深埋垃圾場選址,在下列圖層中應增加 ( )①大氣污染 ②區域規劃 ③造紙廠、印刷廠分布 ④水文地質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5、下列自然帶中,有現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的是( )A.亞寒帶針葉林帶 B.熱帶季雨林帶 C.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D.溫帶落葉闊葉林帶16、熱帶雨林的三大片集中分布區位于 ( )A.東南亞地區、非洲、南美洲 B.南亞、南美洲、歐洲C.北美洲、非洲、南美洲 D.南亞、非洲、南美洲17、有關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光合作用強烈、生物循環弱、生物生長迅速 B.土壤是雨林生態系統中養分儲量最多的部分C.大氣層中每年都有大量的氧氣通過植物光合作用被雨林植物固定下來,同時又向大氣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D.熱帶雨林具有促進全球水循環、調節全球水平衡的作用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環境資源,人們把森林稱為“大自然的總調度室”,據此完成18~20題。18、我國“三北”防護林的作用主要是 ( )A.凈化空氣、吸煙除塵 B.美化環境、調節氣候C.防風固沙、保護農田 D.提供木材、供應林產19、交通道路綠化帶的主要作用有 ( )①放氧除塵、吸毒殺菌、诮翟敫粢、減輕污染、鄹纳粕鷳B環境、維護生態平衡、芊里L固沙、保持水土、輨澐周嚨、隔離交通、尢嵘裥涯X、減少事故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20、長江中上游防護林的作用是 ( )A.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B.美化環境、調節氣候C.過濾空氣、降低噪聲 D.提供動物棲息地、保護生物多樣性21、目前山西省和魯爾區在能源開采和利用方面所面臨的共同問題是 ( )A.B.C. 資源枯竭 D..B.C. 發展有色冶金 D.東北地區作為我國重要的農業基地,是我國玉米、大豆和水稻的主要產區和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讀下圖,回答題。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判斷,比重逐年增加,增長幅度最大,潛力巨大的是A玉米 B大豆C.水稻 D糧食上題正確選項的農產品在緯度較高的東北地區也能種植的主要區位因素是A土地廣闊平坦,黑土肥沃B.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C農業機械化程度高D.地廣人稀,人均土地面積多讀圖20.2完成27~29題。27、一般情況下,河流RA、只有春汛 B、只有夏汛C、只有秋汛 D、春季和夏秋季各有一個汛期28、與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區相比,圖示平原地區作為商品糧生產基地的優勢條件是A、單位面積產量高 B、人均耕地面積大二、綜合題36、圖9表示我國東北某區域地形剖面圖及相關氣候資料,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1)C平原的名稱是 ,其積溫比兩側地區略高的原因是 ,B山脈的名稱是 ,其降水量比E城 ,原因是 。(2)A、B、C、D四地,自然景觀存在明顯的差異,這種地域分異的主導因素是 。(3)寫出適宜A、B、C、D四個地區發展的主要農業部門: A、 B、 C、 D、 37、讀山西省工業增加值結構圖,回答下列問題。(7分)(1)改革開放初期,山西省經濟的核心是: 。(2)圍繞能源開發,山西省構建的產業鏈是:① ;② ;③ 。(3)山西省煤炭資源開發條件十分優越,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① ② ③ 38、讀雨林生態系統的養分循環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3分)(1)雨林生態系統中,由于有機質分解和 再循環旺盛, 自身很少積累和補充養分。(2)雨林生態系統中,雨林生長所需要的養分幾乎全部儲存在地上的 內,所以地上 成為雨林系統中最主要也是最 的部位,而這又是最容易遭受人類破壞的部分。(3)雨林植被一旦被毀,養分遭受強烈 而很快喪失,使地表植物很難恢復,整個 就會陷于崩潰。(4)目前,亞馬孫雨林被破壞的直接原因有哪些?① ② ③ (5)國際社會和巴西政府正在努力保護這一片原始森林,其采取的措施是:① ② ③ 第一學期10月月考試題高二地理答案(3)A、牧業 B、林業 C、種植業(或耕作業) D、林業 —焦—化 ③煤---鐵---鋼(3)①煤炭資源豐富,開采條件好;②市場廣闊;③位置適中,交通比較便利38、(1)養分 土壤(2)植物體 植被 關鍵(3)淋洗 生態系統(4)過度的遷移農業;商業性伐木;采礦、修路、城鎮建設;開辟大型農牧場 (答出其中任意三點就可)(5)加強環境教育,提高公民環保意識;設立國際基金,使當地從管理和保護中獲益;加強雨林管理和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區;鼓勵保護性的開發方式,如生態旅游等;森林選擇性采伐與更新造林相結合;加強雨林緩沖區的建設,減少移民的農耕進入雨林區的機會。(答出其中任意三點就可)養分脫離植物雨水帶來可溶性養分A、B、C、D、東北糧食產量占全國的比例(1978-2003年)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河南分校高二10月月考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875935.html
相關閱讀:高二地理下冊期末備考模擬綜合測試卷[1]
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協作體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理)試題(無
廣東省東莞四校2015-2016學年高二上期中聯考試題(地理)
高二地理下冊第一單元人口與環境單元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