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群指在一定時間內占據一定空間的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小編準備了高二生物種群數量的變化期末練習題,具體請看以下內容。
一、選擇題
1.建立種群數量變化的生物模型主要不是為了
A.單純計算種群在一定時間的個體數量 B.描述種群數量的變化
C.解釋種群數量的變化 D.預測種群數量的變化
2.建立種群數量變化的生物模型一般不需要
A.觀察研究對象,提出問題,提出合理的假設
B.根據實驗數據,用適當的數據形式,對種群數量變化進行表達
C.通過進一步實驗或觀察,對生物模型(公式或曲線)進行檢測或修正
D.進行對照實驗
3.生物種群的J型曲線增長的理想條件不包括
A.物種的繁殖能力強 B.食物和生存空間充裕 C.氣候適宜 D.沒有敵害
4.一般來說,一種生物種群的環境容納量(K值),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中
A.總是相同 B.總是不同 C.總是波動 D.總是上升的或下降的
5.大熊貓活動地區,大熊貓的K值正在變小,其主要原因主要不是
A.大熊貓本身的適應性正在減弱 B.大熊貓生活的區域范圍正在大大縮小
C.大熊貓的專項食物正在大幅減少 D.大熊貓棲息的環境正在遭到不斷的破壞
6.S型種群增長曲線表示
A.種群在經過一定時間增長后,種群數量趨于穩定狀態
B.種群在經過一定時間增長后,種群數量趨于繼續增長趨勢
C.種群在經過一定時間增長后,種群數量趨于下降趨勢
D.種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的曲線
7.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鯨的種群數量不斷增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鯨的種群數量又急劇下降,有的甚至瀕臨絕滅,其原因主要是
A.海洋氣候的變化 B.海洋生態環境不利變化
C.天敵和疾病的增加 D.人類捕鯨活動的加劇
8.在下列哪種條件下,種群數量會呈J型增長曲線增長
A.在實驗室或自然界理想條件下 B.在適宜條件下,空間條件受到限制
C.在適宜環境中,食物開始出現不足 D.在適宜環境有了天敵的出現
9.呈J型增長曲線增長的種群,其種群特征沒有
A.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B.年齡組成呈金字塔型C.生存的空間和食物條件充裕 D.種內斗爭劇烈
10.關于種群S型增長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此曲線表示了種群數量的變化與食物的關系B.此曲線表示了種群數量的變化與時間的關系
C.各群增長率在各階段是相同的 D.種群增長不受種群密度的制約和影響
11.當一個新的物種進入某較適宜地區后,該種群數量會發現變化,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先呈S型增長,后呈J型增長 B.先呈J型增長,后呈S型增長
C.種群數量達到K值后會保持不變 D.新的物種種群在此新的環境中有它一定的K值
二、非選擇題
12.假如有幾只老鼠由覓食而遷離到一個新的空間,并在那里定居下來了。開始時,此鼠群的增長很緩慢,后來逐漸加快。達到一定的種群密度后,又突然減慢,直至增長停止了,呈現S型增長,如圖所示。據圖回答:
⑴從圖中a~b看,此鼠種群數量增長緩慢, 主要原因可能是開始階段此鼠群的基數 , 幼鼠 ,產生后代個體數 。
⑵從圖中c開始,此鼠群數量迅速增長,鼠群進入
快速 期。 ⑶從圖中d開始,鼠群的數量增長受到抑制,其原因 年數 可能是此棲息地的 有限,從而導致 加劇。
⑷e點時,鼠群數量增長趨于穩定,保持在一個 水平上,這個數量水平可稱之為 。
⑸曲線中可見,當鼠群增處于1/2K值水平時,鼠群的增殖速度最快,當鼠群處于K值時,其 等于 ,增殖速度等于 。
⑹當地居民發現鼠患時,大力捕殺老鼠,努力斷絕鼠群的食物源,減少鼠群的活動空間,設法降低鼠群的 。
13.調查某草原的某種雙子葉草本植物種群密度時,設計如下調查步驟:
① 選取40cmX40cm為最佳樣方面積。
② 在該物種分布較密集的地方取5個樣方。
③ 計數每個樣方內該植物的個體數。若計數結果由多到少依次為N1、N2、N3、N4、N5,則將N3作為種群密度的估計值。
請指出以上設計步驟中的錯誤并加以改正。
14.假如在某一理想的生態系統中,有一個梅花鹿的種群原有125只,到第二年增長到180只,若設在7年內按此增長率不變,那么
⑴7年后該梅花鹿種群數量應為 只。
參考答案
[雙基提要]
1.營養充分 空間足夠 無敵害 生物 2.J型 S型 時間 種群的個體數量 增長趨勢 3.Nt=N0t 資源
種內斗爭 出生率 死亡率 S型 4.環境容納量 K值
5.人類活動 決定性 6.問題(作出假設) 制定計劃 實施計劃 結論
[鞏固練習]
1.A. 2.D. 3.A. 4.B. 5.A. 6.A. 7.D. 8.A.
9.D. 10.B. 11.A.
12.⑴少 多 少 ⑵增長 ⑶食物和生存空間 種內斗爭 ⑷相對穩定 K值 ⑸出生率 死亡率 0 ⑹K值(或環境容納量)
13.① 選取的樣方面積不對。應取物種數量達到穩定的最小面積100cm100cm。 ② 取樣方法不對。應在B草原中隨機取樣。 ③ 對種群密度值的估計方法不對。應以調查樣方的單位面積中種群個體數量的均數作為種群密度的估計值。
14.⑴1605 ⑵N1=180 N2=259 N3=373 N4=573 N5=774 N6=1105 N7=1605
高中是人生中的關鍵階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編輯老師為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種群數量的變化期末練習題,希望大家喜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963485.html
相關閱讀:【名師解析】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
河南省唐河一中高二上學期10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試題
安徽省安慶市五校聯盟2019-2019學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解析版
高二生物下冊開學初考試題(文科)(含答案)
與遺傳和變異相關的探究題型的解法及思維方法